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龙头自动控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4042发布日期:2019-11-12 22:27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龙头自动控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龙头自动控温装置。



背景技术:

水龙头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但是大部分水龙头需要人们手动控制出水的温度,如何实现非接触式的控制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水龙头自动控温装置,实现对水龙头的非接触式控制。

一种水龙头自动控温装置,包括处理模块5,处理模块5的第一输入和红外探测模块3的输出连接,处理模块5的第二输入和数字式温控器4的输出连接,处理模块5的第三输入和存储模块6的输出连接,处理模块5的输出和控制模块2的输入连接,控制模块2的第一输出和第一可控阀门G1的控制输入连接,控制模块2的第二输出和第二可控阀门G2的控制输入连接。

所述的控制模块2、红外探测模块3、数字式温控器4、处理模块5、存储模块6通过电源模块1供电。

所述的控制模块2用于驱动第一可控阀门G1和第二可控阀门G2。

所述的红外探测模块3置于水龙头的下端,便于检测是否有人将手处于水龙头下方。

所述的处理模块5采用ARM芯片及其外围电路实现,用于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便于给控制模块2发出指令。

所述的数字式温控器4选用NTC热敏传感器,用于探测外界环境与水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实现对水龙头的非接触式控制,使得出水温度更适于人们使用,而不至于过冷或过热;使用更加便捷、智能,同时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一种水龙头自动控温装置,包括处理模块5,处理模块5的第一输入和红外探测模块3的输出连接,处理模块5的第二输入和数字式温控器4的输出连接,处理模块5的第三输入和存储模块6的输出连接,处理模块5的输出和控制模块2的输入连接,控制模块2的第一输出和第一可控阀门G1的控制输入连接,控制模块2的第二输出和第二可控阀门G2的控制输入连接。

所述的控制模块2、红外探测模块3、数字式温控器4、处理模块5、存储模块6通过电源模块1供电。

所述的控制模块2用于驱动第一可控阀门G1和第二可控阀门G2。

所述的红外探测模块3置于水龙头的下端,便于检测是否有人将手处于水龙头下方。

所述的处理模块5采用ARM芯片及其外围电路实现,用于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便于给控制模块2发出指令。

所述的数字式温控器4选用NTC热敏传感器,用于探测外界环境与水的温度,提高系统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电源模块1开启,装置工作;将手置于手龙头出水口下10cm左右,红外探测模块3检测到手后,处理模块5通过控制模块2控制第一可控阀门G1和第二可控阀门G2分别处于二分之一的位置;数字式温控器4通过感应外界的温度和水龙头内水流的温度,将温度信息传递给处理模块5,为了使水流的温度和外界环境温度一致,处理模块5通过控制模块2来调节第一可控阀门G1和第二可控阀门G2的开闭程度;

若水温较冷,手靠近数字式温控器4,处理模块5通过控制模块2来控制第二可控阀门G2逐渐增大其开启状态,直至水温合适;若水温较热,手靠近数字式温控器4,处理模块5通过控制模块2来控制第一可控阀门G1逐渐增大其开启状态,直至水温合适;

使用完成后,手离开红外探测模块3,第一可控阀门G1和第二可控阀门G2自动关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