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环境检测系统

文档序号:26466792发布日期:2021-08-31 13:59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环境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环境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水平的提高,智能化的产品不断的增加,并且在无线网络传输不断的升级的情况下,网络将物品的相互关联已不是问题,但是还不能做到万物互联,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执行方式,这就导致了不能做到统一有效的管理,为了提高生活体验,提升对家居环境的感受,需要一个可以统筹的,对家居环境实时监测,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及时的处置,保障财产和生命健康是我们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环境检测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环境检测系统,以解决家居环境不能远程监测和控制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环境检测系统,包括智能遥控模块、中央控制器、安全处理模块、jtag模块、感应模块和安全保障模块,所述智能遥控模块、安全处理模块、jtag模块、感应模块和安全保障模块均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智能遥控模块通过移动终端发出指令,安全处理模块内部通过应急装置连接,外部通过与报警装置连接,感应模块通过多种感应器传递检测信号,安全保障模块通过智能家电相互传递信息,jtag模块用于对中央控制器的执行检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jtag模块至少包括tap(测试访问端口)控制器、指令寄存器、数据寄存器组,数据寄存器组是一组串行移位寄存器,数据寄存器组又包括器件id寄存器、旁路寄存器、边界扫描寄存器和器件ip寄存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器件id寄存器用于读出在芯片内固化的id号,旁路寄存器用一个时钟的延迟把tdi连接至tdo,边界扫描寄存器(扫描链)用于截取arm处理器核与芯片引脚之间的所有信号,组成专用的寄存器位,ip寄存器用于记录智能设备或者联网设备的物理地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感应模块中的感应器分为两种,一种是持续工作型,一种是触发工作型,其中,湿度感应器、烟雾感应器、空气质量感应器、温度感应器是持续工作型,红外感应器是离家后启动的触发感应器,电化学血糖感应器是触发式获取感应源的感应器,持续工作型中的数据存储传递至中央控制器,触发式的感应器在触发时起作用,并且在获取信息时将数据直接传递至智能遥控模块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全处理模块包括应急处理器和报警处理器,应急处理器与烟雾感应器、温度感应器和空气质量感应器连接,应急处理器中设置有安全值;报警处理器与红外感应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感应模块包括湿度感应器、红外感应器、烟雾感应器、空气质量感应器、温度感应器和电化学血糖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全保障模块包括智能家电、摄像监视、智能电源和智能卫生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央控制器采用云端服务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智能遥控模块包括移动手机、pc机,智能遥控模块通过无线网或者蓝牙或局域网的无线信号传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环境检测系统,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jtag模块对中央控制的执行的成功率进行预先的测试,确保执行是在正确的指令中完成的,降低执行的错误率,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并且通过无线网的形式将多种家用设备互联,相互之间取长补短,降低系统成本,通过互联的形式对家居环境在检测之后判定是否需要调整,通过相应的执行设备做出调整的动作,增加居住体验的同时,降低财产健康的危害系数,提供一个适宜的居住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环境检测系统,包括智能遥控模块、中央控制器、安全处理模块、jtag模块、感应模块和安全保障模块,智能遥控模块、安全处理模块、jtag模块、感应模块和安全保障模块均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智能遥控模块通过移动终端发出指令,安全处理模块内部通过应急装置连接,外部通过与报警装置连接,感应模块通过多种感应器传递检测信号,安全保障模块通过智能家电相互传递信息,消除不利影响,jtag模块用于对中央控制器的执行检测,确保中央控控制器可以正常处理数据和发出正确的指令,保证检测系统的快速稳定的运行。

优选的,智能遥控模块包括移动手机、pc机等,智能遥控模块通过无线网或者蓝牙、局域网等多种无线信号传输,智能遥控模块具有查看和发布指令的功能,智能遥控模块可以选择性的启动感应模块中的任一个感应器,也可以同时获取感应模块中所有的感情器,从而获取相对应的感应数据,并且可以通过中央控制器发出对安全处理模块的指令,同时对安全保障模块中的设备进行调取,通过智能遥控模块掌控整个家居环境的检测系统,可以随时随地掌握家居的情况,降低突发事件影响家居环境的因素。

优选的,安全处理模块包括应急处理器和报警处理器,应急处理器与烟雾感应器、温度感应器和空气质量感应器连接,应急处理器中设置有安全值,超过安全值应急处理器将激活处理方案,处理的方式包括喷淋系统和通风系统,喷淋系统用于灭火,通风系统用于快速疏散家居环境中的杂质和异味,尤其是出现煤气或者燃气泄漏时,及时处理;报警处理器与红外感应器连接,报警处理预先向智能遥控模块发出报警信息,智能遥控模块中一键报警将位置信息和影像资料发送至公安报警平台,快速有效的处理犯罪行为,保障住宅的安全。

优选的,感应模块包括湿度感应器、红外感应器、烟雾感应器、空气质量感应器、温度感应器和电化学血糖传感器等,湿度感应器用于获取空气中的湿度信息,红外感应器用于感知外部的侵入信息,烟雾感应器用于感知火警信息,空气质量感应器获取多组数据包括pm2.5的数值和气味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化学物的检测等,温度感应器用于获取家居环境的实时温度,电化学血糖传感器是通过接触式的方式主动获取,并且在智能遥控模块中查看,可以定期对申请中的血糖进行检测,及时掌握血糖情况,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优选的,感应模块中的感应器分为两种,一种是持续工作型,一种是触发工作型,其中,湿度感应器、烟雾感应器、空气质量感应器、温度感应器是持续工作型,红外感应器是离家后启动的触发感应器,电化学血糖感应器是触发式获取感应源的感应器,持续工作型中的数据存储传递至中央控制器,当智能遥控模块主动获取中央控制器中关于感应模块的信息时,中央控制器将获取的实时信息传递,中央控制器在感应模块中的数值超过预定数值时主动向智能遥控模块发出报警信息,用以提示操作人员,做出及时的处理;而触发式的感应器只有在触发时起作用,并且在获取信息时将数据直接传递至智能遥控模块中。

优选的,安全保障模块包括智能家电、摄像监视、智能电源和智能卫生间等,智能家电包括智能冰箱、智能电视、智能电饭煲、智能灯具、智能空调等等,智能家电中带有具有与其相适应的感应器,从其可以获取信息进行比对,或者一些重复的感应器可以减少在感应模块中的使用,降低成本,提高成品的可利用率,智能遥控模块连接智能家电可以更有效的对室温进行控制,对居家环境进行改善,提高体验感受;摄像监视用于获取实时录像信息,辅助判断感应数值的变化,避免出现错乱报警和处理,造成资源的浪费;智能电源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远程遥控断电,避免出现漏电和电击的风险;智能卫生间根据其内部的特殊设置,调节水温和室内温度,并且通过气味的感应器适时通风,保持良好的居住环境。

优选的,jtag(jointtestactiongroup,联合测试行动组)是一种国际标准测试协议(ieee1149.1兼容)。标准的jtag接口是4线——tms、tck、tdi、tdo,分别为模式选择、时钟、数据输入和数据输出线,jtag模块用于保证芯片的处理与预设值的设定的处理方法一致,即在做出指令时预先通过jtag模块判定所做出的指令是否是正确的指令,降低发出指令执行错误的概率,并且可以有效的防止恶意篡改和攻击,做出正确的执行行为。

优选的,jtag模块至少包括tap(测试访问端口)控制器、指令寄存器、数据寄存器组,数据寄存器组是一组串行移位寄存器,操作指令被串行装入由当前指令所选择的数据寄存器,随着操作的进行,测试结果被串行移出,数据寄存器组又包括器件id寄存器、旁路寄存器、边界扫描寄存器和器件ip寄存器,其中:器件id寄存器用于读出在芯片内固化的id号,旁路寄存器用一个时钟的延迟把tdi连接至tdo,使测试者在同一电路板测试循环内访问其他器件,边界扫描寄存器(扫描链)用于截取arm处理器核与芯片引脚之间的所有信号,组成专用的寄存器位,ip寄存器用于记录智能设备或者联网设备的物理地址,在测试时可以准确的找到该执行设备。

优选的,中央控制器采用云端服务器控制,可以二十四小时在线,并且并不会因为本地的断电导致不能处理数据的情况,可以通过智能遥控模块开启应急电源或者应急照明。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