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触摸终端的3D界面切屏方法及触摸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5667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触摸终端的3D界面切屏方法及触摸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3D显示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触摸终端3D界面切屏的方法及触摸终端。



背景技术:

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由于其重量轻、体积小,方便携带,并且其运行处理能力不亚于台式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办公、娱乐的常用设备。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手机和平板电脑其显示界面是2D,2D界面是一种二维平面,显示界面上的图标只能从平面形状和平面大小上变化,过于单一、并且各个图标之间也缺乏联系,给用户呆板的感觉,缺乏灵活和乐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触摸终端的3D界面切屏的方法及触摸终端,能够实现3D界面的切屏,趣味性更强、交互性更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应用于触摸终端的3D界面切屏的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触摸终端当前的显示模式;

检测所述触摸终端是否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所述触摸终端的3D界面上显示有背板以及悬浮于所述背板的第一桌面图标;

若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且所述触摸终端当前的显示模式为使用模式,则对所述第一桌面图标的显示状态执行显示状态变化操作;

将所述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

对所述第二桌面图标的显示状态执行显示状态恢复操作并显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触摸终端,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触摸终端当前的显示模式;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触摸终端是否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触摸终端的3D界面,所述3D界面上显示有背板以及悬浮于所述背板的第一桌面图标;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触摸终端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且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到所述触摸终端当前的显示模式为使用模式时,则对所述第一桌面图标的显示状态执行显示状态变化操作;将所述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对所述第二桌面图标的显示状态执行显示状态恢复操作;

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切换的所述第二桌面图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触摸终端,包括处理器、屏幕和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和屏幕均与所述总线连接;

所述屏幕用于显示3D界面,所述3D界面上显示有背板以及悬浮于所述背板的第一桌面图标;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以下动作:

获取所述触摸终端当前的显示模式;

检测所述触摸终端是否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

若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且获取的所述触摸终端当前的显示模式为 使用模式,则对所述第一桌面图标的显示状态执行显示状态变化操作;

将所述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以及对所述第二桌面图标的显示状态执行显示状态恢复操作并通过所述屏幕显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在触摸终端的屏幕的3D界面上显示有背板,以及悬浮于背板的第一桌面图标,若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且显示模式为使用模式,则对第一桌面图标的显示状态执行显示状态变化操作,将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以及对第二桌面图标的显示状态执行显示状态恢复操作并通过屏幕显示。通过在切屏过程中对桌面图标的显示状态进行变化处理,从而增强了切屏过程中的动态感与乐趣,交互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触摸终端在使用模式并且没有接到操作信号下的3D界面图;

图2是本发明触摸终端在图标编辑模式并且没有接到操作信号下的3D界面图;

图3是本发明3D界面中图标悬浮于多面体上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在界面切屏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3D界面切屏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3D界面切屏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在图标编辑模式下操作体吸起图标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在图标编辑模式下操作体释放图标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长按图标使触模终端由使用模式进入图标编辑模式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检测切屏操作信号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通过背板整体翻转实现切屏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通过各子多面体各自翻转实现切屏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通过图标从屏外飞入实现切屏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触摸终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实施例中第一切换模块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触摸终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触摸终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触摸终端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在开始描述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之前,对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涉及到的一些术语进行解释。具体的,触摸终端的屏幕上显示的是3D界面,所谓3D界面,指的是具有3D显示效果的界面。触摸终端的显示模式包括图标编辑模式和使用模式。其中,触摸终端正常显示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的方式称为使用模式,将编辑3D界面上图标的模式称为图标编辑模式。当触摸终端处于使用模式时,触摸终端的用户界面上显示有背板以及悬浮于背板的3D应用图标。当触摸终端处于图标编辑模式时,背板被分裂成多个散列的多面体。

请参阅图1,触摸终端屏幕的3D界面上显示有背板11以及悬浮于背板11的图标12,其中,背板11是由多个多面体无缝拼接形成的。请参阅图2,当触摸终端处于图标编辑模式时,背板11被分裂成多个散列 的多面体111,并且图标凹进屏幕显示。在图标编辑模式下,图标缩小并下沉至与该图标对应的多面体。此处,图标缩小并下沉至与该图标对应的多面体,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图标往背板方向下沉并悬浮于与该图标对应的多面体111,如图3所示;另一种情况是,图标往背板方向下沉,并下沉到该图标对应的多面体111上。

另外,由于触摸终端的屏幕的尺寸是固定不变的,为了扩展屏幕所承载图标的数量,触摸终端的屏幕的3D界面上设置有多个桌面,不同桌面上显示有不同的图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触摸终端执行切屏之前显示的桌面图标称为第一桌面图标,第一桌面图标上包括多个图标,将触摸终端执行切屏之后显示的桌面图标称为第二桌面图标,第二桌面图标上也包括多个图标。多个桌面之间或者说多个桌面图标之间可相互切换,以使3D界面能够显示不同的桌面,此种切换又称为切屏。

在进行切屏操作时,可以采取语音、手势、或操作体等多种输入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以通过操作体输入切屏操作信号为例子进行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触摸终端3D界面上的图标的形成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采用具有视差图像的方式形成具有3D效果的图标,采用3D建模的方式形成具有3D效果的图标,又或者是采用分层技术方式形成的、看起来具有3D效果的图标。其中只有采用具有视差图像的方式形成具有3D效果的图标是可以呈现出凸出于触摸终端屏幕显示的显示效果,该显示效果是用户的主观视效。

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触摸终端的3D界面切屏的方法,包括触摸终端在使用模式下的切屏方法,以及在图标编辑模式下的切屏方法。两种模式下的切屏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摸终端的3D界面上显示有背板以及悬浮于所 述背板的第一桌面图标;进行3D界面切屏时,首先获取触摸终端当前的显示模式,以及检测触摸终端是否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若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且触摸终端当前的显示模式为使用模式,则将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为了增强切屏过程中的交互性与乐趣,在切换过程中,伴随着第一桌面图标与第二桌面图标的变化,以增强用户体验。具体切换过程中,可以对第一桌面图标的显示状态执行显示状态变化操作,将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以及对第二桌面图标的显示状态执行显示状态恢复操作并显示。

其中,显示状态变化操作和显示状态恢复操作互为组操作。所谓的组操作,指的是对图标执行的相反或对应的两个操作。组操作包括:相对于背板的上浮和下沉、相对于背板的放大和缩小、或相对于背板的旋转中的一个或多个。当显示状态变化操作为组操作中的一个状态时,显示状态恢复操作为组操作中的另一状态;例如,当组操作仅包括:相对于背板的放大和缩小时,此时若显示状态变化操作为放大操作,则显示状态恢复操作为缩小操作,或者若显示状态变化操作为缩小操作,则显示状态恢复操作为放大操作;又如当组操作包括:相对于背板的放大和缩小及相对于背板的上浮和下沉时,此时若显示状态变化操作缩小并下沉的操作,则显示状态恢复操作为放大并上浮的操作;或者若显示状态变化操作为放大并上浮的操作,则显示状态恢复操作为缩小并下沉的操作。

在进行切屏的过程中,若组操作包括:相对于背板的放大和缩小及相对于背板的上浮和下沉,且显示状态变化操作为下沉并缩小的操作,显示状态恢复操作为上浮并放大的操作时,那么对第一桌面图标的显示状态执行显示状态变化操作,则具体包括:使第一桌面图标分别缩小并往背板方向下沉;对第二桌面图标的显示状态执行显示状态恢复操作并显示,具体包括:使第二桌面图标相对于背板上浮并放大显示。

下面,以显示状态变化操作为下沉并缩小的操作,显示状态恢复操作为上浮并放大的操作为具体例子,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3D界面切屏方法。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3D界面切屏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该切屏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S201:获取触摸终端当前的显示模式;

触摸终端是指具有触控功能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诸如计算机、PDA、平板电脑、MP4、智能手机,电纸书、游戏机等终端设备。

步骤S202:检测触摸终端是否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

用户可通过操作操作体在触摸终端执行操作,输入切屏操作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操作体可以为触摸笔、触摸手套、用户的手指等等触摸载体。例如:用户可操作操作体,在触摸终端上执行向左滑动操作、向右滑动操作,生成切屏操作信号。

步骤S203:若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且触摸终端当前的显示模式为使用模式,使第一桌面图标分别缩小并下沉;

由于触摸终端存在使用模式和图标编辑模式,且两种模式下的切屏操作有不同之处。因此,触摸终端在进行切屏操作之前,需要根据获取当前触摸终端所处的显示模式,以进行相应的切屏操作。

由于触摸终端屏幕的3D界面上显示有背板以及悬浮于背板的第一桌面图标。因此当步骤S201中获取到触摸终端处于使用模式,且步骤S202中接收到操作信号之后,触摸终端的响应方式是:使第一桌面图标分别缩小并往背板方向下沉。所谓使第一桌面图标分别缩小,指的是使第一桌面上的各个图标的尺寸分别缩小变小。

步骤S204:将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

步骤S205:使第二桌面图标相对于背板上浮并显示;

由步骤S201-步骤S205可知,本实施例主要描述的是触摸终端在使 用模式下的切屏方法。在切屏过程中,第一桌面图标缩小并下沉,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切屏完成后,第二桌面图标远离背板运动,呈现出一种相对于背板上浮的感觉,并显示在屏幕上。此种切屏方式使得切屏动态性更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摸终端的3D界面上显示有背板,以及悬浮于背板的第一桌面图标,在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且显示模式为使用模式,则使第一桌面图标分别缩小并下沉,并将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在切换完成后使第二桌面图标相对于背板上浮并显示,从而实现3D界面的切屏操作,趣味性更强,交互性更好。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3D界面切屏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执行步骤S203时,即在执行使第一桌面图标分别缩小并下沉的步骤时,具体可以为:将背板分裂为多个纵横交错的散列的子多面体,并使第一桌面图标分别缩小并下沉至与其对应的子多面体上。使第一桌面图标分别缩小并下沉至与其对应的子多面体上:指的是第一桌面图标上的各个图标分别缩小并下沉至与该各个图标对应的子多面体。该子多面体例如可以是四面体或者六面体。为了使背板的分裂效果更加明显,由背板分裂形成的多个多面体之间还可保持预定的距离,各多面体之间通过分割标识符来表征,分割标识符例如可以是具有深度信息的分裂线。各多面体的尺寸可以相同,多面体与多面体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第一桌面图标可悬浮在对应的多面体上,图标和图标文字可放置在多面体的正中间且居中对齐。

可以理解的是,在将背板分裂为多个多面体和将多个多面体无缝拼接时,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背板由多个具有三维空间位置关系的多面体拼接而成,具体可以是以屏幕某一位置(例如左上角)为坐标系原点建立三维坐标,各个多面 体都分别具有一在三维坐标中位置固定的固定点(例如中心点),当终端接收到触发各个多面体缩小或放大的触发信号的时候,各个多面体在预定时间内围绕其各自的固定点缩小至预设大小而使得各个多面体之间出现具有深度信息的裂缝,进而使得各个多面体之间具有间隔特征,或各个多面体在预定时间内围绕其各自的固定点放大至预定大小而使得各个多面体之间回复至初始的无缝拼接状态。例如:分裂的时候,各多面体沿自身的某一位置(例如中心位置)向内缩小,并在预定时间内完成预定幅度的缩小,例如在0.2秒之内完成缩小,缩小完成时缩小幅度达到原多面体大小的2%;缩小的同时,各多面体表面边缘自动形成圆形的倒角,倒角半径大小为此时刻缩小幅度的大小,从而使多面体之间产生裂缝。此外,缩小过程可以模拟一些物理效果,比如加减速效果、震动效果以及颜色、相对位置的变化等效果,从而达到增加乐趣与观感的效果。以上缩小时间、缩小幅度、倒角半径、缩小效果等可在触摸终端中自定义设置。显而易见,当多个多面体之间具有深度信息的裂缝的时候,还可以在这些裂缝中设置具有不同于多面体的其他间隔体,从而起到同样的使用模式和图标编辑模式切换的提示作用。

相应地,在步骤S204和步骤S205之间,切屏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206:将多个子多面体无缝拼接,形成背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切屏时,将背板分裂为多个子多面体,在切屏完成后,将多个子多面体无缝拼接,形成背板,使得本发明在做切屏的整个过程中触摸终端的3D界面具有显著的3D变化效果、对用户的视觉冲击更强,交互性更生动。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当触摸终端3D界面上的图标是采用具有视差图像的方式形成且在触摸终端处于使用模式并未接收到任何操作信号之前,例如未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之前,3D界面上的第一桌面图标是凸出于屏幕显示的。此时,为模拟真实世界中的3D效果,当操作体靠 近3D界面上的第一桌面图标时,可通过调节图标的视差量,使与操作体所指的图标对应下沉,以呈现出图标被操作体按下的视觉效果;为实现图标被操作体按下的视觉效果,则在执行步骤S201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7:获取操作体与屏幕之间的触控距离;

本步骤中,获取的是操作体与屏幕之间的垂直距离。

步骤S208:判断触控距离是否小于第一桌面图标凸出于屏幕的最大距离,若小于最大距离,则进入步骤S209,否则返回步骤S207;

第一桌面图标具有一个凸出于屏幕的最大距离,该最大距离是预设的。当步骤S207中获取的触控距离大于该预设的最大距离时,操作体还未触控到图标,不需要调整图标的视差量。当步骤S207中获取的触控距离小于该预设的最大距离时,则操作体已经接触到图标,需要调整图标的视差量,以呈现出图标被操作体按下的感觉。

步骤S209:调整操作体所指的图标的视差量并使操作体所指的图标凸出于屏幕的实际距离等于操作体与屏幕之间的触控距离,或者,调整第一桌面图标的视差量并使第一桌面图标凸出于屏幕的实际距离等于操作体与屏幕之间的触控距离。

在使操作体所指的图标呈现出被操作体按下的视觉效果时,可以调节操作体所指的图标或屏幕上显示的第一桌面图标的视差量,使操作体所指的图标凸出于屏幕的实际距离等于操作体与屏幕之间的触控距离,此时操作体接触到图标,图标随着操作体下按而下沉,3D视觉效果更佳。

以下对触摸终端在使用模式下进行切屏操作的具体操作过程进行详细完整的说明:

当触摸终端处于使用模式且未接收到任何操作信号时,3D界面上的第一桌面图标凸出于屏幕显示;

当操作体靠近图标进行操作时,图标会随着操作体逐渐靠近屏幕而开始下沉,就像被操作体按下一样;当操作体接触到屏幕后,图标的视差量为零。若在预设时间内,操作体在按压屏幕后还进行左右滑动,则系统判定当前操作体的操作类型为切屏操作,此时,背板分裂形成多个子多面体,各子多面体之间的分裂通过具有深度的分裂线来表征,第一桌面上的所有图标分别缩小并下沉至与其对应的子多面体上。当操作体离开屏幕的时候,即判断整个切屏操作结束,此时,将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各个子多面体无缝拼接,形成背板,使第二桌面图标相对于背板上浮并凸出于屏幕显示。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触摸终端的3D界面切屏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1:获取触摸终端当前的显示模式;

步骤S302:检测触摸终端是否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

步骤S301-步骤S302的操作与步骤S201-步骤S202相同,在此不赘述。

步骤S303:若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且触摸终端当前的显示模式为图标编辑模式时,将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

在使用模式下,触摸终端屏幕的3D界面上显示有背板以及悬浮于背板的第一桌面图标。而在图标编辑模式下,该背板已经被分裂为多个多面体,第一桌面图标或第二桌面图标凹进于屏幕显示,且第一桌面图标或第二桌面图标凹进于屏幕且分别缩小并下沉至与其对应的子多面体,使得触摸终端的图标编辑模式与使用模式具有明显区别。同样地,这列的第一桌面图标或第二桌面图标分别缩小并下沉至与其对应的子多面体指的是:第一桌面上的各个图标或第二桌面上的各个图标分别缩小并往背板方向运动,最后悬浮于屏幕与与该各个图标对应的多面体或 下沉到与该各个图标对应的多面体上。

当触摸终端处于图标编辑模式时,若操作体选中某一图标,此时该图标和其对应的多面体将上浮靠近屏幕,而其余未被选中的图标及对应多面体的位置则保持不变,被选中的图标呈现被吸起来的感觉,但此时图标不会凸出屏幕,如图7所示;吸起该图标后,可以在屏幕上任意滑动,当滑动选中某个位置松开并释放该图标时,该图标下沉,以恢复至进入图标编辑模式时的初始状态,如图8所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触摸终端的3D界面上显示有背板,以及悬浮于背板上显示有第一桌面图标,若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且显示模式为图标编辑模式时,将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从而实现3D界面的切屏操作,趣味性更强,交互性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触摸终端的使用模式和图标编辑模式可以相互转换的;当触摸终端处于使用模式时,此时若长按3D界面上某一图标或空白区域超过预设时长则进入图标编辑模式,如图9所示。由使用模式进入图标编辑模式的过程中,背板以一定的尺寸分离,背板被分解成多个子多面体,子多面体与子多面体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形成纵横交错的多面体区域,各子多面体相互之间被具有深度信息的线条隔开。其中,图标和图标中的文字可放置在子多面体的正中间且居中对齐,该多面体用来承载该图标,并且图标的尺寸小于多面体的尺寸。

图标编辑模式包括两种显示方式,一种是:当前选中的图标进入图标编辑模式;另一种是:当前桌面上显示的所有图标都进入图标编辑模式;也即是说,在图标编辑模式下,显示屏上显示的所有图标都可以进入图标编辑模式,或者仅用户按压的图标进入图标编辑模式。在图标编辑模式下,用户下按返回键(HOME)键,则返回使用模式。

另外,通过上述三个实施例可以看出,在使用模式下执行切屏操作,伴随着图标的下沉与上浮,而在图标编辑模式下执行切屏操作时,此时 由于图标凹进于屏幕显示,因此图标不会发生凸出于屏幕的下沉与上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三个实施例中,存在一些共同点。第一个共同点是,即无论触摸终端是处于使用模式还是在图标编辑模式,切屏操作信号均可通过操作体在触摸终端上滑动生成的,例如:用户操作操作体在触摸终端上执行向左滑动操作、向右滑动操作等等。下面通过图10,描述以操作体在触摸终端上滑动生成的切屏操作信号以例说明执行步骤S202或步骤S302的具体操作过程。

如图10所示,在执行步骤S202或步骤S302时,即在检测触摸终端是否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时,具体包括:

步骤S401:获取操作体的滑动参数。

步骤S402:判断滑动参数是否大于预设参数阈值,若大于,则进入步骤S403,否则进入步骤S404;

步骤S403:判断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

步骤S404:判断没有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

步骤S401中,滑动参数包括滑动加速度、滑动速度或滑动距离。相应地,预设参数阈值包括预设加速度阈值、预设速度阈值或预设距离阈值。其中,预设加速度阈值与滑动加速度相对应,预设速度阈值与滑动速度相对应,预设距离阈值与滑动距离相对应。

进一步的,为了使用户的体验更好,在切屏时还可根据操作体的滑动方向进行切换,例如:向左滑动时,切换左边桌面;向右边滑动时,切换右边桌面。

以下根据滑动加速度、滑动速度或滑动距离检测切屏操作信号为例描述在进行说明:

第一种方案,检测操作体滑动的滑动加速度,当加速度超过预设加速度阈值时,则将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当滑动加速度小 于或等于预设加速度阈值时,第一桌面图标转动一定角度后又弹回来,但没有实现切屏操作。

第二种方案,检测操作体滑动的滑动速度,当操作体的滑动速度超过的预定速度阈值时,整屏切换,将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当速度小于或者等于预定速度阈值时,第一桌面图标转动一定角度后又弹回来,但没有实现切屏操作。

第三种方案,判断操作体的滑动距离是否大于预设距离阈值,当滑动距离超过预设距离阈值时,整屏切换,将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当没有超过预设距离阈值时,整屏转动一定角度后又弹回来,但没有实现切屏操作。

在上述三个实施例中,存在的第二个共同点是:在执行将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切换方式具有共同性。也即是说,在根据切屏操作信号做切屏操作时,可在切屏中和切屏完成时显示不同切屏效果,以使得本发明更具趣味性和立体感,以下举例说明三种不同桌面图标切屏效果;

切屏效果1:当背板是一个多面体时,第一桌面图标位于多面体的第一表面上,不论在使用模式还是在图标编辑模式下,在执行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所述第二桌面图标时,均可以翻转背板这个多面体,使得切换后的第二桌面图标位于与多面体第一表面不同的第二表面上并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模式和图标编辑模式下,背板这个多面体的呈现方式有一些细微区别。在使用模式下,背板不会分裂,在切屏过程中,多面体被分裂成多个子多面体,并整体翻转该多面体,在切屏完成后,该多个子多面体无缝拼接,形成背板,如图11所示,即是使用模式下切屏操作过程示意图。

在图标编辑模式下,背板已经被分裂成多个子多面体,该多个子多面体形成一个大的多面体,在切屏过程中,多面体整体翻转,切屏完成 后,子多面体不会无缝拼接。

切屏效果2:第一桌面图标位于对应子多面体的第一表面,第二桌面图标位于与对应子多面体的第一表面不同的第二表面,将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具体为:分别翻转各子多面体,在屏幕上显示第二桌面图标。具体的,在切屏过程中,是各个子多面体各自转动,切屏成功时,各个子多面体转动至预设表面完成切屏操作,当切屏不成功时,各个子多面体会反弹回初始表面。其中,各个子多面体转过一个面还是两个面或三个面来表示切换到下一个屏幕,以及转动的速度,可以通过系统设置来实现。如图12所示的是使用模式下切屏操作过程示意图。

切屏效果3:桌面图标飞入显示,则如图13所示,将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具体为:使第二桌面图标飞入屏幕,以替换第一桌面图标。具体的,在切屏过程中,图标从侧面旋转着或不旋转飞入,逐步将对应位置的先前图标替换,当操作体离开屏幕时,整屏图标上浮、方块展开无缝拼接在一起,逐渐恢复到默认无操作状态;切屏操作不成功时,飞入的图标又会飞出,先前图标又会回复到先前位置。

为了使3D效果更佳,在屏幕的3D界面上还显示有第一桌面图标或第二桌面图标的投影,投影的大小或者形状根据时间和/或日期,结合预设变化模型变化,投影随四季更迭,一天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触摸终端的3D界面上显示有背板,以及悬浮于背板上显示有第一桌面图标,在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且显示模式为使用模式,则使第一桌面图标分别缩小并下沉,并将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在切换完成后使第二桌面图标相对于背板上浮并显示,从而实现3D界面的切屏操作,趣味性更强,交互性更好。

通过上述图1-图13对应用于触摸终端的3D界面切屏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下面将结合附图14-图17,对采用了上述切屏方法的触摸终端进行切屏的过程进行描述。可以理解的是,下文中,在描述触摸终端 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时,涉及到的与切屏方法类似的操作方式将不再赘述。

本发明又提供触摸终端实施例。请参阅图14,图14是本发明触摸终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触摸终端5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51、检测模块52、第一切换模块53、显示模块54。显示模块54用于显示3D界面,该3D界面上显示有背板11以及悬浮于背板11的图标12,其中,背板11是由多个多面体无缝拼接形成的。

触摸终端的显示模式包括图标编辑模式和使用模式,在图标编辑模式和使用模式下触摸终端50的切屏操作有不同之外,因此,第一获取模块51获取触摸终端50当前的显示模式。检测模块52检测触摸终端是否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第一切换模块53在检测模块52检测到触摸终端50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且第一获取模块51获取到触摸终端当前的显示模式为使用模式时,则对第一桌面图标的显示状态执行显示状态变化操作,将所述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以及对第二桌面图标的显示状态执行显示状态恢复操作。显示模块54,还用于显示第一切换模块53切换的第二桌面图标。

在前文中已经介绍,显示状态变化操作和显示状态恢复操作为一组操作,当显示状态变化操作为所述组操作中的一个操作时,显示状态恢复操作为所述组操作中的另一操作;组操作包括:相对于背板的上浮和下沉、相对于背板的放大和缩小、或相对于背板的旋转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进行切屏的过程中,若组操作包括:相对于背板的放大和缩小及相对于背板的上浮和下沉,且显示状态变化操作为下沉并缩小的操作,显示状态恢复操作为上浮并放大的操作时,那么对第一桌面图标的显示状态执行显示状态变化操作,则具体包括:使第一桌面图标分别缩小并往背板方向下沉;对第二桌面图标的显示状态执行显示状态恢复操作并显示,具体包括:使第二桌面图标相对于背板上浮并放大显示。

下面,以显示状态变化操作为下沉并缩小的操作,显示状态恢复操作为上浮并放大的操作为具体例子,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摸终端。

为实现桌面图标的状态变化与状态恢复,如图15所示,第一切换模块53具体包括:

缩小下沉单元531,用于在检测模块52检测到触摸终端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且第一获取模块51获取到触摸终端当前的显示模式为使用模式时,使显示模块54显示的第一桌面图标分别缩小并下沉;

切换单元532,用于将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

上浮放大单元533,用于将显示模块54显示的第二桌面图标相对于背板上浮并放大并通过显示模块54显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摸终端在使用模式下的切屏操作,先将第一桌面图标缩小并下沉,然后将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再将第二桌面图标远离背板运动,呈现出一种相对于背板上浮的感觉,并显示在屏幕上。此种切屏方式使得切屏动态性更好,趣味性更强,交互性更好。

请参阅图16,图16是本发明触摸终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触摸终端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于在:

缩小下沉单元具体包括:分裂子单元和下沉子单元。其中,分裂子单元将背板分裂为多个子多面体,并使第一桌面图标分别缩小,下沉子单元使第一桌面图标分别下沉至与其对应的子多面体上。上浮放大单元533具体包括拼接子单元和上浮子单元。在第一切换模块53将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之后,拼接子单元将分裂子单元分裂的多个子多面体无缝拼接,同时上浮子单元还使下沉的图标远离背板运动,呈现出一种相对于背板上浮的效果。当然,为了使背板在分裂时3D效果更加明显,背板分裂出来的多个多面体之间还可保持预定距离,并且在多面体 之间刻画具有深度的分离线。

可以理解的是,触摸终端在处于使用模式且未接收到任何操作信号之前,例如,未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之前,显示模块54将3D界面上的第一桌面图标是凸出于屏幕显示的。为模拟真实世界中的3D效果,当操作体靠近3D界面上的第一桌面图标时,可通过调节图标的视差量,使与操作体所指的图标对应下沉,以视觉呈现出图标被操作体按下的视觉效果;为实现图标被操作体按下的视觉效果,则触摸终端50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55、判断模块56和调整模块57。

第二获取模块55获取操作体与屏幕之间的触控距离。判断模块56用于判断触控距离是否小于第一桌面图标凸出于屏幕的最大距离。调整模块57在判断模块56判断到触控距离小于第一桌面图标凸出于屏幕的最大距离时,调整操作体所指的图标的视差量并使操作体所指的图标凸出于屏幕的实际距离等于操作体与屏幕之间的触控距离,或者,调整第一桌面图标的视差量并使第一桌面图标凸出于屏幕的实际距离等于操作体与所述屏幕之间的触控距离。

第一桌面图标具有一个凸出于屏幕的最大距离,该最大距离是预设的。当第二获取模块55获取的触控距离大于该预设的最大距离时,操作体还未触控到图标,不需要调整图标的视差量。当第二获取模块55中获取的触控距离小于该预设的最大距离时,则操作体已经接触到图标,需要调整图标的视差量,以呈现出图标被操作体按下的感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触摸终端的3D界面上显示有背板,以及悬浮于背板的第一桌面图标,在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且显示模式为使用模式,则使第一桌面图标分别缩小并下沉,并将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在切换完成后使第二桌面图标相对于背板上浮并显示,实现3D界面的切屏操作,趣味性更强,交互性更好。

请参阅图17,图17是本发明触摸终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触摸终端50还包括:第二切换模块58。

第一获取模块51获取触摸终端当前的显示模式。检测模块52检测触摸终端是否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第二切换模块58在检测模块52检测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且第一获取模块51获取到触摸终端当前的显示模式为图标编辑模式时,将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

在图标编辑模式下,触摸终端50屏幕的3D界面上显示有背板以及悬浮于背板的第一桌面图标。在图标编辑模式下,背板已经被分裂为多个多面体,第一桌面图标或第二桌面图标凹进于屏幕显示,且第一桌面图标或第二桌面图标凹进于屏幕显示且悬浮于对应的多面体上,使得触摸终端50的图标编辑模式与使用模式具有明显区别。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触摸终端的3D界面上显示有背板,以及悬浮于背板上显示有第一桌面图标,若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且显示模式为图标编辑模式时,将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从而实现3D界面的切屏操作,趣味性更强,交互性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触摸终端的使用模式和图标编辑模式可以相互转换的;当触摸终端处于使用模式时,此时若长按3D界面上某一图标或空白区域超过预设时长则进入图标编辑模式;在图标编辑模式下,用户下按返回键(HOME)键,则返回使用模式。

无论在触摸终端是处于使用模式还是处于图标编辑模式,切屏操作信号均可由用户可通过操作体操作触摸终端滑动生成的,例如:用户操作操作体在触摸终端上执行向左滑动操作、向右滑动操作等等。以下以操作体在触摸终端滑动生成的切屏操作信号以例进行说明,检测触摸终端是否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具体包括:获取操作体的滑动参数,判断滑动参数是否大于预设参数阈值,若大于,判断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否则判断没有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其中,滑动参数包括滑动加速度、滑 动速度和滑动距离。

进一步的,为了使用户的体验更好,在切屏时还可根据操作体的滑动方向进行切换,例如:向左滑动时,切换左边桌面;向右边滑动时,切换右边桌面。

在根据切屏操作信号做切屏操作时,可在切屏中和切屏完成时显示不同切屏效果,以增加趣味性,以下举例说明三种不同桌面图标切屏效果;

切屏效果1:当背板是一个多面体时,第一桌面图标位于多面体的第一表面上,不论在使用模式还是在图标编辑模式下,在执行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所述第二桌面图标时,均可以翻转背板这个多面体,使得切换后的第二桌面图标位于与多面体第一表面不同的第二表面上并显示。

切屏效果2:第一桌面图标位于对应子多面体的第一表面,第二桌面图标位于与对应子多面体的第一表面不同的第二表面,将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具体为:分别翻转各子多面体,在屏幕上显示第二桌面图标。具体的,在切屏过程中,是各个子多面体各自转动,切屏成功时,各个子多面体转动至预设表面完成切屏操作,当切屏不成功时,各个子多面体会反弹回初始表面。其中,各个子多面体转过一个面还是两个面或三个面来表示切换到下一个屏幕,以及转动的速度,可以通过系统设置来实现。

切屏效果3:桌面图标飞入显示,则将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具体为:使第二桌面图标飞入屏幕,以替换第一桌面图标。具体的,在切屏过程中,图标从侧面旋转着或不旋转飞入,逐步将对应位置的先前图标替换,当操作体离开屏幕时,整屏图标上浮、方块展开无缝拼接在一起,逐渐恢复到默认无操作状态;切屏操作不成功时,飞入的图标又会飞出,先前图标又会回复到先前位置。

为了使3D效果更佳,背板上还显示有第一桌面图标或第二桌面图 标的投影,投影的大小或者形状根据时间和/或日期,结合预设变化模型变化,投影随四季更迭,一天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触摸终端的屏幕的3D界面上显示有背板,以及悬浮于的第一桌面图标,若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且显示模式为使用模式,则使第一桌面图标分别缩小并下沉,在将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后,使第二桌面图标相对于背板上浮并显示,从而实现3D界面的切屏操作,趣味性更强,交互性更好。

请参阅图16,图16是本发明触摸终端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触摸终端70包括处理器701、屏幕702和总线703。处理器701和屏幕702均与总线703连接。

触摸终端的屏幕702用于显示3D界面,3D显示界面上显示有背板以及悬浮于背板的第一桌面图标。

处理器701用于执行以下动作:

获取触摸终端当前的显示模式;

检测触摸终端是否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

若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且获取的所述显示模式为使用模式,对第一桌面图标的显示状态执行显示状态变化操作;将所述第一桌面图标切换为第二桌面图标;以及对所述第二桌面图标的显示状态执行显示状态恢复操作并通过所述屏幕显示

具体地,处理器在接收到切屏操作信号且获取的所述显示模式为使用模式,可控制第一桌面图标分别收缩并下沉,切换第一桌面图标为第二桌面图标,控制第二桌面图标相对于所述背板上浮并在屏幕上显示。

进一步的,处理器701还用于当获取到触摸终端的显示模式为使用模式时,在切屏操作之前控制第一桌面图标凸出于屏幕显示,当获取到触摸终端的显示模式为图标编辑模式时,控制背板分裂为多个子多面体。当然,在使用模式和图标编辑模式下,处理器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 以控制触摸终端70完成不同功能,而对于处理器所执行的其它操作可以参阅触摸终端实施方式,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