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隙基准电压电路及带隙基准电压的补偿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407937发布日期:2022-03-26 11: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带隙基准电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阶温度补偿带隙基准单元,输出具有一阶温度补偿的带隙基准电压;二阶温度补偿单元,接所述一阶温度补偿带隙基准单元,向所述一阶温度补偿带隙基准单元输出具有二阶正温度系数的补偿电流,对所述带隙基准电压进行二阶温度补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隙基准电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阶温度补偿带隙基准单元包括第一npn双极晶体管、第二npn双极晶体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及运算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经串联的所述第一电阻后接所述第一npn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npn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接所述第一npn双极晶体管的基极,所述第一npn双极晶体管的发射极经串联的所述第二电阻后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还经串联的所述第三电阻后接所述第二npn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npn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接所述第二npn双极晶体管的基极,所述第二npn双极晶体管的发射极经串接的所述第四电阻后接所述第一npn双极晶体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npn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二npn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所述带隙基准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隙基准电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阶温度补偿单元包括第一电流产生模块、第二电流产生模块、第三电流产生模块、第一电流镜、第二电流镜、第三电流镜、第四电流镜及第五电流镜,所述第一电流产生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流镜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流镜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二电流产生模块的偏置输入端,所述第二电流产生模块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二电流镜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流镜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三电流镜的输入端,所述第三电流镜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三电流产生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四电流镜的输入端接所述第一电流产生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流镜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三电流产生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三电流产生模块的第三输入端接工作电压,所述第三电流产生模块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五电流镜的输入端,所述第五电流镜的输出端输出所述补偿电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隙基准电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产生模块为正温度系数电流产生模块,其包括第三npn双极晶体管、第四npn双极晶体管、第五npn双极晶体管、第六npn双极晶体管、第五电阻及第六电阻,所述工作电压经串接的所述第五电阻后接所述第三npn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npn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接所述第三npn双极晶体管的基极,所述第三npn双极晶体管的发射极接所述第四npn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四npn双极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五npn双极晶体管的基极接所述第三npn双极晶体管的基极,所述第五npn双极晶体管的发射极接所述第六npn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五npn双极晶体管的发射极还接所述第四npn双极晶体管的基极,所述第六npn双极晶体管的基极接所述第三npn双极晶体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六npn双极晶体管的发射极经串接的所述第六电阻后接地,其中,所述第五npn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一电流产生模块的输出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隙基准电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镜包括第一pmos管及第二pmos管,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接所述工作电压,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接所述第五npn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pmos管的源极接所述工作电压,所述第二pmos管的栅极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其
中,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为所述第一电流镜的输入端,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为所述第一电流镜的输出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隙基准电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流产生模块为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模块,其包括第七npn双极晶体管、第一nmos管及第七电阻,所述第七npn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七npn双极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接所述第二p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经串接的所述第七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还接所述第七npn双极晶体管的基极,其中,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为所述第二电流产生模块的偏置输入端,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为所述第二电流产生模块的输出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隙基准电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流镜包括第三pmos管及第四pmos管,所述第三pmos管的源极接所述工作电压,所述第三pmos管的栅极接所述第三p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三pmos管的漏极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四pmos管的源极接所述工作电压,所述第四pmos管的栅极接所述第三pmos管的栅极,其中,所述第三pmos管的漏极为所述第二电流镜的输入端,所述第四pmos管的漏极为所述第二电流镜的输出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隙基准电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流镜包括第二nmos管及第三nmos管,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接所述第四p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三nmos管的栅极接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三nmos管的源极接地,其中,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为所述第三电流镜的输入端,所述第三nmos管的漏极为所述第三电流镜的输出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隙基准电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流产生模块包括第四nmos管、第五nmos管、第八npn双极晶体管、第九npn双极晶体管及第十npn双极晶体管,所述第四nmos管的漏极接所述工作电压,所述第四nmos管的源极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四nmos管的源极还接所述第八npn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八npn双极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五nmos管的漏极接所述第五n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五nmos管的栅极还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五nmos管的源极接所述第九npn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九npn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接所述第九npn双极晶体管的基极,所述第九npn双极晶体管的基极还接所述第八npn双极晶体管的基极,所述第九npn双极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十npn双极晶体管的基极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源极,所述第十npn双极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其中,所述第四nmos管的源极为所述第三电流产生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五nmos管的漏极为所述第三电流产生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四nmos管的漏极为所述第三电流产生模块的第三输入端,所述第十npn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三电流产生模块的输出端。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隙基准电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电流镜包括所述第一pmos管及第五pmos管,所述第五pmos管的源极接所述工作电压,所述第五pmos管的栅极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五pmos管的漏极接所述第五nmos管的漏极,其中,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为所述第四电流镜的输入端,所述第五pmos管的漏极为所述第四电流镜的输出端。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隙基准电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电流镜包括第六
pmos管及第七pmos管,所述第六pmos管的源极接所述工作电压,所述第六pmos管的栅极接所述第六pmos管的漏极,所述第六pmos管的漏极接所述第十npn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七pmos管的源极接所述工作电压,所述第七pmos管的栅极接所述第六pmos管的栅极,其中,所述第六pmos管的漏极为所述第五电流镜的输入端,所述第七pmos管的漏极为所述第五电流镜的输出端。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隙基准电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阻包括数字可调电阻,所述第七pmos管包括数字可调pmos管。13.一种带隙基准电压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生成具有一阶温度补偿的带隙基准电压;利用正温度系数电流和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具有二阶正温度系数的补偿电流;利用所述补偿电流,对所述带隙基准电压进行二阶温度补偿。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隙基准电压电路及带隙基准电压的补偿方法,所述带隙基准电压电路包括:一阶温度补偿带隙基准单元,输出具有一阶温度补偿的带隙基准电压;二阶温度补偿单元,接一阶温度补偿带隙基准单元,向一阶温度补偿带隙基准单元输出具有二阶正温度系数的补偿电流,对带隙基准电压进行二阶温度补偿。本发明通过一阶温度补偿带隙基准单元产生具有一阶温度补偿的带隙基准电压,通过二阶温度补偿单元产生具有二阶正温度系数的补偿电流,再把具有二阶正温度系数的补偿电流作用到带隙基准电压上,有效实现了输出带隙基准电压的二阶温度补偿。温度补偿。温度补偿。


技术研发人员:胡蓉彬 朱璨 王健安 陈光炳 付东兵 张正平 俞宙 杨治美 龚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吉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1
技术公布日:2022/3/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