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电子稳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76292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电子稳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发电机用的自动电子稳压器。
目前各种机动车辆(汽车、拖拉机)电气系统都做上限的稳压或稳流,其方式为有触点(FT61机械式),无触点(JFT106-电子式)两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当发电机端电压超过或低于限定值时,调节器动作(吸合,截止)以控制发电机的激磁电流,而达到二限式稳压的目的。事实上,FT61,JFT106型调节器,在发电机转速低于1200转/分钟时不会发电的,虽然采用了他激方式在低速(800转/分钟)时可维持充电,但当蓄电池能量较低时,就很难维持正常工作了;其二,由于发动机转速是不断变化的,相应说来发电机端电压也会发生大范围的变化,这样对蓄电池、其他用电设备以及使用(低速行驶)都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个特点在直流发电机上表现最为明显。人们知道理想状态下的负载电压是不随发电机的转速变化的。实际是做不到的,虽然说在发电机本身做不到,但在外电路是可以实现的。
综上说明,现有的机动车稳压器存在着如下缺点1、发电机下限工作能力过低,特别是当蓄电池能量低时,发电机无端电压输出。
2、负载及蓄电池上得到的电压,永远是在6-14伏(24伏发电机在6-24伏)间变化的电压(因发电机无稳定的励磁)。
3、这种大范围的变化将导致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30%,各种用电器的使用寿命减短3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发电机整流输出端的直流电变成一定频率的交流电,然后进行升压处理,再经整流变成这种直流电的闭密盒式电子稳压器,使发电机能在大转速变化内有恒定的直流电压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它包括多谐振荡器,复合功率放大器,还包括升降压变压器和带有稳压管的电子开关,其多谐振荡器由T1、T2管,把不定值的直流输入电压变成可发送的交变信号,此信号为满足负载功率要求,经过了由T4、T6、T3、T5组成的复合放大器;恒压电子开关为敏压分级式结构,即由R9、R10、R11、R13、W2构成的电压敏感电路;晶体管V1、V2分别构成的两个开关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1、输出电压稳定;当发动机的转数低于300转/分钟时,稳压器也能保证12伏或24伏的输出。
2、在非电启动车辆上(小型拖拉机),可取消蓄电池,并可保证灯具的规定照度。
3、由于该稳压器采用了晶体管控制,所以具有开关速度快、寿命长、可靠性高的特点。


如下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电路原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发电机输出的直流电压经A、B二点为逆变电路输送电源,当电源加入的瞬间,由于多谐振荡器T1、T2两管的离散性,必然有一只先导通,假设T2先导通,那么,T4、T6的基极电位下降,二管作复合导通,电源经B1、T6ec B,A构成回路。此时在B1次级就有半周的矩形波输出。另一路电源经RW1、R2、T2对电容C2充电,当充至0.5伏以上时T1导通(T2截止),相应的T3、T5也导通,B1又会有负半周的矩形波输出。如此反复,在B1的次级就会有连续的矩形波输出。
由于发电机输出电压波动过大(3-14.3伏或6-24伏)导至B1的感应电压在相应的变化。当B1感应电压低时,W2、V1均处于截止状态,而V2导通,J2吸合,输出为额定输出。当B1感应电压高于W1的击穿电压时,V1导通(V2截止),J1吸合,B1初次级做等值输出。这样就可保证负载的恒定供电。
使用时将机动车发电机的输出端接入稳压器的A、B二点,其中A点接负极,B点接正极,稳压器的输出标志是DC+、-,上述接法正确后,该机就可自动的进行稳压处理。当发电机输出的最低电压是3伏时,可使其有12伏的电压输出,此时发动机的转速为350转/分钟。当发电机输出的最高电压14.3伏时也可以保证有12伏的电压输出,此时发动机的转速为1500-2200转/分钟。
权利要求1.自动电子稳压器包括多谐振荡器,复合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升降压变压器和带有稳压管的电子开关组成,所述的多谐振荡器由T1、T2管,把不定值的直流输入电压变成可发送的交变信号,此信号为满足负载功率要求,经过了由T4、T6、T3、T5组成的复合放大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恒压电子开关为敏压分级式结构,即由R8、R10、R11、R13、W2构成的电压敏感电路;晶体管V1、V2分别构成的两个开关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发电机用的自动电子稳压器。它可将3-14.3伏变化的直流电压变成稳定输出的12伏直流电压。通过电子电路的多谐振荡器、复合功率放大器、变换器、电子开关和一般稳压处理,达到所要求的恒定电压值。本实用新型可做为汽车、拖拉机供电系统的恒定电源。在非电启动车辆上,特别是无蓄电池车上,更为适用。
文档编号G05F1/613GK2117630SQ9122250
公开日1992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16日
发明者欧阳凡忠, 吴云峰 申请人:欧阳凡忠, 吴云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