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07257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便携式设备,包括:键盘单元;显示单元;连接单元,配置为连接至键盘单元和显示单元中的每一个,相对于键盘单元和显示单元中的每一个相对移动,并且支撑显示单元使得显示单元覆盖或不覆盖键盘单元;以及控制器,置于连接单元内部并且控制便携式设备的操作。
【专利说明】便携式设备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0002]根据35U.S.C.§ 119(a),本申请要求分别于2012年8月28日和2013年3月28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递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0.2012-0094550和N0.2013-0033770的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0003]本公开涉及便携式设备。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能够根据用户选择而如同笔记本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使用的便携式设备。 【背景技术】
[0004]笔记本计算机和平板计算机是公知的便携式设备。通常,笔记本计算机具有使用键盘进行快速文本输入的优点,而平板计算机由于使用触摸屏代替键盘而具有外观更紧凑的优点。
[0005]最近,正在推出新型便携式设备,其包括笔记本计算机和平板计算机二者的优点,被设计为根据用户的选择而如同笔记本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那样使用。
[0006]新型便携式设备配备具有触摸屏的显示单元。触摸屏设置为可由用户触摸,即便在便携式设备如同笔记本计算机那样使用以及在便携式设备如同平板计算机那样使用时。因此,当便携式设备如同笔记本计算机那样使用时,需要即使用户触摸了触摸屏也能够稳定地支撑显示单元使得显示单元不移动的方式。
[0007]此外,作为一般的电子产品,上述新型便携式设备需要通过改善其热辐射性能来防止其内部的电子部件发热的方式。

【发明内容】

[0008]已经提出了本公开以便克服与传统布置相关联的缺点和其他问题。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涉及能够稳定地支撑显示单元并且具有改善的热辐射性能的新型便携式设备。
[0009]本发明总体构思的附加特征和实用性部分地在以下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根据该描述而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对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践而获知。
[0010]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实质上可以通过提供一种便携式设备来实现,该便携式设备可以包括:键盘单元;显示单元;连接单元,连接至键盘单元和显示单元中的每一个,相对于键盘单元和显示单元中的每一个相对移动,并且支撑显示单元使得显示单元覆盖或不覆盖键盘单元;以及控制器,置于连接单元内部并且控制便携式设备的操作。
[0011]显示单元可以根据用户选择而被置于第一布置中以覆盖键盘单元,或者被置于第二布置中以不覆盖键盘单元。
[0012]触摸屏可以设置在显示单元的前表面中,并且当显示单元置于第一布置和第二布置中时,触摸屏可以保持在可观看状态。
[0013]连接单元可以连接至键盘单元并且可以绕第一旋转轴旋转,并且显示单元可以连接至连接单元并且可以绕与第一旋转轴平行的第二旋转轴旋转。
[0014]连接单元可以铰合连接至键盘单元,显示单元可以铰合连接至连接单元。
[0015]当显示单元置于第二布置中时,连接单元可以相对于键盘单元倾斜放置,使得连接单元的外表面暴露在外。
[0016]键盘单元可以包括收纳槽,以在连接单元置于第一布置中时收纳连接单元。
[0017]键盘单元可以包括收纳孔,收纳孔可以在连接单元置于第一布置中时收纳连接单元并且可以具有开放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0018]键盘单元的上表面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槽,当显示单元置于第二布置中时显示单元的下端插入到固定槽中。
[0019]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槽可以包括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显示单元的左下端插入到第一固定槽中,显示单元的右下端插入到第二固定槽中。
[0020]可以沿着平行于键盘单元并垂直于第一旋转轴的方向将键盘单元划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可以配备键盘单元的输入键,第二区域可以不配备输入键,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槽可以置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边界区域处。
[0021]显示单元的第二布置可以包括前视布置和后视布置,在前视布置中,可以从便携式设备的前侧观看触摸屏,在后视布置中可以从便携式设备的后侧观看触摸屏。
[0022]当显示单元从前视布置切换到后视布置时,或者当显示单元从后视布置切换到前视布置时,控制器可以使触摸屏上正显示的图像上下翻转。
[0023]当显示单元置于后视布置中时,显示单元的后表面可以与连接单元的后表面接触。
[0024]连接单元的一端可以连接至键盘单元的端部,并且连接单元的另一端可以连接至显示单元的后表面的中部。
[0025]控制器可以包括:接口单元,配置为执行与键盘单元和显示单元的接口连接;存储单元,配置为存储便携式设备的操作所需的程序;以及计算单元,配置为执行程序以控制便携式设备的操作。
[0026]连接单元可以包括与至少一个外部设备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至少一个输入和输出端口。
[0027]本公开的其他实用性和显著特征根据以下结合附图进行并且公开了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而变得清楚明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根据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清楚明白并更容易认识,在附图中:
[0029]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便携式设备的透视图;
[0030]图2是示出了从不同角度看图1的便携式设备的透视图;
[0031]图3是概念上示出了图1的便携式设备配备的控制器的框图;
[0032]图4A、4B和4C是示出了图1的便携式设备配备的键盘单元的多个示例的平面图;
[0033]图5A是示出了图1便携式设备沿着图1中的线V-V的截面图;
[0034]图5B是示出了图5A的便携式设备的备选实施例的截面图;[0035]图6是示出了当图1的便携式设备在笔记本模式中使用时该便携式设备的布置的透视图;
[0036]图7是示出了图6的便携式设备的侧视图;
[0037]图8是示出了当图1的便携式设备在笔记本模式中使用时该便携式设备的另一布置的透视图;
[0038]图9是示出了当图1的便携式设备在笔记本模式中使用时该便携式设备的又一布置的侧视图;以及
[0039]图10是示出了当图1的便携式设备在平板模式中使用时该便携式设备的透视图。
[0040]贯穿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应理解为表示相同的部分、部件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
[0042]在此所述的内容(例如,详细构造及其部件)用来辅助全面理解本说明书。因此,显然可以在没有这些内容的情况下执行示例性实施例。此外,省略了公知的功能或构造以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清楚且简要的描述。此外,附图中各个部件的尺寸可能被任意增大或减小以辅助全面理解。
[0043]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设备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了从不同角度看图1的便携式设备的透视图。图3是概念上示出了图1的便携式设备配备的控制器的框图;图4八、48和4C是示出了图1的便携式设备配备的键盘单元的多个示例的平面图。图5A是示出了图1的便携式设备沿着图1中线V-V的截面图;图58是示出了图5A的便携式设备的备选实施例的截面图。
[0044]参照图1、2和3,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便携式设备I是当用户需要将设备I从一个位置带到另一位置时容易携带以及要以稳定方式在一定地点中使用的电子设备。便携式设备I可以包括键盘单元100、显示单元200、连接单元300和控制器400。
[0045]键盘单元100具有实质上矩形板形状。键盘单元100包括多个输入键120,多个输入键120暴露于键盘单元100的上表面110并且采用按钮的形式。用户可以通过使用输入键120容易地执行诸如文本输入、网络冲浪等任务。
[0046]备选地,如图4A所示,键盘单元100可以配备触摸板130以及输入键120,触摸板130置于键盘单元100的右侧。如图4B所示,键盘单元110可以配备触摸板130’以及输入键120,触摸板130’置于键盘单元110下方。如图4C所示,键盘单元100可以配备指示杆140以及输入键120,指示杆140用于代替触摸板。
[0047]显示单元120可以具有实质上矩形板形状。显示单元200在显示单元200的前表面211上配备有触摸屏210。触摸屏210用作通过用户触摸的输入装置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0048]显示单元200可以根据用户选择而具有相对于键盘单元100的多种布置。具体地,显示单元200可以通过相对于键盘单元100移动显示单元200的用户操作,置于第一布置中以覆盖键盘单元100,或者置于第二布置中以露出键盘单元100 (或者不覆盖键盘单元100)。稍后参照图6至10详细描述第一和第二布置中便携式设备I的外观。
[0049]当显示单元200置于第一布置中以覆盖键盘单元100时,显示单元200被放置为与键盘单元100交叠。因此,键盘单元100的输入键120被显示单元120遮挡,因此不能使用输入键120。然而,显示单元200的触摸屏210保持暴露,并因此可以使用。这里,当显示单元200置于所描述的该第一布置中时,便携式设备I具有类似于常规平板计算机的形状。因此,当显示器200置于该第一布置中时,便携式设备I的模式被称作平板模式。
[0050]当显示单元200置于第二布置中以不覆盖键盘单元100时,显示单元200的触摸屏210保持在暴露(可见)状态,使得可以使用触摸屏210,并且键盘单元100也可以使用,这是因为键盘单元100的输入键120没有被显示单元200覆盖。因此,当显示单元200置于所描述的第二布置中时,便携式设备I可以具有类似于常规笔记本计算机的形式。因此,当显示单元200置于所描述的第二布置中时,便携式设备的模式被称作笔记本模式。
[0051]当便携式设备I在笔记本模式中使用时,显示单元200的下端220可以插入到键盘单元100的上表面110上形成的至少一个固定槽中,使得可以固定显示单元200的位置。更具体地,第一固定槽121和第二固定槽122形成在键盘单元100的上表面110上并且彼此间隔,彼此远离的程度大致为显示单元200的宽度。换言之,第一固定槽121可以置于键盘单元100的左侧,而第二固定槽122可以置于键盘100的右侧。显示单元200的左下端221和右下端222可以分别插入到第一固定槽121和第二固定槽122中。
[0052]第一和第二固定槽121和122可以以凹陷方式形成在键盘单元100的上表面110上。然而,可以提供其他形状的固定槽121和122,以对应于左下端221和右下端222的形状。第一和第二固定槽121和122可以形成为相对于键盘单元100的上表面110成预定角度(例如,50°、60°、70°等)倾斜。换言之,第一和第二固定槽121和122可以形成为相对于键盘单元100上的Y方向成预定角度倾斜。因此,当便携式设备I在笔记本模式中使用时,如果显示单元200的下端220插入在第一和第二固定操作121和122中,则显示单元200可以保持与第一和第二固定槽121和122相对于键盘单元100的倾斜角相同的倾斜角。可以根据设计不同地选择倾斜角。
[0053]可以沿着与如图2所示的旋转轴Xl和X2垂直并且平行于键盘单元100的方向(即,Y方向),将键盘单元100划分成配备输入键120的第一区域101和不配备输入键120的第二区域102。这里,当第一区域101位于最接近用户的位置时,第一区域101置于键盘单元100的前侧,而第二区域102置于第一区域101的后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01的面积几乎与第二区域102的面积相同。上述第一和第二固定槽121和122置于第一区域101和第二区域102之间的边界区域中。因此,当将显示单元200的下端220插入到第一和第二固定槽121和122中时,显示单元200的下端220大致置于键盘单元100的中部(例如,参见图6)。
[0054]连接单元300支撑显示单元200,使得可以操控显示单元200以覆盖或露出键盘单元100。连接单元300连接至键盘单元100和显示单元200中的每一个,使得连接单元300可以相对于键盘单元100和显示单元200中的每一个相对移动。
[0055]更具体地,连接单元300和键盘单元100彼此旋转连接,并且各自可绕第一旋转轴Xl相对旋转。连接单元300和显示单元200彼此旋转连接,并且各自可绕平行于第一旋转轴Xl的第二旋转轴X2相对旋转。便携式设备I的使用模式切换(从平板模式到笔记本模式,或者从笔记本模式到平板模式),可以通过连接单元300与键盘单元100之间的相对旋转以及连接单元300与显示单元200之间的相对旋转来提供和激活。
[0056]连接单元300和键盘单元100彼此铰合连接,以实现连接单元300和键盘单元100之间的相对旋转,并且连接单元300和显示单元200彼此铰合连接,以允许连接单元300和显示单元200之间的相对旋转。这里,连接单元300和键盘单元100之间的铰合连接由第一铰接单元(未示出)实现,并且连接单元300和显示单元200之间的铰合连接由第二铰接单元310(参见图2)实现。附图中没有示出的第一铰接单元可以具有与第二铰接单元310相同的结构。备选地,每个铰接单元可以使用提供本文所述目的的多种类型传统铰接结构。
[0057]如图2所示,连接单元300的第一端330通过第一铰接单元(未示出)连接至键盘单元100的上端150。连接单元300的第二端340通过第二铰接单元310连接至显示单元200的后表面212。如图2所示,连接单元300的第二端340可以连接至显示单元200的后表面212的大致中部。
[0058]第一铰接单元和第二铰接单元310可以具有自由停止(free stop)功能。因此,当通过用户操控将连接单元300置于相对于键盘单元100成某角度时,连接单元300可以相对于键盘单元100保持设定的角度,除非对连接单元300施加超过一定阈值的力。类似地,当通过用户操控将显示单元200置于相对于连接单元300成某角度时,显示单元200可以相对于连接单元300保持设定的角度,除非对显示单元200施加超过一定阈值的力。如图2所示,显示单元200可以通过第一和第二铰接单元的自由停止功能而保持在键盘单元100上方的浮置位置处,直到施加超过阈值的力以使显示单元200转动为止。
[0059]当显示单元200置于第一布置中以覆盖键盘单元100时(即,当便携式设备I在平板模式中使用时),连接单元300收纳在键盘单元100的第二区域102 (参见图1)中形成的收纳槽160中。参照图1和图5A,收纳槽160具有与具有实质上矩形板形状的连接单元300相对应的形式,并且收纳槽160的底面161面对要收纳在收纳槽160内的连接单元300的前表面351。另一方面,当显示单元200置于第二布置中以露出键盘单元100时(即,当便携式设备I在笔记本模式中使用时),连接单元300绕第一旋转轴(Xl)旋转,以置于收纳槽160外部。
[0060]如图5B所示,键盘单元100可以配备具有开放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收纳孔170,来代替上述收纳槽160来收纳连接单元300。当设置收纳孔170时,与收纳槽160相比存在以下优点,包括:键盘单元100具有较薄的厚度,并且可以更好地发散连接单元300产生的热。
[0061]连接单元300可以包括与外部设备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至少一个输入和输出端口。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连接单元300的边缘表面370中设置两个输入和输出端口361和362。可以根据不同示例性实施例的需要不同地改变输入和输出端口 361和362的类型和数目。
[0062]如图3所示,控制器400配置为控制便携式设备I的操作,并且设置在上述连接单元300内部。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设备I与其他现有便携式设备的不同之处至少在于,控制器400置于连接单元300内部。
[0063]此外,如图3所示,控制器400可以包括接口单元410、存储单元以及计算单元430。接口单元410执行键盘单元100与显示单元200之间的接口连接。存储单元420存储便携式设备I的操作所需的程序,并且计算单元430执行程序以控制便携式设备I的操作。
[0064]下文中,参照图6至10更详细地描述上述便携式设备I的操作。
[0065]图6是示出了当图1的便携式设备在笔记本模式中使用时该便携式设备的布置的透视图,图7是示出了图6的便携式设备的侧视图。图8是示出了当图1的便携式设备在笔记本模式中使用时该便携式设备的另一布置的透视图,以及图9是示出了当图1的便携式设备在笔记本模式中使用时该便携式设备的又一布置的侧视图。另一方面,图10是示出了当图1的便携式设备在平板模式中使用时该便携式设备的透视图。
[0066]首先,说明图6和7。
[0067]当便携式设备I在笔记本模式中使用时(即,显示单元200置于第二布置中,以不覆盖键盘单元100时),便携式设备I可以具有第一前视布置,如图6和7所示。
[0068]在第一前视布置中,键盘单元100的第一区域101与显示单元200之间的角度α是钝角,并且连接单元300与键盘单元100之间的角度β以及显示单元200与连接单元300之间的角度Y均为锐角。例如,α = 120°以及β = Y = 60°。然而,α、β和可以根据实施例不同地设定。
[0069]在第一前视布置中,由于键盘单元100的输入键120没有被显示单元覆盖,而是暴露在外部,因此用户可以使用键盘单元100执行任务,例如,文本输入、网络冲浪等。此外,由于显示单元200的触摸屏210被放置为面向前方,因此用户可以从前方观看触摸屏210,并且还可以通过触摸屏210执行输入任务。
[0070]在第一前视布置中,显示单元200的左下端221和右下端222可以分别插入到键盘单元100的第一固定槽121 (参见图1)和第二固定槽122(参见图1)中,从而保持在固定状态中。参照图7,由于如上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槽121和122置于键盘单元100的第一区域101与第二区域102之间的边界区域处,因此与传统笔记本计算机的显示单元(参见示出了传统显示器200的定位的虚线)相比,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单元200置于更接近用户的位置处,接近的距离大致对应于第二区域102的长度L。因此,当便携式设备I在笔记本模式中使用时,对触摸屏210的触摸更容易,使得用户不太可能由于必须延长更大距离来访问和观看触摸屏210而变得疲劳。
[0071]此外,在第一前视布置中,由于显示单元200由宽度与显示单元200的宽度W几乎相同的连接单元300支撑,并且第一铰接单元(未示出)和第二铰接单元310具有自由停止功能,因此即使用户触摸了触摸屏210,显示单元210也不会移动,而是可以稳定地保持在任意预定位置处。
[0072]此外,在第一前视布置中,由于以相对于键盘单元100倾斜的方式放置连接单元300,因此连接单元300的外表面暴露在外。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向外发散连接单元300中产生的热,使得可以防止对置于连接单元300中构成控制器400的各个电子部件造成热损害。
[0073]接着,描述图8。
[0074]当便携式设备I在笔记本模式中使用时(即,显示单元200置于第二布置中以不覆盖键盘单元100),便携式设备I可以具有第二前视布置,如图8所示。
[0075]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单元200的左下端221和右下端222与第一和第二固定槽121和122分离,然后连接单元300和显示单元200绕第一和第二旋转轴Xl和Χ2沿顺时针方向略微旋转,使得便携式设备I可以从如图6和7所示的第一前视布置切换到如图8所示的第二前视布置。
[0076]在第二前视布置中,显示单元200由连接单元300支撑,并且连接单元300由键盘单元100支撑。连接单元300和显示单元200可以通过第一铰接单元(未示出)和第二铰接单元310的自由停止功能而保持在固定状态,如上所述。因此,如果用户在使用触摸屏时没有对显示单元200施加超过阈值的力,则显示单元200和连接单元300可以保持在固定状态,而不会移动。
[0077]第二前视布置与上述第一前视布置的相同之处在于可以使用键盘单元100的输入键120和显示单元200的触摸屏210 二者。然而,第二前视布置与上述第一前视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显示单元200的左下端221和右下端222没有插入到键盘单元100的第一固定槽121和第二固定槽122中,而是彼此分离并且暴露在外。
[0078]在第二前视布置中,由于连接单元300的外表面也暴露在外,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发散连接单元300中产生的热,可以防止对内置于连接单元300中构成控制器400的各个电子部件造成热损害。
[0079]接着,描述图9。
[0080]当便携式设备I在笔记本模式中使用时(S卩,显示单元200置于第二布置中,以不覆盖键盘单元100),便携式设备I可以具有如图9所示的后视布置。
[0081]可以通过绕第二旋转轴X2(参见图2)沿着顺时针方向(相对于图2、8和9的观看角度)进一步旋转显示单元200,直到显示单元200的后表面212与连接单元300的后表面352接触,从而将便携式设备I从如图8所示的第二前视布置切换到如图9所示的后视布置。这里,可以通过连接单元300绕第一旋转轴Xl (参见图2)的旋转不同地设定连接单元300和键盘单元100之间的角度。
[0082]在后视布置中,显示单元200由连接单元300支撑,并且连接单元300由键盘单元100支撑。连接单元300和显示单元200可以通过第一铰接单元(未示出)和第二铰接单元310的自由停止功能而保持在固定状态。因此,如果用户在使用触摸屏时不对显示单元200施加超过阈值的力,则显示单元200和连接单元300保持在固定状态,而不会移动。
[0083]后视布置与上述前视布置的相同之处在于,可以使用键盘单元100的输入键120和显示单元200的触摸屏210 二者。然而,后视布置与上述前视布置的不同之处在于,位于便携式设备I后面的另一用户而不是位于便携式设备I前面的用户可以使用触摸屏210,这是由于具有触摸屏210的显示单元200的前表面211面向后方。因此,当位于便携式设备I前面的第一用户期望向位于便携式设备I后面的第二用户展示触摸屏210时,可以方便地使用后视布置。
[0084]另一方面,当显示单元200从前视布置切换到后视布置时,控制器400使触摸屏210上正显示的图像上下翻转。换言之,控制器400对触摸屏210上正显示的图像进行旋转,使得将图像连同显示单元200 —起旋转180度。同样,当显示单元200从后视布置切换到前视布置时,控制器400使触摸屏210上正显示的图像上下翻转。可以在显示单元200中设置位置传感器(未示出)以检测显示单元200的布置切换。控制器400基于位置传感器提供的布置切换信号来确定是否使翻转图像的上下位置(旋转图像)。
[0085]在后视布置中,由于连接单元300中除了后表面以外的其他外表面暴露在外,因此可以有效地发散连接单元300中产生的热,使得可以防止连接单元300中设置的构成控制器400的各个电子部件受到热损害。
[0086]接着,描述图10。[0087]当便携式设备I在平板模式中使用时(S卩,显示单元200置于第一布置中,以覆盖键盘单元100),便携式设备I可以具有如图10所示的形状。
[0088]可以通过将显示单元200从如图8所示的第二前视布置或如图9所示的后视布置切换到如图10所示的布置,将便携式设备I从笔记本模式切换到平板模式。
[0089]当从如图8所示的第二前视布置切换到如图10所示的布置时,连接单元300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相对于图2、8和9的观看角度),直到连接单元300收纳在键盘单元100的收纳槽160内为止,并且显示单元200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直到显示单元200的后表面212与连接单元300的后表面352接触为止,使得便携式设备I的使用模式可以切换到如图10所示的平板模式。
[0090]此外,当从如图9所示的后视布置改变到如图10所示的布置时,连接单元300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直到连接单元300收纳在键盘单元100的收纳槽160内为止,而显示单元200与连接单元300之间不相对移动,使得便携式设备I的使用模式可以切换到如图10所示的平板模式。
[0091]在平板模式中,键盘单元100和显示单元200之间的角度α以及显示单元200和连接单元300之间的角度Y分别为180°。连接单元300和键盘单元100之间的角度β为O。。
[0092]在平板模式中,显示单元200由连接单元300和键盘单元100支撑,并且连接单元300由键盘单元100支撑。连接单元300和显示单元200可以通过第一铰接单元(未示出)和第二铰接单元310的自由停止功能而保持在固定状态。
[0093]在平板模式中,由于键盘单元100被显示单元200覆盖,因此不能使用键盘单元100的输入键120,但露出了显示单元200的触摸屏210供访问和使用。
[0094]另一方面,当用户期望将便携式设备I从如图10所示的平板模式切换到如图6、8和9所示的笔记本模式之一时,用户将显示单元200与键盘单元100略微分离,然后通过绕第一和第二旋转轴Xl和Χ2旋转连接单元300和显示单元200,来适当地调整上述角度α、β和Y。由于可以根据上述从笔记本模式到平板模式的切换原理容易地理解从平板模式到笔记本模式的切换原理,因此省略其详细描述。
[0095]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便携式设备I可以根据用户选择而处于笔记本模式或平板模式中。在笔记本模式中,显示单元200可以设置为前视布置或后视布置。在前视或后视布置中,连接单元300可以稳定地支撑显示单元200。
[0096]此外,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便携式设备I与传统便携式设备的不同之处至少在于,控制器400置于连接单元300内部。由于控制器400置于连接单元300内部,因此尤其在便携式设备I在笔记本模式中使用时可以有效地防止构成控制器400的电子部件发热。
[009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总体构思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变,本发明总体构思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设备,包括: 键盘单元; 显示单元; 连接单元,配置为连接至键盘单元和显示单元中的每一个,相对于键盘单元和显示单元中的每一个相对移动,并且支撑显示单元使得显示单元覆盖或不覆盖键盘单元;以及控制器,设置在连接单元内部并且控制便携式设备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设备,其中, 显示单元根据用户选择而被置于第一布置中以覆盖键盘单元,或者被置于第二布置中以不覆盖键盘单元。
3.根据权 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设备,其中, 触摸屏设置在显示单元的前表面中,以及 当显示单元置于第一布置和第二布置中时,触摸屏保持在可观看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设备,其中, 连接单元连接至键盘单元并且能够绕第一旋转轴旋转,以及 显示单元连接至连接单元并且能够绕与第一旋转轴平行的第二旋转轴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设备,其中, 连接单元铰合连接至键盘单元,并且 显示单元铰合连接至连接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设备,其中, 当显示单元置于第二布置中时,连接单元相对于键盘单元倾斜放置,使得连接单元的外表面暴露在外。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设备,其中, 键盘单元包括收纳槽,以在连接单元置于第一布置中时收纳连接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设备,其中, 键盘单元包括收纳孔,收纳孔在连接单元置于第一布置中时收纳连接单元并且具有开放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设备,其中, 键盘单元的上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槽,当显示单元置于第二布置中时显示单元的下端插入到固定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设备,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槽包括: 第一固定槽,显示单元的左下端插入到该第一固定槽中;以及 第二固定槽,显示单元的右下端插入到该第二固定槽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设备,其中, 键盘单元沿着平行于键盘单元并垂直于第一旋转轴的方向划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配备键盘单元的输入键,第二区域不配备输入键,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槽置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边界区域处。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设备,其中, 显示单元的第二布置包括: 前视布置,在前视布置中能够从便携式设备的前侧观看触摸屏,以及后视布置,在后视布置中能够从便携式设备的后侧观看触摸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携式设备,其中, 当显示单元从前视布置切换到后视布置时,或者当显示单元从后视布置切换到前视布置时,控制器使触摸屏上正显示的图像上下翻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携式设备,其中, 当显示单元置于后视布置中时,显示单元的后表面与连接单元的后表面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设备,其中, 连接单元的一端连接至键盘单元的端部,并且连接单元的另一端连接至显示单元的后表面的中部。`
【文档编号】G06F1/16GK103677115SQ201310341593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8日
【发明者】郑元硕, 权莳昷, 李昌镐, 池翰炅, 吴世宪, 尹汝梡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