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恢复用户操作的方法

文档序号:654936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恢复用户操作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脑操作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具有第三坐标输入装置的电脑上恢复用户操作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软硬件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脑已被用户所广泛使用。比如用户使用电脑来编辑文字、制图、以及进行战略游戏等。当用户在电脑上进行操作时,经常会出现用户希望能向前恢复或向后恢复自身已进行操作的情况。比如,在编辑文字时,用户分两次操作即在操作1输入了“你们”,在操作2输入了“可以”,但是在操作2完成后,即在当前场景为“你们可以”时,又认为不应输入“可以”这个词,也就是说,用户希望能恢复到之前的操作1,即只输入了“你们”时的场景。又比如,用户恢复到当前场景为“你们”时,又希望能恢复到之后的操作2,即“你们可以”。由此可见,恢复用户操作已成为用户使用电脑时的一个基本需求。
图1是现有技术恢复用户操作的流程图。参见图1,现有技术恢复用户操作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电脑依次记录用户所进行的每一次操作。
这里,参见图2A,图2A是现有技术记录用户操作的示意图。比如,电脑依次记录了操作1、操作2和操作3,即当前指针的位置在操作3后。
步骤102电脑获取一次用户输入的恢复指令,进行一次恢复操作。
这里,所述的恢复操作为电脑根据用户输入的向前恢复指令,相应地对当前指针位置之前,且距离当前指针位置最近的一次用户操作(为简化描述,以下将在当前指针位置之前,距离当前指针位置最近的一次用户操作统称为在前最近操作)进行一次逆操作;或,电脑根据用户输入的向后恢复指令,相应地对当前指针位置之后,且距离当前指针位置最近的一次用户操作(为简化描述,以下将在当前指针位置之后,距离当前指针位置最近的一次用户操作统称为在后最近操作)进行一次执行操作。
参见图2B,图2B是现有技术向前恢复用户操作的示意图。比如,用户通过同时按下一次“ctrl+z”键输入一次向前恢复指令,那么,电脑对在前最近操作,即操作3进行一次逆操作,如操作3为输入“你们”两个字,则其逆操作为删除“你们”两个字,这样,当前指针位置则在操作2后,实现了向前恢复用户操作。
参见图2C,图2C是现有技术向后恢复用户操作的示意图。比如,用户通过点击电脑屏幕上的“恢复”图标输入向后恢复指令,那么,电脑对在后最近操作,即操作3进行一次执行操作,如操作3为输入“你们”两个字,则电脑执行一次输入“你们”两个字,这样,当前指针位置则在操作3后,实现了向后恢复用户操作。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现有技术虽然可以实现按照用户指令向前或向后恢复用户操作,但是,由于现有技术是以一个用户操作为一个恢复单位,因此,在用户输入一次恢复指令后,现有技术只能恢复一次用户操作。这样,当用户需要恢复多次操作时,就必须多次输入恢复指令,操作较为繁琐,从而为用户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另外,从以上描述还可以看出,用户必须在键盘或电脑屏幕上查找到相应的恢复按键或图标才能输入恢复指令。比如,在使用“ctrl+z”键输入恢复指令时,用户必须在键盘上查找到“ctrl”键和“z”键,然后同时按下这两个键;再如,利用电脑屏幕上“恢复”图标输入恢复指令时,用户必须查找到“恢复”图标在电脑屏幕的位置,并将鼠标准确移动到“恢复”图标上,然后才能进行点击。因此,在现有技术的恢复用户操作的方法中,用户输入恢复指令的过程较为繁琐,不利于用户进行操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恢复用户操作的方法,以保证在用户输入一次恢复指令时,能够恢复多次用户操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恢复用户操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设置第三坐标的输入单位长度与时间轴上时间单元个数的对应关系,和,设置第三坐标的输入方向与时间轴的输入方向的对应关系;B、记录在时间轴上每一个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内发生的用户操作;C、获取用户的第三坐标输入长度和输入方向,根据步骤A中所建立的对应关系,确定该输入长度所对应的时间单元的个数,以及该输入方向所对应的时间轴方向,从当前位置沿所述对应的时间轴方向,恢复所确定个数的时间单元内发生的用户操作。
在步骤B中,所述一个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是根据用户进行固定次数操作所需时间来预先设定的。
在步骤A中,所述设置第三坐标的输入单位长度与时间轴上时间单元个数的对应关系的步骤包括设置第三坐标的一个输入单位长度对应时间轴上的一个时间单元。
在步骤C中,所述对应的时间轴方向为负方向;所述恢复用户操作包括对该用户操作进行逆操作。
在步骤C中,所述对应的时间轴方向为正方向;所述恢复用户操作包括对该用户操作进行执行操作。
所述第三坐标输入为鼠标上滚轮的输入。
可见,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在本发明中,用户输入一次恢复指令,即滚动一次鼠标滚轮时,只需通过此次输入的鼠标滚轮的滚动量,就可实现恢复多次用户操作的目的,从而无需用户进行现有技术中的多次输入恢复命令的繁琐操作;
2、用户在进行电脑操作时,手会经常放在鼠标上,本发明利用了这一特点,用户只需用手滚动鼠标的滚轮,就可输入恢复指令,而无需用户进行现有技术中的先在键盘或电脑屏幕上进行查找,再输入恢复命令的繁琐过程,因此,本发明输入用户指令的过程方便且快捷。


图1是现有技术恢复用户操作的流程图。
图2A是现有技术记录用户操作的示意图。
图2B是现有技术向前恢复用户操作的示意图。
图2C是现有技术向后恢复用户操作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恢复用户操作的流程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记录用户操作的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向前恢复用户操作的示意图。
图4C是本发明实施例向后恢复用户操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目前,人们所使用的电脑一般都配置有第三坐标输入装置,即鼠标上的滚轮。当鼠标在物体表面移动时,相应地会产生第一坐标输入和第二坐标输入,电脑可根据第一和第二坐标输入来确定鼠标在电脑屏幕上的位置。而当用户滚动鼠标上的滚轮时,鼠标滚轮的滚动则产生第三坐标输入,电脑可获取鼠标滚轮的滚动量和滚动方向。
本发明正是利用了鼠标滚轮可作为第三坐标输入装置,即鼠标滚轮的滚动能产生一个坐标轴上的正负方向以及该坐标轴上的移动量,将鼠标滚轮产生的正或负方向对应向后或向前恢复,利用其产生的移动量对应所需恢复的用户操作的个数,从而实现在用户通过滚动一次鼠标滚轮输入一次恢复指令后,能够恢复多次用户操作的目的。在具体实现时,本发明将鼠标滚轮产生的第三坐标输入作为时间轴T轴的输入,根据该T轴输入量对应的时间长度内所产生的用户操作数量来实现一次恢复多次用户操作。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恢复用户操作的流程图。参见图3,本发明实现恢复用户操作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01设置鼠标滚轮的滚动单位长度及滚动的正负方向。
这里,比如可将鼠标滚轮的一个滚动脉冲设置为一个滚动单位长度,将鼠标滚轮远离用户滚动的方向设置为滚动负方向,将鼠标滚轮朝用户滚动的方向设置为滚动正方向。
步骤302设置时间轴,及该时间轴上的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
这里,设置时间轴及时间单元是为了能通过对时间的分段将多次用户操作进行分段,使一个时间段即一个时间单元内可包括多个用户操作,并能基于各时间单元来恢复用户操作。而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可根据实际操作中,用户进行固定次数的操作所可能对应的时间长度来进行设置。比如在用户使用电脑进行画图时,在500个时钟周期,如为10秒,内一般产生3次用户操作,那么,可将500个时钟周期设置为一个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
步骤303设置一个滚动单位长度对应的时间单元的个数。
这里,比如,设置一个滚动单位长度对应1个时间单元。
步骤304设置鼠标滚轮的滚动方向所对应的恢复方向。
这里,比如,设置滚动负方向对应向前恢复,而滚动正方向对应向后恢复。
步骤301到步骤304是本发明为了能使第三坐标输入,即鼠标滚轮的滚动与用户操作相联系,以便实现用户滚动一次滚轮,便可恢复多个用户操作而进行的一系列预先设置过程。
步骤305用户在电脑上进行操作时,电脑基于每一个时间单元记录用户操作。
这里,用户在电脑上进行的操作包括使用键盘和/或鼠标所进行的所有操作。
另外,所述的基于每一个时间单元记录用户操作是指,电脑记录在每一个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内所发生的用户操作。参见图4A,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记录用户操作的示意图。比如,电脑记录在时间单元1的时间长度内,即从计时的0~10秒内,发生的用户操作依次为操作1、操作2和操作3;在时间单元2的时间长度内,即从计时的10~20秒内,发生的用户操作依次为操作4和操作5;在时间单元3的时间长度内,即从计时的20~30秒内,发生的用户操作只有操作6,这样,当前指针的位置为指向时间单元3。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一个时间单元,比如为时间单元4的时间长度内未发生任何用户操作,则本发明不在时间轴上记录该未发生用户操作的时间单元4,并将下一个到来的发生了用户操作的时间单元,作为时间单元4,记录在时间轴上。
步骤306用户通过滚动一次鼠标滚轮,输入一次向前恢复指令。
这里,用户只需通过将鼠标滚轮向滚动负方向,即远离用户滚动的方向,滚动一次,即可输入一次向前恢复指令。
另外,比如用户需要向前恢复到操作3,则将鼠标滚轮向负方向滚动2个滚动单位长度。而用户可根据实际操作经验来控制鼠标滚轮的滚动量。
步骤307电脑获取用户输入的向前恢复指令后,向前恢复相应数量的用户操作。
这里,电脑根据第三坐标输入,即根据鼠标滚轮向负方向滚动,获知应进行向前恢复操作,即沿着时间轴T轴的负方向对各时间单元内的用户操作进行一次逆操作;根据鼠标滚轮的滚动量为2个滚动单位长度,获知应对当前指针位置(指向时间单元3)之前的,2个时间单元时间长度内发生的所有用户操作进行恢复,即对时间单元3和时间单元2时间长度内发生的所有用户操作进行一次逆操作。也就是说,首先,应对时间单元3内的从最后一个用户操作到第一个用户操作依次进行一次逆操作,然后对时间单元2内的从最后一个用户操作到第一个用户操作依次进行一次逆操作。参见图4B,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向前恢复用户操作的示意图,电脑首先对操作6进行一次逆操作,然后对操作5进行一次逆操作,然后对操作4进行一次逆操作,从而恢复到操作3,使当前指针位置指向时间单元1。这里,所述的逆操作是指进行相反效果的操作,比如,输入或键入操作与删除操作互为逆操作。
另外,在步骤306中,如果用户没有准确输入2个滚动单位长度的鼠标滚轮滚动量,而是输入了1个滚动单位长度的滚动量,那么,电脑只会对时间单元3内发生的操作6进行逆操作,如果用户还想恢复到操作3,则只需再将鼠标滚轮向滚动负方向滚动1个滚动单位长度的滚动量即可,实现起来非常便捷。
步骤306到步骤307是本发明实现向前恢复用户操作的过程。
步骤308用户通过滚动一次鼠标滚轮,输入一次向后恢复指令。
这里,用户只需通过将鼠标滚轮向滚动正方向,即朝用户滚动的方向,滚动一次,即可输入一次向后恢复指令。
另外,由于当前指针位置指向时间单元1,如果用户需要向后恢复到操作5,则只需将鼠标滚轮向正方向滚动1个滚动单位长度。而用户可根据实际操作经验来控制鼠标滚轮的滚动量。
步骤309电脑获取用户输入的向后恢复指令后,向后恢复相应数量的用户操作。
这里,电脑根据第三坐标输入,即根据鼠标滚轮向正方向滚动,获知应进行向后恢复操作,即沿着时间轴T轴的正方向对各时间单元内的用户操作进行一次执行操作;根据鼠标滚轮的滚动量为1个滚动单位长度,获知应对当前指针位置(指向时间单元1)之后的,1个时间单元时间长度内发生的所有用户操作进行恢复,即对时间单元2时间长度内发生的所有用户操作进行一次执行操作,也就是说,应对时间单元2内的从第一个用户操作到最后一个用户操作依次进行一次执行操作。参见图4C,图4C是本发明实施例向后恢复用户操作的示意图,电脑首先对操作4进行一次执行操作,然后对操作5进行一次执行操作,从而恢复到操作5,使当前指针位置指向时间单元2。这里,所述的执行操作是指对已进行过的操作进行一次重复操作,比如,用户初始进行的操作5为输入“你们”两个字,则对操作5进行一次执行操作是指,进行一次输入“你们”两个字的操作。
另外,在步骤308中,如果用户没有准确输入1个滚动单位长度的鼠标滚轮滚动量,而是输入了2个滚动单位长度的滚动量,那么,会使电脑恢复到操作6,如果用户还想恢复到操作5,则只需再将鼠标滚轮向滚动负方向滚动1个滚动单位长度的滚动量即可,实现起来非常便捷。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坐标输入装置是鼠标上的滚轮,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三坐标输入装置也可以是具有类似功能的其它装置,即可以向电脑输入正负方向以及在正/负方向上移动量的装置。另外,本发明中所述的鼠标滚轮可以是用户经常使用的鼠标左右键之间的滚轮,也可以是,鼠标上其它位置的滚轮。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恢复用户操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设置第三坐标的输入单位长度与时间轴上时间单元个数的对应关系,和,设置第三坐标的输入方向与时间轴的输入方向的对应关系;B、记录在时间轴上每一个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内发生的用户操作;C、获取用户的第三坐标输入长度和输入方向,根据步骤A中所建立的对应关系,确定该输入长度所对应的时间单元的个数,以及该输入方向所对应的时间轴方向,从当前位置沿所述对应的时间轴方向,恢复所确定个数的时间单元内发生的用户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一个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是根据用户进行固定次数操作所需时间来预先设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设置第三坐标的输入单位长度与时间轴上时间单元个数的对应关系的步骤包括设置第三坐标的一个输入单位长度对应时间轴上的一个时间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对应的时间轴方向为负方向;所述恢复用户操作包括对该用户操作进行逆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对应的时间轴方向为正方向;所述恢复用户操作包括对该用户操作进行执行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坐标输入为鼠标上滚轮的输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恢复用户操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设置第三坐标的输入单位长度与时间轴上时间单元个数的对应关系,和,设置第三坐标的输入方向与时间轴的输入方向的对应关系;B.记录时间轴上每一个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内发生的用户操作;C.获取用户的第三坐标输入长度和输入方向,根据步骤A中所建立的对应关系,确定该输入长度所对应的时间单元的个数,以及该输入方向所对应的时间轴方向,从当前位置沿所述对应的时间轴方向,恢复所确定个数的时间单元内发生的用户操作。本发明能够实现在用户输入一次恢复指令后,恢复多次用户操作,从而为用户提供极大的方便。
文档编号G06F3/033GK1858685SQ20051006835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8日
发明者黄瑱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