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视镜旋钮轨道数据建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646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后视镜旋钮轨道数据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后视镜旋钮轨道的扭矩曲线;

根据扭矩或载荷的设计要求,确定结构参数,并根据所述确定的结构参数,通过几何与受力关系构建出爬坡扭矩公式及下坡扭矩公式,且进一步将所述扭矩曲线划分成多个依序连接的爬坡直线和/或下坡直线,使得每一爬坡直线和下坡直线通过牛顿迭代思想离散微元直线的斜率均可通过极坐标转化后形成由轨道半径随角度增量变化的对应关系;

确定所述扭矩曲线的起点及其对应的回位角、修正角和轨道半径,并根据所述起点的回位角、修正角和轨道半径,以及预设的角度增量,利用所述构建出的爬坡扭矩公式及下坡扭矩公式,依序计算每一爬坡直线和/或下坡直线的轨道半径;

将所述依序计算得到的轨道半径进行拟合,绘制出目标轨道曲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扭矩曲线的起点及其对应的回位角、修正角和轨道半径,并根据所述起点的回位角、修正角和轨道半径,以及预设的角度增量,依序计算每一爬坡直线和/或下坡直线的轨道半径的步骤具体包括:

S1、统计计算次数N;其中,N由预设的总角度和角度增量决定,且N为整数;

S2、确定所述起点的回位角、修正角和轨道半径,并确定与起点相连的直线及其利用的当前扭矩公式;其中,当与起点相连的直线为爬坡直线时,则所述与起点相连直线利用的扭矩公式为爬坡扭矩公式;当与起点相连的直线为下坡直线时,则所述与起点相连直线利用的扭矩公式为下坡扭矩公式;

S3、根据所述起点的回位角、修正角和轨道半径,所述预设的角度增量,以及所述与起点相连直线利用的扭矩公式,得到与起点相连直线的轨道半径并作为当前计算得到的轨道半径输出,且将N减一;

S4、判断N是否大于0;

S5、如果是,则获取所述当前计算得到的轨道半径,并获取当前依序计算的下一直线及其利用的扭矩公式、回位角和修正角;其中,当所述下一直线为爬坡直线时,则所述下一直线利用的扭矩公式为爬坡扭矩公式;当所述下一直线为下坡直线时,则所述下一直线利用的扭矩公式为下坡扭矩公式;

S6、根据所述获取到的当前计算得到的轨道半径,所述下一直线利用的扭矩公式、回位角和修正角,以及所述预设的角度增量,得到所述下一直线的轨道半径并作为当前计算得到的轨道半径输出,且将N再减一后,返回步骤S4;

S7、如果否,则输出所有计算得到的轨道半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坡直线得到的由轨道半径随角度增量变化的对应关系为小于0;所述下坡直线得到的由轨道半径随角度增量变化的对应关系为大于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绘制出的目标轨道曲线可根据3D数据参数化建模或动力学模拟验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获取所述绘制出的目标轨道曲线对应输出的数据,并将所述获取到的数据导入CAD实现三维模型建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参数包括旋转中心坐标、档位销上方的球半径、球心至旋转中心形成的转动半径、档位销与旋转中心之间的弹簧参数、档位销与轨道形成的摩擦系数及扭矩值。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