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路控制通断时间可调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8892发布日期:2020-05-20 00:55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路控制通断时间可调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路通断时间可调的控制装置。此控制装置能够同时控制两个负载进行工作,且电路开启和断开的时间可控。为汽车电子产品进行疲劳试验,提供了有效的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标准对乘用车安全要求的提高,电气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疲劳试验是测验电气零部件使用寿命的基本方法。

对电气负载进行疲劳测试,控制方式是对电气负载供电电源通断的控制,但传统的电源盒只能作为供电源,缺少了对负载通断时间的可调可控。如采用可编程电源,存在的缺点:1、是体积大,限制了一些场合的摆放。2、是价格较传统的电源盒昂贵,3、如试验过程中可编程电源盒故障,维修周期长,影响疲劳测试的时间进度。一种双路通断时间可调的控制装置,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路通断时间可调的控制装置,此测试设备能够同时控制两个负载进行工作,且电路开启和断开的时间可调节可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通电延迟继电器u1和第二通电延迟继电器u2,第一通电延迟继电器u1和第二通电延迟继电器u2的结构相同;第一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1号引脚经电解电容c1接地,1号引脚还经保险丝f1连接到自身的2号引脚,第一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8号引脚经电解电容c2接地,8号引脚还经保险丝f2连接到自身的2号引脚,第一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4号引脚、5号引脚分别用于连接待测试的第一负载load0和第二负载load1;第一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3号引脚和6号引脚均连接到第二通电延迟继电器u2的2号引脚,第二通电延迟继电器u2的1号引脚和8号引脚均连接到第一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7号引脚,1号引脚和8号引脚还分别经电解电容c3和电解电容c4接地,第二通电延迟继电器u2的4号引脚、5号引脚、7号引脚均接地,第二通电延迟继电器u2的3号引脚、6号引脚不连接;电源的正极与第一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2号引脚连接,电源的负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插座j1和装置外壳,插座j1具有6个引脚,插座j1的1、3、5号引脚分别连接第一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2号引脚、4号引脚和5号引脚,插座j1的2、4、6号引脚接地;第一通电延迟继电器u1、第二通电延迟继电器u2和插座j1均安装在装置外壳内,装置外壳在插座j1的安装位置处开孔。电源的正极通过插座j1的1号引脚与第一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2号引脚连接,电源的负极通过插座j1的2号引脚接地。第一负载load0的一端通过插座j1的3号引脚与第一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4号引脚连接,第一负载load0的另一端通过插座j1的4号引脚接地。第二负载load1的一端通过插座j1的5号引脚连接到第一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5号引脚,第二负载load1的一端通过插座j1的6号引脚接地。

所述的第一通电延迟继电器u1包括第一线圈和两对常开常闭触点,第一线圈的两端分为作为第一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2号引脚和7号引脚,其中一对常开常闭触点的公共端a3、常闭端a1、常开端a2分别作为第一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1号引脚、4号引脚和3号引脚,另外一对常开常闭触点的公共端b3、常闭端b1、常开端b2分别作为第一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8号引脚、5号引脚和6号引脚。

所述的第二通电延迟继电器u2包括第二线圈和两对常开常闭触点,第二线圈的两端分为作为第一通电延迟继电器u2的2号引脚和7号引脚,其中一对常开常闭触点的公共端a4、常闭端a5、常开端a6分别作为第一通电延迟继电器u2的1号引脚、4号引脚和3号引脚,另外一对常开常闭触点的公共端b4、常闭端b5、常开端b6分别作为第一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8号引脚、5号引脚和6号引脚。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拓展了传统电源盒的功能,解决了传统电源盒只能作为一个供电电源,无法实现通断时间可控技术问题,同时发明设备价格低廉,体积小,方便维修,解决了某些使用工况下使用可编程电源所存在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控制装置电路原理图。

图2为控制装置使用连接示意图。

图3为控制装置内部电路结构图。

图4为控制装置壳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1号引脚连接保险丝f1的2号引脚,连接电解电容c1的1号正极引脚。电解电容c1的2号引脚接地。通电延时继电器u1的2号脚连接j1的1号引脚,连接保险丝f1的1号引脚,连接保险丝f2的1号引脚。通电延时继电器u1的3号引脚连接通电延时继电器u1的6号引脚,连接通电延时继电器u2的2号引脚。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4号引脚连接插座j1的3号引脚。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5号引脚连接插座j1的5号引脚。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7号引脚连接通电延迟继电器u2的1号引脚,连接通电延迟继电器u2的8号引脚,连接电解电容c3的1号正极引脚,连接电解电容c4的1号正极引脚。电解电容c3的2号引脚接地,电解电容c4的2号引脚接地。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8号引脚连接保险丝f2的2号引脚,连接电解电容c2的1号正极引脚。电解电容c2的2号引脚接地。通电延迟继电器u2的3号引脚不连接。通电延迟继电器u2的4号引脚接地。通电延迟继电器u2的5号引脚接地。通电延迟继电器u2的6号引脚不连接。通电延迟继电器u2的7号引脚接地。插座的2号引脚接地,插座的4号引脚接地,插座的6号引脚接地。

如图2所示,外部电源盒正极连接控制装置中插件j1的1号引脚,外部电源盒负极地连接控制装置j1中插件2号引脚,一路负载load0一端连接控制装置中插件j1插座4号引脚,负载load0另一端连接控制装置中插件j1插座3号引脚。另一路负载load1一端连接控制装置中插件j1插座5号引脚地,负载load1另一端连接6号引脚。在控制装置中插座j1的2、4、6引脚为接地。

如图1、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调节通电延迟继电器u1时间,例如10s,调节通电延迟继电器u2时间,例如为20s。此时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a3连接a1(常闭点),b3连接b1(常闭点)。

当外部电源供电上电,两负载供电可以开始工作。此时保险丝连接到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2号脚,7号脚连接通电延迟继电器u2的1号引脚和8号引脚,通电延迟继电器u2的a4连接a5(常闭点)接地,u2的b4连接b5(常闭点)接地。此时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线圈一端供电另一端接地。因u1为通电延迟继电器,并且设置的时间为10s,故在10s内u1的线圈虽然供电,但不会使得u1的触点a3连接a2(常开点),b3连接b2(常开点)位置。通电延迟继电器u1当达到10s后,u1的触点a3吸合到a2处,将b3吸合到b2处,此时负载回路供电回路断开,负载同时不工作。负载工作的时间为设定的值10s。

因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触点a3吸合到a2处,u1触点b3吸合到b2,故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7号引脚供电,因通电延迟继电器u2的7号引脚接地。所以此时通电延迟继电器u2的线圈通电,因u2为通电延迟继电器,故u2的触点a4连接到a5,触点b4连接到b5,在u2所设定的20s内保持在原处。所以在20s内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2号引脚和7号引脚一直供电,导致在此期间u1的线圈一直供电,使得触点a3连接a2(常开点),b3连接b2(常开点)位置,故负载不工作20s。

当u2时间到达定时时间20s,通电延迟继电器的u2的触点a4被吸合到a6,触点b4被吸合到b6,导致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线圈断电,u1的触点回到常闭点位置即a3连接a1,u1的触点b3连接b1负载又重新上电工作。同时因u1回到常闭点,导致u1的3号引脚和6号引脚同时断电,使得通电延迟继电器u2的触点回到常闭点即a4回到a5处,b4回到b5处,此时通电延迟继电器u1的线圈再次被接地。开始计时10s负载工作。循环此周期可以让两负载按照上电10s,断电20s的周期进行循环疲劳工作。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