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维码防伪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2584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二维码防伪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防伪系统,尤其是一种基于二维码防伪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二维条码/ 二维码(dimensional bar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I”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 等特点。在许多种类的二维条码中,常用的码制有:Data Matrix, Maxi Code, Aztec, QRCode, Vericode, PDF417, Ultracode, Code 49, Code 16K 等,QR 码是 1994 年由日本 Denso-Wave公司发明。QR来自英文「Quick Response」的缩写,即快速反应的意思,源自发明者希望QR码可让其内容快速被解码。QR码最常见于日本和韩国。由于二维码存在许多优点,因此,近年来有被广泛应用于防伪技术的趋势,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727637A公开的一种手机二维码防伪识别系统,其利用移动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网络来传输视频信号,通过移动终端上的摄像头对商品包装上喷印的二维码进行扫描鉴别,在消费者购买前就可以实现对商品的真伪鉴别。再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770729A公开的二维码防伪上网产品及方法,在信息载体中或表面含有状随机物质材料;在信息载体上有由残损码块和包含残损码块信息(的能够识读码块组成的加密二维码;基准参考标记简称定位标记;在需要鉴别时,用图像采集仪器识读防伪产品加密二维码,得到残损信息区域和转换信息,由转换信息得到无法识别的虚拟残损码块信息图案,如果残损信息区域的残损码块与虚拟残损码块信息图案一致则为真,否则则为假;识别到的转换信息含有网址或网址相关信息,通过网址或网址相关信息实现上网。均属于利用二维码进行防伪的技术。但是,现有的二维码防伪技术,在建立数据时,都需要将防伪特征采用事先拍摄后,再做成数据上传至网络服务器供使用。这种方式不仅数据库建立的工程量大,而且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为了尽量减少错误的出现,就必须事先进行认真的校对,这种校对工程很烦琐,且费力,增加了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向社会提供一种不会出错,且不需要事先对防伪特征进行拍照的基于二维码防伪识别系统。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二维码防伪识别系统,包括-数码印刷机,在数码印刷机的控制中心用随机变码程序生成字母串、数字串或由字母和数字组合而成字符串的防伪特征数据,并且所述防伪特征数据具有随机变化的颜色;利用二维码生成器将所生成的防伪特征数据的文件名和至少包含有企业网址的
信息转换成二维码;将防伪特征数据和二维码分别印在承印物上;-网络服务器,接收由防伪特征数据构成的数据库,并存储备用;-移动终端,利用带有照相功能的移动终端拍摄承印物上的二维码,并通过移动终端自带的二维码解码器,将二维码解码;通过解码出来的企业网址自动上网,并通过解码出来的文件名找到与该二维码相关联的防伪特征数据;·将所述防伪特征数据下载到所述移动终端,并显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移动终端是手机、PDA或平板电脑。本实用新型中,存储在数据库的所述防伪特征数据是图片格式,图片格式的防伪特征数据是在转成数据库格式时利用图片转换器自动生成的。所述防伪特征数据的图片格式最好是JPG格式或TIF格式。本实用新型中的二维码的码制是QR码或H)F417码。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基于二维码防伪识别系统,包括-数码印刷机,在数码印刷机的控制中心用随机变码程序生成字母串、数字串或由字母和数字组合而成的字符串;利用二维码生成器将所生成的字母串、数字串或字符串中的一种与至少包含有企业网址的信息转换成彩色二维码;将彩色二维码印在承印物上;-网络服务器,接收由彩色二维码构成的数据库,并存储备用;-移动终端,利用带有照相功能的移动终端拍摄承印物上的彩色二维码,并通过移动终端自带的二维码解码器,将彩色二维码解码;通过解码出来的企业网址自动上网,将数据库中的彩色二维码下载到所述移动终端,并显示。本实用新型具有数据库存不会出错,且不需要事先对防伪特征进行或彩色二维码拍照,再来制作数据库的过程,故其制作成本低;且防伪判断简单准确的优点。

图I是本实用新型防伪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伪系统工作流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基于二维码防伪识别系统,包括[0034]-数码印刷机100,在数码印刷机100的控制中心110用随机变码程序生成字母串、数字串或由字母和数字组合而成字符串的防伪特征数据11、13、14 (参见图3-图5),并且所述防伪特征数据具有随机变化的颜色;利用二维码生成器111将所生成的防伪特征数据的文件名和至少包含有企业网址的信息转换成二维码12 ;将防伪特征数据11、13、14和二维码12分别印在承印物上;-网络服务器200,接收由防伪特征数据构成的数据库,并存储备用;-移动终端300,利用带有照相功能的移动终端拍摄承印物上的二维码,并通过移动终端自带的二维码解码器310,将二维码12解码;通过解码出来的企业网址(www. hbipr. com)自动上网,并通过解码出来的文件名找到与该二维码12相关联的防伪特征数据11、13或14 ; 将所述防伪特征数据11、13或14下载到所述移动终端,并显示。进一步,通过比对的方式,判断贴有该承印物的产品的真伪。本系统中,所述移动终端是手机、PDA或平板电脑。存储在数据库的所述防伪特征数据是图片格式,图片格式的防伪特征数据是在转成数据库格式时利用图片转换器自动生成的。所述防伪特征数据的图片格式最好是JPG格式或TIF格式。所述二维码12的码制最好是QR码或TOF417码。请参见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如下,第I步,在数码印刷机的控制中心用随机变码程序生成字母串、数字串或由字母和数字组合而成字符串的防伪特征数据,并且所述防伪特征数据具有随机变化的颜色;如图3所示,就是利用随机变码程序生成的一串颜色不同的数字11,其内容是123456789,并且每个数字的颜色不一样,由于这串数字是随机产生的,所以具有很强的防伪性。图4与图3类似,所不同的是由随机变码程序生成的一串颜色不同的字母13,其内容是WTHWTUY0U ;图5与图3类似,所不同的是由随机变码程序生成的一串颜色不同的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字符串14,其内容是3479WRTURY。第2步,利用二维码生成器将所生成的防伪特征数据的文件名(图3的文件名为123456789,也可以改其它文件名;图4的文件名是WTHWTUY0U ;图5的文件名是3479WRTURY)和至少包含有企业网址的信息转换成二维码12 ;本实施例中,是连同企业的网址www. hbipr. com等信息生成的二维码12,第3步,将防伪特征数据11 (图3中的方框内的123456789 ;图4中的方框内的WTHWTUY0U,或图5中的方框内的3479WRTURY)和相对应的二维码12分别印在承印物上,如有底纸不干胶标签或无底纸不干胶标签上;第4步,由防伪特征数据构成的数据库;第5步,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上传至网络服务器;本实用新型中的无线通信网络可以是GSM网络、CDMA网络、CDMA2000网络、WCDMA网络、TD- CDMA网络或WIFI网络等。第6步,利用带有照相功能的移动终端拍摄承印物上的二维码12,并通过移动终端自带的二维码解码器,将二维码解码;通过解码出来的企业网址(本实施例中是WWW.hbipr. com)自动上网,并通过解码出来的文件名找到与该二维码12相关联的防伪特征数据;将所述防伪特征数据下载到所述移动终端,并显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防伪特征数据是图片格式存储的数字、字母或数字和字母的组合,图3中的方框内的123456789 ;图4中的方框内的WTHWTUYOU,或图5中的方框内的3479WRTURY。第7步,判断从网上下载的防伪特征数据是否与印刷在承印物上的防伪特征数据相同,如果相同,则为真8 ;如果不同则为假9。上述防伪识别系统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PDA或平板电脑。存储在数据库的所述防伪特征数据最好是图片格式,图片格式的防伪特征数据是在转成数据库格式时利用图片转换器自动生成的。且所述防伪特征数据的图片格式最好是JPG格式或TIF格式。所述二维码的码制最好是QR码或TOF417码。本实用新型中的二维码是以QR码生成的二维码12。实施例2 (未画图)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实现彩色二维码防伪功能的基于二维码防伪识别系统,该系统包括-数码印刷机,在数码印刷机的控制中心用随机变码程序生成字母串、数字串或由字母和数字组合而成的字符串;利用二维码生成器将所生成的字母串、数字串或字符串中的一种与至少包含有企业网址的信息转换成彩色二维码;将彩色二维码印在承印物上;-网络服务器,接收由彩色二维码构成的数据库,并存储备用;-移动终端,利用带有照相功能的移动终端拍摄承印物上的彩色二维码,并通过移动终端自带的二维码解码器,将彩色二维码解码;通过解码出来的企业网址自动上网,将数据库中的彩色二维码下载到所述移动终端,并显示。上述防伪识别系统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PDA或平板电脑。本实用新型中的二维码的码制是QR码或H)F417码。本系统的核心是直接利用彩色二维码的颜色及彩色二维码图形结构是唯一的来进行防伪,只需比较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彩色二维码与印刷在承印物上的彩色二维码是否相同,就可以达到防伪的目的,本系统具有更加简单快捷的优点。其具体工作流程是在数码印刷机的控制中心用随机变码程序生成字母串、数字串或由字母和数字组合而成的字符串;这里的字母串、数字串或字符串可以是任意的;利用二维码生成器将所生成的字母串、数字串或字符串中的一种与至少包含有企业网址的信息转换成彩色二维码;将彩色二维码印在承印物上;将由彩色二维码构成的数据库,上传至网络服务器;利用带有照相功能的移动终端拍摄承印物上的彩色二维码,并通过移动终端自带的二维码解码器,将彩色二维码解码;通过解码出来的企业网址自动上网,将数据库中的彩色二维码下载到所述移动终端,并显示;判断从网上下载的彩色二维码是否与印刷在承印物上的彩色二维码相同,如果相同,则为真;如果不同则为假。上述防伪识别系统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PDA或平板电脑。
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二维码防伪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码印刷机,在数码印刷机的控制中心用随机变码程序生成字母串、数字串或由字母和数字组合而成字符串的防伪特征数据,并且所述防伪特征数据具有随机变化的颜色;利用二维码生成器将所生成的防伪特征数据的文件名和至少包含有企业网址的信息转换成二维码,将防伪特征数据和二维码分别印在承印物上; -网络服务器,接收由防伪特征数据构成的数据库,并存储备用; -移动终端,利用带有照相功能的移动终端拍摄承印物上的二维码,并通过移动终端自带的二维码解码器,将二维码解码; 通过解码出来的企业网址自动上网,并通过解码出来的文件名找到与该二维码相关联的防伪特征数据; 将所述防伪特征数据下载到所述移动终端,并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二维码防伪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是手机、PDA或平板电脑。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基于二维码防伪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在数据库的所述防伪特征数据是图片格式。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基于二维码防伪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的码制是QR码或TOF417码。
5.一种基于二维码防伪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码印刷机,在数码印刷机的控制中心用随机变码程序生成字母串、数字串或由字母和数字组合而成的字符串; 利用二维码生成器将所生成的字母串、数字串或字符串中的一种与至少包含有企业网址的信息转换成彩色二维码; 将彩色二维码印在承印物上; -网络服务器,接收由彩色二维码构成的数据库,并存储备用; -移动终端,利用带有照相功能的移动终端拍摄承印物上的彩色二维码,并通过移动终端自带的二维码解码器,将彩色二维码解码; 通过解码出来的企业网址自动上网,将数据库中的彩色二维码下载到所述移动终端,并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二维码防伪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是手机、PDA或平板电脑。
专利摘要一种基于二维码防伪识别系统,包括数码印刷机,用随机变码程序生成防伪特征数据,并且防伪特征数据具有随机变化的颜色;将所生成的防伪特征数据的文件名和至少包含有企业网址的信息转换成二维码;将防伪特征数据和二维码分别印在承印物上;网络服务器,接收由防伪特征数据构成的数据库,并存储备用;移动终端,利用移动终端拍摄承印物上的二维码,并将二维码解码;通过解码出来的企业网址自动上网,并通过解码出来的文件名找到与该二维码相关联的防伪特征数据;将所述防伪特征数据下载到所述移动终端,并显示。本系统数据库存不会出错,不需要事先对防伪特征进行或彩色二维码拍照,再来制作数据库的过程,故其制作成本低;防伪判断简单准确。
文档编号G06K7/10GK202795416SQ20122041954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3日
发明者晏华艳 申请人:晏华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