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试衣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6928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立体试衣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体试衣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网上购物以其便捷、省时及省钱等特点为人们所青睐。网络购物已经成为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广泛地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对于网上购买衣服,消费者会遇到无法试穿衣服,不知道自己穿上去效果如何的烦恼。尽管一些网站提供了“虚拟试衣间”的功能,但这些功能都是基于用户头像和网站衣服的简单二维贴图拼接来显示试衣效果,衣服是否合身,是否起皱等很多细节却无法显示。因此,目前网络购衣因为不合身而产生的退换货比例非常高,直接导致了消费者通过网络购衣的效率很低。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立体试衣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体试衣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网络购衣过程无法向消费者真实展示试衣效果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立体试衣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不同视角的两幅人体图像;根据该两幅人体图像构建人体立体模型;在服装数据库中查询与人体立体模型之尺寸相匹配的服装立体模型;以及根据服装立体模型和人体立体模型生成立体试衣效果图。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获取用户的不同视角的两幅人体图像的步骤包括利用间隔预定距离设置的两个摄像头获取该两幅人体图像。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根据该两幅人体图像构建人体立体模型的步骤包括获取一人体特征点分别于该两幅人体图像上的图像坐标;根据图像坐标和该两个摄像头的位置关系计算出人体特征点的空间坐标;根据多个人体特征点的空间坐标构建出人体立体模型。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在服装数据库中查询与人体立体模型尺寸相匹配的服装立体模型的步骤包括从远程服务器获取服装数据库,该服装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尺寸的服装立体模型。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根据服装立体模型和人体立体模型生成立体试衣效果图的步骤包括在立体试衣效果图上进一步拼接用户的真实头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立体试衣装置,包括图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的不同视角的两幅人体图像;人体立体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根据该两幅人体图像构建人体立体模型;匹配单元,用于在服装数据库中查询与人体立体模型之尺寸相匹配的服装立体模型;以及合成单元,用于根据服装立体模型和人体立体模型生成立体试衣效果图。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图像获取单元包括有间隔预定距离设置的两个摄像头。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人体立体模型构建单元包括图像坐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一人体特征点分别于该两幅人体图像上的图像坐标;空间坐标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图像坐标和该两个摄像头的位置关系计算出人体特征点的空间坐标;构建模块,用于根据多个人体特征点的空间坐标构建出人体立体模型。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匹配单元从远程服务器获取服装数据库,该服装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尺寸的服装立体模型。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合成单元在立体试衣效果图上进一步拼接用户的真实头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该立体试衣方法及装置能以立体形式向消费者显示试衣效果,其过程方便快捷且效果逼真,在极大地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 也提高了消费者的购衣效率。


图I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试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图I的立体试衣方法根据两幅人体图像构建人体立体模型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人体特征点的空间坐标与图像坐标的关系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人体特征点的空间坐标和图像坐标的关系不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试衣装置的示意框图;以及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人体立体模型构建单元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试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 1,获取用户的不同视角的两幅人体图像;步骤S2,根据该两幅人体图像构建人体立体模型;步骤S3,在服装数据库中查询与人体立体模型之尺寸匹配的服装立体模型;步骤S4,根据服装立体模型和人体立体模型生成立体试衣效果图。在步骤SI中,可以采用图像输入设备获取人体图像,例如可以利用间隔预定距离设置的两个摄像头来获取用户的不同视角的两幅人体图像。本步骤中所用的摄像头优选为数字摄像头,例如高分辨率的USB CCD摄像头。在本技术领域人员理解的范围内,本步骤还包括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获取预先已拍摄好的不同视角的两幅人体图像。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的步骤S2的具体流程进一步包括步骤S21,获取一人体特征点分别于两幅人体图像上的图像坐标;步骤S22,根据图像坐标和两个摄像头的位置关系计算出人体特征点的空间坐标;步骤S23,根据多个人体特征点的空间坐标构建出人体立体模型。在步骤S21中,将已获取的两幅人体图像进行过滤,找出若干人体特征点。具体的过滤方式可根据人体特征点与背景之间的色彩、明暗度等差异实现。这些人体特征点包括人体的头顶、脚底和左右指尖等能够体现人体尺寸(例如,身高、臂长或腰围)的人体特征点,并进一步获取同一特征点在两幅人体图像上的不同图像坐标。在步骤S22中,根据两幅人体图像中的同一特征点的图像坐标差异以及两个摄像头的位置关系,根据透镜成像原理通过三角运算或其他运算方式可以计算出该人体特征点相对于摄像头或其他参照物的空间坐标。请参阅图3,以人体的头顶为例,假设头顶与两个摄像头处于同一 Y平面上,则在图3所示的以两个摄像头的透镜中心之间连线的中点O为原点的XZ坐标系中,根据三角关系推导出头顶的空间坐标可由如下公式获得 z0=d=f Xb/ (X2+X1);x0=(X2-Xl) Xd/f = (X2-X1) Xb/(X2+X1);其中,f为两个摄像头的透镜中心相对于各自成像面的距离,b为两个摄像头的透镜中心之间的距离,Xl和X2分别为头顶在上述两个成像面上的图像坐标。进一步,如图4所示,当头顶与两个摄像头不处于同一平面上时,同样可根据透镜成像原理通过特征点的图像坐标以及两个摄像头的位置关系计算出头顶的空间坐标。具体来说,图4中所示的在以O为圆点的X、Y、Z坐标系中,以计算头顶点P的坐标为例,可根据三角关系利用两个USB摄像的距离b、P点在上述两个成像面上的图像坐标pi (ul, Vl)与p2 (u2, v2)以及透镜与成像平面的距离f分别计算出P点对应的X、y、z坐标。在步骤23中,通过综合大量的人体特征点的空间坐标之间的差异,可以计算出用户的人体尺寸,例如身高、臂长、腰围等,进而可以构建出对应的人体立体模型。本发明采用双目立体视觉(Binocular Stereo Vision) 3D重构技术构建人体立体模型,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算法(I)Marr - Poggio - Grimson 算法;(2) R. Nevatia - G. Medioni 算法;(3) R. Y. Wong 算法;(4) K. Price - R. Reddy 算法;(5) C. S. Clark - A. L. Luck - C. A. McNary 算法;(6) Κ. Ε. Price 算法;(7) R. Horaud - Τ. Skorads 算法;(8)ff. Hoff - N. Ahuja 算法。 在步骤S3中,读出服装数据库中的各种服装立体模型的对应尺寸,并将人体立体模型与之进行尺寸匹配计算,判断是否合身。若判断为合身,则获取该合适尺寸的服装立体模型,并计算出服装立体模型的衣领、袖子及腰腹部等各个部位与人体立体模型的差异,获得计算结果。在步骤S3中,可从远程服务器获取服装数据库,该服装数据库存储有不同尺寸的服装立体模型,从而确保数据的实时更新。获取服装数据库时所采用的通信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有线或无线模式,具体如RJ45、RS232、Wifi、蓝牙、Zigbee、红外和3G等。在步骤S4中,根据步骤S3中获得的计算结果生成立体模型,并进行3D渲染,最终生成立体试衣效果图。当然,还可以在立体试衣效果图上进一步拼接用户的真实头像,以便更逼真地显示出试衣效果。立体试衣效果图可以是单幅图像,并通过显示系统进行平面显示。此外,立体试衣效果图也可以是用于立体显示的左右眼图像,进而通过显示系统进行立体显示。在上述立体试衣方法,各步骤可以在同一终端上完成,也可以是通过云计算技术在不冋终端上完成。请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试衣装置的示意框图。如图5所示,立体试衣装置100包括图像获取单元110、人体立体模型构建单元120、匹配单元130以及合成单元140。图像获取单元110用于获取用户的不同视角的两幅人体图像。本实施例中,图像获取单元110可包括有间隔预定距离设置的两个摄像头,进而获取站在立体试衣装置100前的用户的不同视角的两幅人体图像。
此外,图像获取单元110可以是能够与外部设备保持通讯的任意适当硬件或软件,以从外部设备获取已拍摄好的不同视角的两幅人体图像。人体立体模型构建单元120用于根据两幅人体图像构建人体立体模型。在本实施例中,人体立体模型构建单元120是基于立体视觉的立体模型重建的图像计算处理模块,其能够根据输入的不同视角的两幅人体图像计算出用户的各种人体尺寸,进而构建出对应的人体立体模型。请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人体立体模型构建单元的示意框图。如图6所示,人体立体模型构建单元120包括图像坐标获取模块121、空间坐标获取模块122以及构建模块123。其中,图像坐标获取模块121用于获取一人体特征点分别于两幅人体图像上的图像坐标。空间坐标获取模块122用于根据图像坐标和该两个摄像头的位置关系计算出人体特征点的空间坐标。构建模块123用于根据多个人体特征点的空间坐标构建出人体立体模型。上述模块的具体实现过程,已在上文中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匹配单元130用于在服装数据库中查询与人体立体模型尺寸相匹配的服装立体模型。匹配单元130可以从远程服务器获取服装数据库,该服装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尺寸的服装立体模型。合成单元140用于根据服装立体模型和人体立体模型生成立体试衣效果图。合成单元140还用于在立体试衣效果图上进一步拼接用户的真实头像。在本实施例中,立体试衣装置100可以是智能电视机系统。目前,智能电视机系统已经从简单的传统电视节目收看功能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并已将电脑的部分功能融合进来。智能电视机系统在能实现浏览网页、视频通话、网上购物等功能外,同时还具有大屏幕、高清晰以及三维显示等普通电脑不具备的优点。因此,该立体试衣装置100还包括现有技术的智能电视机具备的电视信号接收模块、网络通信模块、人机交互模块以及显示模块。其中,电视信号接收模块是一般电视信号接收处理功能的模块,用于实现电视节目观看功能。网络通信模块是智能电视机具备的网络接口,用户可以通过它上互联网并进行网络购物,购物网站的服装数据库中的各种款式各种尺寸的服装立体模型也可通过该模块下载到本地。人机交互模块是一般电视机中央处理控制单元,完成系统的硬件控制以及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处理等系统功能。显示模块是电视机屏幕,用于电视图像以及立体试衣效果图在高清晰大屏幕上的立体显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该立体试衣方法及装置能以立体形式向消费者显示试衣效果,其过程方便快捷且效果逼真,在极大地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提高了消费者的购衣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ー种立体试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试衣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不同视角的两幅人体图像; 根据所述两幅人体图像构建人体立体模型; 在服装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人体立体模型之尺寸相匹配的服装立体模型;以及 根据所述服装立体模型和所述人体立体模型生成立体试衣效果图。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立体试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的不同视角的两幅人体图像的步骤包括 利用间隔预定距离设置的两个摄像头获取所述两幅人体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试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两幅人体图像构建人体立体模型的步骤包括 获取一人体特征点分别于所述两幅人体图像上的图像坐标; 根据所述图像坐标和所述两个摄像头的位置关系计算出所述人体特征点的空间坐标; 根据多个人体特征点的空间坐标构建出所述人体立体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立体试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服装数据库中查询与所 述人体立体模型尺寸相匹配的服装立体模型的步骤包括 从远程服务器获取所述服装数据库,该服装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尺寸的服装立体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立体试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服装立体模型和所述人体立体模型生成立体试衣效果图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立体试衣效果图上进ー步拼接所述用户的真实头像。
6.ー种立体试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试衣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単元,用于获取用户的不同视角的两幅人体图像; 人体立体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两幅人体图像构建人体立体模型; 匹配単元,用于在服装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人体立体模型之尺寸相匹配的服装立体模型;以及 合成単元,用于根据所述服装立体模型和所述人体立体模型生成立体试衣效果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试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获取单元包括有间隔预定距离设置的两个摄像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试衣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人体立体模型构建单元包括 图像坐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一人体特征点分别于所述两幅人体图像上的图像坐标;空间坐标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坐标和该两个摄像头的位置关系计算出人体特征点的空间坐标; 构建模块,用于根据多个人体特征点的空间坐标构建出所述人体立体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试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単元从远程服务器获取所述服装数据库,该服装数据库中存储有不同尺寸的服装立体模型。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试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単元在所述立体试衣效果图上进ー步拼接所述用户的真实头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试衣方法及装置。该立体试衣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不同视角的两幅人体图像;根据两幅人体图像构建人体立体模型;在服装数据库中查询与人体立体模型之尺寸相匹配的服装立体模型;根据服装立体模型和人体立体模型生成立体试衣效果图。该立体试衣方法及装置能以立体形式向消费者显示试衣效果,其过程方便快捷且效果逼真,在极大地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提高了消费者的购衣效率。
文档编号G06F19/00GK102682211SQ20121014208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9日
发明者范锦华 申请人: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