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界面显示的方法及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54000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界面显示的方法及终端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界面显示的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终端的配置越来越高端,人们也越来越多的使用移动终端完成一些事情。比如,用户会使用终端的某张照片或网络图片作为参考来写字或者画画等。写字或者画画需要终端界面显示的时间一般都比较久,又不需要操作终端界面,这样就会遇到一些问题,在不操作终端界面的情况下终端会在较短的固定时间熄灭并锁定屏幕,所以在用户需要终端界面长时间显示时就需要不停的去点击屏幕,让屏幕一直处于唤醒状态。频繁点击屏幕不仅耽误用户正常工作,影响用户体验,还对终端屏幕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界面显示的方法及终端,使显示屏幕一直处于唤醒状态,指定终端界面可以长时间显示,不需要用户频繁点击触摸屏幕。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界面显示的方法,适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当触摸屏幕和显示屏幕均处于唤醒状态时,检测所述触摸屏幕指定位置上用户操作动作产生的压力值以及所述压力值在阈值范围内的持续时间;

当检测到所述压力值在阈值范围内的持续时间达到指定值后,将所述显示屏幕的唤醒控制模式从第一模式调整到第二模式,以使所述显示屏幕始终处于唤醒状态以显示终端界面。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当触摸屏幕和显示屏幕均处于唤醒状态时,检测所述触摸屏幕指定位置上用户操作动作产生的压力值以及所述压力值在阈值范围内的持续时间;

调整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压力值在阈值范围内的持续时间达到指定值后,将所述显示屏幕的唤醒控制模式从第一模式调整到第二模式,以使所述显示屏幕始终处于唤醒状态以显示终端界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界面显示的方法及终端,通过改变显示屏幕的唤醒控制模式,使显示屏幕一直处于唤醒状态,终端界面可以长时间显示,不需要用户频繁点击触摸屏幕,保证用户正常工作,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减小给终端触摸屏幕带来的损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界面显示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界面显示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组成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界面显示的方法,适用于终端,应用于终端界面显示时长的控制过程中。

其中,所述终端包括手机、电脑、PC等可以显示照片、图片或其它界面的个人电子设备,所述终端为触屏终端,即终端有两层屏幕,一层是触摸屏幕,一层是显示屏幕。

其中,所述触摸屏幕又称“触摸屏”“触控屏”,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触摸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触摸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显示屏幕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

其中,所述显示屏幕又称“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电子显示屏”,由LED点阵组成,是通过红色、蓝色、黄色、白色、绿色的灯珠的亮灭来显示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各部分组件都是模块化结构的显示器件。通常由显示模块、控制系统及电源系统组成。

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101、当触摸屏幕和显示屏幕均处于唤醒状态时,检测所述触摸屏幕指定位置上用户操作动作产生的压力值以及所述压力值在阈值范围内的持续时间。

所述触摸屏幕指定位置指的是触摸屏幕上的一个预设位置,比如可以是触摸屏幕的左上角、右下角或其它任意位置。

其中,所述压力值指的是用户在触摸屏幕上的操作动作所产生压力的大小。

其中,所述阈值范围指的是压力值的一个预设取值范围。

102、当检测到所述压力值在阈值范围内的持续时间达到指定值后,将所述显示屏幕的唤醒控制模式从第一模式调整到第二模式,以使所述显示屏幕始终处于唤醒状态以显示终端界面。

其中,所述唤醒控制模式指的是控制显示屏幕唤醒和熄灭的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模式指的是传统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显示屏幕的供电系统在预设时间后关闭,所述显示屏幕进入熄灭状态。所述预设时间一般都比较短,一般为10s、30s、1min或5min。

其中,所述第二模式指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式,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显示屏幕的供电系统始终打开,所述显示屏幕会始终处于唤醒状态(除非人为熄灭或终端电量耗尽),可以一直显示终端界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界面显示的方法及终端,通过改变显示屏幕的唤醒控制模式,使显示屏幕一直处于唤醒状态,终端界面可以长时间显示,不需要用户频繁点击触摸屏幕,保证用户正常工作,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减小给终端触摸屏幕带来的损害。

进一步来说,结合前述方法流程,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提供了熄灭显示屏幕的流程,执行在步骤102之后,包括以下两种具体实现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2所示,包括:

103、响应用户的返回指令,将所述显示屏幕的唤醒控制模式从所述第二模式调整到所述第一模式,以使所述显示屏幕在预设时间后进入熄灭状态。

其中,所述返回指令可以由用户通过按压物理返回键或虚拟返回键发送。

实施方式二,如图3所示,包括:

104、响应用户的关闭指令,以使所述显示屏幕进入熄灭状态。

其中,所述关闭指令可以由用户通过按压电源键发送。

在终端接收到所述关闭指令之后,所述显示屏幕的供电系统关闭,所述显示屏幕进入熄灭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适用于上述方法流程,如图4所示,所述终端包括:

检测单元21,用于当触摸屏幕和显示屏幕均处于唤醒状态时,检测所述触摸屏幕指定位置上用户操作动作产生的压力值以及所述压力值在阈值范围内的持续时间。

调整单元22,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压力值在阈值范围内的持续时间达到指定值后,将所述显示屏幕的唤醒控制模式从第一模式调整到第二模式,以使所述显示屏幕始终处于唤醒状态以显示终端界面。

可选的是,如图5所示,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一响应单元23,用于响应用户的返回指令,将所述显示屏幕的唤醒控制模式从所述第二模式调整到所述第一模式,以使所述显示屏幕在预设时间后进入熄灭状态。

和/或,

第二响应单元24,用于响应用户的关闭指令,以使所述显示屏幕进入熄灭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通过改变显示屏幕的唤醒控制模式,使显示屏幕一直处于唤醒状态,终端界面可以长时间显示,不需要用户频繁点击触摸屏幕,保证用户正常工作,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减小给终端触摸屏幕带来的损害。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