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信息处理系统和医用信息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064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医用信息处理系统和医用信息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医用信息处理系统和医用信息处理装置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2-039509(申请日:2012年2月27日)为基础,享受该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包括该申请的全部内容。技术领域实施方式涉及用于帮助通过多种医用信息构成的诊疗记录的生成和更新的技术。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实用化,近年,可将在服务器中管理、存储的患者信息、检查信息等的医用信息在其与可便携的小型的终端(即,便携终端)之间进行发送接收。通过这样的便携终端的普及,使得不限于时间、场所,而能够使用便携终端进行电子病例、读片报告等这样的诊疗记录的制作和更新。另外,将声音信息变换为字符串(characterstring)的声音识别的技术实用化。由此,比如,可将所见等的医用信息作为声音输入而接受,将其变换为字符串,将该字符串输入到诊疗记录中。另一方面,在电子病例、读片报告这样的诊疗记录中,需要区分而输入多种信息。在这样的信息中,包括比如,主诉、患者的诉说这样的主观的信息(在下面称为“主诉”),理学所见、检查所见这样的客观的信息(在下面称为“所见”),评价、分析的结果(在下面称为“评价”),以及与检查、治疗的计划(在下面称为“计划”)等。在通过便携终端输入这样的信息的情况下,需要通过画面操作、键输入等而指定所输入的信息的类别、或该信息的输入目的地。但是,这样的便携终端多为小型,其画面小。因此,所输入的信息的类别、信息的输入目的地越涉及多方面,则输入作业越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能够分别通过声音输入而接受多种医用信息,通过简单的操作对其进行区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施方式是一种医用信息处理系统,该医用信息处理系统用于输入医疗信息,该医用信息处理系统具备输入部、声音解析部、状态检测部、判定信息存储部以及关联建立处理部。输入部设置于终端装置,通过声音输入而接受医用信息。声音解析部对已接受的声音进行解析并将其变换为字符串。状态检测部检测上述终端装置的状态。判定信息存储部预先存储将关于终端装置的多个状态与构成诊疗记录的多个部分各自的类别建立关联的判定信息。关联建立处理部根据判定信息,确定与检测出的终端的状态对应的类别,将表示已确定的类别的信息与声音输入所变换成的字符信息建立关联。附图说明图1A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图1B为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的框图。图2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的动作的一个例子。图3A为操作画面的一个例子。图3B为操作画面的一个例子。图4为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中的、与医用信息的输入相关的一系列的动作的流程图。图5为变形例2涉及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的框图。图6为表示变形例2涉及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的动作的一个例子。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A和图1B,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A。如图1A所示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为,便携终端M1和医用信息管理服务器M2经由网络N而链接。便携终端M1为用于输入医用信息的输入装置。另外,医用信息管理服务器M2为下述服务器,该服务器管理、存储已输入的医用信息,根据该医用信息制作的电子病例、读片报告等的诊疗记录。操作者U1将医用信息作为声音数据D1而输入到便携终端M1中。便携终端M1将声音数据D1变换为字符(character)串数据,将其作为医用信息而管理、存储于医用信息管理服务器中。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中,在通过将医用信息进行声音输入而接受为声音数据D1时,根据便携终端M1的物理朝向,识别此时输入的医用信息的类别。比如,在便携终端M1朝上的情况下,医用信息处理系统将此时输入的声音数据D1识别为表示“主诉”的信息。象这样,医用信息处理系统预先将便携终端M1的物理朝向与信息的类别(比如,“主诉”、“所见”、“评价”以及“计划”)建立关联,根据此时的便携终端M1的物理朝向来识别所输入的声音数据D1的类别。下面,参照图1B对用于进行这样的动作的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包括声音解析部11、状态检测部12、判定信息存储部13、关联建立处理部14、医用信息更新部15、医用信息存储部30、医用信息提取部21、显示控制部22以及U/I23。另外,对于这些结构,如果可执行后述的各自的功能,则并不限制其配置场所,也可配置在便携终端M1和医用信息管理服务器M2中的任一个上。U/I23为包括显示部231与操作部232而构成的用户界面(UserInterface)。显示部231显示用于输入医用信息的操作画面、已选择的诊疗记录。操作部232为用于进行所显示的诊疗记录的选择、与医用信息的输入相关的操作的操作部。另外,操作部232包括声音输入部233而构成。声音输入部233是用于将医用信息输入(即声音输入)为声音数据的输入部。声音输入部233将通过操作者而输入的声音数据输出给声音解析部11。声音解析部11从声音输入部233接受声音数据。声音解析部11对该声音数据进行解析,将其变换为字符串数据。另外,声音解析部11也可通过对该字符串数据实施句法解析(比如,字句解析、意思解析)来对由同音异义语等带来的表现的偏差进行修正。声音解析部11将表示接受作为生成源的声音数据时的定时的信息与所生成的字符串数据建立关联。象这样,通过将表示定时的信息与字符串数据建立关联,能够使医用信息处理系统本身识别构成该字符串信息的各字符在哪个定时输入的情况。声音解析部11将与表示定时的信息建立关联的字符串数据输出给关联建立处理部14。另外,声音解析部11不仅可以设置在便携终端M1和医用信息管理服务器M2中的任一个中,也可以设置于外部的服务器(未图示)中。在该情况下,输入到声音输入部233中的声音发送给该外部的服务器,设置于该外部的服务器上的声音解析部11对该声音数据进行解析,将其变换为字符串数据。变换后的字符串数据发送给关联建立处理部14,该关联建立处理部14设置于便携终端M1和医用信息管理服务器M2中的任一个中。象这样,也可采用将声音解析部11设置于外部的结构。状态检测部12检测便携终端M1的物理朝向。具体来说,在便携终端M1中内置有陀螺仪、振动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因此,状态检测部12解析这些传感器的输出,检测便携终端M1的物理朝向。状态检测部12将表示接受表示该物理朝向的各传感器的输出时的定时的信息与表示检测到的便携终端M1的物理朝向(即,便携终端M1的状态)的信息(在后面称为“状态信息”)建立关联。由此,比如,医用信息处理系统本身可识别与定时相对应的便携终端M1的物理朝向的变化。状态检测部12将与表示定时的信息建立关联的状态信息输出给关联建立处理部14。判定信息存储部13预先存储将状态信息(即,表示便携终端M1的物理朝向的信息)与表示信息的类别(比如,表示“主诉”、“所见”、“评价”以及“计划”)的信息(在后面称为“类别信息”)预先建立关联的判定信息。关联建立处理部14从声音解析部11接受字符串数据。另外,关联建立处理部14从状态检测部12接受状态信息。关联建立处理部14将状态信息和存储于判定信息存储部13中的判定信息进行比较,确定与该状态信息相对应的类别信息。关联建立处理部14将已确定的类别信息与该字符串数据建立关联。参照图2,列举具体的例子而对该关联建立处理部14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2中的D110~D140表示声音数据。另外,声音数据D110~D140的各数据分别将通过声音解析部11而变换的字符串数据作为字符串数据D111~D141。另外,D211~D214分别表示不同的信息的类别。在这里,设为类别信息D211与“主诉”相对应,D212与“所见”相对应,D213与“评价”相对应,D214与“计划”相对应。如图2所示的那样,关联建立处理部14在便携终端MI朝上时,从状态检测部12接受与该状态相对应的状态信息。另外,关联建立处理部14从声音解析部11接受从在此时输入的声音数据D110变换的字符串数据D111。判定信息存储部13将该状态信息与存储于判定信息存储部13中的判定信息进行比较,确定类别信息D211。判定信息存储部13将已确定的类别信息D211与字符串数据D111建立关联。将与该类别信息D211建立关联的字符串数据D111作为医用数据D11。同样地,关联建立处理部14在便携终端M1朝下的情况下,确定“类别信息D212”,在朝右的情况下,确定“类别信息D213”,在朝左的情况下,确定“类别信息D214”,分别与此时输入的字符串数据D121~D141建立关联。象这样,将与类别信息D212~D214建立关联的字符串数据D121~D141分别作为医用数据D12~D14。另外,也可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正在进行声音数据的输入的过程中,改变便携终端M1的朝向而动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关联建立处理部14首先根据表示与从状态检测部12接受的状态信息建立关联的定时的信息,确定状态变化了(便携终端M1的朝向变化)的定时。接着,关联建立处理部14参照表示与从声音解析部11接受的字符串数据建立关联的定时的信息,在与已确定的定时相对应的部分分割字符串数据。之后,与前述的动作相同,关联建立处理部14针对分割后的各个字符串数据,根据与该定时相对应的状态信息,确定类别信息,将已确定的类别信息与相对应的字符串数据建立关联。通过象这样动作,即使在声音输入中改变了便携终端M1的朝向(即,便携终端M1的状态)的情况下,仍可针对每个该状态生成医用数据。关联建立处理部14将关联有类别信息的字符串数据、即医用数据输出给医用信息更新部15。医用信息更新部15从关联建立处理部14接受医用数据。另外,医用信息更新部15预先存储具有多个区域的诊疗记录的雏形。包括在该雏形中的各区域预先与规定的类别信息建立关联。医用信息更新部15从由关联建立处理部14接受的医用数据中提取字符串信息。另外,医用信息更新部15参照在该医用数据中包含的类别信息,在与该类别信息相对应的区域中,写入已提取的字符串信息。由此,制作诊疗记录的数据(在后面只称为“诊疗记录”)。医用信息更新部15将已制作的诊疗记录存储于医用信息存储部30中。医用信息存储部30为用于存储诊疗记录(即,医用信息)的存储部。另外,医用信息更新部15也可按照更新已存储于医用信息存储部30中的诊疗记录的方式动作。在该情况下,关联建立处理部14可从操作者接受用于确定更新对象的诊疗记录的识别信息(比如,患者ID、检查ID等),将其附带于医用数据中即可。医用信息更新部15根据该识别信息,检索医用信息存储部30,如果存在适合的诊疗记录,则可将其提取而进行更新。另外,在不具有适合的诊疗记录的情况下,医用信息更新部15可新制作诊疗记录,与其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存储于医用信息存储部30中即可。然后,对医用信息更新部15将识别信息附带于各诊疗记录而存储于医用信息存储部30中的情况进行说明。医用信息提取部21经由操作部232而由操作者接受诊疗记录的指定(比如,诊疗记录的识别信息)。医用信息提取部21检索医用信息存储部30,提取已指定的诊疗记录。医用信息提取部21将已提取的诊疗记录输出给显示控制部22。显示控制部22从医用信息提取部21接受诊疗记录。显示控制部22按照规定的显示方式将该诊疗记录显示于显示部231中。另外,显示控制部22也可从状态检测部12接受状态信息,对应于该状态信息,切换用于输入医用信息的输入画面。具体来说,显示控制部22从状态检测部12接受状态信息,将其与存储于判定信息存储部13中的判定信息相比较,来确定类别信息(比如,“主诉”、“所见”、“评价”以及“计划”)。显示控制部22针对每个类别信息预先存储输入画面,在显示部231中显示与已确定的类别信息相对应的输入画面。图3A和图3B表示输入画面的一个例子。比如,图3A表示用于对应地使用检查设备M3并输入“所见”的输入画面V31的例子。输入画面V31为将检查设备M3的连接端子M31连接于便携终端M1的外部设备的连接端子M11上,输入相对于通过检查设备M3而取得的数据(比如,医用图像)的所见的情况下的画面。因此,输入画面V31与连接端子M11位于上侧时的状态信息建立关联。输入画面V31包括比如,用于操作检查设备M3的操作界面V311、和已取得的数据、取得该数据的检查的检查信息V312。此外,图3B表示用于在对多个医用图像进行比较的同时输入“评价”的输入画面V32的例子。输入画面V32为同时地显示多个医用图像、在对它们进行比较的同时输入评价结果的情况下的画面。在图3B的例子中,在输入画面V32上,在横向排列地显示医用图像V321和V322。象这样,输入画面V32按照可在横向排列地显示至少2个医用图像的方式与处于画面的横向宽度扩大的横向时的状态信息建立关联。象这样,可对应于各场景的便携终端M1的使用方法,分别将输入画面和状态信息建立关联即可。还有,如前述那样,对于上述所示的各结构,只要能够执行其功能,其场所并没有限定,也可设置于便携终端M1和医用信息管理服务器M2中的某一个中。另外,也可以使上述所示的全部结构包含在便携终端M1中。在该情况下,按照在便携终端M1和医用信息管理服务器M2之间确立单独的通信、将记录于便携终端M1的医用信息存储部30中的诊疗记录转送给医用信息管理服务器M2的方式进行动作即可。另外,以上,对根据医用数据制作诊疗记录、将其存储于医用信息存储部30中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按照将医用数据存储于医用信息存储部30中的方式动作。在该情况下,比如,也可单独设置根据存储于医用信息存储部30的医用数据来制作诊疗记录的结构。接着,参照图4对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中根据声音输入的医用信息制作诊疗记录、直至存储于医用信息存储部30中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图4为医用信息处理系统中的、表示与医用信息的输入相关的一系列动作的流程图。(步骤S11)状态检测部12检测便携终端M1的物理朝向。具体来说,在便携终端M1中,内置有陀螺仪、振动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由此,状态检测部12解析这些传感器的输出,检测便携终端M1的物理朝向。状态检测部12将表示接受表示该物理朝向的各传感器的输出时的定时的信息,与表示已检测的便携终端M1的物理朝向(即,便携终端M1的状态)的状态信息建立关联。状态检测部12将与表示定时的信息建立关联的状态信息输出给关联建立处理部14。(步骤S12)关联建立处理部14从状态检测部12接受状态信息。关联建立处理部14将状态信息和存储于判定信息存储部13中的判定信息进行比较,确定与该状态信息相对应的类别信息。(步骤S13)声音输入部233将通过操作者输入的声音数据输出给声音解析部11。声音解析部11从声音输入部233接受声音数据。(步骤S14)声音解析部11对该声音数据进行解析,将其变换为字符串数据。声音解析部11将表示接受作为生成源的声音数据时的定时的信息与已生成的字符串数据建立关联。声音解析部11将与表示定时的信息建立关联的字符串数据输出给关联建立处理部14。(步骤S15、步骤S17)如果声音输入结束(步骤S15,“是”),则关联建立处理部14从声音解析部11接受字符串数据。而且,关联建立处理部14从状态检测部12接受状态信息。关联建立处理部14将状态信息与存储于判定信息存储部13中的判定信息进行比较,确定与该状态信息相对应的类别信息。关联建立处理部14将已确定的类别信息与该字符串数据建立关联。关联建立处理部14将与类别信息建立关联的字符串数据、即医用数据输出给医用信息更新部15。(步骤S15、步骤S16)在声音输入继续(步骤S15,“否”),并且没有检测到便携终端M1的状态变更的情况下(步骤S16,“否”),声音解析部11继续进行从声音输入部233接受声音数据、将其变换为字符串数据的处理。医用信息更新部15从关联建立处理部14接受医用数据。(步骤S15、步骤S16、步骤S17)在声音输入继续的状态下(步骤S15,“否”),并且检测到便携终端M1的状态变更的情况下(步骤S16,“是”),关联建立处理部14从声音解析部11接受字符串数据。另外,关联建立处理部14从状态检测部12接受状态信息。接着,关联建立处理部14首先根据表示与从状态检测部12接受的状态信息建立关联的定时的信息,确定状态变化的(便携终端M1的朝向改变的)定时。关联建立处理部14首先根据表示与从状态检测部12接受的状态信息建立关联的定时的信息,确定状态变化的(便携终端M1的朝向改变的)定时。然后,与前述的动作相同,关联建立处理部14针对分割后的各个字符串数据,根据与该定时相对应的状态信息确定类别信息,将已确定的类别信息与相对应的字符串数据建立关联。关联建立处理部14将与类别信息建立关联的字符串数据、即医用数据输出给医用信息更新部15。医用信息更新部15从关联建立处理部14接受医用数据。(步骤S18)只要操作者的输入操作继续(步骤S18,“否”),则执行以上的处理。(步骤S19)如果操作者的输入操作结束,则医用信息更新部15根据已接受的医用数据制作诊疗记录。具体来说,医用信息更新部15预先存储具有多个区域的诊疗记录的雏形。包含在该雏形中的各区域预先与规定的类别信息建立关联。医用信息更新部15从由关联建立处理部14接受的医用数据中提取字符串信息。另外,医用信息更新部15参照该医用数据中包含的类别信息,在与该类别信息相对应的区域中写入已提取的字符串信息。由此,制作诊疗记录。医用信息更新部15将已制作的诊疗记录存储于医用信息存储部30中。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中,根据便携终端M1的朝向确定医用信息的类别,接受通过声音输入而在诊疗记录中输入的医用信息。由此,操作者可将通过声音输入而输入的医用信息的类别在不操作小的画面的情况下进行指定。象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能够不经过对小的画面的画面操作这样的复杂顺序,而通过简单的操作指定要输入的医用信息的类别。(变形例1)下面对变形例1涉及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进行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便携终端M1的物理朝向,识别此时输入的医用信息的类别。但是,如果可根据便携终端M1的多个状态来识别医用信息的类别,则不必一定限于基于朝向的识别。在变形例1涉及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中,根据便携终端M1与不同于便携终端M1的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即便携终端M1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的有无以及所连接的外部设备的类别,识别医用信息的类别。在后面,针对变形例1涉及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的具体结构,着眼于不同于上述实施方式的部分而进行说明。变形例1涉及的状态检测部12具有通信功能,通过该通信功能,检测便携终端M1和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比如,连接是否建立)。接着,状态检测部12为,在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建立的情况下,检测所连接的外部设备的类别。外部设备的类别可在比如连接建立时,从该设备接受表示外部设备的类别的控制信息,根据它而进行判断。作为外部设备,列举有比如超声波诊断装置等这样的检查设备M3、用于进行患者的认证的认证设备、对问诊、讨论(conference)进行摄影的摄影设备等。状态检测部12将表示与检测到的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的信息作为状态信息而输出给关联建立处理部14。判定信息存储部13将状态信息(即,表示便携终端M1和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的信息)与表示信息的类别(比如,“主诉”、“所见”、“评价”以及“计划”)的类别信息预先建立关联,并存储为判定信息。作为建立关联的一个例子,比如,在听患者的诉说的“主诉”的阶段,进行患者的认证。因此,将便携终端M1和认证装置连接的状态与表示“主诉”的类别信息建立关联即可。另外,在“所见”的阶段,输入相对于通过检查设备M3等取得的医用图像等的医用数据的所见。因此,将便携终端M1和检查设备M3连接的状态与“所见”建立关联即可。另外,在“计划”的阶段,具有通过照相机等对主治医生向患者说明检查、治疗的计划进行摄影的情况。因此,将比如便携终端M1和照相机等的摄影设备连接的状态与“计划”建立关联即可。另外,在如“评价”的阶段那样不使用外部设备而能够进行作业的情况下,将外部设备未与便携终端M1连接的状态(即,未建立连接的状态)建立关联即可。关联建立处理部14从声音解析部11接受字符串数据。另外,关联建立处理部14从状态检测部12接受状态信息。关联建立处理部14将状态信息和存储于判定信息存储部13中的判定信息进行比较,确定与该状态信息相对应的类别信息。关联建立处理部14将已确定的类别信息与其字符串数据建立关联。另外,也可不限于通信状态,根据比如所连接的设备(硬件或软件)的操作状态,识别医用信息的类别。如果以超声波诊断装置为例子而具体地说明,列举比如“执行扫描的状态”、“显示超声波图像的状态”、“输入患者信息等的信息的状态”等。“执行扫描的状态”比如通过扫描时的设定信息的有无或表示执行扫描的模式的信息等进行判断即可。另外,关于“显示超声波图像的状态”、“输入患者信息等信息的状态”,根据表示这些动作模式(比如,患者信息的显示/输入模式、超声波图像的计测模式等)的信息进行判断即可。如上述那样,根据变形例1涉及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根据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确定此时输入的医用信息的类别。由此,操作者能够在不对小的画面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指定通过声音输入而输入的医用信息的类别。象这样,即使在变形例1涉及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中,也不经过对小画面的画面操作这样的复杂顺序,通过简单的操作能够指定所输入的医用信息的类别。(变形例2)下面参照图5和图6,对变形例2涉及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进行说明。图5为变形例2涉及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的框图。另外,图6为表示变形例2涉及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在变形例2涉及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中,将存储于医用信息存储部30中的诊疗记录的至少一部分的记载的类别变更为其它的类别。由此,在诊疗记录的制作时,可将输入到所希望的区域中的医用区域的一部分移到其它的区域。另外,与诊疗记录的制作有关的处理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1相同。因此,在后面,对变形例2涉及的医用信息处理系统的详细的结构,着眼于不同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与医用信息的类别的变更有关的部分而进行说明。医用信息提取部21经由操作部232从操作者接受诊疗记录的指定(即,变更一部分的记载的类别的诊疗记录的指定)。医用信息提取部21检索医用信息存储部30,提取已指定的诊疗记录。医用信息提取部21将已提取的诊疗记录输出给显示控制部22。显示控制部22从医用信息提取部21接受诊疗记录。显示控制部22按照规定的显示方式将该诊疗记录显示于显示部231中。与该诊疗记录的显示有关的动作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接着,操作部232接受已显示的诊疗记录中的、变更类别的记载的指定。此时,操作部232既可接受比如构成诊疗记录的区域的指定,将在该区域记录的医疗信息作为已指定的记载而识别,也可通过拖拽操作等、接受该部位的指定,将该部分作为已指定的记载而识别。操作部232将根据该指定而表示适当的部位的信息(比如,诊疗记录中的适当的部位的位置信息)通知给医用信息提取部21。医用信息提取部21接受经由操作部232而由操作者指定的表示适当的部位的信息。医用信息提取部21从经由显示控制部22而显示于显示部231中的诊疗记录中,将与表示适当的部位的信息相对应的诊疗记录中的记载作为字符串数据而提取。医用信息提取部21将已提取的字符串数据与表示提取源的诊疗记录的识别信息一起输出给医用信息分割部24。医用信息分割部24从医用信息提取部21接受已提取的字符串数据和表示诊疗记录的识别信息。医用信息分割部24解析该字符串数据,按照规定的单位(比如,文节、段落等)而分割。在这里,设为医用信息分割部24将字符串数据分割为句子单位(文单位)的部分字符串数据。在这里,参照图6。图6的D15示出通过医用信息提取部21而提取的字符串数据。在后面,对医用信息分割部24如图6所示那样将字符串数据D15分割为部分字符串数据D151~D154的情况进行说明。医用信息分割部24将部分字符串数据D151~D154与表示诊疗记录的识别信息一起输出给显示控制部22。显示控制部22从医用信息分割部24接受部分字符串数据D151~D154和表示诊疗记录的识别信息。显示控制部22对这些部分字符串数据D151~D154的每个,生成用于指定信息的类别的操作画面V4。操作画面V4如图6所示那样,包括用于显示部分字符串数据的区域V41、和用于指定信息的类别的区域V42。区域V41设置有多个部分区域V411~V414。医用信息分割部24将已接受的部分字符串数据D151~D154显示于部分区域V411~V414。另外,在区域V42中,包括部分区域V421~V424。另外,将部分区域V421与部分区域V411建立关联,将部分区域V422与部分区域V412建立关联,将部分区域V423与部分区域V413建立关联,将部分区域V424与部分区域V414建立关联。显示控制部22将可在部分区域V421~V424中输入类别信息而显示的操作画面V4显示于显示部231。此时,显示控制部22参照判定信息存储部13,按照可仅仅选择预先登记的类别信息的方式形成操作画面V4即可。由此,操作者能够经由操作部232分别对显示于部分区域V411~V414中的部分字符串数据D151~D154指定类别信息。在后面,将输入到部分区域V421~V424中的类别信息作为类别信息D221~D224进行说明。另外,显示控制部22对应于操作画面V4,将作为部分字符串数据D151~D154的提取源的诊疗记录的识别信息通知给U/I23即可。由此,U/I23能够识别作为显示于操作画面V4中的部分字符串数据D151~D154的提取源的诊疗记录。操作部232接受操作者对操作画面V4的操作,将输入到部分区域V421~V424中的类别信息(即,类别信息D221~D224)与分别和其相对应的部分字符串数据(即,部分字符串数据D151~D154中的某一个)建立关联。具体来说,比如,操作部232将输入到部分区域V221中的类别信息D221,与显示于和部分区域V221建立关联的部分区域V411中的部分字符串数据D151建立关联。对于类别信息D222~D224和部分字符串数据D152~D154也是同样的。操作部232将与已指定的类别信息建立关联的各个部分字符串数据,与表示更新对象的诊疗记录的识别信息(即,表示从显示控制部22通知的诊疗记录的识别信息)一起输出给关联建立处理部14。另外,对于以后的动作,以与类别信息D221建立关联的部分字符串数据D151为例子而进行说明。关联建立处理部14从操作部232接受与类别信息D221建立关联的部分字符串数据D151和表示更新对象的诊疗记录的识别信息。关联建立处理部14将与该类别信息D221建立关联的部分字符串数据D151作为医用数据D16,而与表示诊疗记录的识别信息一起输出给医用信息更新部15。医用信息更新部15从关联建立处理部14接受医用数据D16和表示诊疗记录的识别信息。医用信息更新部15从医用信息存储部30提取与已接受的识别信息对应的诊疗记录。医用信息更新部15参照医用数据D16中包含的类别信息D221确定与其建立关联的诊疗记录中的区域。医用信息更新部15从医用数据D16中提取部分字符串数据D151,通过该部分字符串数据D151,更新输入到已确定的诊疗记录中的区域中的医用信息。此时,医用信息更新部15也可以对已输入到该区域中的医用信息增加部分字符串数据D151,也可以在部分字符串数据D151上写上已输入到该区域中的医用信息。另外,还可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显示操作画面V4时,对应地显示已有的诊疗记录,能够指定插入部分字符串数据D151的部分。在该情况下,医用信息更新部15在已确定的区域中所指定的部位插入部分字符串数据D151即可。以上,根据变形例2涉及的医用图像管理系统,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更新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1生成和更新的诊疗记录。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按照其它的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主旨中,并且包含在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等同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