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智能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9711发布日期:2018-11-17 00:10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智能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智能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设施园艺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栽培面积已达到了362万hm2,占世界的89.3%;其中代表设施园艺现代化水平的玻璃温室面积接近9000hm2,占世界玻璃温室面积的22.5%。温室环境监控系统是提高温室作物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的关键技术,代表了温室生产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控制、网络通信以及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融合了上述高新技术的智能监控系统逐渐被应用到温室监控领域。但是,上述系统主要侧重于单栋温室环境信息的获取和对设备的简单控制,其智能化程度不高、通用性不强,且难以扩展应用于大型连栋温室群的环境调控。而国内温室建设恰恰是以多栋温室构成的温室群为主,在这种新形势下,要求当前温室智能监控系统在软硬件的设计上,要基于统一的农业物联网技术框架,在保证设备控制安全性的前提下,将环境智能调控算法应用到温室实际生产管理中,构建出扩展性高、通用性强的温室环境智能监控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智能监控系统,实现温室环境参数的自动采集、实时显示、可视化的数据查询与分析,尤其能够监视现场设备的工作状态、实现智能控制,并结合温室设备的工作特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智能监控系统,包括远程监控系统,数据库及现场监控系统,其中远程监控系统包括web服务器,管理员终端和用户终端,现场监控系统置于温室内,包括监控计算机,实时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管理模块,设备控制模块及视屏监控模块,所述实时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管理模块,设备控制模块及视屏监控模块与监控计算机通信,然后与数据库进行数据传输,并与web服务器通信,将现场监测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并发送至管理员和用户终端。

所述实时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管理模块,设备控制模块及视屏监控模块与监控计算机之间通过can总线通信。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智能监控系统,实现温室环境参数的自动采集、实时显示、可视化的数据查询与分析,尤其能够监视现场设备的工作状态、实现智能控制,并结合温室设备的工作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智能监控系统,包括远程监控系统,数据库及现场监控系统,其中远程监控系统包括web服务器,管理员终端和用户终端,现场监控系统置于温室内,包括监控计算机,实时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管理模块,设备控制模块及视屏监控模块,所述实时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管理模块,设备控制模块及视屏监控模块与监控计算机通信,然后与数据库进行数据传输,并与web服务器通信,将现场监测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并发送至管理员和用户终端。

现场监控子系统为c/s架构,现场监控计算机上运行的监控软件通过canopen协议和基于分布式can总线的温室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通信,实现对温室主要环境因子的采集和设备的控制。输入模块接收传感器采集的温室小气候环境因子(空气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等)和室外气象信息(空气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光照强度等),将它们发送到can总线上,现场监控计算机通过can通信卡接收这些数据并实时显示,同时存储到数据库中。输出模块通过can总线接收来自现场监控软件的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的动作,继电器的相应动作控制着温室环境调控设备(风机、天窗、湿帘、遮阳网等)的启停。

数据库介于远程监控子系统和现场监控子系统之间,是它们通信的桥梁。现场监控子系统将处理过的实时环境数据、设备状态信息以及设备控制日志等存储到数据库中,供用户进行历史查询与分析。远程监控子系统一方面将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展示给远程用户,另一方面将远程用户的控制命令写入数据库的控制决策,现场监控子系统实时轮询控制决策表,实现对温室设备的控制。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发明的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发明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发明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智能监控系统,包括远程监控系统,数据库及现场监控系统,其中远程监控系统包括Web服务器,管理员终端和用户终端,现场监控系统置于温室内,包括监控计算机,实时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管理模块,设备控制模块及视屏监控模块,所述实时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管理模块,设备控制模块及视屏监控模块与监控计算机通信,然后与数据库进行数据传输,并与Web服务器通信,将现场监测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并发送至管理员和用户终端。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优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0
技术公布日:2018.1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