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lc及io模块的检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57656阅读:1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plc及io模块的检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PLC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PLC及10模块的检测平台。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PLC应用于自动化控制领域的更新换代,模块化PLC越来越多的被设计、生产和应用。PLC模块化应用后,不仅安装方便、运用简单,而且故障点容易判断,在某一模块损坏时直接更换该模块就能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近年来,模块化PLC以其使用方便、编程简单、程序语言多样化、硬件运行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接口模块丰富等优点在工业领域中被大量用于自动化控制,特别是新能源领域中的风力发电机主控系统的控制、检测和通讯等。
[0003]PLC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中,需要对软件、硬件进行不断调试与修正,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调试过程中,不仅要保证软件程序的正确性,而且更要确保硬件系统的正确性,只有PLC自身硬件系统工作正常了,用户软件程序才能实现对应的功能。
[0004]针对模块化PLC自身硬件系统的检测,目前检测方法通常是借助其他PLC或单片机来检测,这些方法虽然能够检测出PLC硬件问题,但是操作复杂、成本高、效率低,准确性也受到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LC及10模块的检测平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LC及10模块的检测平台,包括:直流电源、过流保护保险丝、PC机、以太网线、光纤、第一 RS232插头、第二 RS232插头、第三RS232插头和CAN总线,其中,所述直流电源通过所述过流保护保险丝分别为PLC及10模块提供工作电源;FM211模块和FS211模块通过所述光纤通讯,互相发送、接收光信号;EM203模块通过以太网线与所述PC机通讯;RS204模块的C0M1 口与COM2 口通过所述第一 RS232插头连接,RS204模块的COM3 口与COM4 口通过所述第二 RS232插头连接,互相收发数据;CM202模块的CAN1 口与CAN2 口采用所述CAN总线连接,互相收发数据;DI280模块的前16个输出口与DI232的32个输入口采用1对2方式连接;D10280模块的后64个端口中,32个输入口与32个输出口依次连接;D10216模块的16个端口中,8个输入口分别与8个输出口依次连接;PTAI216模块中,4个模拟量电压通道接入0-10VDC可调的电压信号,4个模拟量电流通道接入0-20mADC可调的电流信号,12个PT电阻通道接入50-150 Ω可调的电阻信号;MPC240模块的网口通过以太网线连接所述PC机,MPC240模块的C0M5 口与C0M6 口通过所述第三RS232插头连接,互相收发数据。
[0007]进一步地,所述直流电源为24Vdc直流电源。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过流保护保险丝的额定电流为10A。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PLC及10模块的检测平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PLC及10模块的检测平台示意图。如图所示,PLC及10模块(本实施例中选用Bachmann (巴合曼)PLC及10模块)的检测平台包括:直流电源10、过流保护保险丝20、PC机30、以太网线40、光纤、第一 RS232插头、第二 RS232插头、第三RS232插头和CAN总线,其中,直流电源通过过流保护保险丝分别为PLC及10模块提供工作电源;FM211模块和FS211模块通过光纤通讯,互相发送、接收光信号;EM203模块通过以太网线与PC机通讯;RS204模块的C0M1 口与COM2 口通过第一 RS232插头连接,RS204模块的COM3 口与COM4 口通过第二 RS232插头连接,互相收发数据;CM202模块的CAN1 口与CAN2 口采用CAN总线连接,互相收发数据;DI280模块的前16个输出口与DI232的32个输入口采用1对2方式连接;D10280模块的后64个端口中,32个输入口与32个输出口依次连接;D10216模块的16个端口中,8个输入口分别与8个输出口依次连接;PTAI216模块中,4个模拟量电压通道接入0-10VDC可调的电压信号,4个模拟量电流通道接入0-20mADC可调的电流信号,12个PT电阻通道接入50-150 Ω可调的电阻信号;MPC240模块的网口通过以太网线连接PC机,MPC240模块的C0M5 口与C0M6 口通过第三RS232插头连接,互相收发数据。
[0013]进一步地,直流电源为24Vdc/10A直流电源。
[0014]进一步地,过流保护保险丝的额定电流为10A。
[0015]在利用上述检测平台对PLC及10模块进行检测时,数字量输入输出端口的检测,通过依次控制输出端口输出高电平信号,然后检测与之连有外接线的输入端口的电平。当且仅当输入、输出端口电平一致时认为正常,反之则对应端口故障。
[0016]模拟量输入输出信号的检测,通过同时检测4路模拟量输出端口的电流或电压信号,信号值由0递增至最大值,每100ms递增0.1mADC或0.05VDC,电流最大值为20mADC,电压最大值为10VDC。误差控制在±2%时,认为合格,反之对应端口故障。
[0017]COM 口通讯信号检测:通过 C0M1 口和 COM2 口、COM3 口和 COM4 口、C0M5 口和 C0M6口互相发送、接收数据,当且仅当收发数据完全一致时认为合格,反之故障。
[0018]CAN通讯端口检测:通过CAN1与CAN2 口互相发送、接收数据,当且仅当收发数据完全一致时认为合格,反之故障。
[0019]上述检测平台不仅能够简单、快速检测Bachmann PLC及10模块的硬件,而且能够节约检测成本、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同时,该检测平台对检测环境没有要求,既能在实验室完成,也能在工业现场完成,给检测带来了方便。
[002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0021]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002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PLC及10模块的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过流保护保险丝、PC机、以太网线、光纤、第一 RS232插头、第二 RS232插头、第三RS232插头和CAN总线,其中,所述直流电源通过所述过流保护保险丝分别为PLC及10模块提供工作电源;FM211模块和FS211模块通过所述光纤通讯,互相发送、接收光信号;EM203模块通过以太网线与所述PC机通讯;RS204模块的C0M1 口与COM2 口通过所述第一 RS232插头连接,RS204模块的COM3 口与COM4 口通过所述第二 RS232插头连接,互相收发数据;CM202模块的CAN1 口与CAN2 口采用所述CAN总线连接,互相收发数据;DI280模块的前16个输出口与DI232的32个输入口采用1对2方式连接;D10280模块的后64个端口中,32个输入口与32个输出口依次连接;D10216模块的16个端口中,8个输入口分别与8个输出口依次连接;PTAI216模块中,4个模拟量电压通道接入0-10VDC可调的电压信号,4个模拟量电流通道接入0-20mADC可调的电流信号,12个PT电阻通道接入50-150 Ω可调的电阻信号;MPC240模块的网口通过以太网线连接所述PC机,MPC240模块的C0M5 口与C0M6 口通过所述第三RS232插头连接,互相收发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LC及10模块的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为24Vdc直流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LC及10模块的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保护保险丝的额定电流为10A。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PLC及IO模块的检测平台,直流电源通过过流保护保险丝为PLC及IO模块提供工作电源;FM211模块和FS211模块通过光纤通讯;RS204模块的COM1口与COM2口通过第一RS232插头连接,?RS204模块的COM3口与COM4口通过第二RS232插头连接;CM202模块的CAN1口与CAN2口采用CAN总线连接。本检测平台不仅能够简单、快速检测Bachmann?PLC及IO模块的硬件,而且能够节约检测成本、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同时,该检测平台对检测环境没有要求,既能在实验室完成,也能在工业现场完成,给检测带来了方便。
【IPC分类】G05B19/05
【公开号】CN205068099
【申请号】CN201520617579
【发明人】陈宇, 阙维林, 刘嘉增, 武海川, 杨松
【申请人】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