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系统和数据传输方法

文档序号:6457924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存储系统和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能够高速操作的配置的存储系统,并具体涉及用 于存储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在这种类型的存储系统中,已经研究了接口,允许高速 操作并具有低信号幅度。作为这样的接口标准,已经提出了SSTL(串 行线脚终端逻辑,Stub Series Terminated Transceiver Logic)。进而, 相对于具有DRAM作为存储设备的存储系统,已经提出了采用DDR (双倍数据速率)系统的这样的存储系统,其中通过时钟的上升沿(前 沿)和下降沿(后沿)同时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数据传输速度可以 被加倍,从而高速操作DRAM。常规的,作为采用前述的SSTL和DDR的存储系统,已经提出了 这样的一种存储系统,其中多个存储模块安装在主板上,并且这些存 储模块由称作芯片组的存储控制器来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多个DRAM 安装在每个存储模块上。作为这种类型的存储系统,JP-A-2001-256772(以下称为"文献1") 公开了一种存储系统,其中多个存储模块安装在主板上,每个存储模 块安装有多个DRAM。公开的存储模块包括多个DRAM,它们在长 度方向上平行排列在矩形的存储模块上;用于将时钟分配到DRAM的PLL芯片和命令/地址缓冲器,它们置于DRAM之间。存储模块板上的 每个DRAM连接到沿模块板的短边方向延伸的模块数据布线,而命令 /地址缓冲器和PLL芯片连接到沿模块板的短边方向延伸的模块时钟布 线和模块命令/地址缓冲器。进一步,为了将命令/地址和时钟从命令/ 地址缓冲器和PLL芯片分配到DRAM,模块命令/地址分配布线和模块 时钟分配布线在模块板的长度方向伸出。在这种配置中,数据信号直接从主板上的存储控制器提供到每个 存储模块上的DRAM,而命令/地址信号和时钟信号从存储控制器分别 经由命令/地址缓冲器和PLL芯片给到每个存储模块上的DRAM。在使 用上述存储模块的存储系统中,几乎不需要相对于在主板上的信号布 线在存储模块上形成分支布线。因此,优点是有可能减少由于由分支 布线导致的非期望信号反射造成的波形失真或干扰。进一步,还有一 个优点是减少了访问时间。JP-A-H10-293635 (以下称为"文献2")公开了一种存储系统, 其中存储控制器和多个存储模块安装在主板上。公开的存储系统确保 了每个存储模块的设置时间和保持时间,以允许高速信号传递,通过匹配从存储控制器输出的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的传播时间。进一步, 文献2还描述了稳定反馈时钟的方法。特别的,产生了两倍于输入时 钟频率的时钟,并且在存储模块或存储LSI中以产生的时钟同步地控 制SDRAM的时钟和输出。以这种连接,文献2的图28显示了一种配 置,其中在存储控制器产生了频率为2(D的时钟,并且该时钟被分频以 成为频率为O)的时钟,然后传输到存储模块。进一步,文献2的图34显示了一种配置,其中来自存储控制器的 时钟频率被加倍并反馈到存储模块中的存储器。因此,文献2公开了 一种技术,其中预定频率的时钟在存储控制器和存储模块之间传输/接 收,并且时钟频率在诸如SDRAM的存储器或存储模块中被增加为两 倍。换言之,文献2描述了在存储模块和存储控制器之间传输/接收低于存储器中的时钟频率的频率。在文献1中,在模块板的短边方向延伸的模块数据布线、和DRAM 上从命令/地址缓冲器和PLL芯片伸出的模块命令/地址分配布线和模 块时钟分配布线相互之间具有不同的长度。因此,数据在不同于命令/ 地址和时钟信号的到达时序的时序到达每个DRAM,并由此很难调整 它们之间的时序。另一方面,在文献2中,只要在存储控制器和存储模块之间传输/ 接收的时钟的频率低于存储模块中的时钟频率,就延长了数据传递时 间。进一步,在文献2的配置中,由于数据传递速度不能超过存储器 的操作速度,在增加速度和能够安装的存储模块之间出现了限制。另 外,文献1和2都没有教导在存储控制器和存储模块之间高速传输数 据的技术。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能够在每个存储模块中的数据信 号、和命令/地址和时钟信号之间容易地调整时序的存储系统。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能够减少由分支和阻抗不匹配引起的反 射信号并由此能够高速操作的存储系统。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能够在模块中的两个电路之间高速传 递数据的一种数据传递方法。本发明的具体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传递方法,其能够在存储模块 的缓冲器和DRAM之间高速传递数据。根据本发明,得到了一存储系统,其中具有预定功能的缓冲器安 装在存储模块上,并且在存储控制器和存储模块以及在存储模块之间提供了点到点连接。根据这种配置,可提高高频下的信号质量。进一步,存储模块上的缓冲器和DRAM之间的信号布线可以使用布线布局 来连接,该布局仅包括电气可忽略的分支且不具有电气感应的分支, 这样的连接导致了信号质量的提高。进一步,根据本发明,通过在每个存储模块上使用采用双向数据 相位信号的数据传输/接收方式,可以实现高速存储系统。这里,将给出根据本发明的缓冲器的解释。在存储器上提供缓冲 器或多个缓冲器。存储控制器和存储模块之间或存储模块之间的数据 布线以分组形式连接到存储模块上的缓冲器。在具有多个存储模块的 存储系统中,相邻存储模块上的缓冲器经由数据线路以点到点的方式 相互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数据信号以n倍于DRAM数据频率的速度 传递到数据线路。进一步,当压縮为分组以及复用时,数据线路的数 目减少到大约1/n (因为实际上存在不可分割的情况等,所以不必为 1/n)。另一方面,命令/地址布线以每数据布线组连接到存储控制器以及 存储模块的缓冲器之间,并且类似于数据布线,在存储控制器和存储 模块之间以及在存储模块之间为点到点连接。命令/地址信号以m倍于 DRAM命令/地址信号频率的速度进行传递,当压縮到分组中时,信号 线路的数目减少为大约1/m(因为实际上存在不可分割的情况等,所以 也不必为1/m)。每个存储模块上的缓冲器的功能是从前一级的存储控制器或存 储模块接收数据信号或命令/地址信号,对数据分组或命令/地址信号进 行编码以提供对应于目标存储模块上的DRAM的数据数目,以及以1/n 或1/m倍频率将它们传输到DRAM。进一步,缓冲器的功能还包括 将命令/地址信号传递或传输到级联连接的存储模块的下一级,以及相 对于下一级存储模块双向传输/接收数据信号。存储模块的相应信号由仅具有可被电气忽略分支的布线布局来连接。采用模块ID信号来携带 数据或命令/地址信号的分组传输目的地的识别。本发明的特征部分或模式将列举如下。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模式,得到了一种存储系统,其具有安装了多 个存储电路的模块以及用于控制多个存储电路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该模块安装了通过用于数据传输的数据布线连接至控制器的至少一个 缓冲器,并且缓冲器和多个存储电路通过模块中的内部数据布线互相 连接。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模式,得到了根据第一模式的存储系统,其中 模块安装了多个缓冲器,并且多个缓冲器通过数据布线连接至控制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模式,得到了根据第一或第二模式的存储系统, 其中缓冲器进一步通过命令/地址布线和时钟布线连接至控制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模式,得到了根据第三模式的存储系统,其中 缓冲器通过分别对应于命令/地址布线和时钟布线的内部命令/地址布 线和内部时钟布线连接至存储电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模式,得到了根据第四模式的存储系统,其中 内部命令/地址布线和内部时钟布线通常用于存储电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模式,得到了根据第一至第五模式的任一模式的存储系统,其中每一存储电路是DRAM,并且数据在控制器和缓冲 器之间的数据布线中双向地传输/接收。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模式,得到了一种存储系统,其具有每一个都 安装了多个存储电路的多个模块和用于控制多个模块的存储电路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模块至少具有一个缓冲器,并且每一模块的 缓冲器通过用于数据传输的数据布线连接至控制器和/或连接至另一模 块的缓冲器。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模式,得到了根据第七模式的存储系统,其中 每一模块的缓冲器通过命令/地址布线和时钟布线连接至控制器和/或 连接至另一模块的缓冲器。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模式,得到了根据第七或第八模式的存储系统, 其中数据布线通过将多个模块的缓冲器和控制器级联连接而形成菊花 链。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模式,得到了根据第七模式的存储系统,其中 多个模块的每一缓冲器通过数据布线直接连接至控制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模式,得到了根据第十模式的存储系统,其 中多个模块的每一缓冲器进一步通过命令/地址布线和时钟布线直接连 接至控制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模式,得到了根据第十一模式的存储系统, 进一步包括在其它模块上的缓冲器,并且每一缓冲器通过数据布线、 命令/地址布线和时钟布线级联连接至一个缓冲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模式,得到了根据第八至第十二模式的任一 模式的存储系统,其中每一模块的存储电路被分组为多个等级,并且 多个模块的属于同一等级的存储电路可同时访问。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模式,得到了根据第十二或第十三模式的存 储系统,其中数据布线上的数据传输速度高于在每一模块上的缓冲器 和各个存储电路之间的内部数据布线上的数据传输速度。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模式,得到了根据第十四模式的存储系统, 其中在命令/地址布线和时钟布线上的传输速度高于在内部命令/地址 布线和内部时钟布线上的传输速度,其中内部命令/地址布线和内部时 钟布线在各模块上的缓冲器和存储电路之间且对应于命令/地址布线和 时钟布线。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模式,得到了根据第十四模式的存储系统, 其中用于多个模块的缓冲器的数据以分组的形式在数据布线中传输, 并且缓冲器分离分组形式的数据。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模式,得到了根据第十五模式的存储系统, 其中用于多个模块的缓冲器的命令/地址和时钟以分组的形式在命令/ 地址布线和时钟布线中传输,并且每一缓冲器具有分离命令/地址并对 时钟分频的功能。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模式,得到了一种存储系统,其具有安装了 缓冲器和连接至缓冲器的存储电路的一模块以及连接至模块上的缓冲 器的一存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存储控制器和缓冲器之间的传输速 度高于模块上的缓冲器和连接至缓冲器的存储电路之间的传输速度。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九模式,得到了根据第十八模式的存储系统, 其中提供了每一个都具有缓冲器和存储电路的多个模块,并且各模块 的缓冲器通过数据布线、命令/地址布线和时钟布线相对于存储控制器 顺序级联,并且其中存储电路和缓冲器通过内部数据布线、内部命令/ 地址布线和内部时钟布线在各模块上互相连接,并且时钟布线高于在 内部数据布线、内部命令/地址布线和内部时钟布线上的传输速度。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模式,得到了根据第十九模式的存储系统,其中各模块的存储电路是DRAM,数据相位信号在各模块上的缓冲器和DRAM之间以避免在其间发生冲突的时序双向传输,并且每一 DRAM和缓冲器根据接收的数据相位信号生成内部时钟,并根据内部 时钟执行数据的接收/传输。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一模式,得到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于在 第一和第二设备之间双向地传输/接收数据,第一设备根据第一内部时 钟接收数据,并且第二设备根据第二内部时钟接收数据,其特征在于, 第一和第二时钟相位信号在第一和第二设备之间以避免在器件发生冲突的时序在同一布线上持续双向地传输,第一设备参考第一数据相位 信号的时序以将数据传输至第二设备,而第二设备参考第二数据相位 信号的时序以将数据传输至第一设备。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二模式,得到了根据第二十一模式的数据传 输方法,其中第二设备根据接收的第一数据相位信号生成第二内部时 钟,并根据第二内部时钟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数据,而第一设备根据 接收的第二数据相位信号生成第一内部时钟,根据第一内部时钟生成 第二数据相位信号,并根据第一内部时钟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数据。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三模式,得到了根据第二十一或二十二模式 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在双向传输的第一和第二数据相位信号中,第 一设备抑制从第一设备输出的第一数据相位信号,而第二设备抑制从 第二设备输出的第二数据相位信号。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四模式,得到了根据第二十一至二十三模式 中任一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第一和第二设备分别是缓冲器和 DRAM,并且向DRAM提供外部时钟,且DRAM根据外部时钟和接收 的第一数据相位信号生成第二内部时钟。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五模式,得到了根据第二十一至二十三模式 中任一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第一和第二设备使用DLL生成来自第二和第一数据相位信号的第一和第二内部时钟。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六模式,得到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用于在 第一和第二设备之间传输/接收数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设备的传输侧具有用于不考虑数据的传输而持续地在数据传输时传输代表数 据的预定相位的数据相位信号的装置,并且第一和第二设备的接收侧 具有用于根据数据相位信号复制接收侧的内部时钟并根据复制的内部 时钟接收数据的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七模式,得到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用于在 第一和第二设备之间双向地传输/接收数据,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和 第二设备具有传输装置和接收装置,传输装置用于在数据的传输时不 考虑数据的传输而持续地传输代表数据的预定相位的数据相位信号, 并根据数据相位信号传输数据;接收装置用于根据数据相位信号复制 数据接收内部时钟并根据复制的内部时钟接收数据。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八模式,得到了根据第二十七模式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第一和第二设备分别是缓冲器和DRAM,缓冲器的传输 装置具有用于将写数据相位信号作为数据相位信号输出至DRAM的装 置,缓冲器的接收装置具有用于将来自DRAM的读数据相位信号作为 数据相位信号而接收的装置,DRAM的接收装置具有用于复制来自写 数据相位信号的数据接收内部时钟,以及用于根据复制的内部时钟接 收数据的装置,并且DRAM的传输装置具有用于以依赖于接收的写数 据相位信号而将读数据相位信号作为数据相位信号输出的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九模式,得到了根据第二十八模式的数据传 输系统,其中写数据相位信号和读数据相位信号以相互不同的时序双 向地在同一信号线上传输。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模式,得到了根据第二十八模式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写数据相位信号和读数据相位信号以相互不同的时序双向 地在互不相同的信号线上传输。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一模式,得到了根据第二十八至三十模式的 任一模式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缓冲器的读数据相位信号接收装置具 有用于根据缓冲器内部时钟和读数据相位信号复制数据接收缓冲器内部时钟的装置,并且DRAM的读数据相位信号输出装置具有用于根据 外部时钟和写数据相位信号复制用于输出读数据相位信号的DRAM内 部时钟的装置。在对前面所述的存储系统进行提速时,考虑到在每一存储模块上 的时滞优选地使用下面的配置。特别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模式,得到了具有多个存储电路和一 缓冲器的存储模块,其中命令/地址信号从缓冲器传输至多个存储单元, 并且伴随命令/地址信号的数据信号在缓冲器和多个存储电路之间传输 /接收,其特征在于,多个存储电路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缓冲器具有时滞 吸收装置,用于吸收依赖于存储电路的安装位置而在命令/地址信号和 数据信号之间生成的时滞。当每一个存储电路是DRAM时,优选地将 命令/地址信号与从缓冲器输出的缓冲器时钟同步地输出至存储电路。当使用这种配置时,时滞吸收装置优选地分别具有多个存储电路 和一缓冲器,并且数据信号在缓冲器和多个DRAM之间与代表数据信 号的相位的数据相位信号同步地传输/接收。这里,优选地,每一DRAM具有来自缓冲器的与缓冲器时钟同步 的命令/地址信号,并且进一步具有来自缓冲器的写数据相位信号 (WDPS)作为数据相位信号,并且DRAM的时滞吸收装置具有用于 产生用于根据缓冲器时钟接收命令/地址信号的多个相位时钟的装置, 用于生成来自WDPS的数据接收DRAM内部相位时钟的装置,和用于将与相位时钟同步接收的命令/地址信号域交叉为数据接收DRAM内 部相位时钟的装置。另一方面,DRAM将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作为数据相位信号 输出至缓冲器,并且缓冲器的时滞吸收装置具有用于生成从DRAM接 收的来自RDPS的数据接收缓冲器内部相位时钟的装置,用于根据 WDPS生成缓冲器内部相位时钟的装置,和用于使与RDPS同步输入 的读数据信号匹配缓冲器内部相位时钟的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模式,得到了一种存储模块,其中DRAM具 有来自缓冲器的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作为数据相位信号,并且数 据信号与WDPS同步地输入DRAM,并且DRAM的时滞吸收装置具有 用于生成来自WDPS的数据接收DRAM内部相位时钟的装置,用于生 成来自缓冲器时钟的多个相位时钟的装置,和用于将与数据接收 DRAM内部相位时钟同步接收的数据信号域交叉为多个相位时钟的装 置。这里,优选地,DRAM根据缓冲器时钟输出读数据相位信号 (RDPS),并且缓冲器的时滞吸收装置具有用于根据RDPS生成数据 接收缓冲器内部相位时钟的装置,用于根据全局时钟生成缓冲器内部 相位时钟的装置,和用于使根据数据接收缓冲器内部相位时钟而从 DRAM读取并接收的数据与缓冲器内部相位时钟匹配从而执行域交叉 的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模式,得到了一种具有多个存储电路和一缓 冲器的存储模块,其中命令/地址信号从上述缓冲器传输至上述多个存 储电路,并且伴随上述命令/地址信号的数据信号在缓冲器和多个存储 电路之间传输/接收,其特征在于,数据信号在多个存储单元和缓冲器 之间,与交替地来自存储电路和缓冲器并在同一信号线上传输的数据 相位信号同步地传输/接收,并且缓冲器具有用于输出控制信号的装置,该控制信号用于定义数据相位信号在每一存储电路和缓冲器中的传输 时间。


图1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存储系统的框图;图2是用于解释图1所示的存储系统的实际结构的示意立体布线图;图3是用于更明确地解释图1和2所示的存储系统的布线的剖面图;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存储系统的框图; 图5是显示图4所示的存储系统的示意立体布线图; 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存储系统的框图; 图7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存储系统的第一变型 的框图;图8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存储系统的第二变型 的框图;图9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存储系统的第三变型 的框图;图10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存储系统的第四变 型的框图;图11是用于解释在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优选实施例中的存储控制器和缓冲器之间的传输方式的框图;图12是用于解释图11所示的传输方式的操作的时序图;图13是用于解释图11所示的传输方式的写操作的时序图;图14是用于解释图11所示的传输方式的读操作的时序图;图15是用于解释图11所示的传输方式的域命令/地址信号联合的操作的时序图;图16是用于解释缓冲器和DRAM之间的传输方式的框图,该传 输方式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存储系统中;图17A是用于解释在图16的传输方式中的写操作的时序图; 图17B是用于解释在图16的传输方式中的读操作的时序图; 图18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传输方式的框图,该传输方式能够提高参考图16和图17解释的传输方式的速度;图19是显示使用图18的传输方式的缓冲器和DRAM的驱动部分的结构的电路图;图20是显示使用图18的传输方式的缓冲器和DRAM的驱动部分的另一例的结构的电路图;图21A是用于解释当使用图20的传输方式时的写操作的时序图; 图21B是用于解释当使用图20的传输方式时的读操作的时序图; 图22是用于示意性解释图18的传输方式中信号间的时序关系的时序图;图23是用于解释可以实现图18中显示的传输方式的DRAM的结 构的框图;图24是用于解释可以实现图18中所示的传输方式的缓冲器的结 构的框图;图25是用于解释在图23中显示的DRAM开始操作时的时序关系 的时序图;图26是用于解释在图23所示的DRAM中正常操作期间的时序关 系的时序图;图27是用于解释在图24所示的缓冲器中读操作时的时序关系的 时序图;图28是显示可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传输方式的DRAM例子的框图;图29是可以执行涉及图28所示的DRAM的信号的传输/接收的 缓冲器的框图;图30是用于解释图28所示的DRAM的操作的时序图;图31是用于解释缓冲器和DRAM之间的传输方式的变型的框图;图32是用于解释图31所示的DRAM的读操作的时序图;图33是用于解释图31所示的DRAM的写操作的时序图;图34是用于具体解释图31所示的DRAM的结构的框图; 图35是用于具体解释图31所示的缓冲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36是用于解释图34和35所示的DRAM和缓冲器中的时序关 系的时序图;图37是用于解释图34所示的DRAM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38是用于解释图35所示的缓冲器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39是显示适用于图31所示的传输方式的DRAM的另一个例子 的框图;图40是显示可以与图39所示的DRAM协调工作的缓冲器的例子 的框图;图41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例子的存储模块的框图;图42是用于解释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例子的存储模块中使用的DRAM的框图;图43是用于具体解释图42所示的DRAM中的域交叉电路的框图; 图44是用于解释形成根据第一个例子的与图43所示的DRAM协作的存储模块的缓冲器的框图;图45是显示在图44所示的缓冲器中的域交叉电路的框图;图46是用于解释在图42和44所示的存储系统中使用的缓冲器和近端DRAM的写操作的时序图;图47是用于解释在图42和44所示的存储系统中使用的缓冲器和远端DRAM的写操作的时序图;图48是用于解释在远端DRAM和缓冲器之间的读操作的时序图; 图49是用于解释缓冲器的读操作的时序图;图50是用于解释当从近端和远端DRAM读出读数据时缓冲器的 操作的时序图;图51是显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例子的存储系统中使用的 DRAM的框图;图52是显示图51所示的DRAM中使用的域交叉电路的具体结构 的框图;图53是显示形成本发明的第二例子并与图51所示的DRAM协作的缓冲器的框图;图54是显示在图53所示的缓冲器中使用的域交叉电路的具体结 构的框图;图55是用于解释在第二例子中的缓冲器和近端DRAM之间的写 操作的时序图;图56是用于解释在第二例子中的缓冲器和远端DRAM之间的写 操作的时序图;图57是用于解释在第二例子中的缓冲器和远端DRAM之间的读 操作的时序图;图58是用于解释当处理来自近端和远端DRAM的读数据信号时缓冲器的操作的时序图;图59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例子的存储系统的框图;图60是显示在图59所示的例子中使用的DRAM的结构的框图;图61是显示在第三例子中使用的缓冲器的结构的框图;图62是用于解释第三例子中的操作的时序图;图63是用于解释在第三例子中,当DRAM初始化期间的操作与其正常操作期间的操作互不相同的情况的时序图;图64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例子的存储系统的框图; 图65是用于解释图64所示的存储系统中的写操作的时序图; 图66是用于解释图64所示的存储系统中的读操作的时序图; 图67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例子的存储系统的框图; 图68是用于解释在图67所示的存储系统中的第一 DQ通道部分的写操作的时序图;图69是用于解释第一 DQ通道部分的读操作的时序图;图70是用于解释在图67所示的存储系统中的第二 DQ通道部分的写操作的时序图;和图71是用于解释第二 DQ通道部分的读操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它们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存储系统的布线图和立体图。进一步,图3是存储系统的部分剖视 图,用于详细解释图l和图2的一部分的布线。从图中可见,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存储系统包括存储控制器101和时钟发生器102 (图l),它们安装在主板100上。进一 步,在主板100上,经由模块连接器104 (图3)安装了多个存储模块 103 (图2和3中的4个存储模块103a、 103b、 103c和103d)。每个存储模块103 (省略了下标)具有安装在模块板上的缓冲器 105,并且如图1和2所示,还具有多个DRAM 110。在所示的例子中, 每个存储模块103具有一个缓冲器105,并且存储控制器101和缓冲器 105经由数据布线(DQ) 111、命令/地址布线(Cmd/Add) 112和时钟 布线(CLK/CLKB) 113连接到一起。由此清晰可见,图1和2中所示 的数据布线111经由缓冲器105直接连接到存储控制器101,即不连接 到各DRAM 110。如图3所示,数据布线111、命令/地址布线112和时钟布线 (CLK/CLKB) 113从存储控制器101连接到存储模块103a的缓冲器 105,然后再从该存储模块103a连接到下一级的存储模块103b的缓冲 器105。类似的,这些布线依次连接到随后的存储模块103c和103d的 缓冲器105,并且由端接阻抗端接到它们的端接端,从而形成菊花链。 换言之,诸如数据布线111的布线连接到存储控制器101和存储模块 103a之间、存储模块103a和103b之间、存储模块103b和103c之间、 以及存储模块103c和103d之间的缓冲器105,并且相对于级联的前级 和后级的缓冲器105来说为点对点连接。如图2所示,数据布线(DQ) 111、命令/地址布线(Cmd/Add) 112和时钟布线113可以分别区分为主板上的布线部分和存储模块中的 模块布线部分。进一步,在所示的存储系统中,用于传输模块识别信 号MID的模块识别布线114也布置在存储控制器101和缓冲器105之间以及缓冲器105之间,其中模块识别信号MID识别存储模块103a 至103d中的一个。如图1所示,每个存储模块103中的缓冲器105和安装在目标存 储模块103中的DRAM 110经由内部数据布线lll'、内部命令/地址布 线112'、和内部时钟布线113'连接到一起。这里,内部数据布线111' 单独连接到存储模块103上的各个DRAM 110,而内部命令/地址布线 112,、和内部时钟布线113'分别共同连接到布置在缓冲器105的左侧和 右侧的DRAM。假定显示的DRAM 110是能够每8比特进行写入和读出数据的x-8 配置,在每个存储模块103中,每个DRAM IIO和缓冲器105之间执 行8比特单位的数据传输/接收。下面将更详细的描述示出的存储系统。存储模块103a和103b每 个具有8个DRAM 110,其中四个放置在缓冲器105的左边,四个放 置在缓冲器105的右边。进一步,在存储控制器101和缓冲器105之 间以及在缓冲器105之间的数据布线111为32比特宽。当由命令/地址 信号和模块识别信号MID选择存储模块103a和103b的任一个时,例 如,选择的存储模块103a的8个DRAM110被激活,从而设置状态, 其中在8个DRAM 110和缓冲器105之间可以传输/接收总共64比特 宽的数据。另一方面,当在图1和2中以虚线指示的DRAM110增加到每个 存储模块103中时,4个DRAM 110布置在缓冲器105的左边,而5 个DRAM 110布置在缓冲器105的右边,并且存储控制器101和缓冲 器105之间以及缓冲器105之间的数据布线111为36比特宽。在这种 配置中,当命令/地址信号和模块识别信号MID选择存储模块103a和 103b的任一个时,例如,选择的存储模块103a的9个DRAM 110被激 活,从而设置状态,其中在9个DRAM 110和缓冲器105之间可以传输/接收总共72比特宽的数据。如上所述,可以看出每个存储模块103a和103b上的8个或9个 DRAM 110在图1和2所示的存储系统中形成一同时访问的等级。现在,参考图1和2,将进一步描述存储控制器101和存储模块 103a之间的布线以及相邻存储模块103之间的布线。首先,描述数据 布线lll。尽管在缓冲器105和DRAM IIO之间经由内部布线lll'传 输/接收64比特或72比特的数据,但是如图1和2所示,在存储控制 器101和缓冲器105之间以及在缓冲器105之间的数据布线111为32 比特宽或36比特宽。这意味着复用或压縮为分组的数据信号以高于DRAM 110的数据 频率即操作速度的传输速度,在数据布线111上传输/接收。在显示的 例子中,数据以n (n是正整数)倍于DRAM110的操作速度的速度在 数据布线111上传递。因此,当压縮为分组时,数据线的数目减少至 约1/n (因为实际上存在不可分割的情况等,所以不必为1/n)。与数据布线111类似,命令/地址布线112点对点连接在存储控制 器101和存储模块103之间以及相邻的存储模块103之间。在命令/地 址布线112中,命令/地址信号以m (m为正整数)倍于DRAM110的 命令/地址信号频率的速度传递,并且当压縮为分组时,信号线的数目 减少至约1/m(因为实际上存在不可分割的情况等,所以也不必为1/m)。在每一存储模块103上的缓冲器105具有从存储控制器101或前 一级的存储模块103接收数据信号或命令/地址信号,并对数据分组或 命令/地址信号进行编码的功能,以提供对应于目标存储模块103上的 DRAM110的信号数。进一步,缓冲器105具有将编码的数据或命令/ 地址信号的频率分为频率的1/n或1/m并将它们发送至DRAM 110的 功能。进一步,缓冲器105还具有将命令/地址信号传递或传输至下一级的级联的存储模块103的功能,相对于下一级存储模块双向地传输/接 收数据信号的功能,以及识别代表数据或命令/地址信号的分组目的地 的模块识别信号MID的功能。由于缓冲器105中的分频、识别等功能 可以使用通常的技术而容易地得到,所以这里没有给出它的细节。无 论如何,存储模块103的相应布线仅与只具有可被电气忽略的分支的 布线布局连接。现在,参考图2,描述各布线中的传输速度。首先,假设各存储 模块103上的DRAM 110是SDRAM并且使用在时钟的前沿和后沿都 同步执行数据输入/输出的DDR (双倍数据速率)系统。进一步,假设 每一存储模块103中的缓冲器105和各DRAM110之间的内部时钟布 线113'的内部时钟频率为666MHz,数据以1.33Gbps的数据传输速度 在内部数据布线lll,中传递,即数据频率为1.33GHz,并且在内部命 令/地址布线112,中,从缓冲器105提供666Mbps的命令/地址信号。在这个例子中,假设位于主板100上的时钟布线113具有来自存 储控制器101的1.33GHz时钟频率的时钟,该时钟频率二倍于内部时 钟频率。如图2所示,数据和命令/地址信号以二倍于时钟频率的 2.66Gbps传输速度流入数据布线111和命令/地址布线112,而内部数 据布线111'和内部命令/地址布线112'的传输速度分别是1.33Gbps和 666Mbps。于是,可以看到在显示的例子中,n-2且m二4。如上所述,通过复用主板上的信号以实现高频传输,可以减少主 板上的线路数。通过加倍信号可以将数据布线lll减至1/2,而通过四 倍信号可以将命令/地址布线U2减至1/4。进一步,通过加倍数据,数 据布线宽32比特(或数据布线宽36比特)的存储系统可以作为64比 特(或72比特)结构的存储系统而操作。图1至3所示的存储系统需要用于从模块连接器104 (图3)向缓 冲器105输入/输出32比特或36比特宽数据信号的布局结构。如上所 述,存储模块103上的内部数据布线1U'和内部时钟布线113'以及命 令/地址布线112,与仅具有电气可忽略的分支的布线布局相连接。然而, 由于连接至内部数据布线lll'的DRAM的数目和连接至内部时钟布线 113'以及命令/地址布线112'的DRAM的数目互不相同,所以可以认为 由负载变化引起的信号传播时间的差异可能对于高频操作是个问题。 进一步,从图1和2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对每一存储模块103上的 所有DRAM 110提供了时钟和命令/地址信号,所以总的输入负载大, 并且由此可以得知可能在高频操作时发生问题。参到图4和5,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存储系统的结构 可以减少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相关的上述问题。显示的存储系统与根据 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存储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一存储模块103a至 103d(图5)具有两个缓冲器105a和105b。特别的,每一存储模块103a 和103b的每一缓冲器105a和105b通过内部数据布线(DQ) lll'、内 部命令/地址布线112,和内部时钟布线113'连接至排列在其左右两侧的 多个DRAM llOa。在显示的例子中,每一存储模块103内部的DRAM 110a分别通过 内部数据布线(DQ) lll,连接至缓冲器105a或105b,并且进一步, 通常通过内部命令/地址布线112'和内部时钟布线113'连接至缓冲器 105a或105b的左侧或右侧。进一步,与第一实施例类似,每一存储模块103内的缓冲器105a 和105b通过数据布线111、命令/地址布线112和时钟布线113连接至 存储控制器101或下一级的存储模块。这一结构与图3所示的连接关 系相同,所以每一存储模块103的缓冲器105a和105b点到点地连接 至其它存储模块103的缓冲器105a和105b。 即,数据布线111、命令 /地址布线112和时钟布线113顺序级联连接至下一级的缓冲器105a和105b,从而形成菊花链。在图5显示的例子中,每一个都以每8比特输入/输出数据的x-8 配置DRAM 110a安装在各存储模块103上,并且各DRAM 110a根据 具有666MHz时钟频率的时钟执行输入/输出操作,该时钟频率是通过 内部时钟布线113'提供的。结果,命令/地址信号和数据分别以666MHz 和1.33GHz的传输速度在内部命令/地址布线112'和内部数据布线111' 中传输。另一方面,存储控制器101和存储模块103a的缓冲器105a和105b 通过数据布线111、命令/地址布线112、时钟布线113以及模块识别布 线114连接在一起。进一步,这些布线延伸至下一级的存储模块103b 的缓冲器105a和105b,并进一步连接至在图5中存储模块103b之后 显示的存储模块103c和103d的缓冲器105a和105b。以这种方式,数 据布线111与命令/地址布线112和时钟布线113 —起,集中连接至两 个缓冲器105a和105b,即连接成组。在图5中,向时钟布线113提供频率为1.33GHz的时钟,并且命 令/地址信号和数据以2.66Gbps的传输速度在命令/地址布线112和数 据布线111上输入/输出。于是,可以看出,每一缓冲器105a和105b 可以通过将来自存储控制器101的时钟、命令/地址信号和数据转换为 两个或四个并行信号,而产生内部时钟、内部命令/地址信号和内部数 据。在这种结构中,通过同时操作各存储模块103的缓冲器105a和 105b,有可能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类似,构造以32比特或36比特宽输 入/输出数据的存储系统。在用于传输/接收32比特宽的数据的存储系 统的情况下,两个x-8配置的DRAM 110a分别位于存储模块103的每 一缓冲器105a和105b的两侧。当选择每一存储模块103时,缓冲器 105a和105b启动在每一存储模块103上的八个DRAM 110a,以使64比特宽的数据可以在缓冲器105a和105b以及八个DRAM 110a之间传 输/接收。在显示的例子中,存储控制器101和每一缓冲器105a和105b 由16比特宽的数据布线111连接,并且这些数据布线111也连接至下 一级的存储模块的缓冲器。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多路复用的数据与 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类似地在数据布线111上传输。另一方面,在存储系统传输/接收36比特宽的数据的情况下,72 比特宽的数据可以在每一存储模块103上的九个DRAM llOa和缓冲器 105a及105b之间传输/接收。在图5显示的例子中,40比特宽的数据 在缓冲器105a和位于缓冲器105a两侧的五个DRAM 110a之间传输/ 接收,而32比特宽的数据在缓冲器105b和位于缓冲器105b两侧的四 个DRAM 11 Oa之间传输/接收。在这种情况中,存储控制器101和缓冲器105a之间的数据布线111 为20比特宽,而存储控制器101和缓冲器105b之间的数据布线111 为16比特宽,并且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类似,被多路复用即压縮成分组 的数据和命令/地址信号分别在数据布线111和命令/地址布线112上传 输/接收。在显示的存储系统中,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相比,由每一缓冲器105a 和105b驱动的DRAM 110a的数目可以减半,并且因此可以减少在存 储模块103上的每一缓冲器105a和105b中的线路数目并且可以縮短 布线长度。进一步,由于可以减少每一缓冲器105a和105b的形成负 载即DRAM 110a的数目,所以可以减少在内部数据布线lll'和内部命 令/地址布线112'以及内部时钟布线113'处的输入负载的差异,使得可 以构造适于高频操作的存储系统。在图4显示的存储系统中,在存储系统在存储控制器101和缓冲 器105a和105b之间传输/接收36比特宽的数据的情况下,容易理解, 由图4中的虚线围绕的DRAM 110a在每一存储模块103中连接,这从图5中也可清楚地看出。可以对根据图4和5所示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存储系统进行多种 改进。例如,除了 x-8配置DRAM,每4比特输入/输出数据的x-4配 置DRAM或每16比特输入/输出数据的x-16配置DRAM也可以位于 两个缓冲器的两侧。进一步,本发明不仅可应用于具有仅排列在每一 存储模块的模块板一侧的DRAM的存储系统,还可应用于具有排列在 模块板前后两侧的DRAM的存储系统。而且,本发明同样可应用于排 列在每一存储模块上的多个DRAM被分类为多个等级的系统。在根据前面所述优选实施例的存储系统中,提供给每一存储模块 的命令/地址信号单独地提供给多个缓冲器,并且因此命令/地址信号引 脚的数目以缓冲器数目的倍数增加。然而,由于命令/地址信号被多路 复用,所以增量不是很大。参考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存储系统的一 个例子。显示的存储系统具有可以减少模块连接器104 (图3)和缓冲 器之间的内部数据线数目而不增加每一存储模块中的缓冲器数目的结 构。特别地,图6所示的存储系统包括存储控制器101和多个存储模 块103 (图中仅显示了 103a和103b),其中16个DRAM 110 (省略下 标)安装在每一存储模块103的前侧和后侧。假设显示的DRAM 110 是每8比特执行读/写的x-8配置DRAM。在存储模块103a和103b的 中心,分别放置缓冲器105 (11)和105 (21)。缓冲器105 (11)连 接16比特宽数据布线(DQ) 111、命令/地址布线(Cmd/Add) 112、 时钟布线(CLK) 113和模块识别布线(MID) 114,并且缓冲器105 (21 )同样连接16比特宽数据布线(DQ)lll、命令/地址布线(Cmd/Add) 112、时钟布线(CLK) 113和模块识别布线(MID) 114。每一缓冲器 105 (11)和105 (21)的这些布线连接至未显示的存储模块的缓冲器, 从而形成菊花链。在该实施例中,两个存储模块103a和103b的所有32个DRAM 110 被分类为四组,每一组包括八个DRAM且作为等级1至4而操作。在 这种连接中,在存储模块103a、 103b中从缓冲器105 (11) 、 105(21) 到DRAM 110的布线对于在存储模块103a、 103b的前侧和后侧的相应 DRAM 110是公用的,并通过存储模块103a、 103b内的通路连接在一 起,并连接至缓冲器105 (11) 、 105 (21)的同一DQ端。特别地, 等级1和等级3中使用的DRAM 110位于每一存储模块103a和103b 的前侧和后侧上的相应位置,而等级2和等级4中使用的DRAM 110 同样位于每一存储模块103a和103b的前侧和后侧上的相应位置,并 且同一等级的DRAM通过用于选择等级的地址比特的使用而启动。考 虑到这点,在图6中,为属于等级1的DRAM 110分配下标rl,并且 类似地,等级2至4的DRAM 110由r2至r4标出。在这种结构中,在操作等级1的DRAM 110的情况下,当选择了 每一存储模块103a和103b的四个DRAM llOrl时,将状态设置为通 过内部数据布线lll,在存储模块103a和103b的缓冲器105 (11)和 105 (21)以及DRAM 110rl之间传输/接收32比特宽的数据。在这种 状态中,缓冲器105 (11)和105 (21)分别通过各自具有16比特宽 的数据布线111连接至存储控制器101,并且因此执行数据传输/接收, 整体相对于存储控制器101作为32比特数据布线。以这种方式,通过将两个存储模块103a和103b用作一对而形成 四个等级,使得在每一存储模块103&和i03b中,等级!和3的布线可以公用,并且等级2和4的布线同样公用,从而减少了在存储模块 103a和103b内的线路数目。这里,图6所示的存储系统与根据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存储系统的 不同之处在于,每一缓冲器105 (11)和105 (21)直接连接至存储控 制器101,并进一步与根据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存储系统的不同之处在 于,存储模块103a、 103b的单个缓冲器105 (11) 、 105 (21)通过16比特宽的数据布线111相连。在图6所示的结构中,片选信号(CS)用于识别等级1至4。然 而,可以单独地增加用于识别等级1至4的比特。现在给出关于图6所示的存储系统的操作的说明。当从存储控制 器101输出一个命令/地址信号时,在本例中,这个命令/地址信号输入 到两个存储模块103a和103b。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命令/地址信号是 与时钟同步地从存储控制器101输出的。命令/地址信号启动两个存储 模块103a和103b中的同一等级的八个DRAM,例如等级1的DRAM llOrl,以使在存储模块103a和103b内的启动的八个DRAM llOrl以 及缓冲器105 (11)和105 (21)之间实现数据的写/读操作。在这种情 况下,启动存储模块103a上的四个DRAM llOrl,以使32比特宽的数 据可以相对于缓冲器105 (11)而传输/接收,而启动存储模块103b上 的四个DRAM 110rl,以使32比特宽的数据可以同样相对于缓冲器105 (21)而传输/接收。由于缓冲器105 (11)和105 (21)通过16比特宽数据布线111 分别连接至存储控制器101,所以被复用的数据在存储控制器101和缓 冲器105 (11)和105 (21)之间传输,这与前面所述的优选实施例相 同。存储模块103a和103b的缓冲器105 (11)和105 (21)可以分别 连接至未显示的其它存储模块的缓冲器,从而形成菊花链。于是,显 示的存储系统的缓冲器可以表示为105 (12 lk)和105 (22 2k) (k 是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如果需要,可以增 加显示的存储系统的存储模块。在根据图6所示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存储系统中,如果提供了与 根据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存储系统中的DRAM相同的DRAM 110,则DRAM110的等级数目从2增至4。本实施例有一个优点是,由于通过 在每一存储模块中提供DRAM的等级配置,使得每一存储模块中的布 线可以是公共的,所以可以提高在每一存储模块103上的布局的自由 度,并且进一步,与第二优选实施例相比,缓冲器芯片的数目可以得 到减少。进一步,如图6所示,由于从存储控制器101到存储模块103b 的数据直接提供给存储模块103b的缓冲器105 (21),即无需经过其 它缓冲器,所以与通过两个缓冲器105传输/接收数据的第一和第二优 选实施例相比,由于缓冲器引起的逻辑延迟可以减少。参考图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存储系统的改 型。该存储系统仅包括两个存储模块103a和103b,并且是不考虑存储 模块增加的存储系统。在这个例子中,在存储模块103a和103b中分 别提供的缓冲器105不形成相对于其它存储模块的菊花链,但是由端 接阻抗端接。换言之,在显示的例子中,由于没有级联连接的其它存 储模块,所以在图7中,存储模块103a和103b的缓冲器分别由标注 数字105 (1)和105 (2)代表。另一方面,每一存储模块103a和103b 的前侧和后侧上提供的16个DRAM 110分为四个等级,并且在每一存 储模块103a和103b中,等级1和等级3的布线是公共的且等级2和 等级4的布线同样是公共的,这与图6相同。参考图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存储系统的另 一改型。这个改型包括四个存储模块103a至103d,每一存储模块具有 单个缓冲器105,并且这些存储模块的缓冲器105 (1)至105 (4)(缓 冲器105 (3)和105 (4)未显示)直接连接至存储控制器101,这与 图6和7的存储系统不同。因此,图8所示的存储系统的每一缓冲器 105连接至存储控制器101,数据线的数目对应32比特宽的四分之一, 并且每一存储模块103a至103d上的x-8配置的DRAM 110被分为八 个等级,从而提高了每一存储模块103a至103d的布局的自由度。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四个存储模块103a至103d作为一个集而形成8等级的结构。16个DRAM 110安装在存储模块103a 至103d的每一个中,其中配列在每一存储模块的前侧的右面上的四个 DRAM被分为等级1至4,配列在每一存储模块的后侧的右面上的四 个DRAM被分为等级5至8,配列在每一存储模块的前侧的左面上的 四个DRAM被分为等级1至4,配列在每一存储模块的后侧的左面上 的四个DRAM被分为等级1至4。等级1和等级5、等级2和等级6、 等级3和等级7、已经等级4和等级8位于每一存储模块的前侧和后侧 的相应位置,并且从缓冲器105 (1)至105 (4)的每一个到这些等级 的DRAM的布线是公共的并且通过通路相连。图8所示的存储系统与 图6所示的存储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图8的存储系统中,到存储 模块103 (a)至103 (d)的每一条数据布线是8比特的,从而在整个 存储系统上形成32比特数据布线。如上所述,存储模块103a至103b的每一个的DRAM 110被分为 八个等级,并且为了清楚,在图8中,等级1至8的DRAM分别由标 识符号110d至110r8代表。在这种结构中,当从存储控制器101提供地址信号作为命令/地址 信号(Cmd/Add)时,激活存储模块103a至103d的每一个中的同一等 级的两个DRAM,例如,每一存储模块中的等级1的两个DRAM 110rl, 于是,状态被设置为相对于缓冲器105 (1)至105 (4)的每一个可 传输/接收16比特宽数据,从而总共64比特宽的数据可以在四个缓冲 器105 (1)至105 (4)上传输/接收。如图所示,存储模块103a至103d 的每一个的数据布线111是8比特的,并且复用的数据在存储模块103a 至103d的每一个的数据线111上,在存储控制器101和缓冲器105(1) 至105 (4)的每一个之间传输/接收。参考图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存储系统的另 一变形,其中通过使用作为一对的两个存储模块103a和103b,形成2 等级存储系统。图9的存储系统与图6的存储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位于两个存储模块103a和103b的前侧上的16个DRAM形成等级1, 而位于两个存储模块103a和103b的后侧上的16个DRAM形成等级2, 并且每一 DRAM 110是x-4配置DRAM。进一步,在图9中,安装在 存储模块103a和103b的每一个的前侧上的八个DRAM 110形成等级 1 ,而安装在存储模块103a和103b的每一个的后侧上的八个DRAM 110 形成等级2。在这种连接中,在图9中,属于等级1并排列在存储模块 103a和103b中的16个DRAM 110由标识符号llOrl标识,而属于等 级2并排列在存储模块103a和103b中的16个DRAM 110由标识符号 110r2标识。进一步,排列在存储模块103a和103b的每一个的前侧和 后侧上的等级1禾CI 2的DRAM llOrl和110r2通过4比特宽的内部数据 布线互相公共连接。另一方面,存储模块103a和103b的每一个的缓冲器105通过16 比特宽数据布线111连接至存储控制器101,并且复用的数据在每一数 据布线111上传输,这与其它例子相同。即使对于这种结构,与图6 所示的存储系统相似,32比特宽数据在存储模块103a、 103b的八个 DRAM110rl、 110r2和缓冲器105之间传输,并且进一步,16比特宽 的复用的数据在每一缓冲器105和存储控制器101之间传输。参考图10,显示了具有奇偶校验比特的36比特总线宽的例子, 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存储系统的再一个改型。这个例子与图9所示的存储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九个x-4配置 DRAM 110安装在存储模块103a和103b的每一个的每一前侧和后侧 上,并且存储控制器101和存储模块103a及103b的每一个的缓冲器 105之间的数据布线111具有18比特宽。特别地,在图IO所示的存储 模块103a和103b的每一个中,四个DRAM 110排列在缓冲器105的 每一前侧和后侧的左面上,而五个DRAM IIO排列在缓冲器105的每 一前侧和后侧的右面上。这里,假设位于存储模块103a和103b的每 一个的每一前侧和后侧上的最右边的DRAM 110用作奇偶校验的DRAM。与图9相似,这个例子也是将两个存储模块103a和103b用作一 对的2等级存储系统。进一步,排列在两个存储模块103a和103b的 前侧上的18个DRAM 110形成等级1,而排列在两个存储模块103a 和103b的后侧上的18个DRAM 110形成等级2。在这种连接中,等 级1和2的DRAM分别由标识符号llOrl和110r2标识。进一步,排 列在每一存储模块的前侧和后侧上的等级1和2的DRAM llOrl和 110r2的内部数据布线是公共的,这也与图9相同。进一步,存储模块103a和103b的每一个的缓冲器105通过对应 于18比特宽的数据布线111连接至存储控制器101,并级联连接至未 显示的存储模块的缓冲器,从而形成菊花链。在这种结构中,具有奇偶校验的复用数据在存储控制器101和存 储模块103a或103b之间传输/接收。下面给出第一和第二优选实施例以及第三优选实施例之间的比 较。在第一和第二优选实施例中,由于在级联连接的第二存储模块上 的DRAM和存储控制器之间的数据的传输/接收是通过两个缓冲器芯 片实现的,所以在缓冲器芯片处的接收/传输处理所需的逻辑延迟为第 三优选实施例的二倍。另一方面,在第三优选实施例中,尽管有减少 了要经过的缓冲器的数目的优点,但是需要增加存储模块上的DRAM 的等级数目。参考图ll,将给出关于前述存储系统中在存储控制器(MC) 101 和每一存储模块103之间的信号传输系统的具体说明。在显示的例子 中,为了说明的简便,假设存储模块103a和103b的缓冲器105a和105b 为级联连接。在该系统中,存储控制器101与时钟信号同步地传输命 令/地址信号(CA),并且这些命令/地址信号(CA)和时钟信号在存储模块103a和103b的缓冲器105a和105b处被顺序接收。另一方面,在缓冲器105a和105b以及存储控制器101处与多对 双向时钟信号(互补的)CLK和CLKB同步地传输/接收数据(DQ) 信号。特别地,当将数据从存储控制器101写入存储模块103a和103b 的DRAM时,数据与从存储控制器101输出的时钟同步地传输至缓冲 器105a和105b,而当从存储模块103a和103b读数据时,存储模块103a 和103b的缓冲器105a和105b从DRAM的内部时钟生成时钟,并与生 成的时钟同步地将读取的数据从DRAM输出至存储控制器101。在分 组传输命令/地址信号和数据信号时,模块识别信号MID被与这些命令 /地址信号和数据信号同步地从存储控制器101传输,并且缓冲器105a 和105b使用信号MID识别信号的有效标题数据以及一接收/传输目的 地存储模块。参考图12,显示了图11所示的系统中的时序关系。在显示的例 子中,频率为1.33GHz(即周期为0.75ns)的时钟是由存储控制器(MC) 101产生的(见图12中的第一条线),并且与时钟的前沿和后沿同步, 数据从存储控制器(MC) 101传输至缓冲器(见第三条线)。结果, 以2.66Gbps的传输速度将数据从存储控制器(MC) 101传输至缓冲器 105a和105b。另一方面,频率为666MHz (周期为1.5ns)的内部时钟是由相对 于DRAM的缓冲器105a和105b产生的(见第二条线),并且经过缓 冲器内部等待时间后,以1.33Gbps的传输速度将在缓冲器处接收的数 据与内部时钟的前沿和后沿同步地写入DR八M (见第四条线)。然后,命令/地址信号(CA)从存储控制器(MC) 101与频率为 1.33GHz的时钟的前沿和后沿同步地输出至缓冲器105a和105b (见第 五条线)。在缓冲器内部延迟时间后,从缓冲器将命令/地址信号(CA) 与内部时钟的前沿同步地输出至DRAM (见第六条线)。于是,命令/地址信号被以2.66Gbps的传输速度从存储控制器(MC)输出至缓冲器 105a和105b,并以666Mbps的传输速度从缓冲器输出至DRAM。进一 步,以2.66Gbps的传输速度,将模块识别信号MID与1.33GHz的时钟的前沿和后沿同步地从存储控制器(MC)输出至缓冲器。由此可清楚地看到,在存储控制器(MC) 101和缓冲器105a和 105b之间,数据以二倍于DRAM的数据频率的频率传递,而命令/地 址信号(CA)以四倍的频率传递。因此,在每一存储模块上的缓冲器 通过使用分频器等,将数据和命令/地址信号的频率分别减至1/2和1/4, 并将它们传输至DRAM。这里,假设存储系统处理8比特连续数据(脉冲串)。特别地, 假设在32比特总线上以2.66Gbps的传输速度将16比特连续数据从存 储控制器(MC) 101输出至缓冲器,并且每一缓冲器以1.33Gbps的传 输速度将16比特连续数据交替输出至DRAM的两个DQ引脚,作为8比特连续数据。进一步,以2.66Gbps的传输速度将命令/地址信号从存储控制器 (MC)输出至缓冲器,并且例如将一个命令/地址信号线的4比特数据 分配至缓冲器处的四条命令/地址信号线,从而以666Mbps的传输速度 供应给DRAM。现在,将通过将前面所述操作分为数据写及读操作和命令/地址信 号传递操作,给出关于它的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图13显示了从存储控 制器(MC)到DRAM的数据写操作。如上所述,存储控制器(MC) 101将1.33GHz的时钟输出至缓冲器105 (见第一条线)。模块识别信 号MID和数据DQ0m与该时钟同步地由存储控制器(MC)101输出(见 第三和第四条线)。这里,模块识别信号MID包括有效数据标题识别信号和目的地地址,而数据DQ0m包括要分配至DRAM的两个DQ引脚的两个数据序 歹IJDQ0禾PDQ1。这里,数据序列DQ0变成连续的8比特数据DQ00、10、 20、 30……70,而数据序列DQ1变成连续的8比特数据DQOl、11、 21、 31 71。如图13的第四条线所示,在数据DQOm中,数据序列DQ0和DQ1的单位数据与第一条线所示的时钟的前沿和后沿同步 地交替放置。数据DQOm与时钟同步地从存储控制器(MC) 101输出 至缓冲器105a。这里,当从存储控制器(MC)到缓冲器的数据线的数 目总共为32时,由于数据从各数据线提供给DRAM的两个DQ端子, 所以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以64比特宽处理8比特的连续数据。当第一级 缓冲器105a从模块识别信号MID判断出没有访问缓冲器105a所属的 存储模块103a时,模块识别信号MID与数据DQOm —同传递至下一 级存储模块103b (见第三和第四条线)。然后,如第二条线所示,存储模块103a中的缓冲器105a通过将 1.33GHz的时钟分为两半而生成666MHz的内部时钟,并将它们输出至 DRAM。如果存储模块103a是由前面所述的模块识别信号MID指定的, 则显示的数据DQOm在缓冲器延迟时间后与内部时钟同步地被写入给 定的DRAM。在显示的例子中,如第五和第六条线所示,数据序列DQO 和DQ1与内部时钟的前沿和后沿同步地从缓冲器105a输出至两个 DRAM。现在,参考图14,说明有关从DRAM读取数据DQOm时的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假设通过缓冲器105a从存储模块103a的DRAM将数 据DQOm读至存储控制器(MC) 101。首先,缓冲器105a正将666MHz 的内部时钟输出至DRAM (见图14的第二条线),同时将1.33GHz 频率的时钟输出至存储控制器(MC) 101 (见第一条线)。在这种状 态下,假设数据序列DQO和DQ1是从DRAM的两个DQ端子读取的。 这里,假设数据序列DQO和DQ1分别包括单位数据DOO、 10、 20、 70和单位数据D01、 11、 21……71 (见第五和第六条线)。这些单位 数据被与内部时钟同步地从两个DQ端子发送至缓冲器105a。缓冲器105a将代表缓冲器105a所属的存储模块103a的模块识别信号MID作 为有效数据标题识别信号输出至存储控制器(MC)(见第三条线)。 然后,缓冲器105a交替地联合来自两个DQ端子的数据序列DQO和 DQ1的连续8比特单位数据,以复用它们,并将复用的数据作为16比 特读数据DQOm,与缓冲器105a和存储控制器101之间的时钟同步地 输出至存储控制器101。在缓冲器位于缓冲器105a的随后级处类似缓 冲器105b的情况下,通过前一级的缓冲器105a向存储控制器(MC) 提供数据DQOm。如上所述,可以看出,存储控制器(MC) 101和缓冲器105a及 105b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时钟频率大于缓冲器105a及105b和 DRAM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时钟频率。在这种结构中,通过减少存 储控制器(MC) 101和缓冲器之间的线路数目,可以以依赖于DRAM 的操作速度的传输速度实现数据的读/写。进一步,参考图15,显示了当将命令/地址信号从存储控制器(MC) 101提供给存储模块时的操作。如上所述,假设频率为1.33GHz的时钟 从存储控制器(MC) 101提供给缓冲器105a和105b (见第一条线), 在每一缓冲器105和DRAM IIO之间使用666MHz的内部时钟(见第 二条线)。在这种情况中,模块识别信号MID包括命令/地址信号CAOm 的目的地地址信号和标题识别信号,从存储控制器(MC) 101将命令/ 地址信号CAOm的目的地地址信号和标题识别信号与1.33GHz的时钟 的前沿和后沿同步地输出(见第三条线),并且信号MID被传递至前 一级存储模块103a的缓冲器105a以及下一级存储模块103b的缓冲器 105b。在这个例子中,地址信号AO至A3被与模块识别信号MID同步 地以复用的模式从存储控制器(MC) 101输出至缓冲器105a,作为与 1.33GHz时钟的前沿和后沿同步的命令/地址信号CAOm,并且随后被 传递至缓冲器105b (见第四条线)。由前述模块识别信号MID指定的存储模块103的缓冲器105将地址信号AO至A3与内部时钟同步地提 供给安装在指定的存储模块103上的DRAM。在图15中,尽管只显示 了一个命令/地址信号,但是提供给缓冲器的多个命令/地址信号被分别 转换为四个命令/地址信号,例如RAS、 CAS、 WE和带地址,以及残 留地址信号等。通过这个,选择了指定的存储模块内的DRAM中的操 作模式、DRAM和存储单元。前面的说明主要是关于在存储控制器(MC) 101和存储模块103 之间的信号传输。然而,希望在每一存储模块103和目标存储模块103 内的DRAM之间也能够得到高速的信号传输。为此,本发明提供了在缓冲器105和DRAM之间高速传输数据的 方法。下面,将给出关于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本发明的 前述第一至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存储系统的情况的说明,但不限于此。参考图16,显示了在前述存储系统的存储模块103中的DRAM 110 和缓冲器105。在图16中,DRAM110使用数据选通信号DQS(和互补的DQS承) (下面仅说明DQS)执行相对于缓冲器105的数据接收/传输。在这种 情况中,数据选通信号DQS是与时钟同步地生成的,并且当双向传输 数据DQ时,数据选通信号DQS以数据DQ的传输方向传输。例如, 当在从DRAM 110到缓冲器105的方向上传输数据DQ时,数据选通 信号DQS也是从DRAM 110输出至缓冲器105的。这也应用于数据从 缓冲器105传输至DRAM 110的情况。参考图17A,显示了图16中当从缓冲器105将数据写入DRAM 110 时的操作,而图17B显示了当从DRAM 110读数据时的操作。首先, 如图17A所示,在写数据的情况下,在从缓冲器向DRAM提供写命令 (WRT)和地址(Add)之后,由数据选通信号DQS与时钟的前沿和后沿同步地实现数据写操作,并且只要提供选通信号DQS,这个写操 作就持续。于是,在生成命令/地址信号之后,数据在预定的延迟时间之后被写入(图中的WL二4)。进一步,如图17B所示,也是在读数据的情况,从缓冲器向DRAM 提供读命令(RED)和地址(Add),并且由数据选通信号DQS与时 钟的前沿和后沿同步地实现读数据。如上所述,当使用数据选通信号DQS时,数据以匹配数据选通信 号DQS的时序传输,并由数据选通信号DQS接收。因此,在使用数 据选通信号的传输/接收系统中,接收侧设备内部的数据选通信号DQS 和数据DQ的逻辑和布局延迟需要互相匹配。然而,当延迟由于温度变 化或电压变化而改变时,设备可接收的信号的设置和保持时间被恶化。 为了更高频率的操作,需要更短的设置和保持时间。因此,在双向传 输数据选通信号的系统中的加速是有限制的。为了以更高的速度在DRAM 110和缓冲器105之间实现数据传输/ 接收,本发明建议使用被持续以数据信号的时序双向传输并在DRAM 110和缓冲器105处传输/接收的信号(这里称为"数据相位信号DPS"), 代替前述的数据选通信号DQS。通过使用双向传输/接收的数据相位信 号DPS,可以使用各设备中的DLL复制传输/接收时钟。进一步,当使 用DLL时,有可能利用复制的延迟消除温度变化或电压变化,并且进 一步,由于可以将时钟设置为最优时序,所以有可能不使用延迟逻辑 便完成数据接收。因此,可以得到更短的设置和保持时间。参考图18,显示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示意结构,在该系统中使 用前述数据相位信号DPS在DRAM 110和缓冲器105之间执行数据传 输。与图16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图18所示的数据传输系统中, 数据相位信号DPS代替了数据选通信号DQS,被双向地在缓冲器105 和DRAM 110之间传输/接收,并且数据相位信号作为从缓冲器105或DRAM 110传输的数据DQ的时序信号,被提供给其它设备。特别地, 当将数据DQ从缓冲器105写入DRAM 110时,写数据相位信号DPS 被以预定的写时序,与写数据DQ —同从缓冲器105提供给DRAM 110, 而当从DRAM读数据DQ时,在不同于前述写时序的时序生成的读数 据相位信号DPS与读数据DQ —同从DRAM 110提供给缓冲器105。通过识别写时序和读时序,DRAM IIO和缓冲器105分别提取写 数据相位信号和读数据相位信号(DPS),并使用提取的写数据相位信 号和读数据相位信号(DPS)执行数据DQ的读写。从此可清楚地看出, 缓冲器105和DRAM 110除了前述的DLL外,还具有用于识别写数据 相位信号和读数据相位信号(DPS)的时序的电路。参考图19,显示了当在1等级配置中的缓冲器105和DRAM 110 之间传输/接收数据相位信号DPS时使用的缓冲器105和DRAM 110 的驱动电路和接收电路(即传输/接收电路)。如图所示,缓冲器105 和DRAM 110的每一驱动器都具有漏极开路N沟道MOS晶体管。 DRAM IIO的N沟道MOS晶体管的漏极与作为端接阻抗的可变电阻相 连,而缓冲器105的N沟道MOS晶体管的漏极与作为端接阻抗的固定 电阻相连。当连接了可变电阻时,可以通过DRAM侧的等级配置调整 电阻值。尽管端接阻抗在每一DRAM 110和缓冲器105内,但是容易 理解,它可以在设备外部。连接至DRAM IIO和缓冲器105的两个晶 体管的漏极且用于数据相位信号DPS传输的信号线通过放大器分别连 接至DRAM IIO和缓冲器105的内部电路。在图19所示的配置中,以预定的时序和周期将定时信号提供给缓 冲器105的N沟道MOS晶体管的栅极,从而打开/关断缓冲器105的 N沟道MOS晶体管,使得写数据相位信号DPS从缓冲器105提供给 DRAM 110以及缓冲器105的内部。另一方面,与缓冲器105的时序 信号在同周期生成但相位不同的时序信号提供给DRAM 110的N沟道 MOS晶体管的栅极,从而打开/关断DRAM 110的N沟道MOS晶体管,使得读数据相位信号DPS从DRAM 110提供给缓冲器105以及DRAM 110的内部。如图所示,由于每一DRAM IIO和缓冲器105内的驱动 器都是漏极开路模式的,所以总线是所谓的线或(wired OR)结构,并 且进一步,由于来自DRAM IIO和缓冲器105的数据相位信号DPS以不同的时序输出,所以即使两个信号是在同一信号线上输出的,也不 可能在其间发生冲突。参考图20,显示了在2等级结构中的两个DRAM连接至缓冲器 105的情况下,用于数据相位信号DPS传输/接收的驱动电路。从图中 可清楚地看出,图20的结构与图19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两个 DRAM 110的驱动器连接至数据相位信号DPS的一个信号线,而在每 一 DRAM 110中的结构是相同的。可变电阻连接至每一 DRAM 110内 的N沟道MOS晶体管的漏极,并且在这个例子中,将可变电阻调节至 适合DRAM 110的2等级结构的电阻值。与图18—起参考图21A和21B,说明关于相对于DRAM 110写 数据DQ时的操作(即,写操作)以及当从DRAM 110读数据DQ时 的操作(即,读操作)。如图21A所示,在写操作时,缓冲器105与 时钟同步地将写命令(WRT)和地址信号(Add)提供给DRAM 110。 在这种情况中,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被从缓冲器105传输至DRAM 110,作为数据相位信号DPS (见第四条线)。显示的写数据相位信号 WDPS的特征是脉冲流中每一脉冲的前沿的时序的频率是时钟的1/4。另一方面,在同一信号线上,在避免与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冲 突的时序(这里,时序移位了两个时钟),以复用的模式将读数据相 位信号RDPS从DRAM 110传输至缓冲器105。如图21B的第四条线 所示,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与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类似,特征在 于脉冲流的前(上升)沿的时序的频率是时钟的1/4,并且它的时序发 生在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的时序之间。以这种方式,通过偏离写数 据相位信号WDPS和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之间的时序,防止了在一条信号线上的两个信号之间的冲突。在显示的例子中,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和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之间的时序移位了两个时钟。然而, 只要可以避免两个信号的冲突,时序当然不限于此。进一步参考图21A,在来自缓冲器105的写操作中,缓冲器105 处的时钟和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的相位互相一致,而从DRAM 传输的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的相位不与它们一致。在写延迟时间 (WL = 4)之后写入数据DQ,使得时钟的上升(前)沿和下降(后) 沿位于信号有效宽度的中央。在图21B所示的读操作时,DRAM 110从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 复制DRAM 110中的时钟。数据DQ与复制的时钟的时序相匹配,被 从DRAM 110传输至缓冲器105。在显示的例子中,数据的时序与时 钟沿相一致。然而,有效宽度的中央可能与时钟沿相匹配。在前述例子中,DRAM 110和缓冲器105在正常操作期间,即除 节电模式以外的操作期间,在同一信号线上持续地双向传输数据相位 信号DPS。进一步,DRAM 110和缓冲器105的驱动器在移位了两个 时钟的时序操作,并且如图19和20所示,使用了漏极开路模式。因 此,总线是所谓的线或结构,并且由此不可能有总线争用。参考图21A和21B,说明了在写操作和读操作时,关于时钟和读 及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及RDPS之间的时序关系,以及数据、时钟 和数据相位信号(WDPS、 RDPS)之间的时序关系。在已经接收了数 据相位信号(WDPS、 RDPS)的DRAM110和缓冲器105中,需要在 其中从数据相位信号(WDPS、 RDPS)中复制数据传输/接收时钟。现在,参考图22,说明在存储系统操作开始时,从根据本发明的 数据相位信号DPS(写或读数据相位信号WDPS、 RDPS)在DRAM 110 和缓冲器105内部复制数据接收/传输时钟的步骤。首先,缓冲器105将时钟传输至DRAM 110 (见第一条线)。在 这个例子中,缓冲器105生成频率为666MHz的时钟。在这种状态下, 缓冲器105与时钟同步地传输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 (见第二条线)。 通过对时钟频率四分频生成显示的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于是,写 数据相位信号WDPS的频率为666/4MHz (即,时钟的1/4),且写数 据相位信号WDPS经时间延迟而输入DRAM 110 (见第三条线)。DRAM IIO使用其内部提供的DLL从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生成 内部时钟,作为复制的时钟,用于确定数据(DQ)接收时序(见第四 条线)。显示的内部时钟的频率为666MHz。进一步,如图22所示,在复制了作为内部时钟的数据(DQ)接 收时钟之后,DRAM 110根据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和内部时钟,通 过将内部时钟移位两个时钟而生成以实线显示的读数据相位信号 RDPS,并且将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传输至缓冲器105(见第五条线)。 如图22所示,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的频率为内部时钟的1/4,并被 复制,以免与以虚线显示的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相冲突。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在缓冲器105处经过一时间延迟而被接收 (见第六条线),并且缓冲器105从接收的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中 复制666MHz的数据(DQ)接收时钟,用于从缓冲器105中的DRAM 110接收数据(见第七条线)。图22所示的时序图在概念上解释了数 据相位信号DPS和时钟之间的时序关系,但实际上如下面说明的,用 于数据接收和数据输出的DRAM内部时钟分别以最优内部时序生成。 进一步,显示的时钟的周期不必为数据相位信号DPS的周期的1/4,而 且可以是多相位时钟。在任一种情况中,所示的传输系统的特征在于,DRAM 110和缓 冲器105内部的接收/传输时钟是从时钟相位信号WDPS和RDPS复制的。参考图23,说明执行前述操作的DRAM 110的具体构造。在图中, 仅显示了用于相对于缓冲器105传输/接收数据相位信号DPS和数据 (DQ)的一个接口,图23中省略了用于写入和读取数据(DQ)的存 储单元区域。附带地,DRAM 110的存储单元区域连接至数据(DQ) 输出驱动器201和数据接收器202,从而执行数据(DQ)的读取和写 入。进一步,所示的DRAM 110具有由DLL组成的时钟复制相位调节 及频率放大器电路205。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输入到DLL 205,而来 自DLL 205的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通过DPS输出驱动器207输出。 由此可清楚地看出,假设所示的DLL 205具有包括多个延迟单元、相 位检测器、积分器和频率放大器的延迟线。特别地,DLL 205具有包括写和读数据相位信号WDPS和RDPS 的数据相位信号DPS,并且数据相位信号DPS也被提供给接收相位比 较电路206和输出相位比较电路209。 DLL 205从写数据相位信号 WDPS复制数据接收DRAM内部时钟,并生成数据接收反馈时钟。数 据接收DRAM内部时钟被提供给数据接收器202,以用于写入数据DQ, 而数据接收反馈时钟被提供给对时钟进行四分频的接收复制器208,使 得接收的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的复制信号输出至接收相位比较电路 206。接收相位比较电路206利用来自接收复制器208的复制信号抑制 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从而将接收相位调整信号输出至DLL 205,该 接收相位调整信号与仅考虑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的DPS输出DRAM 内部时钟相关。进一步,所示的DLL 205将数据接收DRAM内部时钟延迟两个时 钟,从而输出用于输出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数据输出反馈时钟、和 数据输出DRAM内部时钟的DRAM内部时钟。其中,DPS输出DRAM 内部时钟被提供给DPS输出驱动器207和输出相位比较电路209,而 数据输出DRAM内部时钟提供给数据输出驱动器201。进一步,数据输出反馈时钟提供给输出复制器210,并且输出复制器210将读数据相 位信号RDPS的复制信号输出至输出相位比较电路209。DPS输出驱动 器207响应DPS输出DRAM内部时钟,将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发送 至缓冲器105。在利用从输出复制器210提供的读复制信号来抑制写数据相位信 号WDPS的时序的同时,输出相位比较电路209比较DLL 205的输出 和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的相位,并将依赖于比较结果的输出相位调 整信号输出至DLL 205。结果,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从所示的DRAM IIO传输至缓冲器105。如上所述,在显示的DRAM 110中,当DRAM 110传输读数据相 位信号RDPS时,输出DPS输出DRAM内部时钟,以不执行相位比较, 并且,当接收到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时,DPS输出DRAM内部时钟 被输入到接收相位比较电路206,从而执行一操作,禁止向DLL 205 反馈比较值。参考图24,说明执行相对于图23中所示的DRAM 110的数据传 输/接收的缓冲器105的具体结构。与图23中所示的DRAM 110类似, 缓冲器105具有用于向DRAM IIO输出数据的DQ输出驱动器301,和 用于接收来自DRAM 110的读数据的数据接收器302,并进一步具有 为数据相位信号DPS传输/接收而形成时钟复制相位调整及频率放大电 路的DLL 305。进一步,在所示的缓冲器105中,DPS输出缓冲器内 部时钟由未显示的时钟发生器生成,并提供给DPS输出驱动器307和 接收相位比较电路306。 DPS输出驱动器307将提供的时钟四分频,以 将写数据相位信号DPS (即WDPS)输出至DRAM 110,并且写数据 相位信号WDPS也被提供给缓冲器105内的DLL 305和接收相位比较 电路306。在这种状态下,当从DRAM IIO接收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时,缓冲器105的DLL 305生成数据接收缓冲器内部时钟和数据接收反馈 时钟,并将它们分别输出至数据接收器302和接收复制器308。接收复 制器308从数据接收反馈时钟生成读数据反馈信号RDPS的复制信号, 并将其输出至接收相位比较电路306。结果,接收相位比较电路306忽 略从DPS输出驱动器307输出的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并将与读数 据相位信号RDPS有关的接收相位调整信号输出至DLL 305。在所示的缓冲器105中,为了从来自DRAM 110的读数据相位信 号RDPS中复制时钟,将DPS输出缓冲器内部时钟信号输入到接收相 位比较电路306,从而禁止向DLL反馈比较值。图25显示了图23所示的DRAM 110开始工作时的时序图,图26 显示了在DRAM 110正常工作期间的时序图。在图25所示的工作开始 时,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没有从DRAM IIO输出至缓冲器105。在 图25中,与图22类似,缓冲器105中生成666MHz的DPS输出缓冲 器内部时钟,并且该时钟在DPS输出驱动器307 (图24)处被四分频, 使得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与时钟同步地被输出(见图25中的第二条 线)。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经过时延输入到DRAM 110 (见第三条 线)。在DRAM 110中,在DLL 205处生成数据接收反馈时钟(见第 四条线),该时钟具有相对于接收的WDPS的超前相位,并被输出至 接收复制器208,并且WDPS的复制信号从接收复制器208输出至接 收相位比较电路206 (见第五条线)。在来自接收相位比较电路206的接收相位调整信号和接收的 WDPS之后,DRAM 110的DLL 205将数据接收DRAM内部时钟输出 至数据接收器202 (见第六条线)。进一步,DRAM 110的DLL 205将具有相对于内部时钟的超前相位的数据输出反馈时钟输出至输出复制器210 (见第七条线),并将数据输出DRAM内部时钟与数据输出 反馈时钟同步地输出至DQ输出驱动器201 (见第九条线)。进一步, 如图25中第八条线所示,数据输出反馈信号被作为来自输出复制器210的复制信号而提供给输出相位比较电路209,并且在存在该复制信号的 情况下执行相位比较,以使如第十条线所示的DPS输出DRAM内部时 钟输出至DPS输出驱动器207。现在,参考图26,说明图23所示的DRAM 110的正常操作。在 这种情况中,如图26中第二和第三条线所示,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 从缓冲器105输出,而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 (见粗线)从DRAM 110 输出。在这种情况中,在缓冲器105处,生成DPS输出时钟,并且与 DPS输出时钟同步的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被传输至DRAM 110,而 在DRAM 110处,生成数据接收反馈时钟、数据接收反馈时钟的复制 信号、数据接收DRAM内部时钟、数据输出反馈时钟和数据输出DRAM 内部时钟,这与图25相同(见第四至第八条线)。进一步,如第九条 线所示,当生成数据输出DRAM内部时钟时,DLL 205通过将内部时 钟延迟两个时钟而生成DPS输出DRAM内部时钟,并且根据DPS输 出DRAM内部时钟,从DPS输出驱动器207生成读数据相位信号 RDPS,如第十条线的粗线所示,并且该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在缓冲 器105处被接收,如第二条线所示。图27显示了当前述RDPS被接收时,缓冲器105 (图24)中的时 序图。假设从DRAM 110传输的数据在相位上与本实施例的读数据相 位信号RDPS的沿相匹配。在这种连接中,缓冲器105将接收缓冲器 内部时钟的相位相对于复制信号的相位移位1/4,所述复制信号来自接 收复制器308且由数据接收反馈时钟得到。在前述例子中,已经显示了当由数据相位信号复制内部时钟信号 时,时钟是由数据相位信号直接复制的系统。参考图28和29,显示了图23和24中分别显示的DRAM 110和 缓冲器105的改型。图28中所示的DRAM 110与图23所示的DRAM IIO的不同之处在于,时钟CLK是由外部提供给DLL 205的,并且数据相位信号DPS没有提供给DLL 205。在这种连接中,所示的DLL 205 不仅作为时钟复制相位调整电路工作,而且作为用于对时钟进行分频 的分频器而工作。在这种结构中,可以看出,在时钟复制时,外部时 钟信号CLK作为是时钟源提供给DLL 205,在DLL 205处仅调整信号 CLK的相位。以这种方式,通过向DLL 205提供外部时钟CLK并利用 DLL 205调整时钟的相位,也有可能从接收的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 中复制数据接收DRAM内部时钟和数据接收反馈时钟,并进一步可能 生成DPS输出DRAM内部时钟,从而将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传输至 缓冲器105。图29所示的缓冲器105与图24所示的缓冲器105的不同之处在 于,缓冲器内部时钟信号提供给作为时钟相位调整电路而工作的DLL 305。当使用具有图29所示的结构的缓冲器105时,DLL 305根据来 自接收相位比较电路306的接收相位调整信号调整时钟的相位,从而 生成数据接收缓冲器内部时钟和数据接收反馈时钟。参考图30,给出图28和29所示的缓冲器105和DRAM 110的操 作的说明。在这个例子中,显示了DRAM 110的初始状态中的操作, 其中DRAM 110不输出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与图25相比,图30 所示的例子与其不同之处在于,666MHz的外部时钟在DRAM 110中 与在缓冲器105中类似的生成(见第三条线)。其它的操作与图25中 的相同,只是操作是参考该外部时钟执行的,并且因此在这里省略对 它们的说明。参考图31至33,说明在根据本发明的存储系统中的缓冲器105 和DRAM 110之间的传输系统的另一个例子。在前述例子中,已经描 述了数据相位信号DPS作为读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和RDPS而从缓 冲器105和DRAM IIO双向输出的情况。在图31中,可以看出写数据 相位信号WDPS和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从缓冲器105和DRAM 110 输出至不同的信号线上。其它时钟(CLK)、命令/地址(Cmd/Add)和数据DQ与图18中的相同。通过使用这种结构,不必在单个信号线 上多路传输两个数据相位信号WDPS和RDPS,使得可以简化在每一 缓冲器105和DRAM 110中使用的DLL的结构。参考图32,说明在写数据时图31所示的DRAM 110的操作。在 这种情况下,写命令WRT和地址(Add)与时钟同步地从缓冲器105 输出至DRAM 110。在这种情况下,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在通过将 时钟CLK四分频而被获得时,从缓冲器105传输至DRAM 110 (见图 32中的第四条线)。在DRAM 110中,根据使用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 作为参考而生成的内部时钟,数据DQ在预定的等待时间过后被写入到 DRAM 110 (见第五条线)。另一方面,在DRAM 110中,写数据相位信号RDPS以不同于写 数据相位信号WDPS的接收时序的时序,输出至与写数据相位信号 WDPS不同的信号线上。如图33所示,当在DRAM 110处接收读命令(RED)和地址(Add) 时,DRAM 110根据基于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 (见第四条线)生成的 内部时钟(见第一条线)将读数据DQ(见第五条线)输出至缓冲器105。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的输出时序与写数据 相位信号WDPS的接收时序不同。在这个例子中,写数据相位信号 WDPS和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之间在相位上移位两个时钟,以避免 其间诸如相互干扰或串扰这样的输出噪声。现在,参考图34和35,说明图31所示的DRAM IIO和缓冲器105 的具体例子。当比较图34所示的DRAM IIO和图23所示的DRAM 110 时,图34的DRAM 110与图23的DRAM 110的不同之处在于,写数 据相位信号WDPS和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通过互不相同的信号线输 入到其中。在这种连接中,读数据相位信号输出驱动器207'连接至读 数据相位信号RDPS传输信号线,但是与DRAM 110的DLL 205和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的信号线断开连接,这与图23不同。其它的元件 与图23的相同。进一步,图35所示的缓冲器105与图24所示的缓冲器105的不 同之处在于,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传输驱动器307'连接至写数据相 位信号传输信号线,但与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接收信号线和缓冲器 105的DLL 305断开连接。其它元件与图24中的相同。这里,将参考图36,示意性地描述图34和35所示的DRAM 110 和缓冲器105之间的时序关系。首先,如图36所示,缓冲器105生成 频率为666MHz的时钟(见第一条线),并将生成的时钟四分频,从 而将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输出至写数据相位信号线上(见第二条 线)。如第三条线所示,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经时间延迟后在DRAM 110处被接收。DRAM 110将接收的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的频率增 加到四倍,从而生成频率为666MHz的内部时钟(见第四条线),然 后将生成的内部时钟移位两个时钟,并将它们四分频,从而将第五条 线所示的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输出至读数据相位信号线上。读数据 相位信号RDPS在缓冲器105处以第六条线所示的时序被接收,并且 如第七条线所示,缓冲器105从接收的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生成数 据接收内部时钟。也参考图37,进一步具体说明图34所示的DRAM 110在正常时 间中的操作。由于启动时的操作与图34所示的DRAM 110和图23的 DRAM 110相同,所以省略对于它们的说明。通过写数据相位信号线 见图37的第三条线)向图34所示的DRAM 110提供来自缓冲器105 的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 (,并且在图34中的DLL 205、接收相位比 较电路206和输出相位比较电路209处接收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 结果,分别向接收相位比较电路206和输出相位比较电路209提供了 如图37中的第五和第八条线所示的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作为输入信 号。DLL 205还参考来自接收相位比较电路206及输出相位比较电路 209的接收相位调整信号及输出相位调整信号,从而将如图37中第四 条线所示的数据接收反馈时钟和如第六条线所示的数据接收DRAM内 部时钟分别输出至接收复制器208和数据接收器202。进一步,DLL 205将第七和第九条线所示的数据输出反馈时钟和 数据输出DRAM内部时钟分别提供给输出复制器210和DQ输出驱动 器201。其中,数据输出DRAM内部时钟在DLL 205处被四分频,并 且如第十条线所示,被作为RDPS输出DRAM内部时钟提供至RDPS 输出驱动器207'。第十一条线所示的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从输出驱 动器207'输出至缓冲器105。参考图35和38,说明在读数据接收时缓冲器105的操作。通过 使用WDPS输出缓冲器内部时钟(见第三条线),写数据相位信号WDPS 被输出至相应的信号线上(见第二条线),并且通过读数据相位信号 线(见第五条线)将读数据相位信号RDPS提供给缓冲器105中的DLL 305和接收相位比较电路306。DLL 305参考来自接收相位比较电路306 的接收相位调整信号,从而将第四和第六条线所示的数据接收反馈时 钟和数据接收缓冲器内部时钟提供给接收复制器308和数据接收器 302。这里,所示的数据接收缓冲器内部时钟相对于读数据相位信号 RDPS移位1/4相位。参考图39和40,说明可以实现图31所示的传输系统的DRAM 110 和缓冲器105的其它例子。图39所示的DRAM 110与图34所示的 DRAM 110的不同之处在于,时钟CLK是从外部提供的,与图28类 似。另一方面,图40所示的缓冲器105与图35所示的缓冲器105的 不同之处在于,缓冲器内部时钟信号提供给缓冲器105内的DLL 305。 在图39中,外部时钟被提供给DRAM 110中的DLL 205,而写数据相 位信号WDPS被提供给接收相位比较电路206和输出相位比较电路209。以这种结构,也可以实现类似图34中的操作。在图40所示的缓冲器105中,来自DRAM 110的读数据相位信号 RDPS被提供给接收相位比较电路306,并且DLL 305根据来自接收相 位比较电路306的接收相位调整信号和缓冲器内部时钟信号,生成数 据接收反馈时钟和数据接收缓冲器内部时钟。以这种结构,有可能进 行与图35中类似的操作。在前述的传输系统中,已经说明了安装在存储模块上的缓冲器和 DRAM之间的数据传输。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本发明还适 用于除DRAM外的存储电路,例如ROM。进一步,本发明即使应用 于需要双向数据传输或需要选通信号的系统,也可以得到高速数据传 输。在前述的存储系统中,缓冲器和多个DRAM安装在每一存储模块 上,并且数据信号相对于存储模块上的DRAM的接收/传输以及时钟和 地址/命令信号相对于DRAM的传输都是通过各存储模块上的缓冲器 而实现的。进一步,在前面所述内容中,说明主要是关于每一存储模 块上的缓冲器和各DRAM之间的一对一的数据接收/传输。然而,要真正高速操作前述存储模块,进一步需要处理根据存储 模块上的DRAM的位置而在数据信号和时钟及命令/地址信号之间生 成的时滞(skew),进一步,需要对缓冲器中的时钟时序相对于从各 DRAM传输并以不同时序到达缓冲器的数据执行匹配。这里,参考图41,更具体的说明前述要点。缓冲器105和多个 DRAM 110安装在所示的存储模块103上。安装在存储模块103上的 每一DRAM 110的封装尺寸通常宽约14mm,并且即使对产品更新换 代也保留该尺寸。当每个具有该尺寸的DRAM 110都如图所示的安装 时,例如,当五个DRAM 110以9mm的规则间距安装时,每一时钟线、命令/地址线和DQ信号线在远端DRAM 110 (以110F表示)和缓冲器 105之间的布线长度都是65mm,而它们在近端DRAM 110 (以110N 表示)和缓冲器105之间的布线长度是9mm。当以800MHz的高频操作该尺寸的存储模块103时,由于时钟和 命令/地址信号以及DQ信号之间的信号传播时间的差异,在远端 DRAM IIOF生成电平的时滞,该电平的时滞相对于高速操作(800MHz) 的操作周期(1250ps)是不可忽略的。更具体地,由于时钟和命令/地址信号是从缓冲器105通过公共布 线输入各DRAM 110的,所以大约1.5pFX2X5的输入电容分布在相 对于时钟和命令/地址信号的布线上。于是,时钟和命令/地址信号的信 号单位传播时间(tPD)变为约14ps/mm。另一方面,DQ信号在缓冲 器和各DRAM 110之间通过一对一或一对二布线传输/接收,于是约 2.5pFX2的输入电容分布在相对于DQ信号的布线上。于是,DQ信号 的信号单位传播时间tPD变为约8ps/mm,并且可以理解,DQ信号的 信号单位传播时间比时钟和命令/地址信号的信号单位传播时间短。根据在时钟和命令/地址信号以及DQ信号之间的信号传播时间中 的这个差异,在远端DRAM110F处生成电平的时滞,该电平的时滞相 对于高速操作(800MHz)的操作周期(1250ps)不能被忽略。在所示 的存储系统中,时钟和命令/地址信号在写操作时的信号传播时间是910 (=14X65) ps,而DQ信号的信号传播时间是520 (=8X65) ps。所 以,在远端DRAM 110F处的时钟和命令/地址信号以及DQ信号之间 生成390ps的时滞。当将写命令(WRT)提供给处于生成了该时滞状态的远端DRAM 110F时,写命令以来自缓冲器105的缓冲器时钟信号的相位输入到 DRAM。另一方面,在接收写命令之后,各DRAM 110内的数据写操作与 缓冲器时钟信号同步地完成。这意味着在数据接收DRAM内部时钟的 前沿接收的数据应当在一个周期期间与缓冲器时钟信号的相位时序相 匹配。例如,在数据接收DRAM内部时钟的前沿接收的数据与在缓冲器 时钟信号的后沿的时钟信号相位时序匹配,而在后沿接收的数据与在 缓冲器时钟信号的前沿的时钟信号相位时序匹配。结果,交替地生成 内部数据。当将该数据的匹配从一个时序移位至另一时序时,需要有 设置时间和保持时间。在图41所示的系统中,在近端DRAM 110N处用于将以数据接收 DRAM内部时钟的时序接收的数据移位匹配至缓冲器时钟时序的设置 时间和保持时间分别是679ps和571ps,而在远端DRAM 110F处的设 置时间和保持时间分别是1015ps和235ps。由此可清楚地看出,由于在近端DRAM处时钟信号和DQ信号之 间的时滞是54ps,即小,所以对于设置时间和保持时间得到均一的裕 量,而在远端DRAM 110F处,由于390ps的时滞所以保持时间变为 235ps (0.19时钟周期),即短,使得无法得到充分的时间裕量。进一步,由于时钟信号的传播时间(等于命令的传播时间)和DQ 信号的传播时间之间的差异,响应读(READ或RED)命令而从各 DRAM传输的DQ信号以不同的到达时间到达缓冲器105。例如,时钟 信号(命令)到近端DRAM110N的传播时间是126ps,且DQ信号从 近端DRAM 110N到缓冲器105的传播时间是72ps,而时钟信号(命 令)到远端DRAM 110F的传播时间是910ps,且DQ信号从远端DRAM 110F到缓冲器105的传播时间是520ps。假设从读命令到数据输出的延迟对于各DRAM是相等的,例如八个时钟,在近端DRAM 110N处的总信号双向传播时间是198ps,而在 远端DRAM 110F处的总信号双向传播时间是1430ps,即其间的差是 1230ps。于是,在缓冲器105处,有必要将不同到达时间的数据与时钟信 号的时序再次匹配,并将它们传递至存储控制器。进一步,从前述可 清楚地看出,来自近端DRAM 110N的数据和来自远端DRAM 110F的 数据在缓冲器105中达到跨度不同的时钟周期。于是,有必要在缓冲 器105处对于来自各DRAM 110的每个数据判断应匹配哪一周期。下面,参考附图,说明考虑了前述时滞的本发明的例子。在下面的例子中,假设提供给各DRAM的时钟信号(这里称为"缓 冲器时钟信号")是通过将提供给缓冲器105的时钟(这里称为"全 局时钟")二分频而生成的,用于处理前述的时滞,并且以与生成的 缓冲器时钟信号相等的频率传输DPS信号。于是,命令/地址信号与时钟信号的前沿和后沿同步地被传输/接收。进一步,以四倍于时钟信号 的频率,与DPS信号同步地接收/传输数据信号。参考图42,显示了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例子的存储系统中使用 的DRAM,其中写/读数据相位信号(WDPS/RDPS)通过互不相同的 布线被输入/输出。图42所示的DRAM 110具有命令/地址接收时钟发生电路(DLL) 500和域交叉电路501,这与其它图中显示的DRAM 110不同。所示的 时钟发生电路(DLL) 500和域交叉电路501分别响应于从缓冲器接收 到缓冲器时钟信号和命令/地址信号而工作,这两个信号各自具有 400MHz的频率。在所示的例子中,命令/地址信号以缓冲器时钟信号的时序(后面也称其为"时钟信号")接收入DRAM 110,并被发送至根据数据相 位信号(WDPS)而在DRAM 110内生成的数据相位时钟。通过这样, 命令/地址信号变为基于数据相位(WDPS)而生成的内部命令,然后, DRAM 110的内部读/写操作根据这个内部命令而执行。这意味着 DRAM 110的内部读/写操作与WDPS的数据相位同步地实现。这里,为了使得DRAM 110中的时钟的相位相对于发送目的地 WDPS的相位而向设置时间和保持时间分配裕量,WDPS信号在缓冲 器105中延迟全局时钟的一个时钟(以ltCK代表),即分频器时钟的 180度。参考图43,显示了 DRAM 110中提供的域交叉电路501的具体结 构。所示的域交叉电路501是用于将命令/地址信号从缓冲器时钟信号 的相位域交叉至WDPS相位的电路,并且包括第一锁存电路511和第 二锁存电路512。特别地,第一锁存电路511包括用于根据0度相位时 钟和180度相位时钟而接收命令信号并将其锁存的两个接收器,而第 二锁存电路512包括用于根据0度数据相位时钟和180度数据相位时 钟而保持来自第一锁存电路511的命令信号的两个触发电路。这里,O度和180度相位时钟是在图42所示的命令/地址接收时钟 生成电路500处生成的,并且分别代表接收的缓冲器时钟信号的0度 和180度相位。另一方面,O度和180度数据相位时钟分别代表写数据 相位信号(WDPS)的0度和180度相位。如图42所示,0度和180度数据相位时钟是在响应于WDPS而操 作的时钟复制及相位调整电路(DLL) 205处生成的。由此可清楚的看出,可以理解,所示的域交叉电路501将具有缓 冲器时钟信号的0度或180度相位的命令信号(或地址信号)的同步 移位至具有数据相位信号(WDPS)的0度或180度相位的同步,并将其作为DRAM内部命令/地址信号输出。参考图44,显示了形成与图42所示的DRAM 110合作的本发明 的第一个例子的缓冲器105的具体结构,其中缓冲器105实现相对于 图42的DRAM 110的数据信号DQ的传输/接收。所示的缓冲器105 具有时钟分割/相位比较调整电路601,其响应于接收到存储控制器(未 显示)提供的全局时钟而操作。时钟分割/相位比较调整电路601将通 过把全局时钟二分频而得到的缓冲器时钟作为时钟信号输出至DRAM 110,同时输出DRAM的WDPS。图中,仅显示了为远端DRAM 110F 输出WDPS的一部分。进一步,所示的时钟分割/相位比较调整电路601在内部将数据输 出缓冲器内部时钟和WDPS缓冲器内部相位时钟分别输出至DQ输出 驱动器301和域交叉电路602。这里,WDPS缓冲器内部相位时钟代表 远端DRAM 110F的WDPS的0度、90度、180度和270度相位。另一方面,响应于从远端DRAM 110F接收到作为数据相位信号 的RDPS而操作的时钟复制/相位调整电路305生成代表RDPS的0度、 90度、180度和270度相位的数据接收缓冲器内部相位时钟,并将它 们提供给域交叉电路602。缓冲器105中的域交叉电路602包括第一级数据锁存电路611和 第二级数据锁存电路612。特别地,域交叉电路602是用于从RDPS相 位域交叉至WDPS相位的电路,并且如图45所示,它包括第一级数据 锁存电路611和第二级数据锁存电路612,其中第一级数据锁存电路 611用于根据与RDPS的0度、90度、180度和270度相位同步生成的 缓冲器内部相位时钟,接收从DRAM 110读取的数据信号DQ,并将其 锁存;第二级数据锁存电路612用于锁存第一级数据锁存电路611的 输出。第二级数据锁存电路612包括分别根据以图44所示的时钟分割 /相位比较调整电路601生成的WDPS缓冲器内部相位时钟(270、 0、90和180度)进行锁存的触发电路,并以WDPS缓冲器内部相位时钟 的相位来锁存第一级数据锁存电路611的输出,然后将其作为缓冲器 内部数据信号输出。参考图46,下面说明在写操作时所示例子的操作。这里,将描述 在写操作时缓冲器105和近端DRAM IION之间的操作。其中,假设为 了在各DRAM 110中将命令/地址信号与全局时钟相匹配,即为了将命 令/地址信号从缓冲器时钟的相位域移至WDPS的相位域,缓冲器105 通过将WDPS延迟一个系统时钟时间相位(1250ps)而将WDPS输出 至近端DRAM110N,并且写延迟(WL)是六个系统时钟。如图所示,当接收到800MHz的全局时钟(见第一条线)时,缓 冲器105的时钟分害U/相位比较调整电路601输出400MHz的缓冲器时 钟(见第二条线)。与缓冲器时钟同步,写命令(WRT)被输出至近 端DRAM IION。另一方面,400MHz的写相位信号(WDPS)经过对 应于一个全局时钟(1250ps)的相位的延迟,即经过缓冲器时钟信号的 1/2相位的延迟,被输出至近端DRAM IION。在前述的WL后,写数 据信号(DQ)与WDPS同步地输出至近端DRAM IION。另一方面,在近端DRAM 110N处,如前所述,缓冲器时钟和写 命令(WRT)在126ps后的传播时间到达,而WDPS在较短的54ps传播时间到达。如图42所示,在近端DRAM 110N处,命令/地址接收时钟发生电 路500生成代表接收的缓冲器时钟的0度和180度的0度和180度相 位时钟。进一步,接收WDPS的近端DRAM110N的时钟复制/相位调 整电路205生成代表WDPS的0度和180度相位的0度和180度相位 数据相位时钟。在所示的例子中,在DRAM处与时钟信号同步接收的命令/地址信号受到从0度相位时钟(缓冲器时钟的相位)到0度相位数据相位时钟(WDPS的0度相位)的域交叉的控制,并且结果是,与0度相 位数据相位时钟同步地生成了内部写命令(WRT)。这意味着实现了 从缓冲器时钟相位到WDPS相位的域交叉,并且数据信号(DQ)的写 操作在6WL后响应于内部生成的写命令(WRT)而执行。这样构造的近端DRAM 110N的用于将命令/地址信号从时钟相位 移至数据相位的设置时间和保持时间分别是1196ps和1304ps,并且因 此可以看出,能够保证足够的时间裕量。近端DRAM 110N生成与接收的WDPS同相的RDPS,并将其输 出至缓冲器105,其在144ps的传播时间之后到达缓冲器105。参考图47,显示了写操作时在根据前述例子的存储系统中的缓冲 器105和远端DRAM 110F之间的操作。如图所示,写命令(WRT) 与400MHz的缓冲器时钟同步地输出,而WDPS相对于缓冲器时钟, 经过1250ps延迟的缓冲器时钟信号的1/2相位的延迟而输出。写命令 (WRT)和缓冲器时钟以及WDPS在经过不同延迟时间的延迟后到达 远端DRAM IIOF。它们在缓冲器时钟和WDPS之间生成390ps的前述 时滞的状态下,在远端DRAM 110F被接收。在远端DRAM 110F处, 使得接收的写命令WRT与接收的WDPS的时序相匹配,从而与接收 的WDPS同步地生成DRAM内部命令(WRT),并且在6WL后从DRAM 内部命令写入数据信号(DQ)。如图所示,用于将命令/地址信号从时钟相位移至数据相位的这样 构造的远端DRAM 110F的保持时间和设置时间可以分别是1640ps和 860ps。因此,可以看出,能够保证充足的时间裕量。进一步,如图所示,已经接收了 WDPS的远端DRAM 110F与 WDPS同步地将RDPS输出至缓冲器105,其中RDPS与WDPS相位相同。在生成WDPS的1040ps之后,缓冲器105从远端DRAM 110F 接收具有相应相位的RDPS。在这个例子中,RDPS与WDPS相位相同。 因此,RDPS的0度相位对应于WDPS的0度相位,RDPS的90度相 位对应于WDPS的90度相位,类似地,RDPS的180度和270度相位 分别对应于WDPS的180度和270度相位。现在,参考图48,描述根据前述例子的存储系统中的读操作,其 中缓冲器105将读命令(RED)与缓冲器时钟同步地输出至远端DRAM 110F。如上所述,当在WDPS传输后经过了 1040ps时,具有相应相位 的RDPS从远端DRAM 110F到达缓冲器105。另一方面,在远端DRAM 110F侧,具有相同相位的RDPS与接 收的WDPS同步输出至缓冲器105。缓冲器105将读命令(RED)与 缓冲器时钟同步地输出至远端DRAM 110F。远端DRAM 110F以缓冲 器时钟信号的时序接收读命令,并将其发送至基于WDPS生成的数据 相位时钟。结果是,读命令信号变为基于数据相位(WDPS)而生成的 内部命令,然后,DRAM110F的内部读操作由这个内部读命令实现。 在从接收的RED经过八个全局时钟之后,读出数据信号(DQ)。读出 的数据信号与RDPS同步地从远端DRAM110F输出至缓冲器105,并 且在520ps后在缓冲器105被接收。在这种结构中,缓冲器105中用于从RDPS相位域交叉至WDPS 相位的时序裕量是835ps,因此可以理解,能够得到充足的时序裕量。进一步,参考图49和图44,说明在读操作时前述例子中的缓冲 器105中的操作。这里,假设数据信号(DQ)从远端DRAM 110F中 读出。在缓冲器105处,与接收的RDPS同步地接收读数据信号(DQ)。 图44所说的缓冲器105从RDPS生成代表RDPS的相位的四相位数据 接收缓冲器内部时钟(0、 90、 180和270度),并将它们提供给域交 叉电路602的第一级数据锁存电路611。于是,来自远端DRAM110F的数据信号(DQ)被与那些四相位数据接收缓冲器内部时钟同步地存 入第一级数据锁存电路611,然后被提供给第二级数据锁存电路612。从在缓冲器105生成的WDPS (全局时钟)得到的四相位缓冲器 内部相位时钟被从时钟分割/相位比较调整电路601提供给第二级数据 锁存电路612,并且根据四相位缓冲器内部相位时钟将第一级数据缓冲 器611的输出存入第二级数据锁存电路612。结果是,使得从远端 DRAM 110F读出的数据信号(DQ)与缓冲器105中生成的内部时钟 匹配,以从缓冲器105输出至存储控制器。现在,参考图50,说明在读操作中,当处理来自近端和远端DRAM IION和110F的数据信号(DQ)时缓冲器105的操作。假设相对于缓 冲器时钟延迟了 1/2相位的读命令(RED)禾口 WDPS与缓冲器时钟同 步地,从缓冲器105输出至近端和远端DRAM 110N和110F。在这种 情况中,如图所示,相位与WDPS信号的相应相位相同的RDPS信号 以延迟了 144ps的时序从近端DRAM IION输入到缓冲器105,而它以 延迟了 1040ps的时序从远端DRAM IIOF输入到缓冲器105。这里,假 设将缓冲器105设置为在生成读命令(RED)后刚过去(8 + 2.5)全局 时钟的时间就启动数据接收操作,用于在缓冲器105中将近端和远端 DRAM的与RDPS同步读出的数据信号(DQ)的时序从RDPS相位移 至WDPS相位,即时钟相位,的保持时间分别是770ps和1665ps,并 且它们的设置时间分别是1731ps和835ps,并且因此可以理解,保证 了充足的时间裕量。下面以更概括的方式描述前述操作。通过对系统时钟(全局时钟) 信号n分频而得到的缓冲器时钟信号以及与缓冲器时钟信号频率相等 的数据相位信号(WDPS),从缓冲器105提供给DRAM。另一方面, 命令/地址信号从缓冲器105传输,同时与缓冲器时钟信号相匹配。当 在一个周期内传递的命令/地址信号最大为m倍时,每一命令/地址信号 在DRAM处,被从缓冲器时钟信号的时序开始每1/m相位生成的内部时钟信号之一所接收。另一方面,在每一 DRAM 110中,命令/地址信号被发送至之前相关的内部数据相位时钟之一,从而生成内部命令/地址信号,其中类似地,所述内部数据相位时钟是从缓冲器105传输的数据相位信号 (WDPS)的时序开始每1/m相位内部生成的。另一方面,在每一 DRAM 110中,命令/地址信号发送至之前相关 联的内部数据相位时钟之一,以便生成内部命令/地址信号,其中类似 地,该内部数据相位时钟是从由缓冲器105传输的数据相位信号 (WDPS)的时序开始,每l/m相位生成的。写入各DRAM 110的数据信号被从缓冲器105传输至DRAM 110, 同时与数据相位信号(WDPS)的时序相匹配。当一个周期内传递的数 据信号在最大值为k倍时,数据信号在每一DRAM 110被接收并由内 部时钟信号之一存储于每一 DRAM 110中,该内部时钟信号是在 DRAM 110处,从由缓冲器105传输的数据相位信号(WDPS)的时序 开始,每l/k相位生成的。另一方面,从各DRAM 110读取的数据信号从DRAM 110传输, 同时与数据相位信号(RDPS)的时序相匹配,并且在缓冲器105处由 内部时钟信号之一接收,该内部时钟信号是从由DRAM 110传输的数 据相位信号(RDPS)的时序开始,每l/k相位生成的。这个RDPS被 发送至之前相关联的内部时钟之一,从而生成内部读数据信号,其中 该内部时钟是从缓冲器105中最初生成的数据相位信号(WDPS)的时 序开始,每1/k相位生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命令/地址信号被与缓冲器时钟信号的前沿和后沿 同步地传输至缓冲器105,并被与缓冲器时钟信号的前沿和后沿同步地 送入DRAM。参考图51,显示了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例子的存储系统中使用的DRAM 110。根据这个例子的DRAM 110被构造为,使用从WDPS 生成的相位时钟接收数据信号,并将其发送至从缓冲器时钟信号生成 的相位时钟。所以,所示的DRAM 110包括响应于WDPS的接收而操 作的时钟复制/相位调整电路521,并且时钟复制/相位调整电路521连 接至接收复制器523及接收相位比较电路525。在来自接收相位比较电 路525的接收相位调整信号的控制下,所示的时钟复制/相位调整电路 521从WDPS生成四相位数据接收DRAM内部相位时钟(0、 90、 180 和270度),并将它们提供给域交叉电路501的第一级数据锁存电路 527。另一方面,缓冲器时钟信号被提供给时钟复制/相位调整电路 (DLL) 205,该时钟复制/相位调整电路(DLL) 205由此生成四相位 相位时钟,并将它们提供给域交叉电路501的第二级数据锁存电路529。再参考图52,向域交叉电路501的第一级数据锁存电路527提供 来自缓冲器105的数据信号(DQ),并进一步从时钟复制/相位调整电 路521向它提供由WDPS生成的四相位数据接收DRAM内部相位时 钟。因此,由四个接收器/锁存器组成的第一级数据锁存电路527以四 相位数据接收DRAM的时序接收数据信号(DQ)并将其锁存,并且将 它的输出分别提供给由四个触发电路组成的第二级数据锁存电路529。四相位DRAM内部相位时钟被分别提供给第二级数据锁存电路 529的四个触发电路,并且第一级数据锁存电路527的输出被根据四相 位DRAM内部相位时钟而存储,并作为DRAM内部数据信号而输出。进一步,时钟复制/相位调整电路205从缓冲器时钟信号生成0和 180度的二相位相位时钟,并将它们提供给命令/地址接收器531。命令 /地址接收器531根据二相位相位时钟接收命令/地址信号,并将其作为内部命令/地址信号而输出。因此,内部命令/地址信号以缓冲器时钟相 位而生成,并且DRAM的内部读/写操作与缓冲器时钟相位同步地实 现。参考图53,显示了被使用的且连接至前述DRAM 110的缓冲器105 的特定例子。所示缓冲器105中包括的时钟分割/相位比较调整电路601 将缓冲器内部四相位相位时钟提供给域交叉电路602,并进一步将数据 输出缓冲器内部四相位时钟输出至DQ输出驱动器301,这与图44所 示的缓冲器105不同。进一步,向所示的域交叉电路602提供数据接 收缓冲器内部四相位时钟,该时钟是基于来自时钟复制/相位调整电路 305的RDPS而生成的。再参考图54,图53所示的域交叉电路602的第一级数据锁存电 路611包括用于根据四相位数据接收缓冲器内部相位时钟而接收数据 信号(DQ)并将其锁存的四个接收器,并且各接收器的输出被分别提 供给形成第二级数据锁存电路612的四个触发电路。这些触发电路根 据四相位缓冲器内部相位时钟锁存第一级数据锁存电路的输出。如图 所示,对应于0、 90、 180和270度数据接收缓冲器相位时钟,即代表 RDPS的时钟,而在第一级数据锁存电路611中被接收和锁存的输出, 分别在对应于270、 0、 90和180度内部相位时钟的第二级数据锁存电 路612中被锁存,并且因此可以理解,数据被不同相位时钟锁存。换 言之,在所示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在缓冲器时钟信号的相位中执行 了到90度超前相位的移位。参考图55,说明在缓冲器105和近端DRAM IION之间的写操作。 缓冲器105将WDPS输出至近端DRAM 1ION。为了保证用于将数据信 号(DQ)在DRAM 110中从WDPS相位域移至时钟相位域的时间裕量, WDPS具有相对于缓冲器时钟信号超前90度(相对于全局时钟的1/2 时钟;625ps)的相位。图中,写命令(WRT)被与缓冲器时钟同步地从缓冲器105输出 至近端DRAM110N。另一方面,在对应于全局时钟的六个时钟的写延 迟之后,数据信号(DQ)被与WDPS同步地从缓冲器105输出。缓冲器105与缓冲器时钟同步地输出缓冲器时钟和写命令 (WRT),并进一步输出WDPS且同时将它与缓冲器时钟匹配。在这种情况中,写命令(WRT)和WDPS (即DQ)在近端DRAM 110N接收,且它们之间有54ps的传播延迟差。在从接收的写命令之后6个WL (写延迟)后,当数据信号(DQ) 从缓冲器105与WDPS同步地输出时,它对应于从WDPS生成的数据 相位时钟被输入DRAM 110N,并且发送至从缓冲器时钟信号生成的相 位时钟。这里,用于从数据相位域交叉至时钟相位的保持时间和设置 时间分别是1821ps和679ps。所示的近端DRAM 110N以接收的缓冲 器时钟的时序将RDPS输出至缓冲器105。在72ps后,即在从全局时 钟的相应相位的198ps之后,RDPS被输入缓冲器105。参考图56,显示了相对于远端DRAM IIOF的写操作。在这种情 况中,假设在远端DRAM IIOF接收的写命令(WRT)和数据信号(DQ) 之间存在390ps的时滞传播延迟时间差,在缓冲器时钟和WDPS之间 也存在类似的时滞。考虑到这一点,WDPS的相位超前90度,并且执 行从WDPS相位到缓冲器时钟相位的域交叉。结果是,即使在远端 DRAM110F中,如图所示,也能够保证用于从数据相位域交叉至时钟 相位的1485ps的保持时间和1015ps的设置时间,从而得到充足的时序 裕量。进一步,在读操作时,如图57所示,DRAM 110将RDPS传输至 缓冲器105,以与缓冲器时钟相位同相,并且数据信号(DQ)在与RDPS 匹配的同时被传输至缓冲器105。缓冲器105根据从RDPS生成的相位时钟信号接收数据信号。以这种方式,通过在缓冲器105内将数据信号发送至基于时钟信号生成的相位时钟信号,有可能将它与缓冲器105内的时钟相位相匹配。在缓冲器105中,为了使得缓冲器105中的RDPS的相位能够相 对于发送目的地时钟将裕量分配至设置时间和保持时间,执行使RDPS 的0度对应时钟信号的270度的发送。通过这个操作,如图58所示,当来自近端和远端DRAM的读数 据在缓冲器105被接收时,可以保证充足的设置时间和保持时间。在 所示的例子中,在近端DRAM 110N中能够保证823ps的保持时间和 1677ps的设置时间,而在远端DRAM 110F中能够保证2055ps的保持 时间和445ps的设置时间。在所示的例子中,在数据信号读操作中,总 延迟等于DRAM中地1.5时钟与读出时间之和。从前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图42和51中所示的DRAM 110中的命 令/地址接收时钟发生电路500和521、域交叉电路501和时钟复制/相 位调整电路205作为DRAM侧电路而操作,用于吸收数据信号和命令 /地址信号之间的时滞,而图44和52所示的缓冲器105中的时钟分割/ 相位比较调整电路601、域交叉电路602和时钟复制/相位调整电路305 作为用于吸收时滞的缓冲器侧电路而操作。在前述的两个例子中,提供给每一 DRAM的时钟信号和数据相位 信号(W/RDPS)是在缓冲器105中通过对系统时钟信号(即全局时钟) 2分频(一分为二或除以2)而生成的。进一步,在每一 DRAM和缓 冲器105中,在命令/地址信号的情况下,时钟相位信号和数据相位信 号以每l/2相位生成,而在数据信号的情况下,则时钟相位信号和数据 相位信号以每1/4相位生成。进一步,内部生成并具有不同相位的时钟 相位信号和数据相位信号互相关联,从而对时钟之间的接收的信号的 时序进行移位。在这种情况中,由于每一相关联的信号的周期二倍于系统时钟信号周期,所以可以如上所述的相对于发送目的地相位信号 保证对于设置时间和保持时间的裕量。在这种情况中,对于设置时间和保持时间的裕量是完美的,使得 接收了要发送的信号的相位信号的边沿正好位于发送目的地相位信号的边沿之间的中间位置。然而,在信号从缓冲器传输至DRAM的情况, 可能执行调整,以相对于时钟信号延迟或超前缓冲器中WDPS的相位, 从而更接近它。进一步,当在缓冲器中匹配来自DRAM的DQ信号时,可以选择 发送侧相位信号,从而来自远端和近端DRAM的RDPS的边沿接近用 作发送目的地相位信号的WDPS或时钟信号的中间位置。在前述的例 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WDPS或时钟信号的270度相位信号被设置 为对应RDPS的0度相位信号,从而达到来自DRAM的DQ信号的时 序匹配。进一步,直至DQ信号从DRAM传递至缓冲器才与模块上的时钟 同步的飞升时间(flight time)在第一个例子的情况中变为数据信号在 缓冲器和DRAM之间往返所需的时间,同时它在第二个例子的情况中 变为读命令从缓冲器传输至DRAM所需的时间和数据信号从DRAM传 输至缓冲器所需时间之和。在第一个例子中它变为最大为1040ps (对 于远端DRAM的情况),而它在第二个例子中变为最大为1430ps。通 过将系统时钟信号二分频,有可能在一个周期(2500ps)内执行处理(与 缓冲器上的最初时钟相位匹配)。参考图59,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例子的存储系统。在这个例 子中,使用了 DPS (数据相位信号),并且在抑制布线数目增加的同 时,使得不同信号的DPS的传输/接收成为可能。这个例子与其它例子 的不同之处在于,从每一 DRAM传输的RDPS以及从缓冲器105传输 的WDPS通过公用信号线被传输/接收,并且控制信号(指示)从缓冲器105传输至DRAM 110。这个控制信号(指示)在DRAM 110侧, 在用于从缓冲器105接收数据相位信号(WDPS)的时间周期和用于向 缓冲器105传输数据相位信号(RDPS)的时间周期之间进行切换。另 一方面,缓冲器105根据自身的控制信号(指示)切换缓冲器105中 的数据相位信号(DPS)的接收/传输。如图59所示,由于控制信号可以在存储模块上的DRAM 110之间 共享,所以用于控制信号(指示)的布线只增加了一条。在根据前面所述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存储系统(即存储模块103) 中,当信号线共享RDPS和WDPS时,有必要以漏极开路模式构造驱 动电路。然而,在这个例子中,它还可以是CMOS推拉驱动器,或者 可以使用不同的信号,使得能够提高时序准确性。参考图60,显示了在这个例子中使用的DRAM 110的构造,而图 61显示了该例中类似地使用的缓冲器105的构造。从图61中可以清楚 地看出,缓冲器105具有DPS控制信号生成电路701,并且控制信号 (指示)从DPS控制信号生成电路701传输至DRAM 110,而内部控 制信号从DPS控制信号生成电路701输出至时钟分割湘位比较调整电 路601、时钟复制/相位调整电路305和接收相位比较电路306。另一方面,图60所示的DRAM 110具有DPS控制电路541,其 响应接受到控制信号(指示)而切换DPS驱动器207的模式,并改变 时钟复制/相位调整电路521和接收相位比较电路525的状态。由于己 经解释了其它元件,所以这里不给出它们的细节。参考图62,显示了在用于根据从缓冲器105传输的控制信号(指 示)而从缓冲器105传输数据相位信号的时间周期和用于根据控制信 号而从DRAM传输数据相位信号的时间周期之间进行切换的时序。在 所示的例子中,两个时间周期被交替切换。图63显示的情况中,指示的切换时间周期在用于允许DLL锁定 (lock on)的初始化期间设置得长,而切换时间周期在用于微调的正 常操作期间设置得与初始化期间相比短。以这种方式,缓冲器105可 以将切换时间周期在初始化期间设置为长,从而允许DLL进行锁定; 而它可以将切换时间周期在正常操作期间设置得与初始化期间相比较 短,从而解决了工作噪声引起的波动。在这种结构中,尽管DRAM处 的相位锁定时间在需要微调的初始化期间变得长,但是由于工作噪声 引起的相位变化小,所以不会产生问题。在前述例子中,在假设全局时钟的周期,即有效工作频率是 800MHz的情况下,估计设置时间和保持时间。如果频率降低,则设置 时间和保持时间也相应地降低,并且因此,在设计存储模块时可以以 最大期望频率执行前述相位调整。在前述例子中,只说明了在存储模块上提供缓冲器的存储系统。 换言之,只说明了可以增加存储模块数的存储系统。然而,本发明还 可以应用于具有以下结构的存储系统其上安装了没有缓冲器的单个 存储模块受到存储控制器的控制。在这种类型的存储系统中,前述例 子中的缓冲器的功能可以由存储控制器实现。参考图64,显示了前述存储系统的一个例子,作为本发明的另一 个例子。所示的存储系统1000包括存储控制器1011、时钟发生器102 和单个模块1031,在该模块1031上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安装了四个 DRAM 110 (1至4)和五个DRAM U,至5')。换言之,所示的存储 系统1000与其它图中所示的各存储系统基本相同,其中提供了存储控 制器1011而不是缓冲器105。在所示的例子中,存储控制器1011和 DRAM 110分别通过相同长度的数据布线DQ相互连接,并且在各 DRAM 110处,来自存储控制器1011的数据信号DQ的到达时间基本 相同。在模块1031上,左侧的四个DRAM 110 (l至4)通过公用时钟 布线和公用命令/地址布线连接至存储控制器1011,而右侧的五个 DRAM 110 (l,至5')也通过其它公用时钟布线和公用命令/地址布线 连接至存储控制器1011。 S卩,可以看出,左侧DRAMllO (1至4)和 右侧DRAM 110 (l'至5')通过不同的时钟布线和命令/地址布线连接 至存储控制器1011。对于位于具有所示拓扑结构的存储系统的远端处的DRAM 110 (4)和(5,),相对于存储控制器1011的时钟布线和地址/命令布线 以及相对于存储控制器1011的数据布线DQ之间的布线长度有很大不 同。于是,在DRAM 110 (4)和(5,)处,来自存储控制器1011的 时钟信号(命令/地址信号)和数据信号DQ之间的传播延迟差变得比 前述模块中的大。例如,在所示的例子中,假设DRAM间距是13mm且信号单位传 播时间tPD是14ps/mm,模块1031上的命令/地址信号的延迟在DRAM 110 (4)处变为728ps (13X4X14),而在DRAM 110 (5,)处变为 910ps (13X5X14)。假设时钟和命令/地址信号以及数据信号DQ从 存储控制器1011到模块1031的输入端的传播延迟互相相等,则在模 块1031上的前述延迟分别变为命令/地址信号和数据信号DQ之间的时滞差。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例子的存储系统1000使用利用的前述DPS (数据相位信号)的域交叉技术处理这些时滞差。参考图65,显示了 图64所示的存储系统1000中的写操作。首先,时钟发生器102生成 800MHz的参考时钟(即系统时钟),并将它们提供给存储控制器1011。 存储控制器1011将参考时钟(系统时钟)二分频以生成400MHz的系统时钟,同时与生成的系统时钟同步地生成写命令(WRT)。进一步,在图64所示的存储控制器1011中,生成了相对于时钟 信号超前卯度的DPS(WDPS),并且这个WDPS被传输至DRAM 110。 在图65中,显示了 WDPS仅被传输至DRAM110 (l'至5,)的情况。 通过生成具有相对于时钟信号的超前相位的DPS,能够保证用于将命 令/地址信号从时钟相位域交叉至DPS相位,即DRAM 110中的数据信 号DQ相位,的设置时间和保持时间的裕量。即,通过使用相位相对于 时钟相位经过移位的DPS,有可能对域交叉执行时序调整。在图65中,当在DRAM 110 (r)处与时钟信号同步地接收写命 令(WRT)时,使得WRT与DRAM 110 (1,)处接收的DPS匹配, 以作为DRAM内部比较信号(DRAM内部命令)而生成。在生成DRAM 内部命令信号之后等待6个写延迟时间之后,在DRAM 110 (r)中完成数据信号写操作。另一方面,时钟信号和WRT被提供给DRAM 110 (5'),其与 DRAM 110 (1,)相比具有延迟,并且DPS也以相对于时钟信号延迟 965ps被提供给DRAM 110 (5,)。在这种状态下,在DRAM 110 (5,) 处,使WRT与DPS匹配,以作为内部命令信号(DRAM内部命令) 而生成。从图65可以清楚地看到,可以理解,通过实现前述的域交叉, 能够在DRAM 110 (1,)和(5,)中保证充足的设置时间和保持时间。参考图66,显示了在图64所示的存储系统1000中的读操作。与 写操作类似,存储控制器(MC) 1011与400MHz的时钟信号同步地生 成读命令(RED)。进一步,存储控制器(MC) 1101生成相位相对于 时钟信号超前90度的DPS (RDPS)。来自存储控制器1011的时钟信号(CLK)和读命令(RED)在互 不相同的传播延迟时间之后到达DRAM 110 (l'至5'),而DPS通过长度相等的数据布线以基本相同的时序到达DRAM 110 (l'至5')。以远端DRAM 110 (5')为例,DRAM 110 (5')与时钟信号同步 地接收读命令(RED),并进一步接收DPS。与提供给其它DRAM 110 的DPS类似,在存储控制器(MC)处生成目标DPS后经过700ps延 迟时间之后,目标DPS被提供给远端DRAM 110 (5')。在远端DRAM 110(5')中,将与时钟信号同步地接收的RED匹配在远端DRAM 110 (5,)接收的DPS,以作为内部命令信号(DRAM内部命令)而生成。 以这种方式,执行从时钟信号的时序到DPS的时序的域交叉。另一方面,在图64所示的存储系统1000中,在各DRAM 110处, 来自存储控制器1011的数据信号DQ的到达时间基本相同。然而,在 存储控制器1011中,有必要识别出从各DRAM 110接收的数据信号 DQ,即识别出接收的数据DQ对应于哪个读命令(RED)。因此,存 储控制器1011接收来自各DRAM 110的DPS,并使接收的DPS的时 序匹配存储控制器(MC)的WDPS的时序,即执行域交叉。在存储控 制器(MC) 1011处,从DRAM 110读取的数据信号DQ与来自DRAM 110的DPS (R)同步地接收,并与存储控制器(MC) 1011的DPS (W) 的时序匹配。即,在存储控制器(MC) 1011处,在DPS (R)的相位 接收的数据信号DQ被移位至DPW (W)的相位,即返回到时钟信号 的相位。于是,在存储控制器(MC) 1011中,通过计数来自读命令(RED) 的发行的时钟数目,有可能确定数据信号DQ对应于哪一读命令 (RED)。在图66中,假设存储控制器(MC) 1011和模块1031之间的间 距是lOOmm。在这种情况中,在存储控制器(MC) 1011处,从DPS (W)的传输到具有相应相位的DPS(R)的接收的延迟时间是1400ps, 并且用于在这种情况中的域交叉的设置时间和保持时间分别变为1400ps和1100ps,从而能够得到充足的时序裕量。在图66中,DPS (W)从存储控制器(MC) 1011传输至DRAM 110,并且相位与接收的DPS (W)相同的DPS (R)从DRAM 110传 输至存储控制器(MC) 1011。于是,可以理解,这个实施例采用了DPS在相同的DPS布线上双 向地传输的系统。于是,实际上,使用了存储控制器(MC) 1011和各 DRAM 110交替传输DPS的结构,并且基于接收的DPS复制内部时钟 信号。进一步,在图64所示的例子中,相对于存储模块1031,从存储 控制器(MC) 1011生成两对命令/地址信号和时钟信号。另一方面, 当从存储控制器(MC) 1011生成一对命令/地址信号和时钟信号时, 能够得到类似的操作。参考图67,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例子的存储系统1000的结构中, 九个DRAM 110 (1)至(9)安装在模块1031上,与图64类似,其 中对于所有DRAM 110公用的命令/地址信号和时钟信号通过模块1031 的左端,从存储控制器1011提供给这九个DRAM 110。即,九个DRAM 110共享命令/地址信号和时钟信号。在这种情况中,假设传播延迟与 图64中类似的发生,(728+910) ps ( = 1638ps)的传播延迟差发生于 相对于最远端DRAM 110 (9)处的数据信号DQ的命令/地址信号和时 钟信号。即使以受到二分频的周期为2500ps的时钟信号实现域交叉, 也难以保证足以处理如此大的传播延迟差的域交叉时序裕量。为了保 证充足的域交叉所需的时序裕量,考虑使用周期比二分频得到的周期 更长的时钟。另一方面,作为保证域交叉所需的充足时间裕量同时使用服从二 分频的时钟的另一技术,考虑将模块1031上的DRAM 110分为两组(这里称为"第一和第二DQ通道"),如图67所示。在这种情况中,在 存储控制器(MC) 1011中,提供给第一和第二DQ通道的DPS (W) 的相位被相对于时钟信号而相互移位。即,在所示的存储控制器(MC) 1011中,相对于时钟信号的DPS (W)相位偏移值被设置为适合于第 一和第二DQ通道的值。在所示的例子中,DPS(W)的相位相对于第一DQ通道的时钟信 号超前90度,同时DPS(W)与第二DQ通道的时钟信号同相地传输。参考图68,说明属于第一DQ通道的DRAM 110 (1)至(4)内 的写操作。首先,存储控制器(MC) 1011将时钟发生器102生成的 800MHz的参考时钟信号二分频,从而生成400MHz的时钟信号。这个 时钟信号通过时钟布线提供给属于第一DQ通道的DRAM 110 (1)至 (4)。存储控制器(MC) 1011进一步将写命令WRT与生成的时钟 信号同步地提供至命令/地址布线上。另一方面,DPS(W)通过DPS布线提供给第一 DQ通道的DRAM 110 (1)至(4),每一 DPS布线长约100mm。在这种情况中,从图 68可以清楚地看出,DPS (W)的相位相对于时钟信号的相位超前90 度(即625ps)。在存储控制器(MC) 1011生成的DPS (W)通过DPS布线到达 第一 DQ通道的DRAM 110 (1)至(4)。另一方面,时钟信号和写命 令(WRT)通过时钟布线和命令/地址布线到达第一 DQ通道的DRAM 110 (1)至(4)。由于每一时钟布线和命令/地址布线都比DPS布线 长,所以时钟信号和写命令(WRT)的传播延迟时间变长,使得DPS 和写命令(WRT)之间的传播延迟时间差在DRAM 110 (1)处增至 807ps。在DRAM 110 (1)处,接收WRT后刚过1693ps就生成DRAM 内部命令。这意味着,在DRAM 110 (1)处,与时钟信号匹配的写命 令(WRT)与接收的DPS的时序匹配。进一步,在属于第一 DQ通道的DRAM 110之中,远端DRAM 110 (4)处的DPS (W)和时钟信号之间的传播延迟时间差变为1353ps。 还是在这种情况中,通过将写命令(WRT)与DPS的时序相匹配,可 以保证1147ps的时间裕量。有了这个时间裕量,有可能保证域交叉所 必须的设置时间和保持时间。参考图69,显示了在属于第一 DQ通道的DRAM 110 (1)至(4) 中的读操作。还是在这个例子中,读命令(RED)与时钟信号同步地 从存储控制器(MC) 1011提供给DRAM 110 (1)至(4),并且生成 的DPS相对于时钟信号超前90度,这与写操作的情况类似。这里,假 设存储控制器(MC) 1011和模块1031之间的距离是lOOmm,并且信 号单位传播时间tPD是7ps/mm, DPS在700ps后到达DRAM 110(4)。 DRAM 110 (4)使得读命令(RED)匹配DPS,从而生成内部读命令, 并将DPS (R)传输至存储控制器(MC) 1011。这个DPS (R)在生 成DPS (W)后经过1400ps后在存储控制器(MC) 1011被接收。来 自DRAM 110 (4)的数据信号DQ以匹配DPS (R)的时序在存储控 制器(MC) 1011被接收。通过将接收的DPS (R)的时序域交叉至DPS (W)的时序,存储 控制器(MC) 1011使得数据信号DQ的时序匹配DPS (W)的时序。 通过这样,在读操作期间也能够得到(1400+1100),即2500ps的时间裕量。现在,参考图70,说明属于图67所示的存储系统IOOO中的第二 DQ通道的DRAM 110 (5)至(9)的写操作。从图70可以清楚地看 出,关于第二通道,存储控制器(MC) 1011生成400Hz的时钟信号 以及匹配该时钟信号的写命令WRT,并进一步生成与时钟信号相位相 同的DPS(W)。以这种方式,在这个例子中,在属于第二DQ通道的 DRAM 110 (5)至(9)的DPS (W)和属于第一 DQ通道的DRAM 110(1)至(4)的DPS (W)之间,设置对应于时钟信号的90度的偏移 值,从而即使在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DQ之间存在大的传播延迟差,也 能够进行域交叉。特别地,来自存储控制器(MC) 1011的时钟信号(CLK)禾n WRT 通过长布线到达第二 DQ通道的DRAM 110 (5)至(9),而DPS (W) 通过相对较短的DPS布线提供给DRAM110(5)至(9)。在图70中, 仅显示了 DRAM 110 (5)和(9)的操作。从图67可以清楚地看出,DPS (W)到达DRAM 110 (5)比时钟 信号和WRT早910ps,并且在1590ps之后,DPS (W)与在DRAM 110 (5)接收的DPS (W)匹配。于是,在DRAM 110 (5)处有可能保 证域交叉所必须的设置时间和保持时间。另一方面,从图67可清楚地看出,在存储控制器(MC) 1011处 产生之后,时钟信号和WRT相对于DPS (W)经过1638ps的延迟到 达DRAM 110 (9)。在最远端DRAM 110 (9),接收的WRT与接收 的DPS(W)相匹配,从而生成内部命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WRT 和DPS(W)之间有862ps的时间裕量,所以可以看出,保证了域交叉 所需的设置时间和保持时间。参考图71,说明第二DQ通道的DRAM 110 (5)至(9)中的读 操作。还是在这个情况中,时钟信号和读命令(RED)与DPS (W) 同相地从存储控制器(MC) 1011传输至DRAM 110 (5)至(9)。在第二 DQ通道的DRAM 110中,与WRT的情况类似,DPS(W) 到达最远端DRAM 110 (9)比RED早1638ps。结果是,RED从时钟 信号的时序移位至DRAM 110 (9)处接收的DPS (W)的时序。另一方面,当在存储控制器(MC) 1011处生成DPS (W)时,DPS (W)在经过700ps之后到达DRAM 110 (9),并且接收的DPS (W)就象DPS (R)而保持原样地从DRAM 110 (9)传输至存储控 制器(MC) 1011,使得在存储控制器(MC) 1011处生成延迟了 1400ps 的DPS (R)。来自DRAM 110 (9)的数据信号DQ以DPS (R)的时序传输至 存储控制器(MC) 1011。在存储控制器(MC) 1011处,如图71所示, 以DPS (R)的时序传输的数据信号DQ与存储控制器(MC) 1011中 的DPS (W)的时序匹配。如图所示,此时的时间裕量是2500ps,并 且因此可以看出,能够保证足够执行域交叉的时间裕量。如上所示,尽管在存储控制器(MC) 1011中,在与读数据信号 DQ有关的通道之间生成了对应于偏移的时间差,仍然能够充分保证从 DPS (R)域交叉至时钟相位所需的时间裕量。如上所示,由于存储控制器1011响应于来自时钟发生器102的系 统时钟而操作,以得到类似于第一至第三例子中的缓冲器的操作,所 以提供给缓冲器和存储控制器1011的全局时钟和系统时钟可以共同称 作主时钟。在本发明中,存储系统包括存储控制器和安装了存储电路和缓冲 器的模块。包括存储控制器和模块上的存储电路之间的数据布线的布 线是通过缓冲器得到的,并且包括数据布线的布线以框架模式连接到 模块上的缓冲器。因此,无需每模块分支布线,并且因此可以防止阻 抗不匹配引起的影响,以使得系统可以在高频高速下运行。进一步, 根据本发明,将存储控制器和缓冲器之间的传输速度设置得比缓冲器 和存储电路之间的传输速度高。这使得有可能增加连接至存储控制器 的模块数。进一步,有可能构造不依赖存储电路的写/读速度的系统。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不仅数据布线,而且时钟布线和命令/地址布线从存储控制器连接到模块上的缓冲器。这可以使存储控制器 和安装在模块上的各存储电路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于是,可以避免 由每个布线的不同延迟时间引起的时序差。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的另 一实施例,通过在各模块上提供多个缓冲器并将各缓冲器连接至模块 上的存储电路,可以分散施加在各缓冲器和布线上的负载。进一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要同时被选择的存储电路位于多个模块 上,并且每一模块的缓冲器各自连接至存储控制器。这使得有可能分 散施加到每一缓冲器的负载而不增加缓冲器的数目。
权利要求
1.一种存储系统,具有多个存储电路、和用于根据主时钟控制所述多个存储电路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多个存储电路和所述控制电路通过用于传输/接收数据信号的第一布线与所述第一布线长度不同的第二布线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具有通过将所述主时钟进行n(n是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分频而得到时钟信号,在将所述命令/地址信号与所述n分频的时钟信号匹配的同时,通过所述第二布线将命令/地址信号输出至所述多个存储电路,并通过所述第一布线输出与所述n分频的时钟信号具有预定频率关系且代表所述数据信号的相位的数据相位信号(DPS),并且所述多个存储电路的每一个都使用所述数据相位信号吸收由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布线之间的布线长度差而引起的时滞。
2. 如权利要求l的存储系统,其中每一所述存储电路是DRAM, 并且所述数据相位信号(DPS)具有通过将所述主时钟n分频而得到的 频率。
3. 如权利要求2的存储系统,其中所述控制电路是同所述DRAM 一起安装在模块上的缓冲器,并且全局时钟作为所述主时钟而从存储 控制器提供给所述缓冲器。
4. 如权利要求2的存储系统,其中所述控制电路是通过所述第一 和第二布线直接连接至所述DRAM的存储控制器,并且系统时钟作为 所述主时钟而提供给所述存储控制器。
5. 如权利要求2的存储系统,其中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第二布 线将所述n分频的时钟信号和与所述时钟信号匹配的命令/地址信号输 出至每一 DRAM,并且进一步通过所述第一布线将与所述时钟信号频 率相同的数据相位信号输出至每一 DRAM,并且每一 DRAM使得与所述时钟信号同步地从所述控制电路接收的命令/地址信号与所述接收的 数据相位信号相匹配,从而吸收所述时滞。
6. 如权利要求5的存储系统,其中当一周期内传递的命令/地址信 号最大为m倍时,所述DRAM通过从所述n分频的时钟信号的时序的 每1/m相位生成的内部时钟信号之一接收每一命令/地址信号。
7. 如权利要求6的存储系统,其中所述DRAM在从所述控制电 路接收的所述数据相位信号的时序的每一个1/m相位处生成内部数据 相位时钟,并通过将所述内部时钟信号和所述内部数据相位时钟互相 关联并将内部命令/地址信号发送至来自所述内部时钟信号的先前关联 的所述内部数据相位时钟之一,而生成内部命令/地址信号。
8. 如权利要求7的存储系统,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将要写入所述 DRAM的数据信号与所述数据相位信号的时序同步地输出至所述 DRAM,并且,当一周期内传递的数据信号最大为k倍时,按照在从 所述控制电路传输的所述数据相位信号的时序的每一 1/k相位处生成 的内部时钟信号之一,将每一数据信号存储入DRAM。
9. 如权利要求8的存储系统,其中,在从所述DRAM读取数据 信号时,所述DRAM基于从所述控制电路给出的数据相位信号(WDPS)而生成数据相位信号(RDPS),并与所述RDPS的时序同 步地传输读数据信号。
10. 如权利要求9的存储系统,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响应于从所述 DRAM接收到所述RDPS,按照在从所述RDPS的时序的每一 1/k相位 处生成的内部时钟信号之一而接收读数据信号,并通过将所述内部时 钟信号和在所述控制电路中生成的所述WDPS的时序的每一 1/k相位 处内部生成的内部时钟相关联,并将由所述内部时钟信号接收的数据 信号发送至之前关联的所述内部时钟之一,而生成内部读数据信号。
11. 如权利要求IO的存储系统,其中所述命令/地址信号与所述n 分频的时钟信号的前沿和后沿同步地从所述控制电路传输,并与所述n 分频的时钟信号的前沿和后沿同步地接收入所述DRAM。
12. 如权利要求2的存储系统,其中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第二 布线将所述n分频的时钟信号和与所述时钟信号相匹配的命令/地址信 号输出至每一 DRAM,并且进一步通过所述第一布线将与所述时钟信 号频率相同的数据相位信号输出至每一 DRAM,并且每一 DRAM使得与所述时钟信号同步地从所述控制电路接收的数据信号与所述接收的 数据相位信号相匹配,从而吸收所述时滞。
13. 如权利要求12的存储系统,其中每一 DRAM具有用于在从 所述控制电路接收的所述数据相位信号的时序的每一 1/m相位处生成 内部数据相位时钟的装置,和用于在所述n分频的时钟信号的每一 1/m 相位处生成内部时钟的装置,并且每一DRAM通过将所述内部数据相 位时钟和所述内部时钟互相关联,并将内部数据信号发送给先前关联 的来自所述内部数据相位时钟的所述内部时钟之一,而生成内部数据 信号。
14. 如权利要求13的存储系统,其中所述控制电路与来自所述 DRAM的所述数据相位信号(RDPS)的时序同步地接收从所述DRAM 读取的数据信号,并且,当一周期内传递的数据信号最大为k倍时, 所述控制电路通过将从所述DRAM传输的所述RDPS的时序的每一l/k 相位处生成的内部数据相位时钟与所述控制电路的内部相位时钟互相 关联,而存储数据信号。
15. 如权利要求1的存储系统,其中所述数据相位信号通过相同 信号线或不同信号线在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存储电路之间传输/接收。
16. 如权利要求l的存储系统,其中所述多个DRAM安装在单个 模块上,所述控制电路是通过布线长度基本相等的第一布线并通过布 线长度比所述第一布线长的第二布线而连接至所述多个DRAM的存储 控制器,并且将系统时钟作为所述主时钟而提供给所述存储控制器, 所述存储控制器将所述系统时钟n分频,从而通过所述第二布线将n 分频的时钟信号输出至每一 DRAM,并且以与所述时钟信号相等的频 率输出所述数据相位信号。
17. 如权利要求16的存储系统,其中所述模块上的所述多个 DRAM被分为多个组,并且每一组独立地拥有所述第二布线。
18. 如权利要求16的存储系统,其中在所述第一布线传输上的所 述数据相位信号具有相对于所述n分频的时钟信号超前的相位。
19. 如权利要求16的存储系统,其中所述模块上的所述多个 DRAM被分为多个组,并且所述多个组共同拥有所述第二布线。
20. 如权利要求19的存储系统,其中向提供给所述多个组的所述 数据相位信号提供了互不相同的相位偏移值。
全文摘要
通过减少由于在存储控制器和存储模块之间的不同布线中的分支和阻抗不匹配所引起的反射信号等的影响以及由于存储模块中的数据、命令/地址和时钟的传输延迟引起的影响,可以实现高速操作的存储系统。为此,存储系统包括存储控制器和安装了DRAM的存储模块。缓冲器安装在存储模块上。缓冲器和存储控制器通过数据布线、命令/地址布线和时钟布线互相连接。存储模块上的DRAM和缓冲器通过内部数据布线、内部命令/地址布线和内部时钟布线互相连接。数据布线、命令/地址布线和时钟布线可以级联连接至其它存储模块的缓冲器。在存储模块的DRAM和缓冲器之间,使用与时钟同步的数据相位信号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文档编号G06F12/00GK101241750SQ200810005360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3日
发明者松井义德 申请人:尔必达存储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