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后疼痛程度量化无线发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64196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后疼痛程度量化无线发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手术后疼痛度量化无线发送装置,包括疼痛程度分级视觉量化面板和印刷电路板,所述的无线发送装置内设有两节独立电池,印刷电路板的右侧下部设有3G模块,所述的3G模块与其中一节电池连接,独立供电,另一节电池为印刷电路板上非3G模块独立供电,印刷电路板中部设有单片机,单片机周边设有滤波电容,印刷电路板上设有一层屏蔽金属网膜。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面部表情量表组成疼痛评估面板,方便病患和医护对疼痛感觉评级;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与术后镇痛系统连接,保证疼痛评价数据及时上传;通过单片机控制提高无线通信成功率。
【专利说明】[【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手术后疼痛度量化无线发送装 置。 一种手术后疼痛程度量化无线发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手术后疼痛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是临床最常见和最需紧急处理的急性 疼痛,如不能在初始状态下充分被控制,可发展为慢性疼痛,引发多种短期或长期的术后不 利影响,所以术后镇痛越来越被医务人员和患者所重视,术后镇痛的评价与记录也成为了 医务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
[0003] 由于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患者有时 无法客观准确的表述出来,医院也缺少量化疼痛等级、评价术后镇痛效果并及时记录的设 备,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而关于术后疼痛评估的相关数据,由于无法方便、及 时的进行记录和存储,使得相关数据容易遗失,影响对患者的术后疼痛做及时、有效的评 估,也使得相关的科研研究缺乏数据支持。现有的3G无线通信方式成功率不高,无法保证 成功率在98%以上,接收方往往接受不到有效数据,造成数据丢失,而这在医疗行业是不允 许的,有可能导致医疗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无法及时了解患者手术后疼痛程度 及术后疼痛评估的相关数据容易遗失的问题,提供一种手术后疼痛度量化无线发送装置。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手术后疼痛程度量化无线发送装置,包括疼痛程度 分级视觉量化面板和印刷电路板,所述的无线发送装置内设有两节独立电池,印刷电路板 的右侧下部设有3G模块,所述的3G模块与其中一节电池连接,独立供电,另一节电池为印 刷电路板上非3G模块独立供电,印刷电路板中部设有单片机,单片机周边设有滤波电容, 所述的印刷电路板上设有一层屏蔽金属网膜。
[0006] 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包括控制电路和无线数据发送电路。
[0007] 所述的疼痛程度分级视觉量化面板上设有若干评价按键和紧急呼叫按键。
[0008] 所述的无线发送装置还设有232通讯接口。
[0009] 所述的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紧急呼叫键和评价按键,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连 接232通讯接口及无线通讯接口单片机将获取的呼叫键及评价按键的信息存入存储器,单 片机从存储器中读取存储的数据从而控制232通讯接口及无线通讯接口发送信号至电脑 终端。
[0010] 所述的控制电路结构如下:单片机IC2的3号引脚并联开关SI、S5、S9、S13的一 端,并抽头一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单片机IC2的4号引脚并联开关S2、S6、S10、S12的一 端,并抽头一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单片机IC2的15号引脚并联开关S3、S7、Sll、S15的 一端,并抽头一端连接电阻5的一端,单片机IC2的16号引脚并联开关S4、S8、S12、S14的 一端,并抽头一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开关SI、S2、S3、S4另一端并联后接入单片机IC2的 2号引脚,开关35、56、57、58另一端并联后接入单片机扣2的1号引脚,开关59、510、511、 S12另一端并联后接入单片机IC2的18号引脚,开关S13、S14、S15、S16另一端并联后接入 单片机IC2的17号引脚,电阻1?3、1?4、1?5、1?6的另一端并联,并抽头一端并联电容(:10,抽头 电容CIO的一端连接磁珠 RT2的一端,磁珠 RT2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9后接入电源,单片机 IC2的14号引脚并联电容C12后串联磁珠 RT3,磁珠 RT3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13后接入电 源;单片机IC2的9号引脚串联R2后接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 管Q2的集电极串联二极管D2后接入电源,二极管D2的两端并联蜂鸣器U1,单片机IC2的 11号引脚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 Q4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4的两端并联二极管D3,三极管Q1的集电极抽 头一端连接电容C11的一端,电容C1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 接电阻R10的一端,并抽头一端连接计算机串口 DB9的3号引脚,二极管D1的正极串联电 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计算机串口 DB9的2号引脚,并抽头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 电极,单片机IC2的8号端口串联电阻R8,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单片机 IC2的7号端口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并抽头一端串联电阻R9至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三 极管Q3抽头一端并联电容C8,在电阻R9及三极管Q3的发射极之间并联电阻R7,抽头电容 C8的一端连接磁珠 RT1的一端,磁珠 RT1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7后接入电源,单片机IC2的 13号引脚连接开关S17后接地,并抽头一端连接I⑶2程序烧写端口 C0N5的4号端口,单片 机IC2的12号引脚连接I⑶2程序烧写端口 C0N5的5号引脚,I⑶2程序烧写端口 C0N5的 1号引脚并联电阻R18后接入单片机IC2的4号引脚。
[0011] 所述的无线数据发送电路结构如下:单片机Ml的1号、5号、7号管脚分别串联电 阻Rll、R12、R13,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SM卡接口 K1的2号管脚,并抽头一端连接电容 C2的一端,单片机Ml的3号管脚连接SM卡接口 K1的6号管脚,并抽头一端连接电容C1, 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SM卡接口 K1的1号管脚,并抽头一端连接滤波电容C3的一端,电 阻R13的另一端连接SM卡接口 K1的4号管脚,并抽头一端连接滤波电容C4的一端,电容 C1、C2、C3、C4的另一端并联后接入SM卡接口 K1的5号管脚,单片机Ml的35号管脚串联 电容C6后接地,单片机Ml的20号管脚串联电阻R14的一端,并抽头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 发射极,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电阻R16,电阻R14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14,抽头电容C14的 一端连接磁珠 RT4的一端,磁珠 RT42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11后接入电源。
[0012]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特点:
[0013] 1、采用多按键,由面部表情量表组成的疼痛评估面板,用多个按钮及形象的画面 方便了病患和医护人员对疼痛感觉评级;
[0014] 2、可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与术后镇痛系统相连接,使用无线3G-CDMA通信方 式为主要通信手段,借用手机通信网络,保证疼痛评价数据及时上传,使医护人员能对病患 情况尽快的做出响应;
[0015] 3、整个系统通过单片机微处理器进行控制,同时通过在电路中合适位置,合理添 加适当参数的磁珠,电容,延长本实用新型的电力续航时间,大大提高无线通信成功率,提 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抗电磁干扰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疼痛程度分级视觉量化面板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电路板结构框图;
[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逻辑框图;
[0020]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0021]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线数据发送电路原理图;
[0022] 图中:1.疼痛程度分级视觉量化面板 2.面部表情量表按键 3.紧急呼叫 键 4.评价按键 5.副作用评估按键 6.电池仓 7.电池仓盖 8.通信接口 9.滤波电容 10.非3G模块独立电源 11. 3G模块供电的独立电源 12.屏蔽金属 网膜铆接孔 13.单片机;
[0023] 指定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摘要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 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 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5] 实施例1
[0026] 如图1所示,患者在手术后根据自身疼痛感受使用面板1上的紧急呼叫键3,及 时呼叫医护人员;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疼痛程度选择由不同面部表情量表组成的疼痛评估面 板:包括六张从微笑直至流泪的不同表情的面部表情量选项,分别表示〇级无痛、2级有点 痛、4级轻微疼痛、6级明显疼痛、8级严重疼痛、10级严重疼痛的六个按键;医护人员则可以 选择镇静量评估选项,分别为1分不安静、烦躁,2分安静合作,3分嗜睡、能听从指令,4分睡 眠状态、但可唤醒,5分睡眠状态、反应迟钝,6分睡眠状态、呼唤不醒一共六个按键;以及由 皮肤瘙痒、尿潴留、恶心/呕吐、下肢麻木四个按键组成的副作用评估装置。
[0027] 在病患和医护人员选择后,由微处理器将量化数据通过有线传输方式或无线方式 将疼痛评估数据上传数据终端电脑,方便医护人员参照相应的数据对相应患者的术后疼痛 情况进行评估,也可对相关数据进行进一步研究。以下分别对有线传输及无线传输进一步 说明:
[0028] 有线传输:将术后疼痛评估器与电脑终端用专用数据线相连接后,储存的数据可 由单片机微处理器从储存器读取,通过232通讯接口与电脑终端经有线连接的方式,将数 据导入电脑终端并保存,为了延长电路工作时间通过分立电路元件替代232芯片有效降低 232通信功耗。
[0029] 无线传输:通过评价按键产生的数据,通过单片机微处理器即时存入储存器、再经 单片机微处理器从储存器读取后,通过无线通讯接口,经3G-CDMA、WIFI、蓝牙无线传输方 式,即时将数据传输到装有无线接收装置的电脑终端。
[0030] 实施例2
[0031]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路中的无线数据发送电路中适当参数的磁珠和电容组成LC滤 波电路;在内部覆盖金属网膜保证3G-CDMA模块和微处理器互不进行电磁干扰,在非无线 发送模块周边覆盖金属网膜,并做接地处理;3G-CDMA无线模块和其他元件分别独立供电; 通过上述的技术手段大大提高无线通信成功率,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抗电磁干扰性,使数 据收发互不冲突。
[0032] 本实用新型通过分立电路元件替代232芯片,有效降低232通信功耗,通过在控制 电路中合适位置,合理添加适当参数的磁珠、电容,延长本实用新型的电力续航时间,使用2 节5号电池代替常用的充电锂电池,降低使用成本,省去了原本需要的配套充电器,本实用 新型工作满3个月后,系统将会发出缺电报警提示更换2节5号电池。
【权利要求】
1. 一种手术后疼痛程度量化无线发送装置,包括疼痛程度分级视觉量化面板和印刷 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发送装置内设有两节独立电池,印刷电路板的右侧下部设 有3G模块,所述的3G模块与其中一节电池连接,独立供电,另一节电池为印刷电路板上非 3G模块独立供电,印刷电路板中部设有单片机,单片机周边设有滤波电容,所述的印刷电路 板上设有一层屏蔽金属网膜。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后疼痛程度量化无线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 刷电路板包括控制电路和无线数据发送电路。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后疼痛程度量化无线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疼 痛程度分级视觉量化面板上设有若干评价按键和紧急呼叫按键。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后疼痛程度量化无线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 线发送装置还设有232通讯接口。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后疼痛程度量化无线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 片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紧急呼叫键和评价按键,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232通讯接口及 无线通讯接口单片机将获取的呼叫键及评价按键的信息存入存储器,单片机从存储器中读 取存储的数据从而控制232通讯接口及无线通讯接口发送信号至电脑终端。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术后疼痛程度量化无线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 制电路结构如下:单片机IC2的3号引脚并联开关S1、S5、S9、S13的一端,并抽头一端连接 电阻R3的一端,单片机IC2的4号引脚并联开关S2、S6、S10、S12的一端,并抽头一端连接 电阻R4的一端,单片机IC2的15号引脚并联开关S3、S7、Sll、S15的一端,并抽头一端连 接电阻5的一端,单片机IC2的16号引脚并联开关S4、S8、S12、S14的一端,并抽头一端连 接电阻R6的一端,开关SI、S2、S3、S4另一端并联后接入单片机IC2的2号引脚,开关S5、 S6、S7、S8另一端并联后接入单片机IC2的1号引脚,开关S9、S10、Sll、S12另一端并联后 接入单片机IC2的18号引脚,开关S13、S14、S15、S16另一端并联后接入单片机IC2的17 号引脚,电阻R3、R4、R5、R6的另一端并联,并抽头一端并联电容C10,抽头电容CIO的一端 连接磁珠 RT2的一端,磁珠 RT2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9后接入电源,单片机IC2的14号引脚 并联电容C12后串联磁珠 RT3,磁珠 RT3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13后接入电源;单片机IC2的 9号引脚串联R2后接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串 联二极管D2后接入电源,二极管D2的两端并联蜂鸣器U1,单片机IC2的11号引脚连接三 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三 极管Q1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4的两端并联二极管D3,三极管Q1的集电极抽头一端连接电容 C11的一端,电容C1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阻R10的一 端,并抽头一端连接计算机串口 DB9的3号引脚,二极管D1的正极串联电阻R1,电阻R1的 另一端连接计算机串口 DB9的2号引脚,并抽头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单片机IC2 的8号端口串联电阻R8,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单片机IC2的7号端口连 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并抽头一端串联电阻R9至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三极管Q3抽头一端 并联电容C8,在电阻R9及三极管Q3的发射极之间并联电阻R7,抽头电容C8的一端连接磁 珠 RT1的一端,磁珠 RT1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7后接入电源,单片机IC2的13号引脚连接开 关S17后接地,并抽头一端连接I⑶2程序烧写端口 C0N5的4号端口,单片机IC2的12号 引脚连接I⑶2程序烧写端口 C0N5的5号引脚,I⑶2程序烧写端口 C0N5的1号引脚并联 电阻R18后接入单片机IC2的4号引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后疼痛程度量化无线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 线数据发送电路结构如下:无线发送模块Ml的1号、5号、7号管脚分别串联电阻R11、R12、 R13,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SM卡接口 K1的2号管脚,并抽头一端连接电容C2的一端,无 线发送模块Ml的3号管脚连接SM卡接口 K1的6号管脚,并抽头一端连接电容C1,电阻 R12的另一端连接SM卡接口 K1的1号管脚,并抽头一端连接滤波电容C3的一端,电阻R13 的另一端连接SM卡接口 K1的4号管脚,并抽头一端连接滤波电容C4的一端,电容C1、C2、 C3、C4的另一端并联后接入SM卡接口 K1的5号管脚,无线发送模块Ml的35号管脚串联 电容C6后接地,无线发送模块Ml的20号管脚串联电阻R14的一端,并抽头一端连接三极 管Q5的发射极,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电阻R16,电阻R14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14,抽头电容 C14的一端连接磁珠 RT4的一端,磁珠 RT42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11后接入电源。
【文档编号】G06Q50/22GK203872208SQ201420067219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7日
【发明者】王凝宇, 张智慧, 史健 申请人:南通爱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