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智能卡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51698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智能卡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智能卡。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卡(如水卡、电卡以及燃气卡等)的缴费方式通常可为预缴费方式,具体的缴费流程可为:

1、用户到营业厅或者代缴点通过与卡表的云端服务器连接的读写卡终端将充值金额写入至IC卡中;

2、用户回家后,将IC卡插入到相应的卡表中,以将IC卡中的充值金额写入至相应的卡表中,此时,卡表中的数据也同时被写入到了该IC卡中。

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实现缴费的目的,但是必须要求用户去卡表方(如电表等)指定的地点进行缴费,从而使得缴费过程较为复杂,用户体验较差。

有鉴于此,业内推出了一种将传统的IC卡与通讯设备集成到一起的智能卡,其中,IC卡部分负责所述智能卡与卡表之间的数据交互,通讯设备负责所述智能卡与相应卡表的云端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这样,用户无需出门即可实现相应卡表的自主缴费,大大简化了传统IC卡的缴费流程,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还节省了硬件资源。

但是,由于目前IC卡的厂家(或型号)较多,且每一厂家(或型号)的IC卡均有其特定的读写卡规则,使得智能卡的开发人员在将IC卡与通讯设备进行集成时,还需针对不同的厂家(或型号)进行不同方式的集成。

例如,假设,在A类IC卡(对应A公司或A型号)的读写卡规则中,用户编号对应的存储变量为N,且该存储变量位于卡芯片中的N位置,在B类IC卡(对应B公司或B型号)的读写卡规则中,用户编号对应的存储变量为M,且该存储变量位于卡芯片中的M位置。当需要将A类IC卡与通讯设备进行集成时,就需要依赖A类IC卡的读写规则,当需要将B类IC卡与通讯设备进行集成时,就需要依赖B类IC卡的读写规则,使得当IC卡的种类较多时,智能卡的数据读写规则及集成方式也会随之增多,因而可能会存在由于无法使用统一的集成方式集成智能卡所导致的、智能卡的集成方式较为复杂以及制作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智能卡,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无法使用统一的集成方式集成智能卡所导致的、智能卡的集成方式较为复杂以及制作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智能卡接收通讯设备发送的针对任一卡表的充卡信息;

根据设定的智能卡数据读写规则,确定所述充卡信息中的各数据与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各存储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充卡信息中的各数据与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各存储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充卡信息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

可选地,根据所述充卡信息中的各数据与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各存储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充卡信息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包括:

调用所述卡表的静态数据库,并基于所述静态数据库将所述充卡信息中的每一数据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与所述数据相对应的存储变量中。

可选地,在将所述充卡信息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智能卡与所述卡表进行接触连接时,将所述卡芯片中的充卡信息写入至所述卡表中。

可选地,在将所述卡芯片中的充卡信息写入至所述卡表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设定的智能卡数据读写规则,确定卡表数据中的各数据所对应的存储变量;其中,所述卡表数据是所述卡表在根据充卡信息完成卡表充值后,写入至所述卡芯片中的;

从确定的各存储变量中,获取对应的数据以得到所述卡表数据,并将得到的所述卡表数据回写至所述通讯设备中。

可选地,从确定的各存储变量中,获取对应的数据以得到所述卡表数据,并将得到的所述卡表数据回写至所述通讯设备中,包括:

调用所述卡表的静态数据库,并基于所述静态数据库将所述卡表数据中的每一数据回写至所述通讯设备中。

可选地,所述通讯设备至少包括蓝牙通讯设备、红外通讯设备、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通讯设备、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通讯设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卡,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讯设备发送的针对任一卡表的充卡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设定的智能卡数据读写规则,确定所述充卡信息中的各数据与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各存储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卡信息中的各数据与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各存储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充卡信息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具体地,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调用所述卡表的静态数据库,并基于所述静态数据库将所述充卡信息中的每一数据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与所述数据相对应的存储变量中。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将所述充卡信息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之后,在所述智能卡与所述卡表进行接触连接时,将所述卡芯片中的充卡信息写入至所述卡表中。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将所述卡芯片中的充卡信息写入至所述卡表中之后,根据所述设定的智能卡数据读写规则,确定卡表数据中的各数据所对应的存储变量;其中,所述卡表数据是所述卡表在根据充卡信息完成卡表充值后,写入至所述卡芯片中的;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从确定的各存储变量中,获取对应的数据以得到所述卡表数据,并将得到的所述卡表数据回写至所述通讯设备中。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还具体用于调用所述卡表的静态数据库,并基于所述静态数据库将所述卡表数据中的每一数据回写至所述通讯设备中。

可选地,所述通讯设备至少包括蓝牙通讯设备、红外通讯设备、NFC通讯设备、WiFi通讯设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智能卡,智能卡可接收通讯设备发送的针对任一卡表的充卡信息,并根据设定的智能卡数据读写规则,确定所述充卡信息中的各数据与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各存储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可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所述充卡信息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相比于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智能卡数据读写规则,使得智能卡开发人员可直接基于所述统一的智能卡数据读写规则,进行IC卡与通讯设备的集成,而无需针对不同的IC卡进行不同方式的集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无法使用统一的集成方式集成智能卡所导致的、智能卡的集成方式较为复杂以及制作成本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能适用的系统构架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种具体的流程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智能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以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图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所能够适用的系统进行详细的介绍。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可包括终端101、通讯设备102、智能卡103及卡表104,其中:

所述终端101通常可为无线终端或有线终端,所述无线终端具体可为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具有无线功能的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所述有线终端具体可为通过有线方式进行通信的PC或者机顶盒等;

所述通讯设备102通常可为无线通讯设备,如蓝牙通讯设备、红外通讯设备、NFC通讯设备以及WiFi通讯设备等。且,所述通讯设备102可通过无线方式和/或有线方式与终端101进行连接,以实现两者之间的数据交互,所述无线方式具体可包括蓝牙方式、NFC方式、红外方式、WiFi方式等(具体地,当所述通讯设备为蓝牙通讯设备时,所述通讯设备102与所述终端101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可为蓝牙方式、当所述通讯设备为红外通讯设备时,所述通讯设备102与所述终端101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可为红外方式、当所述通讯设备为NFC通讯设备时,所述通讯设备102与所述终端101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可为NFC方式、当所述通讯设备为WiFi通讯设备时,所述通讯设备102与所述终端101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可为WiFi方式),所述有线方式具体可包括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方式等;

所述智能卡103通常可为能够实现数据的读写操作的智能卡,且所述通讯设备还可为集成在所述智能卡103中的一个集成设备,当然,也可为独立与所述智能卡103的一个独立设备,对此不作赘述;

所述卡表104通常可为任意能够实现读卡以及写卡的设备,且所述卡表104与所述智能卡103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为接触式连接和/或非接触式链接(电磁感应、光电传感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101与云端服务器(图1中未示出)之间的通信方式,也可为以上所述的各种通信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101与所述通讯设备102的连接表示所述终端101中的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或者所述终端101中的某个应用(例如微信公众号)与所述通讯设备102的连接,对此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卡103可具体用于为相应的卡表104进行充值,例如,当用户需要购买电时,所述智能卡102即可为用于为电表104A(如图1所示)进行充值的智能电卡,当用户需要购买水时,所述智能卡102即可为用于为水表104B进行充值的智能水卡,当用户需要购买燃气时,所述智能卡102即可为用户为燃气表104C进行充值的智能燃气卡。也就是说,所述智能卡102可一卡多用,作为智能电卡、智能水卡、智能燃气卡等,相应地,与所述智能卡102相对应的卡表也可包括电表104A、水表104B以及燃气表104C等。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通讯设备102通常可对应一智能卡103,一个终端101可以与一个或多个通讯设备102进行绑定(即一个终端101可以与一个或多个智能卡103进行绑定),同时,一个通讯设备102还可与一个或多个终端进行绑定(即一张智能卡103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终端101进行绑定),即终端101与通讯设备102(即智能卡103)之间存在多对多的绑定关系。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卡方式,用户可通过以下流程为卡表103的进行充值(以卡表为电表,智能卡为智能电卡为例):

1、用户通过终端101进行下单操作。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用户通过终端101进行下单操作之后,所述终端101可生成相应的订单信息,并可将所述订单信息发送至相应卡表的云端服务器(如电表的云端服务器),以由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订单信息生成相应的充卡信息,并将所述充卡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101。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属终端与所述电表的云端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方式可通过互联网进行,对此不作赘述。

2、用户将终端101与通讯设备102进行连接(有线连接方式和/或无线连接方式),以使得所述终端可将所述充卡信息发送至所述通讯设备102。

其中,终端可通过与所述通讯设备102相对应的通信方式将所述充卡信息发送至所述通讯设备102,如与蓝牙通讯设备相对应的蓝牙方式,与红外通信设备相对应的红外方式、与NFC通讯设备相对应的NFC方式,与WiFi通讯设备相对应的WiFi方式等。

3、所述通讯设备102将所述充卡信息发送至所述智能卡103。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通讯设备102可为独立于所述智能卡103的独立设备,也可为集成与所述智能卡103中的集成设备。且,当所述通讯设备102为独立设备时,所述通讯设备102还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将所述充卡信息发送至所述智能卡103,当所述通讯设备102为集成设备时,所述智能卡103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可直接获取所述充卡信息。当然,也可通过其它方式实现通讯设备102与所述智能卡103之间的数据交互,对此不作赘述。

4、智能卡103根据设定的智能卡数据读写规则,确定所述充卡信息中的各数据与所述智能卡103的卡芯片中的各存储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5、智能卡103根据所述充卡信息中的各数据与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各存储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充卡信息写入至所述智能卡103的卡芯片中;

6、在所述智能卡103与所述电表104A进行接触连接时,智能卡103将所述卡芯片中的充卡信息写入至所述卡表中,同时,电表104A将卡表数据回写至所述智能卡103的卡芯片中。

从上述充值流程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直接通过终端101与通讯设备102实现电的购买和电表的充值,而无需跑到相应的营业厅或者缴费点,从而极大地简化了充卡的流程、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以及用户的体验;且由于无需使用与云端服务器连接的读写卡终端,还能进一步节省硬件资源。

下面结合附图2(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做详细地说明。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智能卡接收通讯设备发送的针对任一卡表的充卡信息。

可选地,所述通讯设备至少可包括蓝牙通讯设备、红外通讯设备、NFC通讯设备、WiFi通讯设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当然,所述通讯设备还可为其它通讯设备,如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通讯设备等,对此不作赘述。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一张智能卡可同时绑定多个卡表,以实现对多个卡表的充值,对此不作赘述。

可选地,所述针对任一卡表的充卡信息是根据所述卡表的云端服务器已生效的订单信息生成的,即,用户通过终端进行下单操作后,终端可生成相应的订单信息,并可将所述订单信息发送至所述卡表的云端服务器,以由所述卡表的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订单信息生成相应的充卡信息。

其中,所述充卡信息中所包含的数据可由所述卡表方根据业务需求灵活设定,如,可包括智能卡的卡号、登录的次数、订单编号、表卡的编号、交易金额、表卡的充值数量、终端登录的用户账号等与订单相关的数据,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针对任一卡表的充卡信息所包含的数据可为明文数据。当然,为了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所述卡表的充卡信息所还包含的数据也可为密文数据。其中,所述密文数据是所述卡表的云端服务器基于所述卡表自身的标准数据结构(通常不对外公开)、根据接收到的订单信息生成的(即对所述充卡信息进行业务加密),或者是所述智能卡的云端服务器基于所述智能卡自身的标准数据结构、对接收到的订单信息进行加密生成的(即对所述充卡信息进行通信加密),也可以同时进行了业务加密以及通信加密的密文数据,对此不作赘述。

步骤202:根据设定的智能卡数据读写规则,确定所述充卡信息中的各数据与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各存储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设定的智能卡数据读写规则可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如可设置“用户编号”对应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存储变量“DATA1”、“卡表编号”对应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存储变量“DATA2”、“购买量”对应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存储变量“DATA3”、“购买次数”对应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存储变量“DATA4”、“卡片类型”对应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存储变量“DATA5”等,另外,还可设置“表厂编号”对应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存储变量“DATA6”等,对此不作赘述。

例如,以购买电为例,假设通讯设备向智能卡发送的充卡信息所包含的数据依次可为用户编号0001、电表编号3321、购买电量3000、购买次数3、卡片类型102,则可根据上述内容确定所述充卡信息中的各数据与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个存储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可确定用户编号0001对应存储变量DATA1、卡表编号3321对应存储变量DATA2、购买量3000对应存储变量DATA3、购买次数3对应存储变量DATA4、卡片类型102对应存储变量DATA5等。

需要说明的是,若确定智能卡接收到的所述充卡信息为密文数据时,还可首先对所述充卡信息进行解密,之后,再根据所述设定的智能卡数据读写规则,确定所述充卡信息中的各数据与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各存储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如,假设所述密文数据为经过了卡表的云端服务器的业务加密的密文数据,则可首先基于所述卡表的Lib库(静态数据库),对所述密文数据进行解密(所述Lib库基于所述卡表的云端服务器事先规定的标准数据结构对所述迷密文数据进行解密),以得到完整的充卡信息,其中,所述卡表的Lib库是卡表的开发人员事先封装在所述智能卡中的。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智能卡可仅调用解密后的充卡信息,以确定所述充卡信息中的各数据所对应存储变量,而无法获知所述充卡信息中的各数据的具体来源,也无法对所述充卡信息进行任何地修改(即所述充卡信息为“只读”文件),因而能够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再有,假设所述密文数据为经过了卡表的云端服务器的业务加密以及智能卡的云端服务器的通信加密的密文数据,则可首先基于所述智能卡的云端服务器规定的秘钥对所述密文数据进行通信解密,之后,再基于所述卡表的Lib库,对所述密文数据进行解密,最后,调用解密后的充卡信息,以确定所述充卡信息中的各数据所对应存储变量,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步骤203:根据所述充卡信息中的各数据与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各存储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充卡信息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

具体地,根据所述充卡信息中的各数据与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各存储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充卡信息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可包括:

调用所述卡表的静态数据库,并基于所述静态数据库将所述充卡信息中的每一数据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与所述数据相对应的存储变量中。

例如,仍以购电为例,假设用户编号0001对应的存储变量为DATA1、卡表编号3321对应的存储变量为DATA2、购买量3000对应的存储变量为DATA3、购买次数3对应的存储变量为DATA4、卡片类型102对应的存储变量为DATA5,则可调用所述卡表的Lib库,并基于所述Lib库将数据“0001”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存储变量“DATA1”中(如对存储变量DATA1赋值0001等);将数据“3321”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存储变量“DATA2”中(如对存储变量DATA2赋值3321等);将数据“3000”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存储变量“DATA3”中(如对存储变量DATA3赋值3000等);将数据“3”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存储变量“DATA4”中(如对存储变量DATA4赋值3等);将数据“102”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存储变量“DATA5”中(如对存储变量DATA5赋值102等),对此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智能卡可配备一个或多个卡表的Lib库,以实现单卡专用或一卡多用,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述内容可知,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的IC卡定义了统一的存储变量,使得每一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各存储变量均可统一,即所有的智能卡均可按照统一的智能卡数据读写规则与通信设备进行数据的交互。因而,在对不同的IC卡和通讯设备进行集成时,不必依赖IC卡的厂家和型号进行集成,而可用统一的标准存储变量进行集成,使得不同的IC卡均可按照相同的集成方式集成,极大地简化了智能卡的集成方式,降低了智能卡的制作成本。

进一步地,在将所述充卡信息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智能卡与所述卡表进行接触连接时,将所述卡芯片中的充卡信息写入至所述卡表中。

其中,智能卡与相应卡表之间的连接方式除了可为接触式连接方式之外,还可为非接触式链接方式,如光电传感、电磁耦合等方式,对此不作赘述。

可选地,将所述卡芯片中的充卡信息写入至所述卡表中,可包括:

根据所述设定的智能卡数据读写规则,确定所述卡芯片中的各存储变量中的各数据;

获取确定出的各数据以得到所述充卡信息,并将所述冲卡信息写入至所述卡表中。

例如,仍以购电为例,假设存储变量“DATA1”中的数据为“0001”、存储变量“DATA2”中的数据为“3321”、存储变量“DATA3”中的数据为“3000”、存储变量“DATA4”中的数据为“3”、存储变量“DATA5”中的数据为“102”,则可获取各存储变量中的各数据,以得到相应的充卡信息,如此时,所述充卡信息中所包含的数据可为用户编号0001、电表编号3321、购买电量3000、购买次数3、卡片类型102等,对此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在将所述卡芯片中的充卡信息写入至所述卡表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设定的智能卡数据读写规则,确定卡表数据中的各数据所对应的存储变量;其中,所述卡表数据是所述卡表在根据充卡信息完成卡表充值后,写入至所述卡芯片中的;

从确定的各存储变量中,获取对应的数据以得到所述卡表数据,并将得到的所述卡表数据回写至所述通讯设备中。

例如,仍以购电为例,假设所述卡表数据中的各数据为用户编号0001、电表编号3321、购买电量3000、购买次数3、卡片类型102、余量4500,则:

首先,可确定与卡表数据中的各数据相对应的各存储变量,如可确定与用户编号相对应的存储变量为DATA1、与电表编号相对应的存储变量为DATA2、与购买电量相对应的存储变量为DATA3、与购买次数相对应的存储变量为DATA4、与卡片类型相对应的存储变量为DATA5、与余量相对应的存储变量为DATA7;

然后,可获取以上各存储变量中的数据,如获取存储变量“DATA1”中的数据“0001”、获取存储变量“DATA2”中的数据“3321”、获取存储变量“DATA3”中的数据“3000”、获取存储变量“DATA4”中的数据“3”、获取存储变量“DATA5”中的数据“102”、获取存储变量“DATA7”中的数据“4500”,并得到相应的卡表数据,此时,所述卡表数据所包含的数据可为用户编号0001、电表编号3321、购买电量3000、购买次数3、卡片类型102、余量4500等;

最后,可将得到的所述卡表数据回写至所述通讯设备,对此不作赘述。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智能卡与卡表之间的数据交互方式不限于上述“先写后读”的方式,也可为“先读后写”的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具体地,从确定的各存储变量中,获取对应的数据以得到所述卡表数据,并将得到的所述卡表数据回写至所述通讯设备中,可包括:

调用所述卡表的Lib库,并基于所述静态数据库将所述卡表数据中的每一数据回写至所述通讯设备中。

也就是说,在所述智能卡与所述卡表连接时,可完成对所述卡表的充值,之后,所述卡表还可将卡表数据返回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以由所述智能卡基于所述卡表的Lib库,将所述卡表数据回写至所述通讯设备中。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通讯设备接收到所述卡表数据之后,还可进一步将所述卡表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以由所述终端将所述卡表数据发送至所述卡表的云端服务器,使得所述卡表的云端服务器能够对所述卡表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审核操作(如解析、记录等)。

再有,所述卡表的云端服务器在执行完一系列的审核操作之后,还可将解析后的卡表数据返回至所述终端,以使得用户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整个购买、充值的流程,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一:

下面将以使用智能卡购买电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进一步得说明。具体地,如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具体步骤可如下所示:

步骤1:终端基于已绑定的注册信息,根据用户输入的用户编号、卡表编号、购买量、购买次数以及卡片类型,生成此次充值订单信息(如,用户编号0001、电表编号3321、购买电量3000、购买次数3、卡片类型102),并将所述订单信息发送至电表的云端服务器;

步骤2:所述电表的云端服务器对接收到的所述订单信息进行记录,并根据该订单信息生成充卡信息,并将所述充卡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步骤3:所述终端接收所述充卡信息,并通过能够与通讯设备进行通信的任意通讯方式将所述充卡信息发送至所述通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能够与所述通讯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方式可包括有线通信方式和/或无线通信方式,其中,所述有线通信方式可包括USB通信方式等,所述无线通信方式可包括蓝牙通讯方式、红外通讯方式、NFC通讯方式以及WiFi通讯方式,且,通常情况下,若所述通讯设备为蓝牙通讯设备,则所述通讯方式即可为蓝牙通讯方式,若所述通讯设备为红外通讯设备,则所述通讯方式即可为红外通讯方式,若所述通讯设备为NFC通讯设备,则所述通讯方式即可为NFC通讯方式,若所述通讯设备为WiFi通讯设备,则所述通讯方式即可为WiFi通讯方式,对此不作赘述。

步骤4:所述通讯设备将接收到的所述充卡信息发送至所述智能卡。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通讯设备通常可为集成在所述智能卡中的集成设备,且所述通讯设备可通过有线通讯的方式将所述充卡信息发送至所述智能卡,对此不做赘述。

步骤5:所述智能卡根据设定的智能卡数据读写规则,确定与所述充卡信息中的各数据相对应的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各存储变量;

步骤6:所述智能卡调用电表的静态数据库,并基于所述静态数据库将所述充卡信息中的每一数据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与所述数据相对应的存储变量中。

其中,当智能卡将所述充卡信息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后,所述通讯模块还可向所述终端反馈相应的消息,以使得所述终端提示用户进行插卡操作,对此不作赘述。

步骤7:在所述智能卡与电表进行接触连接时,将所述卡芯片中的充卡信息写入到所述电表中;

其中,此处所述的接触连接可包括非接触式连接(如光电传感式以及电磁耦合式)和/或接触式连接(插卡、刷卡等)。

步骤8:充值完成后,所述电表将所述电表中的卡表数据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

需要说明的是,此时,认可根据设定的智能卡的读写规则,确定与卡表数据中的每一数据相对应的存储变量,并基于电表的静态数据库将所述卡表数据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对此不作赘述。

步骤9:所述智能卡调用所述电表的静态数据库,并基于所述静态数据库将所述卡表数据中的每一数据回写至所述通讯设备中;

步骤10:所述通讯设备将接收到的所述卡表数据返回至所述终端;

步骤11:所述终端将接收到的所述卡表数据发送至所述电表云端服务器;

步骤12:所述电表的云端服务器对接收到的所述卡表数据进行解析、审核以及记录,在确认购买、充值无误后,将解析后的卡表数据返回至所述终端,以由所述终端将所述解析后的卡表数据显示给用户,使得用户知晓购电、充值的过程全部完成。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还可通过按压所述智能卡上的相应按键(或通过通讯设备对所述智能卡进行相应操作),将所述智能卡恢复成新卡,或者,还可通过相应的数据接口(如通过通讯设备)确定所示智能卡的卡主密码等,对此不作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智能卡可接收通讯设备发送的针对任一卡表的充卡信息,并根据设定的智能卡数据读写规则,确定所述充卡信息中的各数据与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各存储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可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所述充卡信息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相比于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智能卡数据读写规则,使得智能卡开发人员可直接基于所述统一的智能卡数据读写规则,进行IC卡与通讯设备的集成,而无需针对不同的IC卡进行不同方式的集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无法使用统一的集成方式集成智能卡所导致的、智能卡的集成方式较为复杂以及制作成本较高的问题。另外,还可进一步提高开发的效率,保证智能卡的推广。

实施例二:

基于与本发明实施例一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智能卡,如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述的智能卡的结构示意图。由图4可知,所述智能卡可包括:

接收模块41,可用于接收通讯设备发送的针对任一卡表的充卡信息;

确定模块42,可用于根据设定的智能卡数据读写规则,确定所述充卡信息中的各数据与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各存储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处理模块43,可用于根据所述充卡信息中的各数据与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各存储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充卡信息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

具体地,所述处理模块43,具体可用于调用所述卡表的静态数据库,并基于所述静态数据库将所述充卡信息中的每一数据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与所述数据相对应的存储变量中。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43,还可用于在将所述充卡信息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之后,在所述智能卡与所述卡表进行接触连接时,将所述卡芯片中的充卡信息写入至所述卡表中。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42,还可用于在将所述卡芯片中的充卡信息写入至所述卡表中之后,根据所述设定的智能卡数据读写规则,确定卡表数据中的各数据所对应的存储变量;其中,所述卡表数据是所述卡表在根据充卡信息完成卡表充值后,写入至所述卡芯片中的;

所述处理模块43,还可用于从确定的各存储变量中,获取对应的数据以得到所述卡表数据,并将得到的所述卡表数据回写至所述通讯设备中。

具体地,所述处理模块43,还具体可用于调用所述卡表的静态数据库,并基于所述静态数据库将所述卡表数据中的每一数据回写至所述通讯设备中。

可选地,所述通讯设备至少包括蓝牙通讯设备、红外通讯设备、NFC通讯设备、WiFi通讯设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通讯设备可为独立于所述智能卡的独立设备,也可为集成于所述智能卡中的集成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智能卡还可包括:

复位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复位指令时,将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恢复成新卡,其中,所述复位指令可为按压相应按键、发送相应信号等,对此不作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智能卡,智能卡可接收通讯设备发送的针对任一卡表的充卡信息,并根据设定的智能卡数据读写规则,确定所述充卡信息中的各数据与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的各存储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可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所述充卡信息写入至所述智能卡的卡芯片中。相比于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智能卡数据读写规则,使得智能卡开发人员可直接基于所述统一的智能卡数据读写规则,进行IC卡与通讯设备的集成,而无需针对不同的IC卡进行不同方式的集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无法使用统一的集成方式集成智能卡所导致的、智能卡的集成方式较为复杂以及制作成本较高的问题。另外,还可进一步提高开发的效率,保证智能卡的推广。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