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地面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78833发布日期:2022-03-23 11:4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无人机地面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地面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无人机飞行时,通常通过地面控制装置进行飞行状态控制,具体的,传统的无人机地面控制装置采用现有型号的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使用者根据需要操作对应的控制面板,切换显示面板的飞行显示屏幕和任务载荷显示屏幕。
3.然而,传统的显示面板只能切换作为飞行显示屏幕和任务载荷显示屏幕,即只能切换进行控制面板上飞行控制装置和任务控制操作装置操作,而无法同时进行控制面板上飞行控制装置和任务控制操作装置同时操作。
4.因此,如何实现对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操作和任务载荷操作同时控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地面控制装置,以实现对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操作和任务载荷操作同时控制。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地面控制装置,包括:
7.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箱体及用于密封所述箱体开口位置的盖体,所述盖体能够打开和关闭;
8.安装在所述盖体上,且通过所述盖体内壁显示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飞行显示屏幕和任务载荷显示屏幕;
9.及安装在所述箱体内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包括飞行控制装置及任务控制操作装置,所述飞行控制装置与所述飞行显示屏幕信号连接,所述任务控制操作装置与所述任务载荷显示屏幕信号连接。
10.优选地,所述飞行控制装置与所述飞行显示屏幕位于所述外壳同一侧,所述任务控制操作装置与所述任务载荷显示屏幕位于所述外壳另一侧。
11.优选地,当所述面板扣合于所述箱体上时,所述飞行控制装置与所述飞行显示屏幕正对,所述任务控制操作装置与所述任务载荷显示屏幕正对。
12.优选地,盖体内表面设有第一走线孔,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第二走线孔,所述飞行控制装置与所述飞行显示屏幕信号连接的第一线体穿过所述第一走线孔和所述第二走线孔;所述任务控制操作装置与所述任务载荷显示屏幕信号连接的第二线体穿过所述第一走线孔和所述第二走线孔。
13.优选地,所述第一走线孔和所述第二走线孔均为两个,且所述第一走线孔和所述第二走线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线体和所述第二线体通过独立设置的所述第一走线孔和所述第二走线孔布线。
14.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箱体内的电池、硬盘、主板、散热装置、数据链及电源电
路,所述电池、硬盘、所述主板、所述散热装置所述、数据链及所述电源电路位于所述控制面板和所述箱体内部围合形成的空间内。
15.优选地,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位于所述显示面板或所述控制面板上。
16.优选地,所述盖体和箱体密封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
17.优选地,所述箱体的侧部设有与所述飞行控制装置和所述任务控制操作装置对应设置的外接设备接口。
18.优选地,所述飞行控制装置和所述任务控制操作装置的控制键均包括按键、摇杆、滚轮和钥匙插孔中至少一个。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地面控制装置包括外壳、显示面板和控制面板,外壳包括箱体及用于密封箱体开口位置的盖体,盖体能够打开和关闭。显示面板安装在盖体上,且通过盖板内壁显示,显示面板包括飞行显示屏幕和任务载荷显示屏幕。控制面板安装在箱体内,控制面板包括飞行控制装置及任务控制操作装置,飞行控制装置与飞行显示屏幕信号连接,任务控制操作装置与任务载荷显示屏幕信号连接。
20.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技术提供的无人机地面控制装置中,通过将显示面板设置在外壳内壁,且显示面板包括飞行显示屏幕和任务载荷显示屏幕,控制面板包括飞行控制装置及任务控制操作装置,即可以两名使用者一者操作飞行控制装置,另一者操作任务控制操作装置,以实现对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操作和任务载荷操作同时控制。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无人机地面控制装置位于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无人机地面控制装置的位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箱体内部结构分解图。
25.其中图1-3中:1-外壳、2-显示面板、201-飞行显示屏幕、202-任务载荷显示屏幕、203
‑ꢀ
第一走线孔、3-控制面板、301-飞行控制装置、302-任务控制操作装置、303-第二走线孔、 4-电池、5-数据链、6-散热装置、7-主板、8-电源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26.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无人机地面控制装置,以实现对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操作和任务载荷操作同时控制。
2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8.请参考图1至图3。
29.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地面控制装置包括
外壳 1、显示面板2和控制面板3,外壳1包括箱体及用于密封箱体开口位置的盖体,盖体能够打开和关闭。显示面板2安装在盖体上,且通过盖板内壁显示,显示面板2包括飞行显示屏幕201和任务载荷显示屏幕202。控制面板3安装在箱体内,控制面板3包括飞行控制装置301及任务控制操作装置302。具体的,飞行控制装置301和任务载荷显示屏幕202 位于同一侧,为了便于操作,优选,飞行控制装置301与飞行显示屏幕201位于外壳1同一侧,任务控制操作装置302与任务载荷显示屏幕202位于外壳1另一侧。
30.优选,当面板扣合于箱体上时,飞行控制装置301与飞行显示屏幕201正对,任务控制操作装置302与任务载荷显示屏幕202正对。具体的,可以左侧为飞行显示屏幕201,和飞行控制装置301,右侧为任务载荷显示屏幕202和任务控制操作装置302。无人机飞行过程中,两名操作人员能够分别通过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同时对无人机的飞行和任务载荷的作业进行控制。
31.飞行控制装置301与飞行显示屏幕201信号连接,任务控制操作装置302与任务载荷显示屏幕202信号连接。
32.具体的,无人机地面控制装置在不使用时,盖体扣合在箱体上,避免异物进入。使用时,将盖体打开。
33.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无人机地面控制装置中,通过将显示面板2设置在外壳1内壁,且显示面板2包括飞行显示屏幕201和任务载荷显示屏幕202,控制面板3包括飞行控制装置301及任务控制操作装置302,即可以两名使用者一者操作飞行控制装置301,另一者操作任务控制操作装置302,以实现对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操作和任务载荷操作同时控制。
34.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盖体内表面设有第一走线孔203,箱体内部设有第二走线孔 303,飞行控制装置301与飞行显示屏幕201信号连接的第一线体穿过第一走线孔203和第二走线孔303,具体的,第一走线孔203设置在盖体上控制面板3对应位置壁面上,第二走线孔303设置在控制面板3对应位置壁面上。任务控制操作装置302与任务载荷显示屏幕202信号连接的第二线体穿过第一走线孔203和第二走线孔303。其中第一走线孔203 和第二走线孔303可以均为一个。
35.为了便于布线,优选,第一走线孔203和第二走线孔303均为两个,且第一走线孔203 和第二走线孔303一一对应,第一线体和第二线体通过独立设置的第一走线孔203和第二走线孔303布线。飞行显示屏幕201和任务载荷显示屏幕202间的线缆不采用常规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排线形式,而是由对应屏幕上的第一走线孔203和第二走线孔303走线,从而避免排线较易损坏的问题,实现更好的密封性和可靠性。
36.无人机地面控制装置还包括安装在箱体内的电池4、主板7、硬盘、散热装置6、数据链5及电源电路8,电池4、硬盘、主板7、散热装置6、数据链5及电源电路8位于控制面板3和箱体内部围合形成的空间内。具体的,飞行控制装置301和任务控制操作装置302 可共用同一套主板7、硬盘等设备,也可使用两套独立设备,即飞行控制装置301和任务控制操作装置302主板7、硬盘等设备不共用。具体的,散热装置6可以为风扇。
37.具体的,该无人机地面控制装置还包括扬声器,扬声器位于显示面板2或控制面板3 上。在具体工作时,扬声器用于播放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语音提示等。
38.为了提高密封性,优选,盖体和箱体密封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但不
限于橡胶圈、密封胶等,用于防止异物进入。
39.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箱体的侧部设有与飞行控制装置301和任务控制操作装置302 对应设置的外接设备接口。具体的外接设备接口用于连接其它设备,如鼠标、外接电池4、通讯天线等
40.为了便于操作,飞行控制装置301和任务控制操作装置302的控制键均包括按键、摇杆、滚轮和钥匙插孔中的至少一个。具体的,根据实际任务需求飞行控制装置301和任务控制操作装置302对应区域的按键可根据实际任务需求设置。
41.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42.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