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温室设备管理的云台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4775发布日期:2019-10-12 23:2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温室设备管理的云台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云台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温室设备管理的云台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农田或温室的智能化控制已成为普遍趋势。云台控制装置属于监控设备,应用领域极其广泛,比如温室设备管理用的云台控制设备,目前比较流行的是通过遥感技术,远程操控云台监控设备,从而实现远程控制的目的。

现有的云台监控装置,体积较大,主要体现在其飞行动力机构过长,因此不便于收纳,并且也容易遭受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温室设备管理的云台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温室管理用云台控制装置收纳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温室设备管理的云台控制装置,包括机盒,所述机盒底部的中央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马达,所述第一伺服马达的输出端贯穿机盒并延伸至其内腔,所述机盒内腔底部的第一伺服马达的输出端转动安装有主转齿轮,所述机盒内腔的四侧均活动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转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从动齿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臂,所述机盒的外侧均匀铰接有铰链,所述铰链上铰接有封门盖,所述机盒顶部的中央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焊接有卡夹,所述卡夹的顶部卡接有控制器,所述卡夹的底部对称安装有微型气缸,所述微型气缸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环套板,所述环套板的轴心处活动套接在固定杆的外侧,所述环套板的外侧对称焊接有第一接线栓,所述第一接线栓上系有拉绳,所述封门盖的中部焊接有第二接线栓,所述拉绳的末端系在第二接线栓上,所述支臂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马达,所述第二伺服马达的输出端转动安装有螺旋桨,所述机盒的底部对称焊接有滚轮架,所述滚轮架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滚轮,所述第一伺服马达的外壳处固定安装有第三伺服马达,所述第三伺服马达的输出端与滚轮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

优选的,所述滚轮架的顶部安装有刹车片。

优选的,所述机盒的顶部对称焊接有弧形凸起,所述拉绳绕过弧形凸起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螺旋桨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个螺旋桨由四至六个桨叶组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温室设备管理的云台控制装置。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该适用于温室设备管理的云台控制装置,通过设置便于收纳飞行机构的云台控制装置,在飞行时,将飞行机构展开,不飞行时,将飞行机构收纳至机盒(机盒内部为中空设计,大大减轻了设备的重量,降低了起飞负荷)的内部,同时还配备了地面移动机构,使之成为空地两栖兼用型装置,为方便理解,此处以起飞为切入点进行剖析讲解,首先开启微型气缸,带动环套板在固定杆的外侧上滑,继而带动拉绳被拉伸,从而带动封门盖转动(封门盖绕着铰链转动),从而将封门盖打开,使机盒内部的飞行机构敞开,然后开启第一伺服马达,带动主转齿轮转动,继而带动从动齿轮转动,继而带动支臂转动,使支臂从机盒内伸出,直至支臂展开至图二所示状态(通过预先设定第一伺服马达的转角,从而可使支臂转动至图二所示的状态),然后开启第二伺服马达,带动螺旋桨转动,从而产生升力,使机盒升空(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各个伺服马达、控制器以及微型气缸,其控制方式以及原理,均已属于现有成熟的技术(即遥感技术,可参照国内大疆公司的遥感技术),且不属于本专利的创新点之处,通过市场直接购买即可,此处不对控制方式或原理进行赘述),相反的,通过反向操作,可使支臂等飞行机构收缩至机盒的内腔,然后将封门盖放下,减小了设备的占地面积,并且通过封门盖的遮蔽,可防止灰尘入内,也降低了设备的损害,在地面时,通过开启第三伺服马达,带动传送带转动,继而带动滚轮滚动,从而使其在地面行驶,实现空地兼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展开状态俯视图。

图中:1、机盒;2、第一伺服马达;3、主转齿轮;4、从动齿轮;5、支臂;6、铰链;7、封门盖;8、固定杆;9、卡夹;10、控制器;11、微型气缸;12、环套板;13、第一接线栓;14、拉绳;15、第二接线栓;16、第二伺服马达;17、螺旋桨;18、滚轮架;19、滚轮;20、第三伺服马达;21、传送带;22、刹车片;23、弧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温室设备管理的云台控制装置,通过设置便于收纳飞行机构的云台控制装置,在飞行时,将飞行机构展开,不飞行时,将飞行机构收纳至机盒1(机盒1内部为中空设计,大大减轻了设备的重量,降低了起飞负荷)的内部,同时还配备了地面移动机构,使之成为空地两栖兼用型装置,包括机盒1,机盒1底部的中央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马达2,第一伺服马达2的输出端贯穿机盒1并延伸至其内腔,机盒1内腔底部的第一伺服马达2的输出端转动安装有主转齿轮3,机盒1内腔的四侧均活动安装有从动齿轮4,从动齿轮4与主转齿轮3相互啮合,从动齿轮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臂5,机盒1的外侧均匀铰接有铰链6,铰链6上铰接有封门盖7,机盒1顶部的中央固定安装有固定杆8,固定杆8的顶部焊接有卡夹9,卡夹9的顶部卡接有控制器10,卡夹9的底部对称安装有微型气缸11,微型气缸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环套板12,环套板12的轴心处活动套接在固定杆8的外侧,环套板12的外侧对称焊接有第一接线栓13,第一接线栓13上系有拉绳14,封门盖7的中部焊接有第二接线栓15,为方便理解,此处以起飞为切入点进行剖析讲解,首先开启微型气缸11,带动环套板12在固定杆8的外侧上滑,继而带动拉绳14被拉伸,从而带动封门盖7转动(封门盖7绕着铰链6转动),从而将封门盖7打开,使机盒1内部的飞行机构敞开,然后开启第一伺服马达2,带动主转齿轮3转动,继而带动从动齿轮4转动,继而带动支臂5转动,使支臂5从机盒1内伸出,直至支臂5展开至图二所示状态(通过预先设定第一伺服马达2的转角,从而可使支臂5转动至图二所示的状态),机盒1的顶部对称焊接有弧形凸起23,拉绳14绕过弧形凸起23的顶部,此举可减少拉绳14与机盒1边缘处的磨损,拉绳14的末端系在第二接线栓15上,支臂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马达16,第二伺服马达16的输出端转动安装有螺旋桨17,螺旋桨17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个螺旋桨17由四至六个桨叶组成,然后开启第二伺服马达16,带动螺旋桨17转动,从而产生升力,使机盒1升空(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各个伺服马达、控制器10以及微型气缸11,其控制方式以及原理,均已属于现有成熟的技术(即遥感技术,可参照国内大疆公司的遥感技术),且不属于本专利的创新点之处,通过市场直接购买即可,此处不对控制方式或原理进行赘述),相反的,通过反向操作,可使支臂5等飞行机构收缩至机盒1的内腔,即支臂5转动180度即可,使四个螺旋桨17聚集在主转齿轮3的上方即可,并且要保证各个螺旋桨17互相不重叠在一起,以免折损螺旋桨17,然后将封门盖7放下,减小了设备的占地面积,并且通过封门盖7的遮蔽,可防止灰尘入内,也降低了设备的损害,机盒1的底部对称焊接有滚轮架18,滚轮架18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滚轮19,滚轮架18的顶部安装有刹车片22,设置刹车片22,可实现随时停车的目的,第一伺服马达2的外壳处固定安装有第三伺服马达20,第三伺服马达20的输出端与滚轮19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21,在地面时,通过开启第三伺服马达20,带动传送带21转动,继而带动滚轮19滚动,从而使其在地面行驶,实现空地兼用的目的。

使用时,为方便理解,此处以起飞为切入点进行剖析讲解,首先开启微型气缸11,带动环套板12在固定杆8的外侧上滑,继而带动拉绳14被拉伸,从而带动封门盖7转动(封门盖7绕着铰链6转动),从而将封门盖7打开,使机盒1内部的飞行机构敞开,然后开启第一伺服马达2,带动主转齿轮3转动,继而带动从动齿轮4转动,继而带动支臂5转动,使支臂5从机盒1内伸出,直至支臂5展开至图二所示状态(通过预先设定第一伺服马达2的转角,从而可使支臂5转动至图二所示的状态),然后开启第二伺服马达16,带动螺旋桨17转动,从而产生升力,使机盒1升空(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各个伺服马达、控制器10以及微型气缸11,其控制方式以及原理,均已属于现有成熟的技术(即遥感技术,可参照国内大疆公司的遥感技术),且不属于本专利的创新点之处,通过市场直接购买即可,此处不对控制方式或原理进行赘述),相反的,通过反向操作,可使支臂5等飞行机构收缩至机盒1的内腔,然后将封门盖7放下,减小了设备的占地面积,并且通过封门盖7的遮蔽,可防止灰尘入内,也降低了设备的损害,在地面时,通过开启第三伺服马达20,带动传送带21转动,继而带动滚轮19滚动,从而使其在地面行驶,实现空地兼用的目的。

综上所述,该适用于温室设备管理的云台控制装置,通过设置便于收纳飞行机构的云台控制装置,在飞行时,将飞行机构展开,不飞行时,将飞行机构收纳至机盒1(机盒1内部为中空设计,大大减轻了设备的重量,降低了起飞负荷)的内部,同时还配备了地面移动机构,使之成为空地两栖兼用型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