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然语言的社交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53133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基于自然语言的社交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的社交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以有效的方式实现人与计算机对话的技术,它包括机器通过输出或显示设备给人提供大量有关信息及提示请示等,人通过输入设备给机器输入有关信息,回答问题及提示请示等。人机交互技术是计算机用户界面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已经有采用自然语言进行人机交互的应用,例如,苹果公司的Siri,Siri可以针对用户的提问给与对话式问答,有时候能让人有种心有灵犀的惊喜,例如如果使用者说出或者输入的内容中包括了“喝了点”、“家”这些字,Siri则会判断为喝醉酒、要回家等等,并自动建议是否需要帮忙叫救护车。

然而,利用自然语言进行人机交互时,对话精准性相对较差,且仅能够提供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而无法满足人们对人与人之间社交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的社交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机交互系统无法满足人与人之间社交的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的社交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用户输入的以自然语言形式表达的输入信息;

识别所述输入信息中包括的自然语言信息,确定所述自然语言信息中包括的第一关键词;

将所述第一关键词与已保存的用户关键词信息进行匹配,确定是否存在关键词与所述第一关键词匹配的第二用户,所述用户关键词信息中包括用户及关键词之间的对应关系;

若存在所述第二用户,则建立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连接。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社交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用户输入的以自然语言形式表达的输入信息;

识别确定模块,用于识别所述输入信息中包括的自然语言信息,确定所述自然语言信息中包括的第一关键词;

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关键词与已保存的用户关键词信息进行匹配,确定是否存在关键词与所述第一关键词匹配的第二用户,所述用户关键词信息中包括用户及关键词之间的对应关系;

建立模块,用于若存在所述第二用户,则建立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连接。

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可知,本发明通过在获取到第一用户输入的以自然语言形式表达的输入信息后,识别输入信息中包括的自然语言信息,确定该自然语言信息中包括的第一关键词,将该第一关键词与已保存的用户关键词信息进行匹配,确定是否存在关键词与第一关键词匹配的第二用户,且若存在第二用户,则建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连接,使得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在使用人机交互系统时,还能够通过关键词匹配的方式与其他用户进行连接,使得能够有效的在人机交互系统内实现人与人的交互,例如社交化的问答,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基于自然语言的社交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步骤104的细化步骤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基于自然语言的社交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基于自然语言的社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建立模块404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基于自然语言的社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基于自然语言的社交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第一用户输入的以自然语言形式表达的输入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自然语言的社交方法可以应用于基于自然语言的人机交互系统,比如问答系统、聊天机器人系统等等。其中,自然语言是符合人类自然说话形式的语言,例如“我有点饿了”,“我想听一首开心的歌”等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在使用人机交互系统时,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输入设备实现信息输入,且输入的是以自然语言形式表达的输入信息,例如,若该人机交互系统是Siri,则可以通过语音输入的方式输入信息,若该人机交互系统是聊天机器人,则可以通过信息输入界面输入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自然语言的社交装置(以下简称社交装置)将获取第一用户输入的以自然语言形式表达的输入信息,其中,该输入信息可以是语音信息,也可以是文本信息。

步骤102、识别输入信息中包括的自然语言信息,确定自然语言信息中包括的第一关键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社交装置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的输入信息之后,将识别该输入信息中包括的自然语音信息,例如,该自然语言信息可以是“我现在离家多远”,其中,在输入信息是文本信息时,可以直接通过语义识别的方式确定输入信息中包括的自然语言信息,在输入信息是语音信息时,需要先对该语音信息进行识别,确定该语音信息的文本信息,并基于该文本信息进行语义识别确定输入的信息中包括的自然语音信息。

且社交装置在识别输入信息中包括的自然语言信息之后,将确定该自然语言信息中包括的第一关键词,该第一关键词中包括至少一个关键词,具体的,社交装置可以基于预先设置的分词策略对该自然语言信息进行分词处理,并基于语义或者词类进行关键词筛选,以得到自然语言信息中包括的第一关键词,例如:若自然语言信息是“从国贸大厦到世界之窗的距离是多少呢”,对该自然语言信息进行分词处理,可以得到以下词:从、国贸大厦、到、世界之窗、的、距离、是、多少、呢,并对分词处理后得到的词进行关键词筛选,确定关键词包括:国贸大厦、世界之窗、距离、多少。

步骤103、将第一关键词与已保存的用户关键词信息进行匹配,确定是否存在关键词与第一关键词匹配的第二用户,用户关键词信息中包括用户及关键词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社交装置中包括用户关键词信息,且该用户关键词信息中包括使用该社交装置的用户与该用户输入的关键词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用户每次在使用社交装置进行提问或聊天时,社交装置都将基于用户提问或者聊天的内容且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完善用户关键词信息,使得用户关键词信息中某一个用户对应的关键词更加贴近该用户的生活,便于更好的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关键词信息中保存关键词是以属于同一个自然语言信息为单位进行保存的,即在保存识别到的自然语言信息中的关键词时,将在用户关键词信息中,查找该用户是否已有一条记录,其中,该条记录中包括上述自然语言信息中的所有关键词,若是,则放弃对上述自然语言信息中所有关键词的存储,且对已保存的记录的次数加1,以避免重复存储,造成存储空间浪费。例如:用户A的一条自然语言信息中关键词包括:国贸大厦、世界之窗、距离,且在用户关键词信息中用户A对应的关键词中已经保存了一条记录,该记录中的关键词包括:上午、打车、国贸大厦、世界之窗、距离,则该条记录中已经包括了上述自然语言信息中所有关键词,则不需要对上述自然语言信息中的所有关键词进行存储,只需要将上述记录的次数加1,以表示用户输入该条记录中的关键词的频繁程度。且基于该种保存方式,可以实现对用户询问过的内容的搜索,搜索精度更细。

或者,用户关键词信息中是以关键词为单位进行保存的,例如,对于用户A的一条自然语言信息中关键词包括:国贸大厦、世界之窗、距离,将依次在该用户A已保存的关键词中进行查找,若在已保存的用户A的关键词中已经包括国贸大厦,则将该国贸大厦出现的次数加1,且并不重复保存,若在已保存的用户A的关键词中未包括世界之窗,则将该世界之窗保存至用户A的关键词中,并设置出现的次数为1。通过上述保存方式,可以确定每一个用户经常使用到的关键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社交装置在识别第一用户输入的输入信息中的自然语言信息,且确定该自然语言信息包括的第一关键词之后,将该第一关键词与已保存的用户关键词信息进行匹配,确定在该用户关键词信息中是否存在关键词与第一关键词匹配的第二用户,具体的:依次查找每一个用户对应的关键词列表,若存在第二用户,该第二用户的关键词中包括所述第一关键词,则确定该第二用户是与第一关键词匹配的用户。其中,第二用户可以是至少一个用户。

其中,若用户关键词信息中是以自然语言信息为单位保存关键词的,则匹配的第二用户是指第二用户的记录中存在包括第一关键词的记录,若用户关键词信息中是以关键词为单位保存关键词的,则匹配的第二用户是指第二用户的所有关键词中包括第一关键词。

步骤104、若存在第二用户,则建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存在第二用户,则建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连接,使得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能够在人机交互系统内基于该连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在建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连接之前,考虑到用户使用人与人交互功能的个人意愿,可以在检测到存在第二用户时,给用户发送提醒,在用户确定需要进行连接时才建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社交装置在接收第一用户输入的以自然语言形式表达的输入信息之后,将识别该输入信息中包括的自然语言信息,并确定该自然语言信息中包括的第一关键词,且将该第一关键词与已保存的用户关键词信息进行匹配,确定是否存在关键词与第一关键词匹配的第二用户,若存在第二用户,则建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连接,使得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能够在人机交互系统内基于该连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满足用户在使用人机交互系统时更多的使用需求。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步骤104的细化步骤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上述步骤104的细化步骤包括:

步骤201、若存在第二用户,则向第二用户所在的社交装置发送连接请求;

步骤202、若接收到第二用户所在的社交装置反馈的确认连接响应,则建立第一用户所在的社交装置与第二用户所在的社交装置之间的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社交装置在确定存在关键词与第一关键词匹配的第二用户之后,将向该第二用户所在的社交装置发送连接请求,该连接请求中包括该第一用户的账号,第二用户所在的社交装置在接收到该连接请求之后,将提示第二用户是否接收第一用户的连接请求,若第二用户确认接受第一用户的连接请求,则第二用户所在的社交装置将生成确认连接响应,并向第一用户所在的社交装置(即社交装置)反馈该确认连接响应,社交装置在接收到该确认连接响应之后,建立第一用户所在的社交装置与第二用户所在的社交装置之间的连接。

其中,该连接可以是账号与账号之间的连接,且在连接建立之后,社交装置可以将第二用户的账号添加至第一用户的好友列表中,且第二用户所在的社交装置也将该第一用户的账号添加至第二用户的好友列表中,使得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互为好友,且能够基于该好友关系进行社交,方便用户在使用人机交互系统时使用人与人交互的功能。

基于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中的基于自然语言的社交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301或者步骤302:

步骤301、若用户关键词信息中包括第一用户的列表项,则将第一关键词添加至第一用户的列表项中;

步骤302、若用户关键词信息中未包括第一用户的列表项,则在关键词列表中新建第一用户的列表项,并将第一用户与第一关键词之间的对应关系添加至新建的第一用户的列表项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建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连接之后,社交装置将查找用户关键词信息,以确定该用户关键词信息中是否包括第一用户的列表项,该第一用户的列表项包括第一用户与第一用户的关键词之间的对应关系,且若用户关键词信息中包括第一用户的列表项,则社交装置将该第一关键词添加至第一用户的列表项中,即将该第一关键词添加至于第一用户对应的关键词中,具体的按照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中关键词的保存方式进行添加。若用户关键词信息项中未包括第一用户的列表项,则在关键词列表中新建第一用户的列表项,并将第一用户与第一关键词之间的对应关系添加至新建的第一用户的列表项中,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有效的实现用户关键词的更新,以使得保存的关键词能够更贴近用户的生活及用户的习惯,以便更好为用户提供人与人交互的功能。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在使用具有人与人交互功能的社交装置时,还可以使用该社交装置的好友推荐功能,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若检测到第一用户的好友推荐请求,则将用户关键词信息中第一用户对应的所有关键词与用户关键词信息中其他用户的关键词进行匹配;

若存在关键词与第一用户对应的所有关键词匹配的用户,则将匹配的用户推荐给第一用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社交装置具备好友推荐功能,第一用户在点击该好友推荐功能的按钮之后,社交装置将检测到第一用户的好友推荐请求,且将用户关键词信息中第一用户对应的所有关键词与用户关键词信息中其他用户的关键词进行匹配,若存在关键词与第一用户对应的所有关键词匹配的用户,则将该匹配的用户推荐给第一用户,在此,可以基于关键词的匹配程度向第一用户推荐好友,且优先推荐关键词匹配程度高的用户,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有效的实现基于用户关键词信息的好友推荐,使得能够为用户推荐与其兴趣、爱好及习惯相同或相似的其他用户,方便用户交到志同道合的好友,改善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基于自然语言的社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主要包括:获取模块401、识别确定模块402、匹配模块403以及建立模块404。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如下:

获取模块401,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输入的以自然语言形式表达的输入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自然语言的社交方法可以应用于基于自然语言的人机交互系统,比如问答系统、聊天机器人系统等等。其中,自然语言是符合人类自然说话形式的语言,例如“我有点饿了”,“我想听一首开心的歌”等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在使用人机交互系统时,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输入设备实现信息输入,且输入的是以自然语言形式表达的输入信息,例如,若该人机交互系统是Siri,则可以通过语音输入的方式输入信息,若该人机交互系统是聊天机器人,则可以通过信息输入界面输入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自然语言的社交装置(以下简称社交装置)中的获取模块401接收第一用户输入的以自然语言形式表达的输入信息,其中,该输入信息可以是语音信息,也可以是文本信息。

识别确定模块402,用于识别输入信息中包括的自然语言信息,确定自然语言信息中包括的第一关键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的输入信息之后,识别确定模块402识别该输入信息中包括的自然语音信息,例如,该自然语言信息可以是“我现在离家多远”,其中,在输入信息是文本信息时,可以直接通过语义识别的方式确定输入信息中包括的自然语言信息,在输入信息是语音信息时,需要先对该语音信息进行识别,确定该语音信息的文本信息,并基于该文本信息进行语义识别确定输入的信息中包括的自然语音信息。

且社交装置在识别输入信息中包括的自然语言信息之后,将确定该自然语言信息中包括的第一关键词,该第一关键词中包括至少一个关键词,具体的,社交装置可以基于预先设置的分词策略对该自然语言信息进行分词处理,并基于语义或者词类进行关键词筛选,以得到自然语言信息中包括的第一关键词,例如:若自然语言信息是“从国贸大厦到世界之窗的距离是多少呢”,对该自然语言信息进行分词处理,可以得到以下词:从、国贸大厦、到、世界之窗、的、距离、是、多少及呢,并对分词处理后得到的词进行关键词筛选,确定关键词包括:国贸大厦、世界之窗、距离、多少。

匹配模块403,用于将第一关键词与已保存的用户关键词信息进行匹配,确定是否存在关键词与第一关键词匹配的第二用户,用户关键词信息中包括用户及关键词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社交装置中包括用户关键词信息,且该用户关键词信息中包括使用该社交装置的用户与该用户输入的关键词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用户每次在使用社交装置进行提问或聊天时,社交装置都将基于用户提问或者聊天的内容且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完善用户关键词信息,使得用户关键词信息中某一个用户对应的关键词更加贴近该用户的生活,便于更好的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关键词信息中保存关键词是以属于同一个自然语言信息为单位进行保存的,即在保存识别到的自然语言信息中的关键词时,将在用户关键词信息中,查找该用户是否已有一条记录,其中,该条记录中包括上述自然语言信息中的所有关键词,若是,则放弃对上述自然语言信息中所有关键词的存储,且对已保存的记录的次数加1,以避免重复存储,造成存储空间浪费。例如:用户A的一条自然语言信息中关键词包括:国贸大厦、世界之窗、距离,且在用户关键词信息中用户A对应的关键词中已经保存了一条记录,该记录中的关键词包括:上午、打车、国贸大厦、世界之窗、距离,则该条记录中已经包括了上述自然语言信息中所有关键词,则不需要对上述自然语言信息中的所有关键词进行存储,只需要将上述记录的次数加1,以表示用户输入该条记录中的关键词的频繁程度。且基于该种保存方式,可以实现对用户询问过的内容的搜索,搜索精度更细。

或者,用户关键词信息中是以关键词为单位进行保存的,例如,对于用户A的一条自然语言信息中关键词包括:国贸大厦、世界之窗、距离,将依次在该用户A已保存的关键词中进行查找,若在已保存的用户A的关键词中已经包括国贸大厦,则将该国贸大厦出现的次数加1,且并不重复保存,若在已保存的用户A的关键词中未包括世界之窗,则将该世界之窗保存至用户A的关键词中,并设置出现的次数为1。通过上述保存方式,可以确定每一个用户经常使用到的关键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识别第一用户输入的输入信息中的自然语言信息,且确定该自然语言信息包括的第一关键词之后,匹配模块403将该第一关键词与已保存的用户关键词信息进行匹配,确定在该用户关键词信息中是否存在关键词与第一关键词匹配的第二用户,具体的:依次查找每一个用户对应的关键词列表,若存在第二用户,该第二用户的关键词中包括所述第一关键词,则确定该第二用户是与第一关键词匹配的用户。其中,第二用户可以是至少一个用户。

其中,若用户关键词信息中是以自然语言信息为单位保存关键词的,则匹配的第二用户是指第二用户的记录中存在包括第一关键词的记录,若用户关键词信息中是以关键词为单位保存关键词的,则匹配的第二用户是指第二用户的所有关键词中包括第一关键词。

建立模块404,用于若存在第二用户,则建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存在第二用户,则建立模块404建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连接,使得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能够在人机交互系统内基于该连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在建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连接之前,考虑到用户使用人与人交互功能的个人意愿,可以在检测到存在第二用户时,给用户发送提醒,在用户确定需要进行连接时才建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社交装置在接收第一用户输入的以自然语言形式表达的输入信息之后,将识别该输入信息中包括的自然语言信息,并确定该自然语言信息中包括的第一关键词,且将该第一关键词与已保存的用户关键词信息进行匹配,确定是否存在关键词与第一关键词匹配的第二用户,若存在第二用户,则建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连接,使得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能够在人机交互系统内基于该连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满足用户在使用人机交互系统时更多的使用需求。

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建立模块404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发送模块501和连接模块502。

发送模块501,用于向第二用户所在的社交装置发送连接请求;

连接模块502,用于若接收到第二用户所在的社交装置反馈的确认连接响应,则建立第一用户所在的社交装置与第二用户所在的社交装置之间的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存在关键词与第一关键词匹配的第二用户之后,发送模块501将向该第二用户所在的社交装置发送连接请求,该连接请求中包括该第一用户的账号,第二用户所在的社交装置在接收到该连接请求之后,将提示第二用户是否接收第一用户的连接请求,若第二用户确认接受第一用户的连接请求,则第二用户所在的社交装置将生成确认连接响应,并向第一用户的账号所在的社交装置(即社交装置)反馈该确认连接响应,在接收到该确认连接响应之后,连接模块502建立第一用户所在的社交装置与第二用户所在的社交装置之间的连接。

其中,该连接可以是账号与账号之间的连接,且在连接建立之后,社交装置中的第一添加模块(未在图中示出)可以将第二用户的账号添加至第一用户的好友列表中,且第二用户所在的社交装置也将该第一用户的账号添加至第二用户的好友列表中,使得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互为好友,且能够基于该好友关系进行社交,方便用户在使用人机交互系统时使用人与人交互的功能。

请参阅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基于自然语言的社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如图4所示第三实施例中的获取模块401、识别确定模块402、匹配模块403以及建立模块404,且与图4所示第三实施例中描述的内容相似,此处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社交装置还包括:

第二添加模块601,用于若用户关键词信息中包括第一用户的列表项,则将第一关键词添加至第一用户的列表项中;

建立添加模块602,用于若用户关键词信息中未包括第一用户的列表项,则在关键词列表中新建第一用户的列表项,并将第一用户与第一关键词之间的对应关系添加至新建的第一用户的列表项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建立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连接之后,社交装置将查找用户关键词信息,以确定该用户关键词信息中是否包括第一用户的列表项,该第一用户的列表项包括第一用户与第一用户的关键词之间的对应关系,且若用户关键词信息中包括第一用户的列表项,则社交装置将该第一关键词添加至第一用户的列表项中,即将该第一关键词添加至于第一用户对应的关键词中,具体的按照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中关键词的保存方式进行添加。若用户关键词信息项中未包括第一用户的列表项,则在关键词列表中新建第一用户的列表项,并将第一用户与第一关键词之间的对应关系添加至新建的第一用户的列表项中,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有效的实现用户关键词的更新,以使得保存的关键词能够更贴近用户的生活及用户的习惯,以便更好为用户提供人与人交互的功能。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在使用具有人与人交互功能的社交装置时,还可以使用该社交装置的好友推荐功能,具体的社交装置还包括:

推荐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若检测到第一用户的好友推荐请求,则将用户关键词信息中第一用户对应的所有关键词与用户关键词信息中其他用户的关键词进行匹配;及若存在关键词与第一用户对应的所有关键词匹配的用户,则将匹配的用户推荐给第一用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社交装置具备好友推荐功能,第一用户在点击该好友推荐功能的按钮之后,社交装置将检测到第一用户的好友推荐请求,且将用户关键词信息中第一用户对应的所有关键词与用户关键词信息中其他用户的关键词进行匹配,若存在关键词与第一用户对应的所有关键词匹配的用户,则将该匹配的用户推荐给第一用户,在此,可以基于关键词的匹配程度向第一用户推荐好友,且优先推荐关键词匹配程度高的用户,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有效的实现基于用户关键词信息的好友推荐,使得能够为用户推荐与其兴趣、爱好及习惯相同或相似的其他用户,方便用户交到志同道合的好友,改善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的社交方法及装置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