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段设置和大数据的停车位预订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8396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基于时段设置和大数据的停车位预订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停车场停车指示,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时段设置和大数据的停车位预订方法,还涉及一种基于时段设置和大数据的停车位预订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停车位预订,如果用户预订了某个时间段的停车位,在临近这个时间段时,用户就无法取消或修改预订,即使用户在该时间段内没有停车,这个时间段内的停车位将会闲置,同时按照预订的时间段向用户收取费用,既增加了用户的额外成本,也造成了停车位的浪费。另一方面,如果用户预订了某个时间段的停车位,那么在这个时间段内,即使用户的车子提前开走了,用户同样要按照预订的时间段付费,并且在这个时间段结束之前停车位将会闲置,即增加了用户的额外成本,也造成了停车位的浪费。另外,如果用户预订了某个时间段的停车位,在临近这个时间段时,用户就无法推迟这个时间段的开始时间,即使用户推迟停车,从这个时间段开始到用户实际停车之间的时段内同样会向用户收取费用,并且停车位将会闲置,既增加了用户的额外成本,也造成了停车位的浪费。

总之,传统技术在停车位预订时,如果用户预订了某个时间段的停车位,那么在临近这个时间段时取消、修改、提前走、推迟来的损失均由用户承担,这既增大了用户的开销,也对宝贵且紧张的停车场资源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停车场的停车位利用率的停车位预订方法。

一种停车位预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当前用户的预订请求,将所述预订请求中所述当前用户预订的停车位的预订停车时段设置为所述当前用户的原始预订时段;获取所述当前用户的退订请求,所述退订请求包括退订时段,所述退订时段为所述原始预订时段的子时段;在所述原始预订时段中去除所述退订时段,得到更新后的已预订时段,并将所述退订时段设置为空闲时段更新到大数据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当前用户的预订请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从所述大数据中获取停车场中各停车位的空闲时段并推送给当前用户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在当前时间为所述原始预订时段的结束时间时,进行所述当前用户的停车费结算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行所述当前用户的停车费结算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原始预订时段的时长减去其他用户的原始预订时段在所述退订时段中的时长,加上其他用户的退订时段在所述当前用户的退订时段中的时长,计算得到所述当前用户需要支付停车费的时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当前用户的预订请求的步骤后,还包括提示用户预订成功的步骤;所述在所述原始预订时段中去除所述退订时段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提示用户退订成功的步骤。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停车位预订系统。

一种停车位预订系统,包括:预订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用户的预订请求,并将所述预订请求中所述当前用户预订的停车位的预订停车时段设置为所述当前用户的原始预订时段;退订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当前用户的退订请求,所述退订请求包括退订时段,所述退订时段为所述原始预订时段的子时段;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原始预订时段中去除所述退订时段,得到更新后的已预订时段,并将所述退订时段设置为空闲时段更新到大数据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空闲车位展示模块,用于从所述大数据中获取停车场中各停车位的空闲时段并推送给当前用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停车费结算模块,用于在当前时间为所述原始预订时段的结束时间时,进行所述当前用户的停车费结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停车费结算模块用于将所述原始预订时段的时长减去其他用户的原始预订时段在所述退订时段中的时长,加上其他用户的退订时段在所述当前用户的退订时段中的时长,计算得到所述当前用户需要支付停车费的时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提示用户预订成功的模块,和用于提示用户退订成功的模块。

上述停车位预订方法和系统,通过允许用户随时对自己预订的停车位进行退订和部分退订,并允许被退订的停车位空闲时段重新被预订,从而可以提高停车场的停车位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例中停车位预订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另一个实施例中停车位预订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是一实施例中停车位预订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下列步骤:

S110,获取当前用户的预订请求。

用户根据停车场中各停车位的空闲时段,结合自己的停车需求向系统提交对停车位的预订请求。系统获取该用户对停车位的预订请求,将预订请求中该用户预订的停车位的预订停车时段设置为该用户的原始预订时段。其中,具体选择哪个停车位进行预订,可以由用户根据系统提示,自己从空闲的停车位中选取;也可以在用户选择了预订停车时段后,由系统自动分配一个空闲的停车位。

S120,获取当前用户的退订请求。

用户在需要对预订的停车位进行修改时,例如需要取消预订、提前走、推迟来时,可以向系统发送退订请求。退订请求中包含退订时段,退订时段为原始预订时段的子时段,即用户可以取消对此次停车的预订,也可以对整个原始预订时段中的一部分时段进行退订,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停车需要(例如比预订时间提前开走、推迟开始停车的时间等)。当然,实际在整个停车过程中用户也可以不进行退订、不发送退订请求。

S130,在原始预订时段中去除退订时段,将退订时段设置为空闲时段更新到大数据。

系统根据用户的退订请求,在该用户的原始预订时段中去除退订时段后作为更新后的已预订时段,并将退订时段设置为空闲时段更新到大数据中,其他用户可以选择该空闲时段进行停车预订。将退订时段设置为空闲时段更新到大数据的具体实现,包括将退订时段设置为空闲时段并更新到空闲时段的大数据表HBASE中。

上述停车位预订方法,通过允许用户随时对自己预订的停车位进行退订和部分退订(即保留一部分的预订时段,将其他的预订时段进行退订),并允许被退订的停车位空闲时段重新被任何一个用户预订,从而可以提高停车场的停车位资源利用率。同时由于不向当前用户收取退订后被其他用户再利用的时段的停车费用,所以减少了当前用户由于退订或修改预订造成的经济损失。

图2是另一个实施例中停车位预订方法的流程图,以下主要针对其与图1所示实施例不同的地方进行介绍。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0,从大数据中获取停车场中各停车位的空闲时段并推送给当前用户。

各用户发出退订请求后,系统会将退订时段实时更新到大数据中,让其他用户可以及时地获知最新的空闲时段。在该实施例中,系统向用户推送各停车位的空闲时段,用户可以据此选取自己想要的停车位。

S220,获取当前用户的预订请求。

预订成功以后系统还可以向用户发送相应提示。

S230,获取当前用户的退订请求。

退订成功(包括只对原始预订时段中的一部分时段进行退订)以后系统还可以向用户发送相应提示。

S240,在原始预订时段中去除退订时段,将退订时段设置为空闲时段更新到大数据。

S250,在当前时间为原始预订时段的结束时间时,进行当前用户的停车费结算。

在当前时间为某个用户的原始预订时段的结束时间时,说明在该原始预订时段中已退订且未被利用的时段不会再被其他用户预订,所以就可以进行该用户的停车费结算了。

由于当前用户可能进行了多次预订/退订操作,因此可能会存在多个连续的原始预订时段(即多个原始预订时段时连在一起的),那么在每个原始预订时段的结束时间都会进行一次停车费结算,并在最后一个原始预订时段的结束时间进行一次总结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计算当前用户需要支付停车费的时长具体是通过如下方式:将当前用户的原始预订时段的时长减去其他用户的原始预订时段在退订时段中的时长,加上其他用户的退订时段在当前用户的退订时段中的时长,计算得到当前用户需要支付停车费的时长。

对于最简单的情况,将当前用户需要支付停车费的时长乘以单位时长的停车费,就可以得到当前用户需要支付的停车费。对于其他计费方式,例如分段收费,峰谷收费,也可以相应计算得到停车费。

这种预订及计费方式中,当前用户退订的停车位时段(即退订时段)会作为空闲时段向其他用户开放,从而提高了停车位的利用率。同时如果退订的停车位时段被其他用户预订使用,虽被当前用户退订但被其他用户再利用的时段就无需当前用户支付费用,从而降低了用户停车的成本,也降低了退订所带来的损失。但如果退订的停车位时段中有未被其他用户利用的时段,被退订且未被再利用的时段仍需要当前用户支付费用。由于当前用户退订的停车位时段有可能先后被多个用户先预订后退订,因此在计算当前用户需要支付停车费的时长时需要加上其他用户退订时段在当前用户的退订时段中的时长。

用户在需要对预订的停车位进行修改时,可以通过预订与退订组合来实现。例如,将从3点到5点的预订修改为从4点到6点的预订,则等同于退订3点至4点,并预订5点至6点。同理,用户也同样可以将从3点到5点的预订修改为从2点到4点的预订。对于这种情况,在进行停车费结算时,系统可以先判断是否已到达用户的离场时间(包括预订的停车时间已到时和用户提前离场进行结费),如果没有到达用户的离场时间,可以只计算用户需要支付停车费的时长,待用户离场时再将多次计算的时长累加后结费。

对于用户提前离场的情况,需要在离场时进行停车费的结费。由于可能出现在用户离场时退订时段尚未被其他用户预订,但在用户离场后一部分退订时段被其他用户预订的情况。因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离场时收取的停车费如果大于步骤S250计算得到的停车费,则对该用户进行退费操作,将大于的部分退回给该用户。由于会存在不便退费的情况,例如现金支付停车费,因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不对这一部分费用进行退费。所以会有多个用户重复支付该个停车位的该个未被利用时段的停车费,从而能给停车场带来更高的收益。

以下通过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来对图2所示实施例进行说明。

用户A需要使用某停车场,他打开了相应的停车软件(可以是个人电脑上的软件或者其他终端上的APP),系统从大数据(譬如存储在HBASE中的停车大数据)中获取该停车场中各停车位的空闲时段并推送给用户A,用户A在查看后选择了其中一个停车位,预订3点到5点的停车时段作为预订请求发送给系统。系统将该停车位3点到5点的时段作为用户A的原始预订时段记录在大数据中,并向用户发送预订成功的提示。

在3点钟之前,用户A的出行计划需要调整,于是用户A再次打开停车软件,在看到该停车位5点至6点为空闲时段后,决定将原本预订的3点到5点停车时段修改为4点到6点。于是系统获取到用户A对该停车位3点到4点的退订时段的退订请求,以及5点到6点的停车时段的预订请求。系统在用户A的原始预订时段(3点到5点)中去除退订时段(3点到4点)后,将4点到5点作为更新后的已预订时段,并将3点到4点的退订时段设置为空闲时段更新到大数据中,同时将该停车位5点到6点的时段作为用户A的另一个原始预订时段记录在大数据中。

5点时,系统进行用户A的停车费结算。在此期间,假设用户B预订了3点至3:30的停车时段,之后又对该时段进行了退订,用户C随后预订了3:15至4点的停车时段,且没有进行退订。则系统对用户A在3点到5点的原始预订时段期间的停车费结算操作,是这样计算需要支付停车费的时长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120min-30min-45min+30min=75min。即用户A需要支付75分钟的停车费。同理,在6点时还会再结算一次用户A从5点到6点的停车时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