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2282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据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记录介质中传输数据的数据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如日本专利特许公开No.2001-101790所示,由于它们是个人计算机,因此当一些个人计算机的内容被完全校验时,这些个人计算机传输数据。
录像机记录图像和音乐数据等在硬盘和记录光盘上用MPEG(MovingPicture Expert Group,移动图像专家组)进行数字压缩的数据。硬盘具有很大的容量(例如300至500GB)。尽管其优点在于可以高速(例如20GB/秒)复制数据,但是这些硬盘的记录容量具有限值,并且这些硬盘是不可拆装(removable)的固定介质,因此需要强制使硬盘数据进行周期性地删除或备份。
另一方面,光记录磁盘具有一些缺点,如它的容量(如用于DVD的4.7GB)比硬盘的容量小。可是,由于光记录磁盘是可拆装的介质,并且是价格低廉的记录介质,因此光记录磁盘是无限大的,就像存储库。混合视频录像机作为在一个记录单元中结合了这两种记录介质的产品最近已经在市场中出现。
混合视频录像机可以可选择地将临时硬盘图像和音乐内容复制在记录光盘中。
在许多情况下,包括硬盘和记录光盘的记录介质使记录和复制图像和音乐数据时存在数据错误。和计算机中的数据不同,由于某些情况下出现了某些数据错误,图像和音频数据典型地会使图像和音频轻微地劣化或者出现短时(几帧)图像扰动,但不存在不能复制图像和声音的问题。如上所述,尽管数据错误(流记录和复制),但用于记录和复制的方法广泛地被用于对图像和声音进行数字记录。
硬盘是唯一被确定的确定记录特征的记录介质,这些记录特征与记录介质最好地相谐调。因此,记录和复制数据引起数据错误的可能性低。
可是,由于光记录磁盘(随后称为DVD-R,但并不限于此)是可拆装的,因此DVD-R需要为每个记录调整记录和复制特征。由此,由于上述调整的精度以及在记录介质专用的特征中的大的差别,因此DVD-R比硬盘更可能遇到数据错误。
当临时记录的硬盘图像和音频数据被复制到这种DVD-R时,该数据的复制将带有许多数据错误。如果这些数据错误被确定成严重到足以引起与看和听有关的问题,那么将会引起复制失败。上述数据错误的可允许的范围鉴于图像数据根据用户的不同而不同。
对于图像数据复制,存在越来越多的图像内容,其从版权的角度看或不允许单次复制,或者限制多次复制的数量。还存在尽管不允许进行复制操作,但数据传输时一些内容是允许的情况,。
可是如上所述将不完全数据从硬盘传输至DVD-R,将会引起删除硬盘数据的问题,其中一些数据是从该硬盘数据传输的。

发明内容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利用第一记录介质和第二记录介质的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用于从第一记录介质向第二记录介质传输数据的装置、用于设置数据传输条件的装置、以及基于数据传输条件用于确定数据传输结果的装置,其中利用确定装置的结果来执行数据传输。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有上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中数据传输条件是通过用户操作向其中设置逻辑的转换输入装置,并且其中当转换输入装置输入的逻辑信号为真时,确定装置允许传输数据。
此外,第二记录介质是可拆装的记录介质,该数据处理装置设置有用于排出可拆装记录介质的弹出装置,随着可拆装记录介质的排出而完成数据传输。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利用第一记录介质和第二记录介质的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用于从第一记录介质向第二记录介质传输数据的装置、用于设置数据传输条件的装置、用于删除第一记录介质的数据的装置、以及基于数据传输条件用于确定数据传输结果的装置,其中利用确定装置的结果来执行数据传输并删除第一记录介质的数据。
在上述的数据处理装置中,数据传输条件是通过用户操作向其中设置逻辑的转换输入装置,并且当转换输入装置输入的逻辑信号为真时,确定装置允许传输数据。
第二记录介质是可拆装的记录介质,该数据处理装置设置有用于排出可拆装记录介质的弹出装置,并且随着可拆装记录介质的排出而完成数据传输。
该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确认装置,该确认装置用于检测第二记录介质中被传输的数据和将被从第一记录介质传输的数据之间的数据比较状态,数据比较状态的检测结果用于由确认装置进行确认。
在上述的数据处理装置中,将确认的结果作为数据传输成功率告知用户。
在上述的数据传输装置中,用于设置数据传输条件的装置是数据传输成功率设置装置,其用于预设数据传输的成功率,数据传输成功率是数据传输条件,由确认装置检测的数据比较状态的检测结果用于由确认装置进行确以。
该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将数据传输标记以预定的数据长度附加到数据的装置。
依照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利用第一记录介质和第二记录介质的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对每一时间长度将数据传输标记附加到第一记录介质中的装置、用于将包含有数据传输标记的数据传输到第二记录介质的装置、用于设置或重设数据传输标记的数据传输标记设置装置、用于设置数据传输条件的装置、以及用于基于数据传输条件确定数据传输结果的装置,其中将被记录的数据是包括有时间信息的数字图像信号,并且其中利用确定装置的决定来设置数据传输标记。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装置根据数据传输标记的值,利用确定装置的决定来删除数据。
在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数据是数字图像数据并且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存储第二记录介质上位置信息的装置和用于基于该位置信息读取数字图像的装置,其中所述的位置信息包含有被确认为与数据比较的结果不一致的数据。
第二记录介质是可拆装的媒介,其由数据管理单元和数据单元组成,数据处理单元包括确认装置,该确认装置用于检测第二记录介质中被传输的数据和将被从第一记录介质传输的数据之间的数据比较状态,依照数据比较的状态结果将无效的数据覆盖记录在数据管理单元上。
依照本发明,如上所述,可以得到满足用户需要的高可靠性数据处理装置。


结合附图,通过以下描述,本发明的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更加显而易见。
图1是根据确定的条件用于执行数据传输的结构的实例的框图;图2是表示用户确定的数据传输可能性的结构的实例的框图;图3表示如果将对其数据转移的可拆装记录介质排出,用于执行数据传输的结构的实例的框图;图4表示用于删除将被传输的数据的结构的实例的框图;图5表示用于确定和执行数据传输的结构的实例的框图;图6表示配置的实例的框图,在该结构中用户可以确定在数据传输中对其进行数据复制的数据错误区;图7表示当数据传输失败时用于破坏数据或使数据排出的结构的实例的框图,其中向所述的数据进行复制数据。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1,对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的实例进行描述。将数据处理装置设定成向第一记录介质1(硬盘,以下称作“HDD”)传输数据以累积并存储数字数据诸如图像和音乐(以下称作“AV数据”)以及向第二记录介质2(光记录磁盘,以下称作“DVD-R”)传输数据以有选择地在HDD中累积并存储AV数据。
注意第一记录介质和第二记录介质是用于描述该实施例并不是局限于这里描述的记录介质。第一记录介质和第二记录介质可以是任何类型的记录介质诸如半导体存储器以及光盘。
上述的AV数据只是用于描述该实施例并不局限于AV数据。上述的AV数据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数据。此外,上述的“数据传输”将被视为从HDD到DVD-R进行数据传输的实例进行描述。数据传输的方向并不局限于该实施例。
特别是具有版权保护的AV数据,可以限定数据拷贝的次数,或者通过复制许可、认可等来使复制成为可能。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该实施例也适用于当不考虑数据传输复制AV数据的情形。
图1中的附图标记1表示HDD,其中存储有AV数据。尽管没有在图1中示出,AV数据是内容数据诸如图像、音频等从数字电视广播或互联网获得的数据。将AV数据分成预定的长度或预定的数据大小。或者将图像数据分成预定时间的数据块data#01,8;data#02,9;data#03,10;data#04,11;data以及#n,12。可以将这些数据分成每个内容或一个内容的分区。为了描述的清楚,一个内容的AV数据在此将用分成的固定长度为2048字节的数据来描述。
对于上述的分割的数据使得主标识(MF)数据是多余的。MF数据是上述每个数据块的状态标识。依照预定的条件将MF数据设置到每个数据块中。为了使操作描述易于理解,将MF数据添加到了每个数据块中。可以将数据管理区保护在HDD中(未示出)以将MF数据设置在数据管理区中。
附图标记3中的数据MF 1、4中的数据MF 2、5中的数据MF 3、6中的数据MF 4、7中的数据MF n分别表示data#01、data#02、data#03、data#04以及data#n的状态管理。另一方面,向其传输数据的DVD-R2由附图标记为18的data#01、附图标记为19的data#02、附图标记为20的data#03、附图标记为21的data#04所组成,其中都没包含MF数据。DVD-R2中的数据是从HDD1中选择的。
以下将对从HDD1中附图标记8中data#01至附图标记11中data#04中的数据向DVD-R2传输的操作进行描述。假定将传输四个数据块,即从附图标记8中data#01至附图标记11中的data#04。微机29通过数据总线28向读取控制部分(读出装置)传输读取命令,使得读出装置从HDD1中读取数据块,从附图标记8中data#01至附图标记11中data#04的数据。读出装置读取data#01至data#04,其中MF1至4排除在HDD1之外,并且将data#01至data#04递送到数据总线28。
为了将数据总线28上的data#01至#04记录在DVD-R2中,微机29通过数据总线28向写入控制部分(写入装置)传送写入命令并顺次将这些数据存入记录器27。
在标记设置单元23中,将标记数据记录在与HDD1中将被传输的数据块相对应的单个MF中,其中标记数据表示附图标记8中的data#01至附图标记11中的data#04已经被传输到DVD-R。为了描述操作,上述的标记数据的“00”和“FF”用于分别记录被传输的相关的数据块中的MF13至MF46以及与不被传输的相关数据对应的其它的MFn。
上述操作允许将标记数据添加到HDD1中,其中标记数据表示已经将数据进行了传输。
例如在数据传输到DVD-R 2之后,上述的标记数据可根据标记数据状态,允许进行诸如删除数据块、禁止读取数据块等的数据处理。
注意,尽管在该实施例中表示已经将数据进行了传输的标记数据与数据附着在一起,其并不一定要和数据附着在一起但可以被管理,例如通过微机等中的存储器。
将会在以下对该实施例中重要的条件确定单元30进行描述。当数据从HDD1完全复制到DVD-R 2进行传输时,标记设置单元23记录MFs中的标记数据。然而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将条件确定单元设定为不记录MFs中标记数据,除非满足从条件输入单元31输入的条件。因而仅仅将预期的数据块从HDD1移至DVD-R2并没有使得MF标记数据的变化,即没有完成数据传输。
在将data#01 8至data#04 11记录在DVD-R2中以后,图1中的条件输入单元读取并比较这些数据(该操作以下称作“确认”)。正确输入被设定为输入条件。条件确定单元30根据确认的结果来确定是否存在数据错误并将确认的结果传送到微机29。微机29将MF的标记数据记录命令传送到标记设置单元23。标记设置单元23接收该命令并将“FF”设置到每个MF1至4中。
如上所述,假定完成数据传输的条件确认结果允许防止数据传输中的失败。这非常有助于消除对在未完成的数据传输中的HDD数据进行删除或进行读取控制的担心。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已经对条件输入单元31的确认的实例(完成数据匹配)进行了描述。然而,将该条件改变为下述的实施例所示的内容可以预期到更大的效果。在下述的实施例中将会对条件输入单元31的具体实例进行描述。
现在将结合附图2对条件输入单元的具体实例进行描述。与图1中功能相同的模块将不再描述。
“数据传输”将会用在下述的实施例中。在数据传输中,将数据从HDD拷贝到DVD-R并且向DVD-R拷贝的数据作用是用于检测目的的复制。如果数据成功复制,HDD数据就被删除,从而完成数据传输。如果HDD数据没有成功复制到DVD-R,则实现安全的数据传输,诸如通过对促进HDD数据的重新复制进行显示。
从HDD1向DVD-R 2传输数据data#01 8至data#04 11的操作与上述的相同。微机29向读取装置70传送命令使得上述被传输的AV数据从DVD-R2中读出。读取装置70读出并将data#01 18至data#04 21传送到AV解码器71。AV解码器71将该AV数据解调为初始的图像信号并在显示单元32上显示图像。用户可以监控该复制的AV数据以确定用于数据传输的AV数据没有问题。
用户也可以有选择地监控传输的数据和将被激活的数据。将介质选择信号从介质选择82输入到微机29。如果选定“HDD”作为介质选择,则微机首先向读取装置25传送AV数据读取命令,然后将data#01 8至data#04 11从HDD传送到数据总线28。通过AV解码器71和显示单元32,用户可以观看以及听到传输方的主图像。
另一方面,如果“DVD-R”被选定为介质选择,微机29首先向读取装置70传送AV数据读取命令,并且然后将data#01 18至data#04 21从DVD-R传送到数据总线28。通过AV解码器71和显示单元32,用户可以观看以及收听被传输的从属(slave)图像。
当用户选定的数据的传输结束时,微机29告知显示单元32进行数据传输完成显示并请求用户输入对数据传输完成决定的判断。作为上述的监控的结果,用户接通数据传输完成的确定开关3,因而使得条件确定单元30向微机29传送条件确定的结果。微机29然后向标记设置单元23传送开始在MF中记录标记数据的信号。随后的操作与图1中的实施例的操作相同。
上述的结构将用户的决策输入作为上述的条件输入,其允许数据传输的操作完成。这非常有助于消除数据传输中的失败。
将参照附图3对条件输入单元的另外一个实施例进行描述。与附图1相同的功能模块将不再描述。
从HDD1向DVD-R 2复制用于传输的data#01 8至data#04 11数据的操作与上述的相同。图3中的实施例的排出完成操作适用于DVD-R2。
将参照附图3对上述的数据传输之后的操作进行描述。
DVD-R2是可拆装的记录介质并可以从该装置移除。如果DVD-R2没有从该装置移除,用于传输的相关AV数据就存在于HDD1和DVD-R2中,在记录和复制单元中它们都是关闭的。从该装置移除DVD-R将会导致两个用于传输的AV数据独立地出现在HDD和DVD-R中。因而在该实施例中,在从HDD选定的AV数据传输到DVD-R2之后,将当用户从记录和复制单元例如通过弹出DVD-R移除可拆装的记录介质诸如DVD-R时的时间,设置为上述的数据传输条件。
用户接通弹出开关33。条件确定单元30认可开始弹出操作并向微机29发布弹出命令。DVD-R2由碟片托盘承载34并通过电机36和导螺杆机构35的旋转来对其排出和吸入。微机29向驱动器37发送用于旋转电机36的命令以使DVD-R排出。当在碟片托盘的排出后从驱动器37输入电机驱动信号时,电机36向前旋转,当碟片托盘被吸入时,其以相反的方向旋转。
弹出完成探测器38探测碟片托盘34完全排出。将相关的探测信号传送到微机29。当确认碟片托盘完全排出时,微机29向标记设置单元23传送标记设置时间。标记设置单元告知写入装置24,将与被复制用于向DVD-R2传输的数据相对应的MF数据重写为“00”。
上述的结构允许当DVD-R完全排出时重写MF数据。可以执行处理使与相关“00”MF数据相对应的数据块的读取和删除无效。这非常有助于实现全部的数据传输。
在如下的实施例中将对根据MF数据的状态删除或抑制data#01 8至data#04 11的读取的具体实例进行描述。
将参照附图对4,对依照第一条件输入单元的确定结果并根据HDD1中的MF数据值的细节来删除相应数据的实施例进行描述。与附图1中相同的功能模块将不再描述。
微机29通过数据总线28向读取装置25传输读取MF数据值的命令。该读取装置读取HDD中的所有MF数据。
微机29顺次向标记确定单元61输入并传送MF数据值。如果确定MF数据是“00”,标记确定单元61向删除控制器60传送数据删除命令以删除与MF相对应的数据块。通过用无效的数据重写写入装置24中的数据块,删除控制器60删除将要删除的数据块。根据MF数据的细节,可以在重写MF数据之后继续删除与MF数据相对应的AV数据。
在附图4中,被复制用于向DVD-R2传输的四个数据块(data#01 18至data#04 21)与从HDD1中复制用于数据传输的data#01 8至data#04 11相对应。向DVD-R2传输数据的复制操作使标记数据“00”和“FF”分别设置在MF1至4中以及其它的MF数据中,其与附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一样。
由于从MF1至4中的MF数据值是“00”,与MF1至4相对应的数据块(data#01 8至data#04 11)被写入了无效的数据诸如“00”。删除控制模块60利用将它们的MF设置为“00”的标记数据“00”重写data#01 8至data#0411。
在确定了传输的数据成功复制后,上述的结构允许依照MF数据删除用于传输的数据。这非常有助于完成从HDD1到DVD-R2的数据传输。
将根据操作,参照附图5对设置第一条件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所述的第一条件是从HDD1复制并传输的AV数据和被复制的传输到DVD-R2上的AV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
该实施例将DVD-R作为数据复制并传输的记录介质的实例。光记录磁盘的记录特性在制造商与制造商或产品类型与产品类型之间差别很大,可以说在记录质量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换句话说,不能保证100%的用于复制并传输的HDD数据在数据将复制并传输的DVD-R中都是可记录的。通过利用数字错误纠正技术可以减少大多数的数据错误。然而,存在光记录磁盘的记录质量特别差通过上述的数字错误纠正技术也不能减少错误的情况。
为了确保预期的AV数据从HDD1传输到低质量的DVD-R等,将数据传输成功率或传输质量的结果告知用户,用于判断该成功率或该结果是否是用户允许的范围,并且如果确定其为用户允许的范围,将其设置为第一条件。如同个人电脑的数据,不同用户判断的AV数据的数据传输成功率将会不同。对于个人电脑的数据,100%的数据传输是必须的,然而对于AV数据并不一定需要这样的数据传输,并且数据传输成功率很大程度决定于被复制的图像质量的允许程度。
图5是表示上述结构的框图。与附图1中相同的记录模块将不再描述。
用户输入AV数据,该数据通过数据传输选择端子76从HDD1传输到微机29。微机29向读取装置传输数据读取命令,以读出选定的HDD1数据,data#01 8、data#02 9、data#03 10以及data#04 11。
读取装置25读取四个数据块并确定附着在单个数据块中的MF数据值。如果确定的结果表示已经将数据传输(MF数据“00”),MF确定单元77在读取装置25上执行读取控制,以使得不将AV数据输出到数据总线28。此外,如果数据没有被传输(MF数据“FF”),MF确定单元77允许读取装置25读取AV数据并且读取装置25将AV数据传送到数据总线28。
在数据被传输到其上的DVD-R2中,微机29以预定大小的长度间隔暂时将AV数据从HDD1读入写入装置缓存器71中。当数据在缓存器中累计到规定的大小时,微机29将数据传送到写入装置27中并顺次在DVD-R2中记录数据。当微机29完成向写入装置缓存器71写入数据时,将数据暂时存储在写入数据暂存单元72中。
为了从DVD-R2中读取写入的数据,微机29然后向读取装置70传输数据读取命令。读取装置70从DVD-R2中读取写入的数据,并暂时将该数据累积在读取装置缓存器74中。
数据比较器73然后对写入在写入数据暂存单元72中的数据和读取装置缓存器74中读取的数据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的结果传送到条件确定单元30。数据比较器73以写入数据大小的间隔顺次对所有的AV数据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的AV数据是从HDD1传输到DVD-R2。
用户然后通过输入端子78输入数据传输成功率作为输入条件。例如将数值100%输入到条件确定单元30。数据传输效率从数据比较器输入。条件确定单元30利用来自于数据比较器73的数据传输成功信息来确定对照数据传输成功条件的数据传输成功率。对于确定的结果,将标记设置执行信号传输到标记设置单元23并设置HDD1的数据传输标记。随后的操作与图中4
由于确认操作的结果,上述的结构允许完成从HDD1到DVD-R的数据传输。上述的结构使得在DVD-R较差的记录条件下有可能避免数据传输的失败。注意从输入端子78输入的数据传输成功率可以等于或小于100%,并且根据向DVD-R进行传输数据的质量水平该成功率可以在用户允许的范围内。
将结合附图6,对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成功率可能性的实施例进行描述。与附图1相同的功能模块将不再描述。
该实施例设置有观看并听DVD-R上部分AV数据的功能,所述的数据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确认操作中被确定为前后不一致。该实施例的结构因而使得用户确定数据传输成功率的可允许的值。
在以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相同的方式在DVD-R写入数据之后,数据比较器73比较写入的数据和读取的数据。然而在该实施例中,将DVD-R中的位置信息(地址)输入为被确定为前后不一致的数据。为了实现这一点,数据比较器读取与来自读取装置70的数据相对应的地址。被确定为前后不一致的数据的地址顺次存储在错误位置存储单元。这些顺次暂存的地址用作AV章节。
AV章节是用于图像搜索的指针信息,其用以改善AV数据错误部分的可搜索性。
当完成从HDD向DVD-R传输选定数据的操作时,微机29在显示单元上显示DVD-R上的位置信息诸如章节部分或略图的时间,并等待选定的输入。用户选定并从输入端子84输入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数据错误章节部分。然后微机29将与选定的章节部分相对应的地址部分的数据读取命令传输到读取装置70。
读取装置70读入地址部分中的数据,然后通过读取装置缓存器74和数据总线28将其输入到AV解码器79。AV解码器79解调AV数据并将其作为初始图像信号传送到显示单元32。用户可以限制不能传输数据的部分并在显示单元32上顺次检查图像。
如果用户观看并收听那些标明为传输失败的部分并确定该部分是在允许的范围内,则用户将数据传输完成信息输入到条件输入单元31。相关的条件输入之后的操作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一样。
依照该实施例,如上所述,将数据传输成功率的值告知用户,用户利用将图像信号恢复后的状态评估数据错误部分。这非常有助于允许用户更详细地确定数据传输成功率的结果。
将参照附图7对在数据传输评估的结果中由用户确定为数据传输失败的操作进行描述。与图1相同的功能模块将不再描述。
以下将对记录介质中的数据管理区域90进行描述。DVD-R2具有数据区和数据管理区,其中数据区中记录有数据,数据管理区中记录有数据相关信息诸如起始地址、大小以及该数据单独的数据连接。对于该数据管理区,删除或破坏数据使得从数据区读取数据成为可能。上述的数据结构对于所有的记录介质包括DVD-R都一样。尽管没有示出,该数据结构也存在于HDD1中。由于不需要数据管理区的操作描述,对于HDD,该数据结构没有示出。
即使用户将相关的数据传输确定失败,即使是不完全的,HDD数据也已经传输到DVD-R。因而,如果DVD-R弹出,在DVD-R排出之前需要将包含在DVD-R中的数据删除或毁掉。
光记录磁盘利用激光束形成光盘上用于记录数据的光学测标。DVD-R是特殊的记录介质,它只允许在其中写入一次数据。该类型的记录介质防止删除数据。在DVD-R弹出之前,包含在DVD-R中的数据将会被破坏掉。作为破坏数据的方法的实例,写入装置27接收来自于微机29的DVD-R数据破坏命令并向数据管理区发射比正常记录更强的射线用以破坏数据管理区的数据。
在破坏数据管理区完成之后,微机29然后向读取装置70传送数据读取命令。读取装置70访问数据管理区90并确认由于数据管理区中的数据无效或不能读出,没有数据可以读出,即被破坏。读取装置使得微机确定DVD-R数据被破坏。在弹出DVD-R之前,微机确定DVD-R数据被破坏。
上述的用于破坏数据的方法的实例适用于记录介质是DVD-R的情况。对于可重写的光记录磁盘,可以通过用无效的数据重写数据管理单元90中的数据来使数据管理单元90中的数据无效。例如,不用破坏或删除数据管理单元90中的数据就可以删除或破坏数据单元中所有的数据。
如果数据传输失败,如果存在可用于使可拆装的记录介质中的数据无效的方法,则任何方法都可以利用,其中向所述的记录介质传输数据。
依照如上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数据传输失败的DVD-R中的数据完全破坏后,弹出DVD-R。这非常有助于防止由于DVD-R中包含有不完全复制的数据而导致的数据外流。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从第一记录介质向第二记录介质传输数据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和第一记录介质进行数据通讯的第一接口;用于和第二记录介质进行数据通讯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进行数据通讯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可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口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记录介质之间传输数据;用以存储数据传输条件的存储器;以及数据处理设备,其用于执行移动操作,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按照以下执行步骤将存储在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上的数据移动到所述第二记录介质,所述执行步骤包括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读取第一数据;将所述第一数据写入所述第二记录介质,以在其上复制所述第一数据;当符合所述数据传输条件时进行检测;以及当符合所述数据传输条件时,以所述第一数据不能通过所述控制单元的操作来恢复的方法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删去第一数据,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数据的移动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没有满足所述数据传输条件,则所述数据处理设备执行将所述复制的第一数据从所述第二记录介质删除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删除所述第一数据包括用不同于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来重写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上存储第一数据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删除所述第一数据包括在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上的第一位置生成无效的数据,其中当试图读取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控制单元将产生错误的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条件由用户操作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记录介质是可拆装的记录介质,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弹出机构以实现所述可拆装记录介质的排出操作,其中当所述可拆装记录介质的排出操作完成时,满足所述数据传输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可进一步将所述第一数据与复制的所述第一数据进行比较以生成比较结果,其中所述比较结果用于确定所述数据传输条件是否满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是数字图像数据,该数据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以存储第二数据块的位置信息的存储器,所述第二数据块存储在所述第二记录介质上,所述第二数据块根据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复制的第一数据的比较结果被认为含有错误,所述数据处理设备可进一步利用所述位置信息,从所述第二记录介质读取所述第二数据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数据传输成功率提供给用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以存储预定数据传输率的存储器,其中所述比较结果是基于所述预定的数据传输成功率与所述读取所述第一数据以及所述写入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传输成功率的比较。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标记设置单元,其用以将数据传输标记附加到包括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数据块都是预定的大小。
13.一种利用第一记录介质和第二记录介质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将数据传输标记相关联到存储在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上的第一组数据块中的每个数据块的模块,每个数据块的大小是基于预定的时间长度;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块传输到所述第二记录介质的模块;用于设置或重设所述数据传输标记的数据传输标记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数据传输条件的模块;以及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数据传输条件生成数据传输确定结果;其中将被记录的数据是包括时间信息的数字图像信号,基于所述确定结果来设置所述数据传输标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结果用于依照相关的数据传输标记的值来确定是否删除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上的所述第一数据块。
15.一种用于将数据从第一记录介质移动到第二记录介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从第一记录介质读取第一数据;将所述第一数据写到第二记录介质,以在其上生成所述第一数据的复制;当满足所述数据传输条件时进行检测,所述数据传输条件是基于所述读取和写入步骤;以及当满足所述数据传输条件时,以所述第一数据不能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读取的方式将第一数据从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删除,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数据的移动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不满足所述数据传输条件则将所述复制的第一数据从所述第二记录介质删除。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删除所述第一数据包括用不同于所述第一数据的数据来重写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上存储第一数据的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删除所述第一数据包括在所述第一记录介质上的第一位置生成无效的数据,其中当试图读取所述第一位置时,将产生错误的结果。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条件由用户操作来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用于在记录介质中传输数据的数据处理装置。存在尽管没有进行复制操作但是使具有有限次数拷贝的图像内容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形。将暂时记录的数据从记录介质诸如硬盘传输到记录介质诸如DVD-R造成了即使在未完成数据传输情况下也会删除硬盘传输的数据的问题。因而,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描述了基于上述数据的传输条件来确定数据传输结果的确定装置,其防止了数据传输的失败。这消除了对在未完成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删除传输的HDD数据的担心。
文档编号G06F12/00GK1716424SQ20051007700
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1日
发明者藤田浩司, 小野裕明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