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诊标签管理系统、用于其的智能手机及分诊标签管理方法

文档序号:6495602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分诊标签管理系统、用于其的智能手机及分诊标签管理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为分诊标签管理系统、用于其的智能手机及分诊标签管理方法。一例的分诊标签管理系统具备:被赋予伤病者的分诊标签;智能手机,在被输入上述伤病者的症状数据而判定了其症状水平之后,将上述症状水平的数据向上述分诊标签发送;以及伤病者信息数据库,经由网络从该智能手机接收上述伤病者的上述症状水平数据,并按照每个被赋予上述分诊标签的伤病者进行存储;上述智能手机具备临时存储部,该临时存储部为,在不能够将上述伤病者的上述症状水平数据向上述伤病者信息数据库发送时,临时地存储该症状水平数据。
【专利说明】分诊标签管理系统、用于其的智能手机及分诊标签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使用分诊标签(triage tag)来对伤病者进行适当处理的分诊标签管理系统、用于其的智能手机及分诊标签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作为在发生地震、台风等大规模灾害时,紧急地对伤病者进行适当处理的系统,已知有分诊标签管理系统。在这种系统中,对各伤病者赋予分诊标签,按每个伤病者来掌握受害的状况,并根据其信息来进行适当处理。分诊标签是表示所赋予的伤病者的治疗优先度的伤病者识别凭证。
[0003]已知一种系统,通过便携终端将从上述分诊标签得到的各伤病者的受害状况向与网络连接的数据库发送,并通过该数据库来管理整体的伤病者的状况。
[0004]在该以往的系统中,便携终端从分诊标签得到伤病者信息而经由网络向数据库发送,并在该数据库中更新伤病者的症状等信息。但是,如果便携终端与数据库常时稳定地连接,则能够适当地应对,但也存在网络不能够连接的情况。特别是在发生了这种大规模灾害时,网络无法稳定地维持的情况较多。并且,当未在尽量短时间内进行适合于症状等的伤病者的处置等时,很可能产生不好的结果。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I JP特开2004-2407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分诊标签管理系统、用于其的智能手机及分诊标签管理方法,即使在如上述那样网络不能够稳定地连接的状况下,也能够掌握各伤病者的症状等的最新信息而适当地进行处理。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分诊标签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分诊标签,被赋予伤病者;智能手机,在被输入上述伤病者的症状数据而判定了其症状水平之后,将上述症状水平的数据向上述分诊标签发送;以及伤病者信息数据库,经由网络从该智能手机接收上述伤病者的上述症状水平数据,并按照每个被赋予上述分诊标签的伤病者进行存储;上述智能手机具备临时存储部,该临时存储部为,在不能够将上述伤病者的上述症状水平数据向上述伤病者信息数据库发送时,临时地存储该症状水平数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整体的系统的图。[0013]图2是表不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智能手机的构成例的图。
[0014]图3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分诊标签的构成例的图。
[0015]图4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分诊支援服务器的构成例的图。
[0016]图5是表示用于以一个实施方式的智能手机为中心来说明动作的流程图的图。
[0017]图6是表示在图5中向分诊标签及分诊支援服务器发送症状水平时的流程图的图。
[0018]图7是用于说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更换了判定症状水平的智能手机的情况下的流程图的图。
[0019]图8是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智能手机的显示画面例。
[0020]图9是表不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START法来输入伤病者的症状的画面例的图。
[0021]图10是表不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PAT法来输入伤病者的症状的画面例的图。
[0022]图11是表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生命体征来输入伤病者的症状的画面例的图。
[0023]图12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分诊标签的其他例的图。
[0024]图13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分诊标签的另一其他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分诊标签管理系统的构成例。
[0026]该分诊标签管理系统具备:伤病者信息数据库(DB) 12,与互联网等网络11连接;以及智能手机14a、14b (在统称时称为14),从被赋予伤病者的分诊标签13读出该伤病者的信息,将该伤病者的判定结果的信息写入被赋予该伤病者的分诊标签13,并且将伤病者的信息写入伤病者信息DB12,并从该伤病者信息DB12读出该伤病者的信息。伤病者信息DB12设置在分诊支援服务器15内。
[0027]在图1中示出一个分诊标签13、两个智能手机,但并非限定于此,通常使用更多的分诊标签、智能手机。
[0028]分诊标签13是如下的电子标签:被赋予唯一的个人ID,在该标签中存储有伤病者本人的照片等个人信息、病情,在现场进行了应急的判定之后,被追加存储治疗优先度等信息。该分诊标签13在现场通过细绳、橡皮圈等装备于伤病者。
[0029]在分诊标签13中内置有具有天线并能够与外部进行无线通信的IC标签,在该IC标签中存储有用于识别该IC标签的唯一且不可或可重写的标签ID、以及伤病者的年龄、性另O、血型、既往病历、住址、电话号码、家属姓名、家属电话号码、家属联络地址、联络地址的人的未属关系等。
[0030]分诊标签13的IC标签所存储的信息,除了标签ID以外,都能够从智能手机14a、14b写入。此处,对该分诊标签管理系统所使用的智能手机进行说明。智能手机是一般用途所使用的通用的智能手机,具有在画面上进行显示、通过对该画面的一部分进行触摸等来进行输入的触摸屏功能。在使用该分诊标签管理系统时,对智能手机的画面上所显示的分诊图标进行点击。对应于该点击,预先安装的规定的分诊程序起动。当然,也可以不是分诊程序的形式,而是从最初就安装好的专用的智能手机(移动终端)。[0031]基于上述分诊程序的控制,直接或者经由与智能手机接近地设置的IC芯片,进行从分诊标签的信息的读出以及向分诊标签的信息的写入。
[0032]通常,在发生较大的灾害时,会紧急地构成灾害派遣医疗队。该灾害派遣医疗队(DMAT)中配置有医生、护士、以及其以外的医疗职员、事务职员。医疗队的这些构成成员持有安装了上述分诊程序的智能手机。持有智能手机的构成成员观察伤病者的症状而进行选择输入,由此根据基于START法的分诊信息、基于PAT法的分诊信息、以及生命体征信息,按照该顺序来自动判定灾害伤病者的症状水平(症状程度:区分为O?3这4个程度)。
[0033]START法是Simple 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 (简单分诊和快速处理)法的首字母缩写用语,是在相对于救助者而伤病者数特别多的情况下、使判定基准尽可能客观并且简要的判定方法。PAT法是Physiological and Anatomical Triage (生理学及解剖学分诊)法的首字母缩写用语,原本是面向儿童的判定方法,但也用于成人。生命体征,顾名思义是调查生命征兆即表示人活着的状态的征兆的判定方法。
[0034]图2表示分诊程序起动时的智能手机内的构成例。图2所示的智能手机14具有:显示输入部20,在画面上显示图像,当对所显示的该图像的一部分进行触摸等操作时,进行输入处理;显示控制部21,控制该显示输入部20的画面的显示图像;输入识别部22,识别通过显示输入部20的画面等所显示输入的输入;START法控制判断部23S,以显示基于START法的询问事项的方式进行控制,通过输入伤病者的症状来判断状态;PAT法控制判断部23P,以显示基于PAT法的询问事项的方式进行控制,通过输入伤病者的症状来判断状态;生命体征控制判断部23V,对生命体征询问事项进行显示控制,通过输入与其对应的症状来判断伤病者的状态;症状水平决定部24,根据通过START法、PAT法及生命体征而判断的症状的评价,来决定伤病者的症状水平;症状水平存储部25,将由该症状水平决定部24决定的结果与其评价时刻一起存储;标签收发部26,通过无线将最终评价向分诊标签13发送,并从分诊标签13接收信息;服务器收发部27,将在症状水平决定部24中得到的伤病者症状水平向分诊支援服务器15发送,并接收来自分诊支援服务器15的信息;以及临时存储部28,在不能够与网络连接而不能够向分诊支援服务器15发送最终评价信息等时,临时存储信息。
[0035]START法控制判断部23S、PAT法控制判断部23P及生命体征控制判断部23V,构成通过各判定方法来判断伤病者的症状水平的症状判断部23J。
[0036]显示输入部20是在智能手机14中进行通常所进行的显示及输入的处理的部分,在根据所显示的询问进行了输入之后,触摸所显示的执行图标20e,由此由输入识别部22识别到所输入的数据,并将其从标签收发部26向分诊标签13发送,并且经由服务器收发部27向分诊支援服务器15发送。
[0037]另外,最初,分诊标签13的固有ID被从分诊标签13发送,由标签收发部26接收,经由显示控制部21、显示输入部20、以及输入识别部22进入服务器收发部27,并向分诊支援服务器15发送。也可以从标签收发部26直接向服务器收发部27发送而向分诊支援服务器15发送。
[0038]在显示输入部20中,最初,显示输入个人信息的画面,根据该输入而由输入识别部22识别,并如虚线的箭头所示那样,直接从标签收发部26向分诊标签13发送,另一方面,从服务器收发部27经由无线LANllL及网络11向分诊支援服务器15发送。所发送的是所判定的症状水平的数据和其判定时刻(包括年月日)、以及其他输入的数值数据。能否从智能手机14向网络11发送数据,由附属于服务器收发部27的连接检测部27D进行检测。
[0039]图3表示分诊标签13的构成例。分诊标签13具备:个人信息存储部31,存储个人基本信息;症状水平存储部32,存储从智能手机14发送来的症状水平、判定时刻、从智能手机14输入的信息的各数据等;以及智能手机收发部33,与智能手机14之间进行收发。
[0040]经由网络11从智能手机14发送来的症状水平等数据,由智能手机收发部33接收,而存储在分诊标签13中。
[0041]图4表示分诊支援服务器15的构成例。分诊支援服务器15具有:之前所述的伤病者信息DB12 ;数据检索部41,例如通过伤病者姓名、编号等来检索伤病者信息DB12 ;智能手机收发部42,与智能手机14进行数据的收发;连接检测部42D,附属于该智能手机收发部42,检测与网络11的连接;数据写入读出部43,对伤病者信息DB12进行数据的写入和读出;以及临时存储部44,在由连接检测部42D检测到不能够向网络11进行发送时,临时地存储发送的数据。
[0042]从智能手机14发送来的症状水平等数据,通常由智能手机收发部42接收,并经由数据写入读出部43存储到伤病者信息DB12中。
[0043]接着,按照图5及图6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该实施方式的动作。图5是表示向智能手机14输入伤病者的个人数据以及基于START法、PAT法、生命体征这三种判定方法的症状数据和其结果的判断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在图5所示的各判定方法中、在步骤S505、S508、S510中从智能手机向分诊标签发送数据以及之后向分诊支援服务器发送数据的流程图。
[0044]某个伤病者的负责医生,在图5所示的步骤S501中,向自己携带的智能手机14a中输入该伤病者的个人的基本数据。图8表示所输入的个人基本数据的画面显示例。
[0045]首先,对智能手机14(分别说明时为14a、14b)最初显示的基本画面和输入个人信息的画面进行说明。显示画面分为上部的基本信息显示部81和下部的条件输入判定显示部82,在上部固定显示个人的基本数据,在下部的条件输入判定显示部82中,通过基于手指的向下方的拖动而能够向下方移动,之后所述的三种判定法的询问事项被依次显示并判定。在下部的最下栏中显示区域和判定者。
[0046]上述三种判定被依次分别进行,而进行基于各判定法的症状水平的判定。即,首先根据START法来输入伤病者的症状,并判定症状水平。接着根据PAT法来输入症状,并判定症状水平。其结果的症状水平覆盖根据START法判定的症状水平。接着根据生命体征来输入症状并进行判定。但是,在根据PAT法判定的症状水平比根据生命体征判定的症状水平严重时,根据PAT法的症状水平成为最终结果。总之,还参照之前两种方法的症状水平,最严重的症状水平的判定成为最终结果。但是,在未取得足够时间的情况下,有时也会通过中途的判定法来表不症状水平。
[0047]在智能手机14a的上部的基本信息显示部81中,具有姓名、年龄、性别、伤病名、最终评价的栏,并在其右侧显示伤病者的照片84。
[0048]这些信息最初在判明的范围内填写,如果还取得了照片,则作为电子数据而输入。在评价完成之后显示最终评价。在步骤S501中伤病者的个人基本数据被输入到智能手机14a之后,在步骤S502中该数据被向该伤病者的分诊标签13发送。该分诊标签13与智能手机14的通信接近地进行,不会产生不能够接收那样的情况。
[0049]接着,根据伤病者的症状,首先进行基于START法的判定。S卩,在步骤S503中,对伤病者进行观察、诊断而输入症状数据。图9表示根据START法来输入伤病者的症状时的条件输入判定显示部82的显示例。显示出步行的能、不能,携带智能手机14a的操作者选择某一个。接着,作为选项而显示出呼吸的状态,此处操作者也选择某一个。当用手指等轻拂而使画面向箭头91方向移动时,显示出后续的画面。
[0050]在基于START法的判定中,通常依次输入能否步行、有无呼吸、呼吸次数、循环、意识水平,但也有时根据其所选择的症状而在此判断症状水平。例如,在不能步行、无呼吸的情况下、且即使确保呼吸道也无呼吸的情况下,判定为水平0(黑:死亡),在确保呼吸道时如果有呼吸,则判定为水平I (红:紧急治疗)。
[0051]在接下来的步骤S504中,判定基于START法的症状水平。即使未输入全部症状,只要根据中途所输入的选项能够决定,则在该阶段进行该判定。因而,例如在图9中,如果在呼吸的状态中选择了 “确保呼吸道而有呼吸”,则在该阶段判定为症状水平为I。
[0052]判定结果(根据START法判定的症状水平)在S505中与其判定时刻一起被向分诊标签13及分诊支援服务器15发送。除了症状水平以外,还能够将所输入的详细的数据向分诊标签13及分诊支援服务器15发送。如此,能够时序地分析该数据的详细的内容,能够作为详细的诊断的参考。图6表示判定结果的发送顺序的详细情况。
[0053]在步骤S601中,首先向分诊标签13发送根据START法判定的症状水平。在步骤S602中,反复进行该发送,直到症状水平数据的发送结束,当发送完成时,转移至下一个步骤S603。在步骤S603中,开始将作为判定结果而得到的症状水平数据经由无线LANllL及网络11向分诊支援服务器15发送。
[0054]在步骤S604中,在智能手机14 (14a)的连接检测部27D中,判定能否从智能手机向分诊支援服务器15发送判定结果。
[0055]发送到分诊支援服务器15的症状水平,按照每个相应的伤病者,与其判定时刻一起被存储到伤病者信息DB12中。
[0056]当在连接检测部27D中检测出不能够发送判定结果时,在步骤S605中,将判定结果的症状水平暂时存储到临时存储部28中。
[0057]在接下来的步骤S606中,检测是否变得能够向分诊支援服务器15发送。如果根据网络11、无线LANllL的状态等还不能够发送,则返回步骤S605,而通过临时存储部28继续进行症状水平的存储。
[0058]然后,如果在步骤S606中变得能够向分诊支援服务器15发送,则继续进行症状水平的发送。
[0059]在步骤S604中,在能够向分诊支援服务器15发送的情况下,也转移至步骤S607,继续进行症状水平的发送。在步骤S608中,将症状水平与其判定时刻一起存储到伤病者信息DB12中。
[0060]接着,返回图5的步骤S506,根据PAT法从智能手机14a输入症状数据。
[0061]图10表示基于PAT法的输入的最初的画面例。在该例中,判定能否步行、在意识水平(意识障碍的深度)中J.C.S.是I位数还是2位数以上。J.C.S.是Japan ComaScale (日本昏迷评分)的首字母缩写用语,表示意识障碍的深度的日本基准。有时还使用G.C.S.(Glasgow Coma Scale: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虽然未图示,但通过向箭头101方向轻拂而使画面移动,由此之后作为症状而显示并输入呼吸次数、循环中的脉搏数、血压、冷感、湿润、体温等。
[0062]通过如此地根据询问症状来进行输入,由此在步骤S507中根据PAT法来判定症状水平。该判定结果也与判定时刻一起在步骤S508中被向分诊标签13和分诊支援服务器15发送。该发送的顺序如图6所示,除了所发送的数据是根据PAT法判定的症状水平及当时的判定时刻以外,与上述的通过START法得到的症状水平的发送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0063]在该情况下,也是首先将症状水平和判定时刻向分诊标签13发送,之后经由无线LANllL和网络11向分诊支援服务器15发送。在不能够向分诊支援服务器15发送时,临时地存储到临时存储部28中,之后在变得能够发送时发送症状水平。发送到分诊支援服务器15的症状水平,作为该伤病者的数据而与判定时刻一起存储到伤病者信息DB12中。之前进行的基于START法的症状水平和其判定时刻,被最新的症状水平和其判定时刻覆盖(步骤S608)。
[0064]接下来转移至图5的步骤S509,根据生命体征从智能手机14a输入症状数据。
[0065]在生命体征的情况下,显示对光反射、呼吸、体温、脉搏、意识、Sp02等输入项目。图11表示其输入画面的一例。Sp02是血液中的氧饱和度(动脉血氧饱和度)。通过向箭头111方向轻拂而使画面移动,由此能够显示看不到的输入项目。在生命体征中,输入数值的情况较多,根据该数值是否为规定范围的正常值来判定症状水平。
[0066]在步骤S510中,判定基于生命体征的症状水平。在步骤S511中,参照在步骤S504中根据START法判定的症状水平及在步骤507中根据PAT法判定的症状水平,判定通过这些判定法得到的症状水平中最严重的症状水平。
[0067]在步骤S512中,将该判定的症状水平向分诊标签13及分诊支援服务器15发送。
[0068]该发送的顺序也按照图6所示的顺序来进行。即,在向分诊标签13发送了通过生命体征判定的伤病者的症状水平之后,还向分诊支援服务器15发送。此时,如果在连接检测部27D中检测出由于网络11等的状态而不能够发送症状水平等,则将该症状水平等临时地存储到临时存储部28中。在成为能够发送的状态时,将该症状水平等经由网络11向分诊支援服务器15发送。
[0069]通过图5及图6所示的顺序,根据在智能手机14a中输入的症状而通过三种判定法判定的症状水平和判定时刻等,被向分诊标签13及分诊支援服务器15发送。
[0070]然而,在大灾害等的实际的现场,不限于如上述那样,全部的症状水平被顺利地存储到分诊支援服务器15中并被更新。有时网络的不良的状态持续,此外,也有时被赋予分诊标签13的伤病者的负责医生等改变。
[0071]对于这种情况,根据图7所示的流程图进行说明。假设携带其他智能手机14b的负责医生接替。在步骤S701中,首先在其智能手机14b中起动分诊程序,在步骤S702中调查是否能够与分诊支援服务器15连接。
[0072]另外,使分诊支援服务器15的数据优先的原因为,与从分诊标签13下载相比,从分诊支援服务器15下载的时间更短。
[0073]如果能够与分诊支援服务器15连接,则在步骤S703中,通过伤病者的智能手机14b接收从分诊支援服务器15发送的个人基本数据。在接下来的步骤S704中,确认分诊支援服务器15的症状水平数据是否为最新。该是否为最新的确认例如基于对症状水平进行了判定的判定时刻。
[0074]如果分诊支援服务器15的症状水平数据为最新,则在步骤S705中,从该分诊支援服务器15接收该伤病者的症状水平数据等。
[0075]返回图5所示的步骤S503,根据START法输入症状数据。此后的输入及判定,除了通过智能手机14b来进行以外,与上述相同。另外,在判明了基于START法、PAT法、生命体征的输入、判定进行到中途为止的情况下,也能够从该中途开始进行输入、判定。
[0076]另一方面,在步骤S702中,在通过智能手机14b的连接检测部27D检测到智能手机14b不能够与分诊支援服务器15连接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706而从分诊标签13接收该伤病者的个人基本数据。
[0077]该接收通过从智能手机14b的标签收发部26向分诊标签13发送询问信号来进行。在分诊标签13的智能手机收发部33中,向个人信息存储部31发送控制信号,并从个人信息存储部31经由智能手机收发部33向智能手机14b发送个人基本数据。
[0078]在接下来的步骤S707中,从分诊标签13的症状水平存储部32向智能手机14b发送症状水平数据。如此,在不能够从分诊支援服务器15取得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相应的伤病者的个人基本数据及最新的症状数据存储到智能手机14b中。
[0079]另外,在智能手机14b与分诊支援服务器15连接了的情况下,在步骤S704中检测出该伤病者的症状水平数据不是最新的情况下,也转移至步骤S707,从分诊标签13取得症状水平数据。其原因为,虽然在智能手机14a中通过START法、PAT法、生命体征而输入了症状数据,但有时智能手机14a在中途变得不能够与网络连接,分诊支援服务器15的伤病者息DB12中所存储的症状水平不是最新。
[0080]如此,在智能手机14b中,在通过图7所示的步骤S705或者步骤S707、而得到了伤病者的个人基本数据和最新的症状水平数据之后,从图5的步骤S503起再次进行伤病者的症状水平的判定。
[0081]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得到即使在网络不能够稳定地连接的状况下、也能够掌握各伤病者的症状等的最新信息而适当地进行处理的分诊标签管理系统等。
[0082]然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诊标签内置了 IC标签,伤病者的信息全部存储在该标签中。但是,也能够构成为,分诊标签除了 IC标签之外还具有显示部,并根据上述IC标签所存储的信息来显示伤病者的姓名、照片。图12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分诊标签的图。S卩,能够在分诊标签121上设置电气的显示部122,而在该显示部122中显示姓名123、照片124。该显示部122能够显示或关闭。也可以为,当从显示起经过规定时间时,关闭显示。如此,能够延长内置的电池的寿命。
[0083]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标签,能够从外部简单地确认伤病者的长相、姓名,在分诊标签丢失等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误认为是其他伤病者那样的情况。
[0084]此外,在分诊标签中除了上述IC标签以外,还能够设置显示区域而打印或记载姓名,此外,还能够另外粘贴拍摄的照片。图13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分诊标签131的图。在分诊标签131的表面上,打印或者填写该伤病者的姓名132,并粘贴其照片133。如此,也可以在分诊标签131上设置物理的显示部。[0085]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分诊标签,能够得到一种分诊标签,即使不设置电气的显示部,也能够显示基本的个人信息,能够防止认错伤病者,并且较廉价。
[0086]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智能手机,只要是能够显示图像并且通过对该画面进行接触等来识别输入的便携式终端,则可以是任意的。
[008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智能手机、分诊标签、分诊支援服务器分别具有电气构成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内部通过程序进行各动作。
[0088]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主旨内,并且包含在专利请求的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0089]符号的说明
[0090]11…网络,
[0091]IIL…无线 LAN,
[0092]12…伤病者信息数据库(DB),
[0093]13… 分诊标签,
[0094]14、14a、14b …智能手机,
[0095]15…分诊支援服务器,
[0096]20…显示输入部,
[0097]21…显示控制部,
[0098]22…输入识别部,
[0099]23S…START法控制判断部,
[0100]23P…PAT法控制判断部,
[0101]23V…生命体征控制判断部,
[0102]24…症状水平决定部,
[0103]25…症状水平存储部,
[0104]26…标签收发部,
[0105]27…服务器收发部,
[0106]27D、42D…连接检测部,
[0107]28、44…临时存储部,
[0108]81…基本信息显示部,
[0109]82…条件输入判定显示部,
[0110]31…个人信息存储部,
[0111]32…症状水平存储部,
[0112]33…智能手机收发部,
[0113]41…数据检索部,
[0114]42…智能手机收发部,
[0115]43…数据写入读出部。
【权利要求】
1.一种分诊标签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 分诊标签,被赋予伤病者; 智能手机,在被输入上述伤病者的症状数据而判定了其症状水平之后,将上述症状水平的数据向上述分诊标签发送;以及 伤病者信息数据库,经由网络从该智能手机接收上述伤病者的上述症状水平数据,并按照每个被赋予上述分诊标签的伤病者进行存储, 上述智能手机具备临时存储部,该临时存储部为,在不能够将上述伤病者的上述症状水平数据向上述伤病者信息数据库发送时,临时地存储该症状水平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诊标签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智能手机具有症状判断部,该症状判断部为,根据规定的判定法来输入上述伤病者的症状,而判定上述伤病者的上述症状水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诊标签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的判定法使用START法、PAT法及生命体征,并按照该顺序来输入上述伤病者的症状,判断其症状水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诊标签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症状判断部具有=START法控制判断部,通过基于START法的输入来判定上述伤病者的症状;PAT法控制判断部,通过基于PAT法的输入来判定上述伤病者的症状;以及生命体征控制判断部,通过基于生命体征的输入来判定上述伤病者的症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诊标签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诊标签具有电气或者物理的显示部。
6.一种用于分诊标签管理系统的智能手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标签收发部,在被输入伤病者的症状数据而判定了其症状水平之后,将上述症状水平的数据向被赋予上述伤病者的分诊标签发送,并接收来自上述分诊标签的数据; 服务器收发部,经由网络将上述伤病者的上述症状水平数据向具有按照每个被赋予上述分诊标签的伤病者进行存储的伤病者信息数据库的分诊支援服务器发送,并接收来自该伤病者信息数据库的数据;以及 临时存储部,在不能够将上述伤病者的上述症状水平数据向上述伤病者信息数据库发送时,临时地存储该症状水平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分诊标签管理系统的智能手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症状判断部,该症状判断部为,根据规定的判定法来输入上述伤病者的症状,而判定上述伤病者的上述症状水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分诊标签管理系统的智能手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的判定法使用START法、PAT法及生命体征,并按照该顺序来输入上述伤病者的症状,判定其症状水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分诊标签管理系统的智能手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症状判断部具有=START法控制判断部,通过基于START法的输入来判定上述伤病者的症状;PAT法控制判断部,通过基于PAT法的输入来判定上述伤病者的症状;以及生命体征控制判断部,通过基于生命体征的输入来判定上述伤病者的症状。
10.一种分诊标签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智能手机输入伤病者的症状数据, 在根据该输入的上述伤病者的上述症状数据而判定了症状水平之后,将该症状水平数据向被赋予上述伤病者的分诊标签发送, 从上述智能手机经由网络将上述伤病者的上述症状水平数据向按照每个被赋予上述分诊标签的伤病者进行存储的伤病者信息数据库发送, 在不能够从上述智能手机将上述伤病者的症状水平数据向上述伤病者信息数据库发送时,将该症状水平 数据临时地存储到上述智能手机的临时存储部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诊标签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智能手机中,根据规定的判定法来输入上述伤病者的症状,而判定上述伤病者的症状水平。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诊标签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的判定法使用START法、PAT法及生命体征,并按照该顺序来输入上述伤病者的症状,判定其症状水平。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诊标签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症状判断部为,通过基于START法的输入来判定上述伤病者的症状水平,接着通过基于PAT法的输入来判定上述伤病者的症状水平,接着通过基于生命体征的输入来判定上述伤病者的症状水平。
【文档编号】G06Q50/22GK103688285SQ201280029559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1日
【发明者】中森靖, 田中秀树, 伊藤光, 中丸知子, 可知教介, 本间良雄 申请人:东京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