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量光纤通信远程传输隔离变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0754发布日期:2019-02-22 22:4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模拟量光纤通信远程传输隔离变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隔离变送器,具体涉及一种模拟量光纤通信远程传输隔离变送器。



背景技术:

市场上旧有产品主要由单片机控制,通过外接转换芯片,完成对模拟信号的采集,数字量输出,这种AD转换电路,单片机和AD转换芯片分离,造成成本较高,体积偏大。

旧有产品采集到的模拟量AD转换成数字信号后是通过RS232或者RS485等串行通信接口进行传输,抗干扰性差,传输距离短。

此外,旧有产品的电源部分,信号采样电路,模拟滤波处理电路,放大电路,信号隔离电路等都没有集成封装,必然导致抗干扰性差,体积也较大。

所以开发一种体积较小,成本较低,信号、电源和输出高隔离,抗干扰性强并且实现通用性较高的模拟信号光纤通信远程传输隔离变送器很有必要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模拟量光纤通信远程传输隔离变送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模拟量光纤通信远程传输隔离变送器,体积较小,成本较低,信号、电源和输出高隔离,抗干扰性强并且实现通用性较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模拟量光纤通信远程传输隔离变送器,包括输入电路、AD转换和通信电路、隔离电路、隔离电源和光电转换电路,模拟信号输入端与输入电路相连,输入电路通过AD转换和通信电路分别与隔离电路和光电转换电路相连,辅助电源通过隔离电源与AD转换和通信电路相连,光电转换电路与光纤信号端相连,所述的输入电路、AD转换和通信电路、隔离电路、隔离电源4和光电转换电路均通过密封胶集成封装在一个模块内部。

所述的输入电路采用电压信号放大电路。

所述的AD转换和通信电路采用芯片U3,其为单片机KL02。

所述的隔离电路采用芯片SI8422。

所述的隔离电源采用电源稳压电路。

所述的光电转换电路采用光纤电路芯片U4,型号为HSBL-22L20FC。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采用低功耗的32位单片机,内置的12位AD转换模块,使单片机可以独立完成模拟量的采集和AD转换,不再需要外接AD转换芯片,大大节约了成本和简化了外围电路,而且转换的精度不受影响;

2、精心选取电路,专业化制作生产,将电流采样电路、电源稳压电路、模拟放大与变换电路、可编程MCU、信号隔离控制电路采用专用密封胶集成封装在一个小模块里面,可以起到抗干扰、减小体积的作用;

3、集成模块输出调制后的信号再经过光纤信号模块转换成光信号后进行长线传输,单个最远距离可传输20km;

4、系统的供电是通过降压后再用两组变压器隔离后进行供电的,使电源和输入输出隔离了,大大提升了整个产品的抗干扰性能,同时使得供电范围变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输入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D转换和通信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离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离电源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电转换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6,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模拟量光纤通信远程传输隔离变送器,包括输入电路1、AD转换和通信电路2、隔离电路3、隔离电源4和光电转换电路5,模拟信号输入端与输入电路1相连,输入电路1通过AD转换和通信电路2分别与隔离电路3和光电转换电路5相连,辅助电源通过隔离电源4与AD转换和通信电路2相连,光电转换电路5与光纤信号端相连,所述的输入电路1、AD转换和通信电路2、隔离电路3、隔离电源4和光电转换电路5均通过密封胶集成封装在一个模块内部。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输入电路1采用电压信号放大电路。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AD转换和通信电路2采用芯片U3,其为单片机KL02。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隔离电路3采用芯片SI8422。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隔离电源4采用电源稳压电路。

此外,所述的光电转换电路5采用光纤电路芯片U4,型号为HSBL-22L20FC。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集的电压电流信号经过运算放大器调制处理,再经RC滤波后进入单片机KL02,单片机对信号进行转换处理后再进行隔离,最后经过转换成光纤信号发送出去。

本具体实施方式可以采集传感器、仪器仪表、变送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并进行隔离放大、转换为光纤信号后进行远距离传输,且辅助电源可在8V~50VDC宽范围变化不影响产品性能,主要用于工业现场PLC控制和变频器控制,以及各种模拟量信号变送、隔离、长线传输。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