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机号自动更改功能的电子设备及机号自动更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2925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具有机号自动更改功能的电子设备及机号自动更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电子系统的控制机制,尤指一种具有机号自动更改功能的电子设备及机号自动更改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电力电子并联系统中,一般包括多台并联工作的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电力电子并联系统进行机号更改的通讯示意图。其中,单台电子设备的机号产生方法一般有两种:由监控单元逐个指定每台电子设备的机号,或者通过自由竞争生成每台电子设备的机号。不管哪种方法,在运行中都有可能发生机号重复的问题。

如图2所示,为常规的机号指定和机号更改的方法流程图。在以往技术中,(S101)首先由监控单元获取各个电子设备的序列号,(S102)根据序列号的大小给各个电子设备配置机号。在并联运行过程中,(S103)由监控来判断是否存在不同序列号的电子设备使用同一机号的情况,并实时进行纠正,(S104)纠正方法是选择重复的其中一台重新指定机号,选择机制是:序列号较大(或较小)者,选择机制必须固定。

在并联运行中,由于存在初始机号分配失误,或者运行中故障设备自行退出并联系统,再或者有新的电子设备加入并联等等情况产生,上述情况有可能造成机号不连续或重复的情况。当机号不连续时并不会给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但是如果机号存在重复,监控单元会对并联工作的电子设备的“身份”产生混淆,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并联运行。以往技术是,由监控单元来判断是否存在不同序列好使用同一机号的情况,并在检测到该状况后即时纠正。而重新分配的机号,必须是当前并联系统里不被使用的机号。在以往技术里,由监控来判断机号重复情况并纠错的方式,问题在于,当监控出现故障或失灵的状况,或监控其它任务繁忙的时候,都会影响到机号的即时纠错。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监控单元出现故障、失灵或繁忙时,导致电子设备的机号不能及时更正的问题,本发明在电子设备运行的嵌入式系统中,加入机号自动更正功能,不需监控单元参与,就能解决机号重复问题,实施简单,纠错迅速准确,不过多占用通讯总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机号自动更改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探测数据至通讯总线,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探测数据至少包括序列号及机号;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通讯总线,接收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机号相同的其它电子设备的探测数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序列号及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利用一判断机制判断是否要更改自身机号。

进一步的,第一电子设备发送探测数据至通讯总线,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机号,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配置探测数据的发送方式,将探测数据发送至通讯总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通讯总线,接收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机号相同的其它电子设备的探测数据,包括:根据所述数字信号处理方法配置探测数据的发送方式,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只能接收到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机号相同的其它电子设备的探测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序列号及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利用一判断机制判断是否要更改自身机号,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序列号及所述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的大小关系,判断是否要更改第一电子设备的机号;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序列号大于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时,更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机号;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序列号小于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更改机号,由所述其它电子设备进行判断后更改机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序列号及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利用一判断机制判断是否要更改自身机号,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序列号及所述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的大小关系,判断是否要更改第一电子设备的机号;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序列号小于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时,更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机号;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序列号大于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更改机号,由所述其它电子设备进行判断后更改机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机号自动更改功能的电子设备,包括:探测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电子设备的探测数据至通讯总线,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的探测数据至少包括序列号及机号;探测数据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通讯总线,接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机号相同的其它电子设备的探测数据;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序列号及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利用一判断机制判断是否要更改自身机号。

进一步的,所述探测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配置探测数据的发送方式,将探测数据发送至通讯总线。

进一步的,所述探测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字信号处理方法配置探测数据的发送方式,只接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机号相同的其它电子设备的探测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序列号及所述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的大小关系,判断是否要更改所述电子设备的机号;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序列号大于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时,更改所述电子设备的机号;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序列号小于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时,所述电子设备不更改机号,由所述其它电子设备进行判断后更改机号。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序列号及所述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的大小关系,判断是否要更改电子设备的机号;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序列号小于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时,更改所述电子设备的机号;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序列号大于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时,所述电子设备不更改机号,由所述其它电子设备进行判断后更改机号。

利用本发明提出的具有机号自动更改功能的电子设备及机号自动更改方法,可以实现机号自动更改,简单有效,纠错即时可靠,避免因机号重复而影响并联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且可以与现有方法兼容,互为冗余(使用上互相没有冲突),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也可以单独使用。尤其当监控单元发生故障的时候,可以只靠并联工作的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讯即可完成机号的纠错,解决了以往技术中当监控故障时无法进行机号纠错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 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电力电子并联系统进行机号更改的通讯示意图。

图2为常规的机号指定和机号更改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力电子并联系统进行机号更改的通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机号自动更改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力电子并联系统进行机号更改的通讯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出了电子单元之间通过协商来更改机号的机制,在协商过程中,监控单元10可以不参与。图3中仅绘示了两个电子设备,但是电力电子并联系统中的电子设备的数量并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仅通过两台电子设备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这里的电子单元各自具有唯一的序列号。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机号自动更改的方法流程图。结合图4所示的步骤S201及步骤S202,与图2所述的步骤S101及步骤S102基本相同。

具体而言,在步骤S201中,监控单元10获取电子设备20、30的序列号。

在步骤S202中,监控单元10根据序列号的大小给电子设备20、30配置机号。

在电子设备并联运行中,由于存在初始机号分配失误,或者运行中故障设备自行退出并联系统,再或者有新的电子设备加入并联等等情况产生,上述情况有可能造成机号不连续或重复的情况。

在步骤S203中,电子设备20、30发送探测数据至通讯总线,该数据至少包括自身序列号(部分序列号也可以,只要类似的表示唯一身份的信息即可)。具体的,发送探测数据的方式需根据自身机号,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方法(例如DSP软件及相关电路)配置,将探测数据发送至与自身机号相同的其它电子设备。即,只有机号相同的电子设备才能接收该探测数据。

在本步骤中,可以根据DSP底层软件的配置技术,使得电子设备20发的数据只能被电子设备30接收和处理。具体地,可利用TI的DSP让通讯数据的标识符选择 屏蔽或不屏蔽某些字段,在该字段里写上当前机号,当不屏蔽时只有标识符和完全匹配该设备的数据帧能被对方接收,也就能实现了让机号相同的电子设备能接收到探测数据。

在步骤S204中,电子设备20、30判断是否接收到了来自其它电子设备的探测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电子设备20和电子设备30的机号不同,则两台电子设备不会接收到对方发送的探测数据,机号不用更改,返回步骤S203。

如果电子设备20和电子设备30的机号出现了相同的情况,则执行步骤S205。

在步骤S205中,以电子设备20为例。电子设备20能从通讯总线接收到机号相同的电子设备30的探测数据,电子设备20会根据自身序列号及探测数据中电子设备30的序列号的大小关系,判断是否要更改自身机号;

当自身序列号大于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时,电子设备20更改自身机号;

当自身序列号小于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时,电子设备20不更改自身机号。这种情况发生时,在电子设备30一侧,也会用同样的判断机制判断是否更改机号,即,电子设备30判断后,由于自身序列号大于电子设备20的序列号,电子设备30更改机号。

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判断方法也可以是当自身序列号小于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时,电子设备更改自身机号,反之,大于不更改自身机号。具体判断方法可以根据情况调整,但是在各个电子设备中的判断机制必须相同。

本发明提出的电子设备的机号自动更改方法简单有效,纠错即时可靠,并且可以与图2所述的现有方法兼容,互为冗余,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也可以单独使用。

为了对上述机号自动更改方法进行更为清楚的解释,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进行说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不当的限定。

例如,电子设备20的序列号为:4096,该设备当前的机号为:7。电子设备30的序列号为:4095,该设备当前的机号为:7。由于两台电子设备的机号相同,因此,电子设备20、30会分别从通讯总线收到对方的探测数据,并根据自身序列号及对方序列号进行判断是否更改自身机号。

纠正机号采取的机制为:当自身序列号大于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时,电子设备 更改自身机号;当自身序列号小于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时,电子设备不更改自身机号。以电子设备20为例,其序列号4096,与电子设备30的序列号4095相比,4096大于4095。那么此时,电子设备20更改自己的机号为不等于7的数字(例如,将7加1,修改为8,具体更改机制并不仅限于此,可由工作人员因情况而定)。

在电子设备30一侧,由于判断到自身序列号小于电子设备20的序列号,电子设备30在此规则下不更改自身序列号。这样一来,避免了电子设备20和电子设备30的机号重复问题。

如果在电子设备数量较多的情况下,电子设备之间可通过通讯来往探测数据,修改重复机号,以避免机号重复的问题。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机号自动更改功能的电子设备,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该电子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机号自动更改方法相似,因此该电子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前述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

探测数据发送模块401,用于发送电子设备的探测数据至通讯总线,其中,电子设备的探测数据至少包括该电子设备的序列号及机号。

探测数据接收模块402,用于通过通讯总线,接收与电子设备的机号相同的其它电子设备的探测数据,其他电子设备的探测数据至少包括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及机号。

判断模块403,用于根据电子设备的序列号(自身序列号)及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利用一判断机制判断是否要更改该电子设备的机号(自身机号)。

更具体地,探测数据发送模块401,用于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配置探测数据的发送方式,将探测数据发送至通讯总线。探测数据接收模块402,用于根据数字信号处理方法配置探测数据的发送方式,只接收与电子设备的机号相同的其它电子设备的探测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判断模块403,用于根据电子设备的自身序列号及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的大小关系,判断是否要更改自身机号;

当自身序列号大于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时,电子设备更改自身机号;

当自身序列号小于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时,电子设备不更改自身机号,由其它电子设备进行判断后更改其它电子设备的机号。

在其它实施例中,上述判断方法也可以是当自身序列号小于其它电子设备的序列号时,电子设备更改自身机号,反之,大于不更改自身机号。

利用本发明提出的具有机号自动更改功能的电子设备及机号自动更改方法,可以实现机号自动更改,简单有效,纠错即时可靠,避免因机号重复而影响并联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且可以与现有方法兼容,互为冗余(使用上互相没有冲突),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也可以单独使用。尤其当监控单元发生故障的时候,可以只靠并联工作的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讯即可完成机号的纠错,解决了以往技术中当监控故障时无法进行机号纠错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