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组态元件的函数关系分析方法以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53629阅读:7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组态元件的函数关系分析方法以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组态元件的函数关系分析方法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控制领域,监控曲线可以直观地表现模拟量的变化过程,是一些工业控制软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监控曲线是以时间为X轴,趋势点为Y轴的二维坐标图,可以对生产过程实施有效的监控;但是,随着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客户希望能够在监控设备中查看越来越多的信息,旧有的监控曲线生成方法无法满足客户所提出的清晰直观的显示组态元件间函数关系的要求,不利于相关人员分析研究组态元件间的函数关系。其中,所述组态元件是由各种不同的控制算法封装而成的执行模拟量或逻辑量操作的功能控制模块,多个组态元件之间通过有序连接形成系统的控制框图。组态元件作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元素,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观察和分析组态元件输出数据之间的关系对监控生产过程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现有的监控曲线生成方法多是重点体现模拟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无法满足对两个组态元件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显示和分析,生成直观、易懂的函数关系曲线的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组态元件的函数关系分析方法以及系统,更加直观的将组态元件的函数关系呈现给用户,便于用户使用。

本发明之一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组态元件的函数关系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监控模式下,选定两个组态元件,分别设置为函数关系曲线坐标系中的X轴和Y轴;

步骤2、设置数据采样周期,根据采样周期采集选定两个组态元件的实时输出数据;

步骤3、根据采集的数据形成函数关系曲线。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进一步具体为:在监控模式下,选定两个组态元件,分别设置为函数关系曲线坐标系中的X轴和Y轴,并对坐标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进一步具体为:设置数据采样周期,根据采样周期采集选定两个组态元件的实时输出数据,并将该采集时间以及采集数据进行存储。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4、根据需求,选定函数关系曲线一区域,将其进行放大。

本发明之二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组态元件的函数关系分析系统,包括如下模块:

设定坐标轴模块,在监控模式下,选定两个组态元件,分别设置为函数关系曲线坐标系中的X轴和Y轴;

采集数据模块,设置数据采样周期,根据采样周期采集选定两个组态元件的实时输出数据;

函数曲线模块,根据采集的数据形成函数关系曲线。

进一步地,所述设定坐标轴模块进一步具体为:在监控模式下,选定两个组态元件,分别设置为函数关系曲线坐标系中的X轴和Y轴,并对坐标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数据模块进一步具体为:设置数据采样周期,根据采样周期采集选定两个组态元件的实时输出数据,并将该采集时间以及采集数据进行存储。

进一步地,还包括放大模块,根据需求,选定函数关系曲线一区域,将其进行放大。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一种用于组态元件的函数关系分析方法以及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控制系统中组态元件的输出数据,并生成组态元件间的函数关系曲线,直观的展示两个组态元件输出数据间的变化关系,方便相关人员对组态元件间的函数关系进行具体分析,有利于对生产过程进行深入研究;

并且,提供了一种函数关系曲线局部放大功能,即便所获取数据的数量填满可用观看空间,也可通过对关系曲线的局部放大将其中的细节问题清晰的显示在操作人员面前,同时采用生成数据文件的方式实现监控数据的导出和保存,为深入分析和研究组态元件间的函数关系提供最优条件。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执行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系统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用于组态元件的函数关系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监控模式下,选定两个组态元件,分别设置为函数关系曲线坐标系中的X轴和Y轴,并对坐标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设置;

步骤2、设置数据采样周期,根据采样周期采集选定两个组态元件的实时输出数据,并将该采集时间以及采集数据进行存储;

步骤3、根据采集的数据形成函数关系曲线;

步骤4、根据需求,选定函数关系曲线一区域,将其进行放大。

如图2所示,本发明用于组态元件的函数关系分析系统,包括如下模块:

设定坐标轴模块,在监控模式下,选定两个组态元件,分别设置为函数关系曲线坐标系中的X轴和Y轴,并对坐标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设置;

采集数据模块,设置数据采样周期,根据采样周期采集选定两个组态元件的实时输出数据,并将该采集时间以及采集数据进行存储;

函数曲线模块,根据采集的数据形成函数关系曲线;

放大模块,根据需求,选定函数关系曲线一区域,将其进行放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面向组态元件的函数关系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是:(1)在系统监控状态下,对需要监控的两个组态元件分别进行函数关系曲线定义,将其设置为函数关系曲线坐标系中的坐标轴,并对量程进行设定;(2)点击函数关系曲线按钮,根据所设置的采样周期进行数据采集,将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关联处理后映射在显示区域内,生成函数关系曲线;(3)对显示界面进行区域选定,通过将选定区域内的坐标系设置成自定义坐标系放大后显示在显示界面上,实现对函数关系曲线的局部放大;(4)点击函数关系保存按钮,通过将采集数据的时间点、数据值等信息导出存储在EXCEL报表中,完成对函数关系监控数据的保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面向组态元件的函数关系分析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可以对组态元件的输出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并且可以生成函数关系曲线来显示任意两个组态元件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对所显示的函数关系曲线进行局部放大,实现在可用空间有限的显示界面上显示尽可能多的信息。同时利用生成EXCEL数据报表的方式,实现对监控数据的保存,便于操作者对监控过程中的所有数据进行保存和分析,为研究组态元件之间的函数关系提供最优条件。

为实现上述功能,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和措施来实现的:

(1)在监控模式下,将需要显示函数关系的两个组态元件分别进行函数关系曲线定义,所述函数关系曲线定义包括将需监控元件定义为坐标系的X轴和Y轴,还包括坐标轴量程的设置。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在监控模式下,分别右击需要进行函数关系监控的两个组态元件,在弹出的函数关系曲线定义窗口中将所述组态元件分别设置为函数关系曲线坐标系中的X轴和Y轴。其中,所述的函数关系曲线定义窗口。

步骤2、通过对坐标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设置,选定合适的坐标轴量程,设置后的组态元件将呈反色显示。

(2)在完成数据采样周期的设置后,点击函数关系曲线按钮,开始监控所述组态元件的实时输出数据,同时生成函数关系曲线。

如图3所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在函数关系曲线定义完成后,完成采样周期的设定,然后点击函数关系曲线按钮,打开函数关系曲线监控窗口,所述的函数关系曲线监控窗口。点击上述函数关系曲线监控窗口中的开始按钮,开始函数关系曲线的监控。监控窗口中显示了函数关系曲线、采样周期以及被监控元件的实时输出数据。

(3)通过对显示界面内的函数关系曲线进行区域选定,将选定区域内的坐标系设置成自定义坐标系放大后显示在显示界面上,在该新坐标系下只绘制选定区域内的曲线,放大倍数为显示区域的面积和所选定区域的面积二者的比值,来实现对函数关系曲线的局部放大。

(4)通过点击函数关系曲线监控窗口上的函数关系保存按钮,可以将监控过程中所采集的所有数据导出生成文件(如CSV文件、EXCEL文件等),所述文件中包含所有的采样时间和该时间点对应的被监控元件实时输出数据,完成对监控数据的保存。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