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锅炉用进风量自动调节装置

文档序号:25364435发布日期:2021-06-08 16:01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锅炉用进风量自动调节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进风量调节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锅炉用进风量自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工业物联网监测终端由mcu、总线单元、无线数传模块(单模/双模可选)、eth接口、can总线接口、485接口及开关量接口、模拟量接口构成。终端创造性地设计了多接口可选模式,以适应不同的监测场景,可以兼顾多种类型的传感器(模拟量、数字量)。目前,在国内,没有完全相同的产品,市场上应用的多是厂商根据实际情况定制的产品,可移植性差,不能大面积推广。国外有人做过类似研究,但没有丰富的传感器接口,无线数传往往采用900mhz及2.4ghz,考虑到应用场景往往没有wifi及以太网络,900mhz在国内非ism频段,更何况在大数据时代,工业秘密及商业机密是一个企业乃至国家的机密,因此不能直接拿来应用在工业现场。工业物联网与工业锅炉用进风量自动调节进行有效结合,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能够精确控制工业锅炉的运行。
3.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的锅炉不能对进风量进行自动控制,降低了整体运行的可靠度。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锅炉用进风量自动调节装置。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锅炉用进风量自动调节装置设置有锅炉;锅炉上设置有监测传感器和进风量自动调节结构,锅炉上设置有监测传感器和进风量自动调节结构通过总线与机顶盒连接;
6.机顶盒通过cdma/gprs internet分别与监控系统服务中心和监控系统工作站连接。
7.进一步,所述机顶盒通过cdma/gprs internet与打印机连接。
8.进一步,所述机顶盒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mcu、eth接口、can接口、485接口、modbus接口、模拟量接口和数字量接口。
9.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10.第一、本实用新型在锅炉上设置有监测传感器和进风量自动调节结构,能够精确控制锅炉的运行。同时本实用新型在机顶盒通过cdma/gprs internet分别与监控系统服务中心和监控系统工作站连接,对相关数据的处理。
11.第二、本实用新型中机顶盒通过cdma/gprs internet与打印机连接,实现对相应数据进行打印。
12.第三、本实用新型中机顶盒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mcu、eth接口、can接口、485接口、modbus接口、模拟量接口和数字量接口,支持多种网络连接。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锅炉用进风量自动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锅炉;2、总线;3、机顶盒;4、打印机;5、监控系统服务中心;6、监控系统工作站。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锅炉用进风量自动调节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1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锅炉用进风量自动调节装置设置有锅炉1,锅炉1上设置有监测传感器和进风量自动调节结构,锅炉1上设置有监测传感器和进风量自动调节结构通过总线2与机顶盒3连接,机顶盒3通过cdma/gprs internet分别与打印机4、监控系统服务中心5和监控系统工作站6连接。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顶盒3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mcu、eth接口、can接口、485接口、modbus接口、模拟量接口和数字量接口。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锅炉1上设置有监测传感器检测相应的参数,并通过总线2传递到机顶盒3中,机顶盒3通过cdma/gprs internet分别与打印机4、监控系统服务中心5和监控系统工作站6连接,进行数据后续的分析处理。监控系统服务中心5和监控系统工作站6远程控制进风量自动调节结构,控制相应的进风量。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