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文献发明人分析方法

文档序号:6581834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专利文献发明人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利分析方法,特别是针对特定技术手段和功能效果对专利发明 人进行分析,并且以矩形表格的形式显示分析结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知识产权能给拥有人带来丰厚的回报,而专利是知识产权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此 外,绝大多数的新技术都是以专利的形式为人们知晓。对于科技领域的工作人员来说,及时 掌握业内现有技术状况不仅有利于提高自身技术水平,还有利于确定工作方向,避免不必 要的劳动。实际当中,技术领域划分往往比较细,而同一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又往往比较固 定,根据发明人检索专利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专利检索方式,所以针对所关注的技术手段 与功能效果对专利发明人进行分析就显得很重要。但是在现有技术当中,就某一专题依据 专利所涉及的技术手段和功能效果对发明人进行分析的技术比较少。在此以及下文中,专 题指的是具有特定主题的一系列专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利的发明人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一个包含专利采集 模块、专利加工模块、专利标引模块、专利发明人专利量计算模块、结果显示模块的系统,其 通过矩阵表格的形式清晰地显示某一领域内,同时涉及对应技术手段和功能效果的专利按 发明人的分布。本发明所提供的专利的发明人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专利数据库中检索专利,建立专题数据库;2)专利采集模块采集专题数据库中的数据;3)专利加工模块根据预设条件对采集数据进行加工,删除所采集到的数据中的不 相关数据;4)专利标引模块按技术手段和功能效果两大类设置分类项目并根据所设项目对 经过加工的数据执行标引;5)专利发明人专利量计算模块选择发明人并执行对发明人专利量的计算;6)结果显示模块以矩阵表格的形式显示对发明人计算结果,表格各单元格显示对 应发明人的名称及专利量,矩阵表格一轴代表技术手段,另一轴代表功能效果。进一步,步骤4)中,专利标引模块按技术手段和功能效果两个分类对数据库中的 数据进行标引。进一步,步骤6)中,矩阵表格包括复数单元格,每一单元格内所显示的是同时涉 及对应技术手段和功能效果的专利的发明人名称及各发明人的专利量。进一步,步骤6)中,矩阵表格的横轴代表技术手段,纵轴代表功能效果。进一步,步骤6)中,矩阵表格的纵轴代表技术手段,横轴代表功能效果。上述各步骤都是通过显示在客户端计算机的工作界面得以实施。
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以以矩形表格的形式显示涉及相关技术手段和功能 效果的专利按发明人的分布情况,方便使用者对专利按照发明人进行分析,提高专利分析效率。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尽阐述。如图1所示依照本发明的专利文献发明人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专利数据库中检索专利,建立专题数据库。通常是在中国、美国、日本、英国、 法国、德国、瑞士、欧洲专利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提供的专利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由此形 成专题数据库,也可将各专利数据库的数据都下载至本地,形成本地的专利数据库后,再在 本地专利数据库内进行检索,由此形成专题数据库,数据库内存储数据包括专利著录项目 和专利摘要以及专利全文链接;2)专利采集模块采集专题数据库中的数据。选择所要分析的专题数据库,并导入 分析所使用的系统中。3)专利加工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加工,即根据预设条件删除所采集到的数 据中的不相关数据。加工方法包括分类删除、检索删除、逐项删除、日期修正四类,以这四类 加工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删除不相关数据;4)专利标引模块按技术手段和功能效果两大类设置分类项目并根据所设项目对 经过加工的数据执行标引。以关于沉管隧道的专题为例,技术手段分类下的分类项目包括 地基处理、防火、防水、浮力设计、干坞、管段、接头、地震设计及设备。以地基处理手段为例, 又可以分为钢管桩档墙、灌砂法、模袋混凝土法、注浆法和桩基法。功能效果下的分类项目 包括安全性好、防水性好、防止坍塌、降低成本、结构形式简洁、抗震性能好、施工效率高、施 工制作精度高。标引的方法有自动标引、手动标引和半自动标引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可以 同时使用,也可以只使用其中几种,上述标引方法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已经很熟悉,故不 再阐述;5)专利发明人专利量计算模块选择计算所考虑的项目并执行计算。可以选择一项 技术手段和全部功能效果为计算考虑对象,可以选择一项技术手段和一项功能效果为计算 考虑对象,也可以选择全部技术手段和全部功能效果为计算考虑对象,还可以选择全部技 术手段和一项功能效果为计算考虑对象。以本实施例为例,技术手段类项目可以只选择地 基处理也可以选择所有技术手段,同样的,在选择功能效果时,可以选择一项功能效果,或 者选所有功能效果作为计算所考虑的对象;6)显示模块以矩阵表格的形式显示计算结果。用户设置矩形表格的一轴表示专利 的技术手段,另一轴表示专利的功能效果。如果发明人专利量计算模块选择全部技术手段 为计算所考虑的技术手段,所有功能效果是计算所考虑的功能效果,则矩阵表格的一个轴 上标出所有技术手段项目,另一轴标出所有功能效果项目,每一单元格内标出同时涉及对 应项目的专利的发明人及该发明人的申请量,如果发明人专利量计算模块只选择了一种技术手段和一种功能效果,则结果显示矩阵表格的一轴标出该技术手段的子分类项目,另一 轴标出该功能效果分类项目,每一单元格内标出同时涉及所选技术手段和功能效果的专利 的发明人及申请量。此外,专利技术道路分析窗口显示对应各专利的详细著录并包含全文 链接按钮。 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以快速得到涉及所考虑技术手段和功能效果的专利 的发明人以及对应发明人申请专利的数量。实施例用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不限制本发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作出的任何改动和变化都在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专利文献发明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个包含专利采集模块、专利加工 模块、专利标引模块、专利发明人专利量计算模块、结果显示模块的系统,其特征还在于,该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专利数据库中检索专利,建立专题数据库;2)专利采集模块采集专题数据库中的数据;3)专利加工模块根据预设条件对采集数据进行加工,删除所采集到的数据中的不相关 数据;4)专利标引模块按技术手段和功能效果两大类设置分类项目并根据所设项目对经过 加工的数据执行标引;5)专利发明人专利量计算模块选择发明人并执行对发明人专利量的计算;6)结果显示模块以矩阵表格的形式显示对发明人的计算结果,表格各单元格显示对应 发明人的名称及专利量,矩阵表格一轴代表技术手段,另一轴代表功能效果。
2.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利的发明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专利标引模块按技术手段和功能效果两个分类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标引。
3.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利的发明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矩阵表格包括复数单元格,每一单元格内所显示的是同时涉及对应技术手 段和功能效果的专利的发明人名称及各发明人的专利量。
4.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利的发明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6)中,矩阵表格的横轴代表技术手段,纵轴代表功能效果。
5.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利的发明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6)中,矩阵表格的纵轴代表技术手段,横轴代表功能效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专利文献发明人分析方法。本发明以矩形表格的形式显示所选领域内涉及特定技术手段和功能效果的专利按发明人的分布情况。所述矩形表格的一轴代表特定的技术手段,另一轴代表特定的功能效果,矩形表格包括复数单元格,每一单元格内显示涉及对应技术手段和功能效果的专利的发明人名称以及对应发明人的申请量。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使得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能够快速直观地了解所关注领域内,涉及特定技术手段和功能效果的专利按发明人的分布情况。
文档编号G06F17/30GK101996222SQ20091019468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7日
发明者唐向东, 魏国柱 申请人:上海汉光知识产权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