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的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31167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的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的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进步,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这是因为手机携带便捷,使用简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人们对隐私也越来越重视,科技人员对手机中信息安全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现有技术中,大多使用密码解锁或者指纹对终端设备进行解锁,在解锁成功时才能对终端设备进行操作。但是密码解锁和指纹解锁还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很容易被破解。基于此,本领域开发人员设计出手环解锁终端设备的解锁方式。但是现有的手环解锁终端设备的解锁方式中,通常是通过检测手环的状态来判断操作者的手势,在检测到的手环的状态与预存的状态一致时,向终端设备发送解锁指令,控制终端设备解锁。但是这种解锁方式,容易发生误触发现象,而且功耗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的方法及其系统,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实现对终端的控制,使得检测可穿戴设备的状态的安全性较高,避免误触发问题,而且还能降低可穿戴设备的功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的方法,包括:采用安装在可穿戴设备内的指纹模组获取用户的指纹图像;如果获取的指纹图像与预存的指纹图像相匹配,则触发安装在可穿戴设备内的加速度传感器开启,检测可穿戴设备的状态;在可穿戴设备处于预设状态时,生成匹配信息;可穿戴设备将生成的匹配信息发送至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指纹模组、处理器、加速度传感器;指纹模组,用于获取用户的指纹图像;处理器,用于在判定获取的指纹图像与预存的指纹图像相匹配时,触发加速度传感器开启;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可穿戴设备的状态;处理器,还用于在判定可穿戴设备处于预设状态时,生成匹配信息,并将生成的匹配信息发送至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的系统,包括:终端和以上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终端和可穿戴设备通信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采用安装在可穿戴设备内的指纹模组获取用户的指纹图像;并且在获取的指纹图像与预存的指纹图像相匹配时,触发安装在可穿戴设备内的加速度传感器开启,检测可穿戴设备的状态。从而,可以在获取正确的指纹图像的情况下,再开启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可穿戴设备的状态,使得检测可穿戴设备的状态的安全性较高,可以避免误触发问题。而且加速度传感器不是一直开启,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开启,可以降低加速度传感器的功耗,进而降低可穿戴设备的功耗。通过在可穿戴设备处于预设状态时,生成匹配信息;可穿戴设备将生成的匹配信息发送至终端;从而,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实现对终端的控制。

另外,匹配信息携带解锁指令;终端接收到匹配信息之后,进行解锁操作。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用户在不接触终端的情况下,即可对终端进行解锁操作,使用简单且安全性较高,有助于匹配用户需求。

另外,匹配信息携带打开指定应用程序指令;终端接收到匹配信息之后,打开指定应用程序。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用户在不接触终端的情况下,即可打开终端上的指定应用程序,使用简单且安全性较高。

另外,匹配信息携带可穿戴设备的状态;终端接收到匹配信息之后,根据匹配信息携带的可穿戴设备的状态查找与可穿戴设备的状态匹配的操作信息;根据查找的操作信息,进行解锁或者打开指定应用程序的操作。通过终端查找与可穿戴设备的状态匹配的操作信息,并且根据查找的操作信息,进行解锁或者打开指定应用程序的操作;可以减小可穿戴设备的处理数据,提高可穿戴设备的运行效率,进而延长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寿命。

另外,根据实际的设计需求,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短距离通信模块将生成的匹配信息发送至终端;其中,短距离通信模块可以至少包含以下任意一种:蓝牙、近场通信NFC、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而且,蓝牙、近场通信NFC、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的设计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终端的工作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终端的工作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的方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的系统的方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终端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的方法,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其包括:

步骤101,采用安装在可穿戴设备内的指纹模组获取用户的指纹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指纹模组可以采用电容式指纹模组,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指纹模组所占用的空间需求。

步骤102,判断获取的指纹图像与预存的指纹图像是否相匹配。如果是,则进入步骤103,否则,返回步骤101继续获取用户的指纹图像。

其中,预存的指纹图像是用户预先录入的指纹图像,并且预存的指纹图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更改。

步骤103,触发安装在可穿戴设备内的加速度传感器开启。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的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是重力传感器或陀螺仪中的一种。

步骤104,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可穿戴设备的状态。

具体地说,重力传感器或者陀螺仪可以通过各自的串行通讯接口连接至处理器。当采用重力传感器检测可穿戴设备的状态时,重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可穿戴设备分别在其X轴、Y轴和Z轴方向上的加速度,并根据加速度判断可穿戴设备的当前状态。值得一提的是,当采用陀螺仪检测可穿戴设备的状态时,陀螺仪检测可穿戴设备的角速度,并根据角速度判断可穿戴设备的当前状态。

步骤105,判断检测到的可穿戴设备的状态是否处于预设状态。如果是,则进入步骤106,否则,返回步骤104继续检测可穿戴设备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的可穿戴设备的状态来判断可穿戴设备的运动轨迹,并且可穿戴设备内预存有预设轨迹。具体地说,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预先存储可穿戴设备的状态,即用户穿戴此可穿戴设备时的挥空手势,如:画圈、向上、向下、向左、向右、打钩等。假设,预存的用户穿戴此可穿戴设备时的挥空手势为画圈,如果检测到用户穿戴此可穿戴设备时的当前挥空手势为画圈,则可以判定测到的可穿戴设备的状态处于预设状态。

步骤106,生成匹配信息,并将生成的匹配信息发送至终端。从而,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实现对终端的控制。

另外,根据实际的设计需求,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短距离通信模块将生成的匹配信息发送至终端。其中,短距离通信模块可以至少包含以下任意一种:蓝牙、近场通信NFC、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而且,蓝牙、近场通信NFC、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的设计成本较低。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可以在获取正确的指纹图像的情况下,再开启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可穿戴设备的状态,使得检测可穿戴设备的状态的安全性较高,可以避免误触发问题。而且加速度传感器不是一直开启,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开启,可以降低加速度传感器的功耗,进而降低可穿戴设备的功耗。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的方法。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可穿戴设备将生成的匹配信息发送至终端之后,终端接收的匹配信息中携带控制终端操作方式的指令。

具体地说,在可穿戴设备将生成的匹配信息发送至终端之后,终端的具体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其包括:

需要说明的是,可穿戴设备中预先存储可穿戴设备的状态、与可穿戴设备的状态对应的操作方式的对应关系。即预先存储用户穿戴此可穿戴设备时的挥空手势和操作方式的对应关系。可穿戴设备根据检测到的可穿戴设备的状态获取操作方式的指令,并生成携带操作方式的匹配信息。

步骤201,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匹配信息。

步骤202,根据接收到的匹配信息,控制终端的操作方式。

具体地说,匹配信息可以携带解锁指令。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匹配信息解析到匹配信息中携带的解锁指令时,进行解锁操作。或者,匹配信息可以携带打开指定应用程序指令。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匹配信息解析到匹配信息中携带的打开指定应用程序的指令时,打开指定应用程序。

其中,指定应用程序可以为但不限于:腾讯QQ、微信、浏览器等。比如:打开腾讯QQ的应用程序,进入腾讯QQ的主界面;或者,打开微信的应用程序,进入微信的主界面;或者,打开浏览器的应用程序,进入浏览器的主界面等。

值得一提的是,终端接收到的匹配信息中还可以携带控制终端显示操作界面的指令,其中操作界面可以至少包含以下任意一种:上一级操作界面、多任务界面、设置界面、搜索界面。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使得用户在不接触终端的情况下,即可对终端进行解锁操作,使用简单且安全性较高,有助于匹配用户需求。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的方法。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有所不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可穿戴设备将生成的匹配信息发送至终端之后,终端接收的匹配信息中携带控制终端操作方式的指令。而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可穿戴设备将生成的匹配信息发送至终端之后,终端接收的匹配信息中携带可穿戴设备的状态。

具体地说,在可穿戴设备将生成的匹配信息发送至终端之后,终端的具体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其包括:

步骤301,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匹配信息。

步骤302,根据接收到的匹配信息,获取匹配信息中携带的可穿戴设备的状态。

步骤303,查找与可穿戴设备的状态匹配的操作信息。

步骤304,根据查找的操作信息,进行解锁或者打开指定应用程序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实际设计的需要,将可穿戴设备的状态、与可穿戴设备的状态对应的操作方式的对应关系预先存储在终端。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可以通过终端查找与可穿戴设备的状态匹配的操作信息,并且根据查找的操作信息,进行解锁或者打开指定应用程序的操作;可以减小可穿戴设备的处理数据,提高可穿戴设备的运行效率,进而延长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寿命。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括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如图4所示,包括:指纹模组41、处理器42、加速度传感器43。指纹模组41,用于获取用户的指纹图像。处理器42,用于在判定获取的指纹图像与预存的指纹图像相匹配时,触发加速度传感器43开启。加速度传感器43,用于检测可穿戴设备的状态。处理器42,还用于在判定可穿戴设备处于预设状态时,生成匹配信息,并将生成的匹配信息发送至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短距离通信模块44,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短距离通信模块44将生成的匹配信息发送至终端。其中,短距离通信模块44可以至少包含以下任意一种:蓝牙、近场通信NFC、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而且,蓝牙、近场通信NFC、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的设计成本较低。以蓝牙为例进行说明,蓝牙的型号可以是BLE蓝牙4.0芯片,用来负责可穿戴设备和终端的无线通讯,BLE蓝牙4.0芯片能够贴在印刷电路板上作为陶瓷天线,可以有效降低对于印刷电路板的面积需求,并降低成本。

本实施方式中,指纹模组41、处理器42、加速度传感器43、短距离通信模块44的电源供给均来自电池45。由于电池45是可拆卸的,因此没有单独增加充电电路,这样可以大幅减少印刷电路板的空间占用,可以将方案设计成便于佩戴的产品(比如手环甚至是指环)。处理器42可以通过I2C或者SPI接口和指纹模组41进行数据传输,指纹模组41选择电容式方案,具备低功耗状态下的中断唤醒功能。加速度传感器43可以通过I2C和处理器42连接。短距离通信模块44可以通过UART串口和处理器42连接。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设备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的系统,如图5所示,包括:终端51和第四实施方式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52;终端51和可穿戴设备52通信连接。其中,可穿戴设备包括:指纹模组521、处理器522、加速度传感器523。指纹模组521,用于获取用户的指纹图像。处理器522,用于在判定获取的指纹图像与预存的指纹图像相匹配时,触发加速度传感器523开启。加速度传感器523,用于检测可穿戴设备的状态。处理器522,还用于在判定可穿戴设备处于预设状态时,生成匹配信息,并将生成的匹配信息发送至终端51。

需要说明的是,可穿戴设备52可以通过短距离通信模块与终端51通信连接。具体地说,终端51和可穿戴设备52上分别安装有可以相互通信的短距离通信模块。其中,短距离通信模块可以至少包含以下任意一种:蓝牙、近场通信NFC、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而且,蓝牙、近场通信NFC、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的设计成本较低。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系统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的系统,第六实施方式在第五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匹配信息中携带控制终端操作方式的指令。

具体地说,匹配信息携带解锁指令;终端接收到匹配信息之后,进行解锁操作。或者,匹配信息携带打开指定应用程序指令;终端接收到匹配信息之后,打开所述指定应用程序。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系统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二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二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控制终端的系统,第七实施方式与第六实施方式有所不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匹配信息中携带控制终端操作方式的指令。而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匹配信息中携带可穿戴设备的状态。

具体地说,匹配信息携带可穿戴设备的状态;终端接收到匹配信息之后,根据匹配信息携带的可穿戴设备的状态查找与可穿戴设备的状态匹配的操作信息;根据查找的操作信息,进行解锁或者打开指定应用程序的操作。

由于第三实施方式与本实施方式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三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三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三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61、存储器62、显示器63和收发器64。

其中,处理器61为系统的核心,其可以CPU(中央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其主要负责终端中各部件之间的协调工作,以及根据匹配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其中,存储器62可以为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访问存储器)、缓存或闪存等存储设备,其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的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用于使得处理器61实现本实施例所示的相应的功能。其中,显示器63主要用于显示人机交互界面,以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并显示相应的操作界面。其中,收发器64主要用于与可穿戴设备通信,接收可穿戴设备发送的匹配信息,并接匹配信息提供至处理器61。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二或三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终端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二或三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二或三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二或三实施方式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