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AN总线检测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7969发布日期:2020-07-17 15:49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CAN总线检测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can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an总线检测试验台。



背景技术:

can是控制器局域网络的简称,是由研发和生产汽车电子产品著称的德国bosch公司开发了的,并最终成为国际标准,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在北美和西欧,can总线协议已经成为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嵌入式工业控制局域网的标准总线,并且拥有以can为底层协议专为大型货车和重工机械车辆设计的j1939协议。

早期的纯电动车辆整车低压部分供电、信号的传输依靠传统的电线线束传输,线束较多,故障排除难度较大,散热不好,维修只能依靠传统的方法,每个部位逐一的去排除故障,维修难度大,时间长。新一批纯电动车辆采用汉纳森can总线的方式传输低压电流和信号,can总线线束对比传统电线线束减少了一半,依靠四个模块管理整车低压部分的供电和信号传输,线束大幅减少,散热良好,故障排除难度小,但是模块化的传输方式有优点也有缺点,缺点就是维修排故比较麻烦,高度集成的传输系统使用传统方法无法排故,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can总线检测试验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停场时间,提高车辆完好率,提高营运效益,也可应用于员工机电转型培训,且使用方便的can总线检测试验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can总线检测试验台,包括:试验台;仪表盘,所述仪表盘设置在所述试验台上;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试验台上;前驱动模块,所述前驱动模块设置在所述试验台上;后驱动模块,所述后驱动模块设置在所述试验台上;顶部驱动模块,所述顶部驱动模块设置在所述试验台上;照明灯,所述照明灯设置在所述试验台的顶部;多个接线柱,多个所述接线柱均设置在所述试验台上;漏电开关,所述漏电开关设置在所述试验台上;两个插座,两个所述插座设置在所述试验台上,且两个所述插座位于所述漏电开关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试验台上还设有开关、启动按键、测试开关和钥匙启动开关。

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前驱动模块、所述后驱动模块和所述顶部驱动模块相连接,所述开关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接,所述前驱动模块、所述后驱动模块和所述顶部驱动模块均与所述仪表盘相连接,所述照明灯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can总线检测试验台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can总线检测试验台,仪表盘能把整车低压部分的各种数据直观的在仪表盘显示出来,可以快捷的把四个模块和仪表盘的故障检测出来,不仅可以维修排故,还可以作为机电转型培训和考试的实操设备,全面提升车间维修人员纯电动车辆维修技术水平,降低停场时间,提高车辆完好率通过转动把手进而带动试验台进行升降,使人们更方便的操作试验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can总线检测试验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can总线检测试验台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试验台,2、仪表盘,3、电源模块,4、前驱动模块,5、后驱动模块,6、顶部驱动模块,7、照明灯,8、接线柱,9、漏电开关,10、插座,11、载物板,12、丝杆,13、套筒,14、第一伞形齿轮,15、衔接板,16、侧板,17、横向杆,18、第二伞形齿轮,19、转轴,20、皮带轮,21、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can总线检测试验台包括:试验台1;仪表盘2,所述仪表盘2设置在所述试验台1上;电源模块3,所述电源模块3设置在所述试验台1上;前驱动模块4,所述前驱动模块4设置在所述试验台1上;后驱动模块5,所述后驱动模块5设置在所述试验台1上;顶部驱动模块6,所述顶部驱动模块6设置在所述试验台1上;照明灯7,所述照明灯7设置在所述试验台1的顶部;多个接线柱8,多个所述接线柱8均设置在所述试验台1上;漏电开关9,所述漏电开关9设置在所述试验台1上;两个插座10,两个所述插座10设置在所述试验台1上,且两个所述插座10位于所述漏电开关9的下方。

所述试验台1上还设有开关、启动按键、测试开关和钥匙启动开关。

所述电源模块3分别与所述前驱动模块4、所述后驱动模块5和所述顶部驱动模块6相连接,所述开关与所述电源模块3相连接,所述前驱动模块4、所述后驱动模块5和所述顶部驱动模块6均与所述仪表盘2相连接,所述照明灯7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源模块3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can总线检测试验台的工作原理如下:

试验台1外接空气气压,使用两个气压传感器将数据传送到仪表盘2上,实行前后气压报警信号及压力信号,外部交流220v电源输入给逆变器,逆变为直流24v及27v供给仪表盘2、电源模块3、前驱动模块4、后驱动模块5和顶部驱动模块6,外部设有交流接触器进行通断220v电源,控制给逆变器的输入电源,经过开关、导线连接信号传输到驱动模块工作,输出相应的负载;

电源模块3主要用高功率的负载输出及数据传送到仪表盘2,在机电转型培训中可直接测量出信号输入输出阻值,使学习更直观,前驱动模块4、后驱动模块5和顶部驱动模块6信号输入、负载输出及数据传到仪表盘2,在机电转型培训中可直接测量出信号输入输出阻值,使学习更直观;

该装置由四个模块和一个仪表盘组成,仪表盘2能把整车低压部分的各种数据直观的在仪表盘2显示出来,可以快捷的把四个模块和仪表盘2的故障检测出来,不仅可以维修排故,还可以作为机电转型培训和考试的实操设备,全面提升车间维修人员纯电动车辆维修技术水平,降低停场时间,提高车辆完好率。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can总线检测试验台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仪表盘2能把整车低压部分的各种数据直观的在仪表盘2显示出来,可以快捷的把四个模块和仪表盘2的故障检测出来,不仅可以维修排故,还可以作为机电转型培训和考试的实操设备,全面提升车间维修人员纯电动车辆维修技术水平,降低停场时间,提高车辆完好率。

第二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can总线检测试验台,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can总线检测试验台。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的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3,can总线检测试验台还包括载物板11,所述载物板11设置在所述所述试验台1的底部,所述载物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丝杆12,两个所述丝杆12上分别螺纹安装有套筒13,两个所述丝杆12上分别开设有一段外螺纹,两个所述套筒13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内螺纹,两段外螺纹分别与两段内螺纹相旋合,两个所述套筒13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衔接板15,所述衔接板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侧板16,两个所述套筒13的外壁上均固定套设有第一伞形齿轮14,所述衔接板15的顶部转动安装有横向杆17,所述横向杆17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二伞形齿轮18,且两个所述第二伞形齿轮18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伞形齿轮14相啮合,任意一个侧板16上转动安装有转轴19,所述转轴19与所述横向杆17上均固定套设有皮带轮20,两个所述皮带轮20之间缠绕有同一个皮带21。

所述转轴1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侧板16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轴承孔,所述转轴19上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轴承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衔接板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轴承孔,所述横向杆17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衔接板15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三轴承孔,两个所述套筒13的外壁上均固定套设有第三轴承,两个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圈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轴承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侧板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底部四角位置均设有万向轮,所述载物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框,所述试验台1位于所述限位框内。

试验台1放置到载物板11的顶部,转动把手,把手带动转轴19转动,转轴19带动皮带轮20转动,并通过皮带21带动另一个皮带轮20转动进而带动横向杆17转动,横向杆17带动第二伞形齿轮18转动,第二伞形齿轮18带动第一伞形齿轮14转动,第一伞形齿轮14带动套筒13转动,套筒13转动带动丝杆12进行竖直方向运动,进而带动试验台1进行升降,使人们更方便的操作试验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