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隐藏标识的组合标签、及生成方法与生成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71336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带有隐藏标识的组合标签、及生成方法与生成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标签,尤其是一种带有隐藏标识的组合标签、及生成方法与生成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基于的二维码标识中,由于二维码无法实现有效的防伪效果,因此,出现如图1所示的由二维码1与点阵图像2所构成的组合标识,在该组合标识中,通过点阵图像可实现有效的防伪效果。在现有的组合标识中,由于点阵图像是裸露在外部的,因此,容易被造假者查看到点阵图像的样式,如果点阵图像被造假者所仿制或篡改的话,便无法实现防伪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进一步提高现有组合标签防伪效果的带有隐藏标识的组合标签、及生成方法与生成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隐藏标识的组合标签,包括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附着在所述第一标识的表面,所述第二标识采用含碳的油墨制成,在第一标识表面的白色区域中植入有至少一个采用无色含碳油墨印制的隐藏式真伪辨别标识。

上述的带有隐藏标识的组合标签,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为二维码,所述第二标识为由多个点阵码所构成的点阵图像,所述隐藏式真伪辨别标识为一个点阵码;

所述点阵图像设置在所述二维码中除定位点以外的区域中,所述点阵码设置在所述二维码中除所述点阵图像以外的白色区域上。

上述的带有隐藏标识的组合标签,其中,在所述点阵图像的表面还附着有至少一种干扰元素,所述干扰元素采用有色或无色的无碳油墨附着在所述点阵图像的表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带有隐藏标识的组合标签的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分别生成二维码与点阵码,并将由多个点阵码所形成的点阵图像附着在二维码的表面,以形成组合标识;

步骤2、采用无色含碳油墨将点阵码附着在二维码中除点阵图像以外的白色区域上,形成带有隐藏标识的组合标签。

上述的生成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11、在ID号数据库中提取一个ID号,通过点阵码生成装置并基于该ID号以生成点阵码,并将多个点阵码进行排列以形成点阵图像;

步骤12、通过二维码生成装置、并基于该ID号以生成带有点阵图像附着区域的二维码;

步骤13、建立二维码与点阵码之间的绑定关系,并将点阵图像附着在二维码的表面,以形成组合标识。

上述的生成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21、对二维码中的白色区域进行识别,以得到每个白色区域的形状;

步骤22、根据每个白色区域的形状以计算出该白色区域的面积数值;

步骤23、将点阵码的面积数值分别与每个白色区域的面积数值进行比较,以得出不小于点阵码面积数值的白色区域面积数值;

步骤24、若不小于点阵码面积数值的白色区域能够容纳下点阵码,则将点阵码附着在该白色区域上。

上述的生成方法,其中,还包括步骤3,根据步骤1中最终生成组合标识所形成的时间,以选择相应样式的干扰元素,并将其附着在点阵图像的表面,以形成带有干扰元素的组合标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带有隐藏标识的组合标签的生成系统,包括组合标签生成部分与隐藏码生成部分,所述组合标签生成部分用于生成由二维码与点阵图像所构成的组合标签,所述隐藏码生成部分用于将点阵码植入在二维码中除点阵图像以外的白色区域上。

上述的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组合标签生成部分包括二维码生成装置、点阵码生成装置、点阵图像生成装置、绑定装置与组合标识生成装置,所述隐藏码生成部分包括白色区域识别装置、白色区域面积计算装置与比较装置;

所述二维码生成装置用于根据ID号以生成二维码,在二维码的表面带有点阵图像的附着区域;

所述点阵码生成装置用于根据ID号以生成点阵码;

所述点阵图像生成装置有于将多个点阵码进行排列,以形成点阵图像;

所述绑定装置用于使已生成的二维码与点阵码建立绑定关系;

所述组合标识生成装置用于将具有绑定关系的二维码与点阵图像组合为组合标识;

所述白色区域选取装置用于对二维码中的白色区域进行识别,以得到每个白色区域的形状;

所述白色区域面积计算装置用于根据每个白色区域的形状以计算出该白色区域的面积数值;

所述比较装置用于将点阵码的面积数值分别与每个白色区域的面积数值进行比较,以得出不小于点阵码面积数值的白色区域面积数值;

所述判断装置用于判断白色区域是否能够容纳下点阵码。

上述的生成系统,其中,还包括用于生成干扰元素的干扰元素生成部分,所述干扰元素生成部分包括时间判定装置与干扰元素数据库;

所述时间判定装置用于根据形成组合标识的时间以选择与其相对应的干扰元素样式;

所述干扰元素数据库用于存储多种类型的干扰元素样式图,在所述干扰元素数据库中包括有多个不同类型的干扰元素样式存储链表,在所述干扰元素样式存储链表中存储有基于该类型、且样式不同的多个干扰元素样式图,多个干扰元素样式图被存储在干扰元素样式存储链表中的多个存储位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在现有的组合标签中植入有隐藏式真伪辨别标识,因此,可防止该组合标识被造假者所复制,从而增加组合标识的防伪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点阵图像上增加不同样式的干扰元素,可以使造假者不能直观看出点阵图像的真正样式,从而增加点阵图像的防伪效果;

另外,在点阵图像上增加不同样式的干扰元素后,使点阵图像的样式变得更为复杂,极大增加了防伪的安全性与解密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组合标识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中带有隐藏标识的组合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组合标签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中生成系统的结构框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二维码;2-点阵图像;3-点阵码;4-干扰元素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隐藏标识的组合标签,包括第一标识与第二标识,第二标识附着在第一标识的表面,第二标识采用含碳的油墨制成,在第一标识表面的白色区域中植入有至少一个采用无色含碳油墨印制的隐藏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标识为二维码1,第二标识为由多个点阵码3所构成的点阵图像2,隐藏标识为点阵图像中的一个点阵码3。

点阵图像2设置在二维码1中除定位点以外的区域中,点阵码3设置在二维码中除点阵图像以外的白色区域上。

其中,点阵码3可采用有色或无色的含碳油墨印制在白色区域上。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现有的由二维码与点阵图像的基础上所构成的组合标识的防伪性能,因此,点阵码最好采用无色的含碳油墨印制在白色区域上。

由于点阵码的最小面积仅为17x17像素,因此,若二维码表面的多个白色区域中包含有一个面积值大于17x17像素的白色区域、并且保证点阵码不会与该白色区域旁边的黑色区域相接触,便可以将点阵码印制在该白色区域中。

如图3所示,在图2中记载的带有隐藏标识的组合标签的基础上,在点阵图像的表面还附着有作为干扰元素4。

干扰元素可附着在点阵图像表面的全部区域或部分区域,其样式为色块、伪点阵码、线条、数字、字母或图像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在点阵图像2中附着有作为干扰元素4的白色色块,该色块覆盖在点阵图像2的全部区域上。另外,还可以将色块覆盖在点阵图像的部分区域上。

由于点阵图像是采用含碳油墨制成,而色块采用有色的无碳油墨附着在点阵图像的表面,因此,在通过点阵图像识读器对点阵图像进行识读时,其所发出的红外光线会透过色块采集由含碳油墨制成的点阵图像。

其中,点阵图像可采用含碳的有色油墨或含碳的无色油墨附着在二维码上。

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带有隐藏标识的组合标签的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分别生成二维码与点阵码,并将由多个点阵码所形成的点阵图像附着在二维码的表面,以形成组合标识。

其中,在步骤1中,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11、在ID号数据库中提取一个ID号,通过点阵码生成装置并基于该ID号以生成点阵码,并将多个点阵码进行排列以形成点阵图像。

其中,生成的点阵码的最小面积仅为17x17像素。

步骤12、通过二维码生成装置、并基于该ID号以生成带有点阵图像附着区域的二维码。

其中,在二维码生成前,根据已形成的点阵图像的尺寸,以在二维码的表面除所有定位点以外的区域上划分出一个不小于点阵图像的尺寸空白区域,并将该空白区域作为用于附着点阵图像的区域。

步骤13、建立二维码与点阵码之间的绑定关系,并将点阵图像附着在二维码的表面,以形成组合标识。

其中,可采用现有的任意一种数据绑定方法以使二维码与点阵图像建立关联绑定关系。

在将点阵图像附着在二维码的表面时,对点阵图像进行选取后,将其移动至二维码表面中不小于点阵图像尺寸的空白区域中,从而形成组合标识。

步骤2、采用无色含碳油墨将点阵码附着在二维码中除点阵图像以外的白色区域上,形成带有隐藏标识的组合标签。

其中,在步骤2中,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21、对二维码中的白色区域进行识别,以得到每个白色区域的形状。

其中,采用现有的区域识别方法以对二维码中的白色区域进行识别,从而得到二维码中每个白色区域的形状。

另外,若二维码中除白色区域以外的颜色为非黑色,则首先需要对图片的灰度级别进行调节,使二维码图像的灰度级别达到110~200之间。

经过灰度调节后,二维码图像中除白色区域以外的颜色就会变成黑色,从而便于区域识别方法以对二维码中的白色区域进行识别,以得到二维码中每个白色区域的形状。

步骤22、根据每个白色区域的形状以计算出该白色区域的面积数值。

其中,可以采用现有的面积计算方法以计算出每一个白色区域的面积数值。

本步骤中没有指出具体使用哪一种面积计算方法,因为,只要能够得出每一个白色区域的面积数值便可,而不限于面积计算方法的种类。

步骤23、将点阵码的面积数值分别与每个白色区域的面积数值进行比较,以得出不小于点阵码面积数值的白色区域面积数值。

由于步骤11中所生成的点阵码的最小面积仅为17x17像素。

将每个白色区域的面积数值分别与点阵码的最小面积数值进行比较,经比较后,以去掉不符合点阵码的最小面积数值的白色区域,并对符合点阵码的最小面积数值的白色区域进行标记。

步骤24、若不小于点阵码面积数值的白色区域能够容纳下点阵码,则将点阵码附着在该白色区域上。

其中,由于点阵码的最小面积为17x17像素的正方形结构,因此,需要将每一个进行标记过的白色区域的形状分别与点阵码的正方形结构进行辨别,以去掉不符合点阵码的正方形结构的白色区域。

在进行辨别时,对每一个标记过的白色区域的形状进行提取,然后将点阵码的正方形结构与该白色区域进行叠加,若点阵码的正方形结构的边缘超出该白色区域的边缘,则表示当前所提取的白色区域为不符合的点阵码植入区域;反之,若点阵码的正方形结构的边缘没有超出该白色区域的边缘,则表示当前所提取的白色区域为符合的点阵码植入区域,并再次对该符合的点阵码植入区域进行标记。

在辨别操作实施结束后,若获得了多个符合的点阵码植入区域,则根据实际需要将点阵码附着在所选定的符合的点阵码植入区域上,从而形成带有隐藏标识的组合标签。

在形成带有隐藏标识的组合标签后,还将带有隐藏标识的组合标签上传至云服务器中以进行存储。

另外,在上述通过步骤1与步骤2所生成的带有隐藏标识的组合标签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增加组合标识的防伪性能,还可以在点阵图像的表面植入干扰元素,其步骤如下:

还包括步骤3,根据组合标识所形成的时间,以选择相应样式的干扰元素,并将其附着在点阵图像的表面,以形成带有干扰元素的组合标识。

在步骤3中,根据步骤1最终形成组合标识的当前时间,以选择相应样式的干扰元素,并将其附着在点阵图像的表面,以形成带有干扰元素的组合标识。

在步骤3中,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31、采集形成组合标识的当前时间,并提取当前时间中的最后两位数字;

步骤32、在干扰元素数据库中,对最后两位数字进行检索,以查询到与最后两位数字相对应的时间区间、以及与该时间区间相对应的干扰元素存储链表;

步骤33、在干扰元素存储链表中,对最后两位数字进行辨别,从而查询到与两位数字相对应的干扰元素存储位,以选取到与两种数字相对应的干扰元素具体样式;

步骤34、对干扰元素进行选取后,将其移动至点阵图像的表面,从而形成带有干扰元素的组合标识。

其中,在将干扰元素移动至点阵图像的表面后,若干扰元素的尺寸大于点阵图像的尺寸,则需要对干扰元素的尺寸进行调整,以使干扰元素的边缘不会与二维码的表面相接触,从而避免对二维码的样式与识别造成影响。

上述步骤1至步骤3均是在本地的客户端中实现的,在形成干扰元素的组合标识后,将其上传至云服务器中以进行存储。

另外,在步骤3实施前,客户端会根据干扰元素的类型数量在其系统中将系统时间中的每一分钟或每一秒钟划分成至少一个时间区间,并使每一个类型的干扰元素均能够与一个时间区间相对应,从而根据时间区间以选取相对应干扰元素类型。

在形成带有干扰元素的组合标识后,还将带有干扰元素的组合标识上传至云服务器中以进行存储。

如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隐藏标识的组合标签的生成系统,包括组合标签生成部分与隐藏码生成部分,组合标签生成部分用于生成由二维码与点阵图像所构成的组合标签,隐藏码生成部分用于将点阵码植入在二维码中除点阵图像以外的白色区域上。

组合标签生成部分包括二维码生成装置、点阵码生成装置、点阵图像生成装置、绑定装置与组合标识生成装置,隐藏码生成部分包括白色区域识别装置、白色区域面积计算装置与比较装置。

点阵码生成装置用于根据ID号以生成点阵码。其中,所生成的点阵码的最小面积仅为17x17像素。

其中,点阵图像生成装置有于将多个点阵码进行排列,以形成点阵图像。

二维码生成装置用于根据ID号以生成二维码,在二维码的表面带有点阵图像的附着区域。

其中,二维码生成装置在二维码生成前,根据已生成的点阵图像的尺寸,以在二维码的表面除所有定位点以外的区域上划分出一个不小于点阵图像的尺寸空白区域,并将该空白区域作为用于附着点阵图像的区域。

绑定装置用于使已生成的二维码与点阵码建立绑定关系。

其中,绑定装置采用现有的任意一种数据绑定方法以使二维码与点阵码建立关联绑定关系。

组合标识生成装置用于将具有绑定关系的二维码与点阵图像组合为组合标识。

其中,通过组合标识生成装置在将点阵图像附着在二维码的表面时,对点阵图像进行选取后,将其移动至二维码表面中不小于点阵图像尺寸的空白区域中,从而形成组合标识。

白色区域选取装置用于对二维码中的白色区域进行识别,以得到每个白色区域的形状。

其中,采用现有的区域识别方法以对二维码中的白色区域进行识别,从而得到二维码中每个白色区域的形状。

另外,若二维码中除白色区域以外的颜色为非黑色,则首先需要对图片的灰度级别进行调节,使二维码图像的灰度级别达到110~200之间。

经过灰度调节后,二维码图像中除白色区域以外的颜色就会变成黑色,从而便于区域识别方法以对二维码中的白色区域进行识别,以得到二维码中每个白色区域的形状。

白色区域面积计算装置用于根据每个白色区域的形状以计算出该白色区域的面积数值。

其中,可以采用现有的面积计算方法以计算出每一个白色区域的面积数值。

比较装置用于将点阵码的面积数值分别与每个白色区域的面积数值进行比较,以得出不小于点阵码面积数值的白色区域面积数值。

将每个白色区域的面积数值分别与点阵码的最小面积数值进行比较,经比较后,以去掉不符合点阵码的最小面积数值的白色区域,并对符合点阵码的最小面积数值的白色区域进行标记。

判断装置用于判断白色区域是否能够容纳下点阵码。

其中,由于点阵码的最小面积为17x17像素的正方形结构,因此,需要将每一个进行标记过的白色区域的形状分别与点阵码的正方形结构进行辨别,以去掉不符合点阵码的正方形结构的白色区域。

在进行辨别时,对每一个标记过的白色区域的形状进行提取,然后将点阵码的正方形结构与该白色区域进行叠加,若点阵码的正方形结构的边缘超出该白色区域的边缘,则表示当前所提取的白色区域为不符合的点阵码植入区域;反之,若点阵码的正方形结构的边缘没有超出该白色区域的边缘,则表示当前所提取的白色区域为符合的点阵码植入区域,并再次对该符合的点阵码植入区域进行标记。

在辨别操作实施结束后,若获得了多个符合的点阵码植入区域,则根据实际需要将点阵码通过隐藏标识生成装置附着在所选定的符合的点阵码植入区域上,从而得到带有隐藏标识的组合标签。

在形成带有隐藏标识的组合标签后,还将带有隐藏标识的组合标签上传至云服务器中以进行存储。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述带有隐藏标识的组合标签的防伪性能,还可以通过干扰元素生成部分在点阵图像上植入干扰元素。

干扰元素生成部分包括时间判定装置与干扰元素数据库。

时间判定装置用于根据形成组合标识的时间以选择与其相对应的干扰元素样式。

其中,时间判定装置会采集组合标识生成装置所形成的组合标识的当前时间,提取当前时间中的最后两位数字,并以提取到的最后两位数字作为查询的条件。

干扰元素数据库用于存储多种类型的干扰元素样式图。其中,在干扰元素数据库中包括有多个不同类型的干扰元素样式存储链表,在干扰元素样式存储链表中存储有基于该类型、且样式不同的多个干扰元素样式图,多个干扰元素样式图被存储在干扰元素样式存储链表中的多个存储位中。

在干扰元素数据库中,对作为查询条件的最后两位数字进行检索,以查询到与最后两位数字相对应的时间区间、以及与该时间区间相对应的干扰元素存储链表。在干扰元素存储链表中,对最后两位数字进行辨别,从而查询到与两位数字相对应的干扰元素存储位,以选取到与两种数字相对应的干扰元素具体样式。

在干扰元素数据库中选取到相对应的干扰元素后,通过干扰元素植入装置将干扰元素移动至带有隐藏标识的组合标签中的点阵图像表面,以形成带相应的组合标识。

其中,在将干扰元素移动至点阵图像的表面后,若干扰元素的尺寸大于点阵图像的尺寸,则需要对干扰元素的尺寸进行调整,以使干扰元素的边缘不会与二维码的表面相接触,从而避免对二维码的样式与识别造成影响。

其中,组合标签生成部分、隐藏码生成部分与干扰元素生成部分均是集成在本地的客户端中。

在形成带有干扰元素的组合标识后,还将带有干扰元素的组合标识上传至云服务器中以进行存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