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CAN通讯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09824发布日期:2019-10-19 02:40阅读:874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CAN通讯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CAN通讯电路。



背景技术:

电池管理系统是电动车的整个控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电池管理系统在工作时,需要与电动车中的控制系统中的主机进行通讯,但是目前用于电池管理系统与主机进行通讯的通讯电路在工作时存在稳定性差和可靠性差的缺点,从而会影响电池管理系统与主机之间的通讯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CAN通讯电路,其能够提高电池管理系统与主机通讯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能够提高电池管理系统与主机之间的通讯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CAN通讯电路,包括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通讯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包括微处理器U2、晶振电路和电源电路,晶振电路和电源电路均与微处理器U2电连接;通讯模块包括收发芯片U4,变压器U5,接口J5,电阻R108、R116、R97、R109、R117、R105、R106、RA1,电容C61、C62、C64、C65、C66、C67,稳压二极管Z5、Z4,收发芯片U4的1脚串联电阻R108后与微处理器U2的61脚电连接,收发芯片U4的2脚接地,收发芯片U4的3脚与电源VCC电连接,电容C61的两端分别与收发芯片U4的2脚和3脚电连接,电容C62与电容C61并联,收发芯片U4的4脚串联电阻R116后与微处理器U2的60脚电连接,收发芯片U4的6脚与变压器U5的2脚电连接,收发芯片U4的7脚与变压器U5的1脚电连接,收发芯片U4的8脚串联电阻R97后接地,电阻R109的两端分别与变压器U5的1脚和4脚电连接,电阻R117的两端分别与变压器U5的2脚和3脚电连接,变压器U5的4脚和3脚分别与接口J5的1脚和2脚电连接,电阻R105的一端与接口J5的2脚和电容C64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05的另一端与电阻RA1的一端和电容C65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64的另一端和电容C65的另一端均与接口J5的3脚电连接,电阻R106的一端与电阻RA1的另一端和电容C66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06的另一端与接口J5的1脚和电容C67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66的另一端和电容C67的另一端均与接口J5的3脚电连接,稳压二极管Z5的负极与接口J5的1脚电连接,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接口J5的3脚电连接,稳压二极管Z4的负极与接口J5的2脚电连接,稳压二极管Z4的正极与接口J5的3脚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CAN通讯电路,其中,晶振电路包括晶振XL1,电容C20、C24,电阻R36、R41,晶振XL1的一端串联电容C20后接地,晶振XL1的另一端串联电容C24后接地,晶振XL1的一端与微处理器U2的8脚电连接,晶振XL1的另一端串联电阻R41后与微处理器U2的10脚电连接,电阻R36与晶振XL1并联。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CAN通讯电路,其中,电源电路包括电容C32、C33、C34、C21、C22、C23,微处理器U2的5脚、6脚、49脚和50脚均与电源VCC电连接,微处理器U2的7脚、9脚、11脚和51脚均接地,电容C32的两端分别与微处理器U2的5脚和7脚电连接,电容C33和电容C34均与电容C32并联,电容C21的两端分别与微处理器U2的50脚和51脚电连接,电容C22和电容C23均与电容C21并联。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CAN通讯电路,其中,微处理器U2的型号为S9S12G64MLH。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CAN通讯电路,其中,收发芯片U4的型号为SN65HVD230。

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电池管理系统与主机通讯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能够提高电池管理系统与主机之间的通讯质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控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通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CAN通讯电路,包括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通讯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包括微处理器U2、晶振电路和电源电路,晶振电路和电源电路均与微处理器U2电连接;通讯模块包括收发芯片U4,变压器U5,接口J5,电阻R108、R116、R97、R109、R117、R105、R106、RA1,电容C61、C62、C64、C65、C66、C67,稳压二极管Z5、Z4,收发芯片U4的1脚串联电阻R108后与微处理器U2的61脚电连接,收发芯片U4的2脚接地,收发芯片U4的3脚与电源VCC电连接,电容C61的两端分别与收发芯片U4的2脚和3脚电连接,电容C62与电容C61并联,收发芯片U4的4脚串联电阻R116后与微处理器U2的60脚电连接,收发芯片U4的6脚与变压器U5的2脚电连接,收发芯片U4的7脚与变压器U5的1脚电连接,收发芯片U4的8脚串联电阻R97后接地,电阻R109的两端分别与变压器U5的1脚和4脚电连接,电阻R117的两端分别与变压器U5的2脚和3脚电连接,变压器U5的4脚和3脚分别与接口J5的1脚和2脚电连接,电阻R105的一端与接口J5的2脚和电容C64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05的另一端与电阻RA1的一端和电容C65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64的另一端和电容C65的另一端均与接口J5的3脚电连接,电阻R106的一端与电阻RA1的另一端和电容C66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06的另一端与接口J5的1脚和电容C67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66的另一端和电容C67的另一端均与接口J5的3脚电连接,稳压二极管Z5的负极与接口J5的1脚电连接,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接口J5的3脚电连接,稳压二极管Z4的负极与接口J5的2脚电连接,稳压二极管Z4的正极与接口J5的3脚电连接;微处理器U2的型号为S9S12G64MLH;收发芯片U4的型号为SN65HVD230。

晶振电路包括晶振XL1,电容C20、C24,电阻R36、R41,晶振XL1的一端串联电容C20后接地,晶振XL1的另一端串联电容C24后接地,晶振XL1的一端与微处理器U2的8脚电连接,晶振XL1的另一端串联电阻R41后与微处理器U2的10脚电连接,电阻R36与晶振XL1并联;通过采用这种晶振电路后,晶振电路能够在控制模块工作时为微处理器U2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

电源电路包括电容C32、C33、C34、C21、C22、C23,微处理器U2的5脚、6脚、49脚和50脚均与电源VCC电连接,微处理器U2的7脚、9脚、11脚和51脚均接地,电容C32的两端分别与微处理器U2的5脚和7脚电连接,电容C33和电容C34均与电容C32并联,电容C21的两端分别与微处理器U2的50脚和51脚电连接,电容C22和电容C23均与电容C21并联;通过采用这种电源电路后,电源电路能够在控制模块工作时为微处理器U2提供稳定的电源。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