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云校样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0221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云校样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出版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云校样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数码印刷技术的高速发展,出版物质量在不断提高,出版物质量关系着出版社的生存发展,而出版社为了确保一套高质量、高品质的出版物的出品,则需要保证每一个工序准确高效的完成。但是目前出版社的排版业务通常会外包给多家排版公司。由于每个排版公司的排版软件有差异,因此出版社就需要与排版厂签订图书排版协议书,根据定点排版厂的特点发稿,而且出版社的校对人员为了确保出版物最终成品效果,需要排版公司多次送样书进行审核以致于浪费大量的时间在等样书。在反复送样审校环节不排除会由于人为失误,造成版本混淆、样书错误以致误工误时,因此现在急需一套可以打通出版社和排版公司上下游环节,实现资源共享的云端校样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云校样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用以提供一套可以打通出版社和排版公司上下游环节,实现资源共享的云端校样系统。

本发明方法包括:

一种云校样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用户上传的待审核的源文件;将所述源文件经过光栅化处理生成初始页面点阵数据;接收针对所述初始页面点阵数据的审核意见,根据所述审核意见排版后生成排版后的页面点阵数据,并存储所述排版后的页面点阵数据。

其中,所述接收针对所述初始页面点阵数据的审核意见,包括:所述审核意见是审校人员通过在线电子版本审校模式对所述初始页面点阵数据进行审核给出的审核意见;和/或,所述审核意见是审校人员通过线下纸质打印审校模式对所述初始页面点阵数据进行审核给出的审核意见。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审核意见排版后生成排版后的页面点阵数据并存储所述排版后的页面点阵数据,具体为:接收来自所述审校人员对所述初始页面点阵数据的审校意见,并将所述审校意见发送给排版人员;接收所述排版人员根据所述审校意见对所述初始页面点阵数据进行排版后的排版文件,并将所述排版文件发送给所述审校人员重新审核,在接收到所述审校人员的确认通知后,完成审校任务并存储所述排版后的页面点阵数据。

进一步地,接收排版人员根据所述审校意见对所述初始页面点阵数据进行排版后的排版文件后,还包括:根据用户指令确定是否更新所述排版后的页面点阵数据的版本号。

进一步地,获取用户上传的待审核的源文件,包括:将所述源文件导入到按照预定结构创建的资源库中并生成资源加工计划,所述资源加工计划中包括源文件的审校人员、排版人员、审校时间、排版时间。

基于与云校样的控制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云校样的控制系统,包括:源文件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上传的待审核的源文件;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源文件经过光栅化处理生成初始页面点阵数据;作业生成模块,接收针对所述初始页面点阵数据的审核意见,根据所述审核意见排版后生成排版后的页面点阵数据,并存储所述排版后的页面点阵数据。

其中,所述审核意见是审校人员通过在线电子版本审校模式对初始页面点阵数据进行审核给出的审核意见;和/或,所述审核意见是审校人员通过线下纸质打印审校模式对初始页面点阵数据进行审核给出的审核意见。

进一步地,所述作业生成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审校人员对所述初始页面点阵数据的审校意见,并将所述审校意见发送给排版人员;接收所述 排版人员根据所述审校意见对所述初始页面点阵数据进行排版后的排版文件,并将所述排版文件发送给所述审校人员重新审核,在接收到所述审校人员的确认通知后,完成审校任务并存储所述排版后的页面点阵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作业生成模块,还用于:接收排版人员根据所述审校意见对所述初始页面点阵数据进行排版后的排版文件后,根据用户指令确定是否更新所述排版后的页面点阵数据的版本号。

进一步地,所述源文件获取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源文件导入到按照预定结构创建的资源库中并生成资源加工计划,所述资源加工计划中包括源文件的审校人员、排版人员、审校时间、排版时间。

本发明由于采用一套云校样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打通了出版社和排版公司上下游的业务联系,云校样控制系统将源文件经过光栅化处理生成初始页面点阵数据,并在云校样控制系统中对源文件进行交互处理,使得排版公司和出版社采用同一标准,一方面可以排除因排版软件的差异引起的出版物实际印刷效果和出版社发稿效果不同的问题,从而简化了反复送样书的环节;另一方面排版公司和出版社共享这套云校样系统,出版社对初始页面点阵数据完成审核后,排版公司根据审核意见,对所述初始页面点阵数据进行排版,使得出版社和排版公司之间的出版业务变得便捷高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云校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云校样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印前处理技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审校模式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云校样系统架构的基本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云校样的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用户上传的待审核的源文件。

步骤S102,将所述源文件经过光栅化处理生成初始页面点阵数据。

步骤S103,接收针对所述初始页面点阵数据的审核意见,根据所述审核意见排版后生成排版后的页面点阵数据,并存储所述排版后的页面点阵数据。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1中,获取用户上传的待审核的源文件,包括:将所述源文件导入到按照预定结构创建的资源库中并生成资源加工计划,所述资源加工计划中包括源文件的审校人员、排版人员、排版时间、审校时间。

其中,按照预定结构创建资源库地具体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按产品新建资源库。例如图书加工,以图书名称建立资源库;

第二步,录入资源相关的信息,例如图书加工的相关信息,如出版社、作者、版次、ISBN(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国际标准书号)、包装、开本、出版时间、用纸等;

第三步,设置资源库结构。资源库结构中含有二级子库。二级子库包括素材库、排版库、成品库、校样库、归档库及其它库。根据每个产品特性,选择相应的二级子库且为子库设置了操作权限。

相应地,当资源库创建完成之后,审校人员先制定资源加工计划,所述资源加工计划中需要包含了排版公司、资源采集人员、排版时间、审校人员、 审校时间等信息。然后排版人员接受资源加工计划,导入源文件至资源库中,对源文件进行排版。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2中,将所述源文件经过云端印前处理技术将所述源文件处理成初始页面点阵数据,所述云端印前处理技术包括三个过程:预先检查文件、规范化处理、生成初始页面点阵数据。具体地,预先检查文件是指自动检查PDF文件的规范性,检查文字、图像、线条、色彩空间的正确性;规范化处理是指对PDF文件进行字体内嵌,形成高精度的可印刷的文字;生成审校点阵文件是指将经规范化后的PDF文件经光栅化处理,生成120dpi的初始页面点阵数据,所述初始页面点阵数据可以适用于在线电子版本审校和线下纸质打印审校这两种审校模式。

较佳地,在步骤S103中,所述审核意见既可以是审校人员通过在线电子版本审校模式和线下纸质打印审校模式对所述初始页面点阵数据进行审核给出的审核意见,也可以是审校人员通过在线电子版本审校模式或线下纸质打印审校模式对所述初始页面点阵数据进行审核给出的审核意见。之所以审核意见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给出,这样做的效果是,以便客户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根据页面的要求进行灵活的处理,选择适合当前页面的审校模式,使得审校环节更加灵活高效,也满足了审校人员对纸质文档审校的习惯,另外线下纸质打印审校是指通过打印机打印云端的排版后的页面点阵数据。因为该排版后的页面点阵数据经过云端印前处理技术处理后达到了印刷厂的印刷效果,因此,审校人员可以在本地打印机上进行样书的打印,不用再让印刷厂反复地送样书。

进一步地,审校人员通过上述的混合审校模式对源文件进行审校完成后会输出审校意见,并将所述审校意见发送给排版人员;排版人员根据所述审校意见对所述初始页面点阵数据进行排版,并生成可输出的固定格式的文件,例如PS、PDF等。排版人员将该固定格式的文件上传到本云校样系统,云校样系统重新生成排版后的页面点阵数据。排版人员根据所述审校意见对所述初始页面 点阵数据进行排版,并生成可输出的固定格式的文件,例如PS、PDF等。排版人员将该固定格式的文件上传到本云校样系统,云校样系统重新生成排版后的页面点阵数据。这样做的效果是审校人员和排版人员可以有效的相互协同工作,提高了出版物的审核和排版的效率。

其中,排版人员根据所述审校意见对所述排版后的页面点阵数据进行排版后生成排版文件之后,还包括:根据用户指令确定是否更新所述排版后的页面点阵数据的版本号。

上述云校样控制方法可由软件程序生成系统。排版公司和出版社采用同一标准系统,一方面可以排除因排版软件的差异引起的出版物实际印刷效果和出版社发稿效果不同的问题,从而简化了反复送样书的环节;另一方面排版公司和出版社共享这套云校样系统,出版社对初始页面点阵数据完成审核后,排版公司根据审核意见,在云校样系统对所述初始页面点阵数据进行排版,使得出版社和排版公司之间的出版业务变得便捷高效。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云校样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

如图2所示,所述云校样系统可包括:源文件获取模块S21,数据处理模块S22,作业生成模块S23,其中:

源文件获取模块S21,用于获取用户上传的待审核的源文件。

数据处理模块S22,用于将所述源文件经过光栅化处理生成初始页面点阵数据。

作业生成模块S23,用于接收针对所述初始页面点阵数据的审核意见,根据所述审核意见排版后生成排版后的页面点阵数据,并存储所述排版后的页面点阵数据。

其中,所述源文件获取模块S21,还用于将所述源文件导入到按照预定结构创建的资源库中并生成资源加工计划,所述资源加工计划中包括源文件的审校人员、排版人员、排版时间、审校时间。

其中,按照预定结构创建资源库地具体过程和方法流程相同,不再赘述。

相应地,当资源库创建完成之后,还需要制作资源加工计划,即导入源文件至资源库中,对源文件的作业内容进行分配,即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资源加工计划中需要包含了排版公司、资源采集人员、排版时间、审校人员、审校时间等信息。当资源加工计划做成后,云校样系统自动给具体步骤的作业人员分发子任务,排版环节与审校环节的作业人员也都能及时收到子任务通知。

进一步地,数据处理模块S22经过云端印前处理技术将所述源文件处理成初始页面点阵数据,云端印前处理技术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云校样系统预先安装了云字库,数据处理模块S22读取源文件,进行预先检查文件,即自动检查PDF的规范性,检查文字、图像、线条、色彩空间的正确性。

第二步,数据处理模块S22进行规范化处理,对PDF进行字体内嵌,形成高精度的可印刷的文字。

第三步,数据处理模块S22将经规范化后的PDF经光栅化处理,生成120dpi的初始页面点阵数据,可用于在线电子版本审校和线下纸质打印审校。初始页面点阵数据生成后自动存贮到相应产品的二级审校点阵库中。

较佳地,所述审核意见既可以是审校人员通过在线电子版本审校模式和线下纸质打印审校模式对所述初始页面点阵数据进行审核给出的审核意见,也可以是审校人员通过在线电子版本审校模式或线下纸质打印审校模式对所述初始页面点阵数据进行审核给出的审核意见。

其中,在线电子版本审校模式和线下纸质打印审校模式组成混合审校模式,该混合审校模式,执行流程参见图4所示,包括以下过程:

首先启动云校样系统的云校样客户端,审核人员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混合审校模式中的其中一种模式进行审核,当选择在线电子版本审校模式时,因为云校样客户端中能自动接受来自资源加工计划的审校任务,审校人员打开 审校任务,客户端可以在线预显待审校的内容,然后出版社的审校人员利用审校工具,对审校内容中版式不正确的内容进行标识,对其一页一页地进行审核。该云校样客户端可以支持文字标注、上传图片、上传音频等功能;当选择线下纸质打印审校模式时,审校人员同样打开审校任务,客户端在线预显待审校的内容,然后审校人员通过打印菜单发出打印指令,客户端根据打印页面范围的指令,获得待打印的页面点阵数据,输出到本地打印设备,本地打印设备打印出纸质文档。

云校样系统之所以提供这两种审校模式的目的是,以便客户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根据页面的要求进行灵活的处理,选择适合当前页面的审校模式,使得审校环节更加灵活高效,也满足了审校人员对纸质文档审校的习惯。

审校人员通过上述的混合审校模式对源文件进行审校完成后会输出审校意见,云校样系统作业生成模块S23接收来自所述审校人员对所述初始页面点阵数据的审校意见,并将所述审校意见发送给排版人员;排版人员根据所述审校意见,通过云校样系统对所述初始页面点阵数据进行排版,并将排版后页面点阵数据生成可输出的固定格式的文件,然后再次上传至云校样系统供审校人员再次审核,审校人员再次审核后,确认审核完成,云校样系统接收到所述审校人员的确认指令后,将所述排版后的页面点阵数据存储到存储器中,这样做的效果是审校人员和排版人员可以有效的相互协同工作,提高了出版物的审核和排版的效率。

出版物的资源一般需要经过反复多次的审校才能最终定稿,所以版本管理非常重要。当重名文件再次采集时,一般根据用户指令确定是否更新所述排版后的页面点阵数据的版本号。系统会让用户选择是覆盖还是创建新版本,若用户选择创建新版本,则将原版本号自动加1;若用户选择覆盖,则版本号维持不变,重名文件覆盖原文件。同时系统会提供多个版本之间的自动对比。

图5示例性地描述了云校样的控制系统架构。首先,启动云校样控制系统的工程,以启动源文件获取模块S21、数据处理模块S22、作业生成模块S23。图中源文件获取模块S21包括创建资源库S501、创建资源加工计划S502、接受计划S503、采集工具S504、存入素材库S505。当源文件获取模块S21启动后,先是创建资源库S501和创建资源加工计划S502,接受计划S503利用采集工具S504将源文件导入到素材库S505中。图中数据处理模块S22包括云端印前处理技术S506、存入校样库S507。数据处理模块S22启动后,通过云端印前处理技术S506将所述源文件经过光栅化处理生成初始页面点阵数据,存入到校样库S507中。图中作业生成模块S23包括云校样客户端S508、在线电子版本审校S509、线下纸质打印审校S510、排版审核意见S511。作业生成模块S23启动后,审校人员在云校样客户端上根据需求选择在线电子版本审校S509或者线下纸质打印审校S510给出审核意见,然后排版人员通过排版审核意见S511至排版文件中,让审核人员再次审核,当审核人员确认定稿后将该排版后的页面点阵数据存入归档库S512,并置资源状态为可用状态。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校样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它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处理技术,实现了出版社混合模式审校的新业态。它有效的将资源上下游的合作方联系在一起,通过云与端的技术,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一方面可以排除因排版软件的差异引起的出版物实际印刷效果和出版社发稿效果不同的问题,从而简化了反复送样书的环节;另一方面排版公司和出版社共享这套云校样系统,出版社对初始页面点阵数据完成审核后,排版公司根据审核意见,对所述初始页面点阵数据进行排版,使得出版社和排版公司之间的出版业务变得便捷高效。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 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