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控箱全自动检测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70618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新能源汽车电控箱全自动检测设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控箱全自动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至少两个定位机构、第一和第二电源插接机构、第一和第二能量检测插接机构及冷却水输入插接机构及电源系统插接机构。工作台上设置有放置区,定位机构用以将电控箱夹持固定于放置区,第一、第二电源插接机构用以将第一、第二电源线分别插接于电控箱的第一、第二电源接口,第一、第二能量检测插接机构用以将第一、第二能量检测线分别插接于电控箱的第一、第二能量接口,冷却水输入插接机构用以将冷却水通入管插接于电控箱的冷却水接口,电源系统插接机构用以将电源检测线插接于电控箱的电源系统接口。本发明可实现全自动化测试,相对于人工操作,工作效率更高,而且,插接更加安全可靠。
【专利说明】
新能源汽车电控箱全自动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电控箱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控箱全自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技术,形成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0003]电动汽车(BEV)是新能源汽车的一种,它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
[0004]电控箱是电动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汽车的电源、驱动控制等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电动汽车处于发展初期,对于其各方面性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了确保电动汽车的性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作为核心部分的电控箱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性能检测。现阶段,在对电控箱进行检测时,需要通过人工将电控箱上的各个接口利用对应的检测线或电源线等进行连接,这种利用人工连接方式,其工作效率低,而且,连接的可靠性较差,不利于高效可靠的测试。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控箱全自动检测设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新能源汽车电控箱全自动检测设备,包括:
[0007]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放置区;
[0008]至少两个定位机构,分别配置于所述放置区周围以将电控箱夹持固定于所述放置区;
[0009]第一电源插接机构,配置于所述放置区的外侧以将第一电源线插接于所述电控箱的第一电源接口 ;
[0010]第二电源插接机构,配置于所述放置区下方以将第二电源线插接于所述电控箱的第二电源接口 ;
[0011]第一能量检测插接机构,配置于所述放置区的外侧以将第一能量检测线插接于所述电控箱的第一能量接口;
[0012]第二能量检测插接机构,配置于所述放置区的外侧以将第二能量检测线插接于所述电控箱的第二能量接口;
[0013]冷却水输入插接机构,配置于所述放置区的外侧以将冷却水通入管插接于所述电控箱的冷却水接口 ;
[0014]电源系统插接机构,配置于所述放置区的外侧以将电源检测线插接于所述电控箱的电源系统接口。
[0015]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控箱全自动检测设备,电控箱放置在放置区,利用定位机构将电控箱固定后,即可通过第一电源插接机构、第二电源插接机构、第一能量检测插接机构、第二能量检测插接机构、冷却水输入插接机构、电源系统插接机构分别将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第一能量检测线、第二能量检测线、冷却水通入管、电源检测线插入至电控箱上对应的接口,如此,即可实现全自动化测试。相对于人工操作,工作效率更高,而且,插接更加安全可靠。
[001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放置区大体呈方形;
[0017]所述第一电源插接机构、第一能量检测插接机构及第二能量检测插接机构位于所述放置区的第一侧,所述电源系统插接机构及冷却水输入插接机构位于所述放置区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与第一侧相邻。
[001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位机构为三个,三个所述定位机构分别对应位于所述放置区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侧及第三侧,所述第三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
[001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0020]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气缸杆沿竖向伸缩;
[0021]联动臂,所述联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气缸杆铰接;
[0022]铰接臂,所述铰接臂的一端与一支座铰接,所述支座与第一气缸固定连接,所述铰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联动臂的中部铰接;
[0023]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与所述联动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临近所述放置区。
[002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源插接机构包括:
[0025]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沿横向伸缩;
[0026]第一装载头,所述第一装载头安装于所述第二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一装载头适于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所述第一电源线;
[0027]第一导向座,所述第一导向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且所述第一导向座上设有第一导向孔;
[0028]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且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装载头连接。
[002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能量检测插接机构包括:
[0030]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沿横向伸缩;
[0031 ]第二装载头,所述第二装载头安装于所述第三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二装载头适于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所述第一能量检测线;
[0032]第二导向座,所述第二导向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且所述第二导向座上设有第二导向孔;
[0033]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导向孔,且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装载头连接。
[003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能量检测插接机构包括:
[0035 ]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沿横向伸缩;
[0036]第三装载头,所述第三装载头安装于所述第四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三装载头适于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所述第二能量检测线;
[0037]第三导向座,所述第三导向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且所述第三导向座上设有第三导向孔;
[0038]第三导向杆,所述第三导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三导向孔,且所述第三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装载头连接。
[003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电源插接机构包括:
[0040]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下方且沿竖向伸缩;
[0041]第四装载头,所述第四装载头安装于所述第五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四装载头适于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所述第二电源线。
[004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却水输入插接机构和电源系统插接机构安装于一滑动座上,所述滑动座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且通过一驱动装置驱动其沿纵向滑动。
[004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却水输入插接机构包括:
[0044]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安装于所述滑动座上且沿纵向伸缩;
[0045]第五装载头,所述第五装载头安装于所述第六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五装载头适于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所述冷却水通入管;
[0046]所述电源系统插接机构包括:
[0047]第七气缸,所述第七气缸安装于所述滑动座上且沿纵向伸缩;
[0048]第六装载头,所述第六装载头安装于所述第七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六装载头适于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所述电源检测线。
[0049]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5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新能源汽车电控箱全自动检测设备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0051]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新能源汽车电控箱全自动检测设备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0052]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位机构及第二电源插接机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53]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位机构及第二电源插接机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54]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源插接机构、第一能量检测插接机构及第二能量检测插接机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55]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源插接机构、第一能量检测插接机构及第二能量检测插接机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56]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源系统插接机构及冷却水输入插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7]附图标记:
[0058]工作台10;
[0059]载板101;
[0060]固定座102;
[0061]滑动座103;
[0062]驱动装置104;
[0063]导轨105;
[0064]定位机构20;
[0065]第一气缸201;
[0066]联动臂202;
[0067]铰接臂203;
[0068]夹持件204;
[0069]第一电源插接机构30;
[0070]第二气缸301;
[0071]第一装载头302;
[0072]第一导向座303;
[0073]第二电源插接机构40;
[0074]第五气缸401;
[0075]第四装载头402;
[0076]托架403;
[0077]第一能量检测插接机构50;
[0078]第三气缸501;
[0079]第二装载头502;
[0080]第二导向座503;
[0081 ]第二能量检测插接机构60;
[0082]第四气缸601;
[0083]第三装载头602;
[0084]第三导向座603;
[0085]电源系统插接机构70;
[0086]第七气缸701;
[0087]第六装载头702;
[0088]冷却水输入插接机构80;
[0089]第六气缸801;
[0090]第五装载头802;
[0091]第一电源线A;
[0092]第一能量检测线B;
[0093]第二能量检测线C;
[0094]第二电源线D;
[0095]冷却水通入管E;
[0096]电源检测线F。
[0097]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98]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9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10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101]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102]参照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控箱全自动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10、至少两个定位机构20、第一电源插接机构30、第二电源插接机构40、第一能量检测插接机构50、第二能量检测插接机构60及冷却水输入插接机构80及电源系统插接机构70。
[0103]具体的,工作台10上设置有放置区,放置区是用于放置电动汽车的电控箱,电控箱作为一个整体,大体呈方形。如图1、图2示例中,工作台1为方形,且其上表面为平面,在其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安装一块载板101,载板101的上表面即作为上述的放置区。
[0104]至少两个定位机构20分别配置于所述放置区周围以将电控箱夹持固定于所述放置区。也就是说,定位机构20是用于将电控箱固定在载板101上的,确保电控箱安放的位置准确,同时,稳固可靠,避免在第一电源插接机构30、第二电源插接机构40、第一能量检测插接机构50、第二能量检测插接机构60及冷却水输入插接机构80及电源系统插接机构70进行插接操作时,电控箱受到插接作用力发生移位进而导致插接失败等问题。
[0105]第一电源插接机构30配置于所述放置区的外侧以将第一电源线A插接于所述电控箱的第一电源接口。也即是,通过该第一电源插接机构30可以将第一电源线A插接于电控箱上的第一电源接口形成电性连接,第一电源线A可以是220V交流电源,通过在第一电源线A与电控箱上的第一电源接口插接后,即可通过第一电源线A为电控箱中的220V用电部分(例如蓄电池充电器)供电。
[0106]第二电源插接机构40配置于所述放置区下方以将第二电源线D插接于所述电控箱的第二电源接口。也即是,通过该第二电源插接机构40可以将第二电源线D插接于电控箱的第二电源接口以形成电性连接。第二电源线D可以是380V交流电源,通过第二电源线D与电控箱上的第二电源接口插接后,即可通过第二电源线D为电控箱中380V用电部分(例如三相感应电动机)供电。
[0107]第一能量检测插接机构50配置于所述放置区的外侧以将第一能量检测线B插接于所述电控箱的第一能量接口。也即是,通过第一能量检测插接机构50可以将第一能量检测线B自动插接至电控箱的第一能量接口形成导通,该第一能量接口是电控箱内能源管理系统部分的一个接口。
[0108]第二能量检测插接机构60配置于所述放置区的外侧以将第二能量检测线C插接于所述电控箱的第二能量接口。也即是,通过第二能量检测插接机构60可以将第二能量检测线C自动插接至电控箱的第二能量接口形成导通,该第二能量接口是电控箱内能源管理系统部分的另一个接口。如此,通过第一、第二能量检测插接机构60将第一、第二能量检测线
B、C插接于电控箱上对应的能量接口之后,即可通过第一能量检测线B和第二能量检测线C对电控箱内的能源管理系统部分进行性能检测。
[0109]冷却水输入插接机构80配置于所述放置区的外侧以将冷却水通入管E插接于所述电控箱的冷却水接口。也即是,通过冷却水输入插接机构80可以将冷却水通入管E自动插接至电控箱上的冷却水接口,利用该冷却水通入管E即可向电控箱内注入冷却水。
[0110]电源系统插接机构70配置于所述放置区的外侧以将电源检测线F插接于所述电控箱的电源系统接口。也即是,通过电源系统插接机构70可以将电源检测线F自动插接于电控箱的电源系统接口,利用该电源检测线F即可检测电控箱内电源系统部分的参数。
[0111]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控箱全自动检测设备,电控箱放置在放置区,利用定位机构20将电控箱固定后,即可通过第一电源插接机构30、第二电源插接机构40、第一能量检测插接机构50、第二能量检测插接机构60、冷却水输入插接机构80、电源系统插接机构70分别将第一电源线A、第二电源线D、第一能量检测线B、第二能量检测线C、冷却水通入管E、电源检测线F插入至电控箱上对应的接口,如此,即可实现全自动化测试。相对于人工操作,工作效率更高,而且,插接更加安全可靠。
[011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放置区大体呈方形,如图3、图4所示,载板101大体呈方形。对应的,第一电源插接机构30、第一能量检测插接机构50及第二能量检测插接机构60位于所述放置区的第一侧,所述电源系统插接机构70及冷却水输入插接机构80位于所述放置区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与第一侧相邻。
[0113]由于电控箱大体为方形,所以,将载板101设计为方形,则方便于电控箱的放置。同时,将定位机构20配置在方形的载板101的侧边即可实现电控箱的定位固定。此外,将第一电源插接机构30、第一能量检测插接机构50及第二能量检测插接机构60配置在载板101的第一侧,电源系统插接机构70及冷却水输入插接机构80配置在载板101的第二侧,如此,可以确保当电控箱放置在工作台10的载板101上之后,第一电源插接机构30、第一能量检测插接机构50、第二能量检测插接机构60、电源系统插接机构70及冷却水输入插接机构80等刚好与电控箱上的各个接口准确相对,进而确保插接的可靠性。
[0114]参照图3、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定位机构20为三个,三个所述定位机构20分别对应位于所述放置区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侧及第三侧,所述第三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如图3、图4所示,三个定位机构20分别位于载板101的左侧、右侧和后侧。
[0115]由此,在将电控箱放置于载板101上之后,将电控箱向后推使其抵靠在载板101侧的一个定位机构20上,再利用左右两侧的两个定位机构20将其夹紧固定即可。也即是说,载板101的前侧没有设置定位机构20,使得在放置该电控箱时,可以从载板101的前侧将该电控箱装入载板101上,如此,电控箱的放置更加简单方便,而且,也能够保证其固定的牢固性和可靠性。其中,左右方向是指横向的左侧和右侧方向。
[0116]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机构20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载板101的每个侧边可以设置两个或更多个定位机构20。此外,载板101的前侧也可以设置定位机构20,也即是,载板101的四个侧边均设置有定位机构20,当载板101的四个侧边均设置定位机构20,可以适用于机械手操作,也即是,利用机械手将电控箱直接抓取并放置在载板101上。
[0117]参照图3、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定位机构20包括第一气缸201、联动臂202、铰接臂203及夹持件204。
[0118]第一气缸201的气缸杆沿竖向伸缩,如图3、图4示例中,第一气缸201固定安装于工作台10底部,且第一气缸201竖向设置,其气缸杆沿竖向伸出或缩回。联动臂2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201的气缸杆铰接,也就是,联动臂202的一端可以沿垂直于第一气缸201的伸缩杆的轴线转动。铰接臂203的一端与一支座铰接,支座与第一气缸201固定连接,铰接臂203的另一端与所述联动臂202的中部铰接。夹持件204与所述联动臂2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临近所述放置区。
[0119]上述第一气缸201的气缸杆、联动臂202及铰接臂203形成连杆机构,当第一气缸201向上伸出时,驱动联动臂202相对于铰接臂203转动,即联动臂202的所述一端向上运动,另一端向下运动,与此同时,铰接臂203相对于支座转动,即铰接臂203的上与联动臂202铰接的一端向靠近载板101的一侧偏转,如此,联动臂202相对于铰接臂203转动的同时,还随着铰接臂203的偏转而向靠近载板101的方向移动。由此,连接在联动臂202所述另一端的夹持件204随之产生向靠近载板101的方向和向下的方向移动趋势,进而合成后形成向斜下方运动,并且朝向载板101—侧。当载板101放置有电控箱时,其周围的夹持件204沿斜下方运动即可将电控箱夹紧固定。
[0120]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定位机构20,由于夹持件204沿斜下方运动,所以,可以施加斜向下方的作用力,一方面,该斜向下的作用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可以确保电控箱紧贴在载板101的上表面,另一方面,该斜向下的作用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可以作为夹持作用力,使得电控箱在水平方向上定位固定牢固可靠。再一方面,可以使得电控箱固定在载板101上的准确位置,进而确保插接过程中,第一电源插接机构30、第二电源插接机构40、第一能量检测插接机构50、第二能量检测插接机构60、冷却水输入插接机构80、电源系统插接机构70能够与电控箱上的各个接口对准插入,提高其插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012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夹持件204由横向部和纵向部连接形成“L”形结构,其中,横向部固定于联动臂202的所述另一端,纵向部具有一定位平面,所述定位平面临近所述放置区。
[0122]当第一气缸201驱动联动臂202转动进而驱动夹持件204沿斜下方运动时,夹持件204上纵向部的定位平面刚好与载板101上电控箱的侧面贴合,如此,利用该定位平面与电控箱的侧面贴合可以确保电控箱固定更加牢固可靠。
[0123]参照图5、图6所不,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电源插接机构30包括第二气缸301、第一装载头302、第一导向座303及第一导向杆。
[0124]第二气缸301沿横向伸缩,第一装载头302安装于所述第二气缸301的气缸杆,所述第一装载头302适于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所述第一电源线A。第一导向座303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台10,且所述第一导向座303上设有导向孔。第一导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导向孔,且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装载头302连接。如图5、图6示例中,第二气缸301固定安装于一固定座102上,固定座102安装于工作台10的左侧,第二气缸301水平设置,且其气缸杆沿左右方向伸出或缩回。第一装载头302为U形,第一电源线A卡设在U形的第一装载头302的开口内。第一导向座303安装于固定座102上,第一导向孔沿横向延伸,第一导向杆可滑动设置第一导向孔内。
[0125]当第二气缸301沿左右方向伸出时,驱动第一装载头302向右运动,第一装载头302带动第一电源线A向右运动,由于载板101上电控箱上的第一电源接口刚好与第一装载头302相对,所以,第一装载头302带动第一电源线A向右运动即可将第一电源线A的端部插入至电控箱上的第一电源接口上,如此,即可实现第一电源线A的自动插接,同时,第二气缸301与第一导向座303和第一导向杆配合,使得第一电源线A插接精确可靠。
[0126]第一能量检测插接机构50包括第三气缸501、第二装载头502、第二导向座503及第二导向杆。
[0127]第三气缸501沿横向伸缩,第二装载头502安装于所述第三气缸501的气缸杆,所述第二装载头502适于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所述第一能量检测线B。第二导向座503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台10,且所述第二导向座503上设有第二导向孔;第二导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导向孔,且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装载头502连接。如图5、图6示例中,第三气缸501固定于上述固定座102上,且与第二气缸301并排设置,且沿左右方向伸出或缩回。第二装载头502由两块夹持块组成,两夹持块相对设置,且两夹持块之间限定有夹持腔,第一能量检测线B夹持在上述夹持腔内。第二导向座503安装于固定座102上,第二导向杆可滑动设置于第二导向孔内。
[0128]当第三气缸501驱动第二装载头502向右运动时,第二装载头502带动第一能量检测线B向右运动,由于载板101上电控箱上的第一能量接口刚好与第二装载头502相对,所以,第二装载头502带动第一能量检测线B向右运动即可将第一能量检测线B的端部插入至电控箱上的第一能量接口上,如此,即可实现第一能量检测线B的自动插接,同时,第三气缸501与第二导向座503和第二导向杆配合,使得第一能量检测线B插接精确可靠。
[0129]第二能量检测插接机构60包括第四气缸601、第三装载头602、第三导向座603及第三导向杆。
[0130]第四气缸601沿横向伸缩。第三装载头602安装于所述第四气缸601的气缸杆,所述第三装载头602适于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所述第二能量检测线C。第三导向座603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台10,且所述第三导向座603上设有第三导向孔;第三导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三导向孔,且所述第三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装载头602连接。如图5、图6示例中,第四气缸601安装于固定座102上,且与第二气缸301、第三气缸501并排布置,第二气缸301位于中间。该第四气缸601沿与第二气缸301及第三气缸501的伸缩方向相同。第三装载头602包括U形部和盖合于U形部上压块,压块通过螺钉U形部连接固定,第二能量检测线C卡设于U形部和压块之间。第三导向座603安装于固定座102上,第三导向杆可滑动设置于第三导向孔内。
[0131]当第四气缸601驱动第三装载头602向右运动时,第三装载头602带动第二能量检测线C向右运动,由于载板101上电控箱上的第二能量接口刚好与第三装载头602相对,所以,第三装载头602带动第二能量检测线C向右运动即可将第二能量检测线C的端部插入至电控箱上的第二能量接口上,如此,即可实现第二能量检测线C的自动插接,同时,第四气缸601与第三导向座603和第三导向杆配合,使得第二能量检测线C插接精确可靠。
[0132]参照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二电源插接机构40包括第五气缸401及第四装载头402。
[0133]第五气缸401安装于所述工作台10下方且沿竖向伸缩。第四装载头402安装于所述第五气缸401的气缸杆,所述第四装载头402适于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所述第二电源线D。如图4示例中,第五气缸401竖向设置,且安装于一托架403上,托架403固定安装于工作台10底部,工作台10、载板101上与第四装载头402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第四装载头402为条形板状结构,其上设有用于供第二电源线D的端部穿过的过孔,条形板状结构的侧面设有螺纹孔,通过配合在螺纹孔内的锁紧螺钉将过孔内的第二电源线D锁紧固定。
[0134]当第五气缸401向上伸出时,驱动第四装载头402从工作台10、载板101的通孔伸出,由于载板101上电控箱底部的第二电源接口刚好与载板101上的通孔相对,所以,在第四装载头402向上伸出,即可将第二电源线D的端部插入至第二电源接口,如此,实现了第二电源线D的自动插接。
[0135]参照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冷却水输入插接机构80和电源系统插接机构70安装于一滑动座103上,所述滑动座103安装于所述工作台10且通过一驱动装置104驱动其沿纵向滑动。如图7示例中,工作台10上设置有导轨105,滑动座103与导轨105滑动配合,驱动装置104可以采用气缸等。
[0136]由此,在将电控箱放置于工作台10上的载板101上时,可以先通过驱动装置104驱动滑动座103向后滑动,即远离载板101,使得载板101前后侧具有较大的避让空间,以便于将电控箱放置于上述载板101。在电控箱放置完成后,再利用驱动装置104驱动滑动座103向前滑动,以便于利用后侧的定位机构20实现前后方向的定位。其中,前后方向是指纵向的前侧和后侧方向。
[0137]换言之,本实施例中,将冷却水输入插接机构80和电源系统插接机构70安装于一滑动座103,使得电控箱在安装过程中,通过前后滑动上述滑动座103,获得更大操作空间,避免空间局限造成的电控箱安装不便等问题。
[0138]参照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冷却水输入插接机构80包括第六气缸801及第五装载头802。第六气缸801安装于所述滑动座103上且沿纵向伸缩。第五装载头802安装于所述第六气缸801的气缸杆,第五装载头802适于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所述冷却水通入管E。当第六气缸801驱动第五装载头802伸出时,第五装载头802即可带动冷却水通入管E的端部插入至载板101内电控箱的冷却水接口,如此,实现了冷却水通入管E的自动插接。
[0139]电源系统插接机构70包括第七气缸701及第六装载头702,第七气缸701安装于所述滑动座103上且沿纵向伸缩,如图6示例中,第七气缸701位于第六气缸801的上方。第六装载头702安装于所述第七气缸701的气缸杆,所述第六装载头702适于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所述电源检测线F。当第七气缸701驱动第六装载头702伸出时,第六装载头702即可带动电源检测线F的端部插入至载板101内电控箱的电源系统接口,如此,实现了电源检测线F的自动插接。
[0140]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控箱全自动检测设备,可实现全自动化测试,相对于人工操作,工作效率更高,而且,插接更加安全可靠。
[014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142]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主权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控箱全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放置区; 至少两个定位机构,分别配置于所述放置区周围以将电控箱夹持固定于所述放置区;第一电源插接机构,配置于所述放置区的外侧以将第一电源线插接于所述电控箱的第一电源接口; 第二电源插接机构,配置于所述放置区下方以将第二电源线插接于所述电控箱的第二电源接口; 第一能量检测插接机构,配置于所述放置区的外侧以将第一能量检测线插接于所述电控箱的第一能量接口; 第二能量检测插接机构,配置于所述放置区的外侧以将第二能量检测线插接于所述电控箱的第二能量接口; 冷却水输入插接机构,配置于所述放置区的外侧以将冷却水通入管插接于所述电控箱的冷却水接口 ; 电源系统插接机构,配置于所述放置区的外侧以将电源检测线插接于所述电控箱的电源系统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控箱全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区大体呈方形; 所述第一电源插接机构、第一能量检测插接机构及第二能量检测插接机构位于所述放置区的第一侧,所述电源系统插接机构及冷却水输入插接机构位于所述放置区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与第一侧相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控箱全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为三个,三个所述定位机构分别对应位于所述放置区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侧及第三侧,所述第三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控箱全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 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气缸杆沿竖向伸缩; 联动臂,所述联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气缸杆铰接; 铰接臂,所述铰接臂的一端与一支座铰接,所述支座与第一气缸固定连接,所述铰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联动臂的中部铰接; 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与所述联动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临近所述放置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控箱全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插接机构包括: 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沿横向伸缩; 第一装载头,所述第一装载头安装于所述第二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一装载头适于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所述第一电源线; 第一导向座,所述第一导向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且所述第一导向座上设有第一导向孔; 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且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装载头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控箱全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能量检测插接机构包括: 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沿横向伸缩; 第二装载头,所述第二装载头安装于所述第三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二装载头适于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所述第一能量检测线; 第二导向座,所述第二导向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且所述第二导向座上设有第二导向孔; 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导向孔,且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装载头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控箱全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能量检测插接机构包括: 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沿横向伸缩; 第三装载头,所述第三装载头安装于所述第四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三装载头适于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所述第二能量检测线; 第三导向座,所述第三导向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且所述第三导向座上设有第三导向孔; 第三导向杆,所述第三导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三导向孔,且所述第三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装载头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控箱全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插接机构包括: 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下方且沿竖向伸缩; 第四装载头,所述第四装载头安装于所述第五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四装载头适于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所述第二电源线。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控箱全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输入插接机构和电源系统插接机构安装于一滑动座上,所述滑动座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且通过一驱动装置驱动其沿纵向滑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控箱全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输入插接机构包括: 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安装于所述滑动座上且沿纵向伸缩; 第五装载头,所述第五装载头安装于所述第六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五装载头适于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所述冷却水通入管; 所述电源系统插接机构包括: 第七气缸,所述第七气缸安装于所述滑动座上且沿纵向伸缩; 第六装载头,所述第六装载头安装于所述第七气缸的气缸杆,所述第六装载头适于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所述电源检测线。
【文档编号】G05B23/02GK105824309SQ201610351628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5日
【发明人】唐军
【申请人】唐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