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薰电子仿真蜡烛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8907发布日期:2019-09-12 09:13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香薰电子仿真蜡烛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居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薰电子仿真蜡烛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追求舒适的生活空间,人们对于室内环境气氛的构造非常讲究,常借由蜡烛来营造一种温馨的室内环境气氛。

传统蜡烛采用明火点燃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往往因为使用者的疏忽,因倾倒而点燃易燃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燃烧产生的烟雾也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使用效果。目前市面上的电子蜡烛可以用于仿真蜡烛火焰,不需要进行明火点燃,只需要接通电源即可实现仿真蜡烛,杜绝了安全隐患,保护环境。

但是现有的电子蜡烛一般通过LED闪烁来模似火焰燃烧,火焰是静止状态没有火焰遥摆的效果,火焰仿真不够逼真,电子蜡烛控制结构单一,接通电源后仅仅是静止的蜡烛燃烧状态,无法实现蜡烛燃烧晃动的效果,控制结构复杂,用户体验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香薰电子仿真蜡烛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香薰电子仿真蜡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控制电路板,用于接收输入信号,通过对输入信号的处理产生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执行元件;

电磁线圈,用于驱动火焰罩摆动;

火焰灯,设置在火焰罩内并通过控制电路板驱动灯体点亮;

电机,用于雾化机构驱动,产生雾化;

红外接收装置,用于实现红外遥控,对控制电路板进行远程控制;

储能装置,用于向控制电路板、电磁线圈、火焰灯、电机和红外接收装置提供工作电压;

所述储能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板、电磁线圈、火焰灯、电机和红外接收装置;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输出端连接电磁线圈、火焰灯、电机和红外接收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充电单元、稳压单元、输入单元、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稳压单元,所述稳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单元;所述输入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电磁线圈、火焰灯、电机和红外接收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储能装置采用锂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充电单元采用FP8102型号的充电管理芯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稳压单元采用ME6118A33B3G型号的稳压器,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锂电池的正极,所述稳压器的输出端上并联第七电容和第六电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控制单元采用STC8F2K16S2型号的单片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线圈驱动电路、火焰灯驱动电路、电机驱动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所述线圈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线圈,所述火焰灯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火焰灯,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机,所述红外接收电路与红外控制器实现无线信号传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线圈驱动电路包括第八电阻、第二二极管和第九电阻和第一三极管组成;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与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线圈,所述线圈上并联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九电阻与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火焰灯驱动电路包括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二三极管;其中火焰灯的正极端通过第十电阻与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火焰灯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一电阻与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十二电阻、第三二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所述电机的正极通过第十二电阻与稳压电路连接,所述电机的两端并联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电机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三三极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栅极通过第十三电阻与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并联第十四电阻,所述第三三极管的源极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红外接收器、第十五电阻和第十六电阻,红外接收器的第一信号端通过第十五电阻与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红外接收器的第二信号端通过第十六电阻与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控制电路板对电磁线圈的供电进行控制,使得电磁线圈在通电和断电时带动扁状立体弧形的火焰灯来回摆动,接通电路后,形状接近燃烧中蜡烛的外火焰层,内腔形成明显的内层火焰光斑,形成火焰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储能装置向控制电路板供电,控制电路板驱动雾化机构工作,使得设置在电子蜡烛内部的精油在雾化器的作用下,通过导管向外喷出,扩散到电子蜡烛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遥控器,所述遥控器上设置开关键、第一模式按键、第二模式按键、火焰摆动按键;遥控器上的开关键按下时,控制单元接收到开关键信号,启动红外接收装置接收遥控器的输出信号;当按下第一模式按键时,控制电机进行第一喷香模式;按下第二模式按键,控制电机进行第二喷香模式;按下火焰摆动按键时,控制单元控制LED火焰灯以及火焰灯的电磁线圈的工作,实现电路系统对电子蜡烛的遥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储能装置向控制电路板供电,控制电路板对电磁线圈的供电进行控制,使得电磁线圈在通电和断电时带动火焰罩来回移动,通过火焰罩的摆动模仿火焰摆动效果;

2、控制电路板根据设定的程序对电机进行控制,驱动雾化机构工作,使得设置在其电子蜡烛内部的精油在雾化器的作用下,通过导管向外喷出,扩散到电子蜡烛的外部,使得周围空气具有精油的香味,调节室内空气;

3、控制电路板还连接红外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红外发生器产生的控制信号,实现遥控;红外发生器采用遥控器结构,包括指示灯按键、模式选择按键,用于对电子蜡烛的工作模式进行遥控操作;

4、火焰灯通过控制电路板实现对火焰灯中的LED灯体的发光亮度的控制,达到真火焰的发光效果;

5、本实用新型对电子蜡烛的发光亮度、摆动位置及香味扩散进行控制,使得电子蜡烛显示出更逼真的火焰效果,同时产生香味净化空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香薰电子仿真蜡烛控制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控制电路板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单元电路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稳压单元电路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入单元电路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单元电路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驱动电路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焰灯驱动电路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驱动电路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接收电路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遥控器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蜡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1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香薰电子仿真蜡烛控制系统结构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蜡烛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12所示,一种香薰电子仿真蜡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控制电路板10,用于接收输入信号,通过对输入信号的处理产生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执行元件;

电磁线圈20,用于驱动火焰罩1摆动;

火焰灯30,设置在火焰罩1内并通过控制电路板驱动灯体点亮;

电机40,用于对雾化机构5进行驱动产生雾化;

红外接收装置50,用于实现红外遥控,对控制电路板10进行远程控制;

储能装置60,用于向控制电路板10、电磁线圈20、火焰灯30、电机40和红外接收装置提供工作电压;

所述储能装置60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板10、电磁线圈20、火焰灯30、电机40和红外接收装置50;所述控制电路板10的输出端连接电磁线圈20、火焰灯30、电机40和红外接收装置5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储能装置向控制电路板供电,控制电路板对电磁线圈的供电进行控制,使得电磁线圈在通电和断电时带动火焰罩来回移动,通过火焰罩的摆动模仿火焰摆动效果;控制电路板根据设定的程序对电机进行控制,驱动雾化机构工作,使得设置在其电子蜡烛内部的精油在雾化器的作用下,通过导管向外喷出,扩散到电子蜡烛的外部,使得周围空气具有精油的香味,调节室内空气。控制电路板还连接红外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红外发生器产生的控制信号,实现遥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香薰电子仿真蜡烛控制系统,对电子蜡烛的发光亮度、摆动位置及香味扩散进行控制,使得电子蜡烛显示出更逼真的火焰效果,同时产生香味净化空气。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控制电路板结构图。

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10包括充电单元101、稳压单元102、输入单元103、控制单元104和驱动单元105;所述充电单元101 的输出端连接储能装置60,所述储能装置60的输出端连接稳压单元102,所述稳压单元102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单元104;所述输入单元103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单元104,所述控制单元104的输出端连接驱动单元105,所述驱动单元105的输出端连接电磁线圈20、火焰灯30、电机40和红外接收装置50。

参见图3-图10,其中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单元电路结构图;图4 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稳压单元电路结构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入单元电路结构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单元电路结构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驱动电路结构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火焰灯驱动电路结构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驱动电路结构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接收电路结构图。

如图3所示,储能装置60采用锂电池,充电单元101采用FP8102型号的充电管理芯片。

外部电源通过第一电阻R1与充电管理芯片的电源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充电管理芯片的使能端连接,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使能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LED指示灯组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第二引脚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第一引脚和第三引脚接地,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第五引脚上并联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后与锂电池连接;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第六引脚和第七引脚与LED 指示灯组连接。

在外接适配器的情况下,对锂电池充电,当锂电池的电压在2.9V以下,充电管理芯片控制锂电池涓流充电,充电电流为设置电流的1/10。当锂电池的电压超过2.9V,FP8102控制锂电池恒流充电,充电电流为设置电流。当锂电池的电压达到4.2V,FP8102控制锂电池恒压充电,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当电流减小至设置电流的1/10时,充电结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蜡烛由火焰罩1、火焰2、火焰支架3、摆动支架4、电磁线圈20等组成。火焰罩1是立体弧形,点亮后灯光效果可360度范围观看到。火焰(LED灯)2在火焰腔体的底部,整个火焰形状接近燃烧中蜡烛的火焰外焰,内腔成为火焰内焰,形成不同的层次感。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稳压单元102采用ME6118A33B3G稳压器,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锂电池的正极,所述稳压器的输出端上并联第七电容 C7和第六电容C6。

3.3V稳压电路由ME6118A33B3G和两个电容构成。当锂电池的电压为直流 3.5V-4.2V时,稳压电路将此电压转换成稳定的3.3V电压,供给整个控制板的其他元器件使用。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单元采用STC8F2K16S2单片机。

其中驱动单元包括线圈驱动电路、火焰灯驱动电路、电机驱动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所述线圈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线圈,所述火焰灯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火焰灯,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机,所述红外接收电路与红外控制器实现无线信号传输。

如图7所示,线圈驱动电路包括第八电阻R8、第二二极管D2和第九电阻 R9和第一三极管Q1组成;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与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线圈,线圈上并联第二二极管D2,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九电阻R9与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

如图8所示,火焰灯驱动电路包括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二三极管Q2;其中火焰灯的正极端通过第十电阻R10与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火焰灯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十一电阻R11与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如图9所示,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十二电阻R12、第三二极管D3、第三三极管Q3、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所述电机的正极通过第十二电阻 R12与稳压电路连接,所述电机的两端并联第三二极管D3,所述第三二极管D3 的负极与电机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栅极通过第十三电阻R13与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栅极和源极之间并联第十四电阻R14,所述第三三极管Q3 的源极接地。

如图10所示,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红外接收器、第十五电阻R15和第十六电阻R16,红外接收器的第一信号端通过第十五电阻R15与单片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红外接收器的第二信号端通过第十六电阻R16与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对电磁线圈的供电进行控制,使得电磁线圈在通电和断电时带动火焰灯来回摆动,火焰罩1为扁状立体弧形,这样就形成了扁状立体弧形的火焰灯结构,接通电路后,形状接近燃烧中蜡烛的外火焰层,内腔形成明显的内层火焰光斑,形成火焰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储能装置向控制电路板供电,控制电路板驱动雾化机构工作,使得设置在电子蜡烛内部的精油5在电机及雾化器的作用下,通过导管精油向外喷出,扩散到电子蜡烛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上设置开关键、第一模式按键、第二模式按键、火焰摆动按键;遥控器上的开关键按下时,控制单元接收到开关键信号,启动红外接收装置接收遥控器的输出信号;当按下第一模式按键时,控制电机进行第一喷香模式;按下第二模式按键,控制电机进行第二喷香模式;按下火焰摆动按键时,控制单元控制LED火焰灯以及火焰灯的电磁线圈的工作,实现电路系统对电子蜡烛的遥控。

红外发生器采用遥控器结构,包括指示灯按键、模式选择按键,用于对电子蜡烛的工作模式进行遥控操作;火焰灯通过控制电路板实现对火焰灯中的LED 灯体的发光亮度的控制,达到真火焰的发光效果。

参见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入单元,采用拨码开关进行输入状态的选择,通过拨码开关与单片机连接,向单片机发送当前状态信息,确定遥控还是定时运行状态;输入单元还设置总开关,通过总开关对整个电路进行开启和关闭控制。

当输入单元选择为遥控状态时,单片机的P34和P35引脚接收输入单元的信号,设置整个系统为遥控方式。遥控器实现对电子蜡烛的控制,当按下遥控器上的开关键,参见图11,可以控制整个系统工作。当按下第一模式按键M1,可以控制第一喷香模式启动,其中第一喷香模式具体可设置为喷2分钟停3分钟的工作模式;当按下第二模式按键M2,可控制第二喷香模式启动,其中第二喷香模式可设置为喷2分钟停5分钟的工作模式;当按下火焰摆动按键L时,可以控制LED火焰灯及火焰灯的摆动线圈,具体的第一喷香模式和第二喷香模式中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要求,以能够实现不同喷香模式即可。

当输入单元选择为定时状态时,单片机的P34和P35引脚接收输入单元的信号,设置整个系统为定时方式,此时火焰灯、火焰灯的摆动线圈启动、按照设定的第一喷香模式工作5个小时后停止工作,再经过19小时后自动启动工作,并且一直按此方式循环,其中具体工作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设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香薰电子蜡烛控制系统,火焰灯闪烁、摆动、喷香全开时的功耗小于1.5W,功耗较低,可以使用容量为1950mAh锂电池进行供电,供电时间长,可持续工作14小时以上,使用节能的LED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通过电路控制LED亮灯强弱,光线在3D火焰内腔反射,形成火焰形状光斑,LED 亮度的强弱,火焰光斑也会随着火焰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不同形式的火焰光斑形状。节能环保。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