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客显屏和医疗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488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客显屏,包括控制器、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信模块、摄像头、内置小喇叭、指纹录入仪,其中:液晶显示屏用于将生成的二维码等就诊信息显示给用户,供用户扫描关注或现场浏览自己的就诊信息;通信模块用于与服务器或外部终端进行通信,传输数据;摄像头,用于扫描移动终端生成的电子二维码,进行挂号、就诊交费,并且还用于进行用户面部特征识别;指纹录入仪,用于录入用户的指纹信息;喇叭,用于播放提示信息。

2.一种医疗系统,可用于线上就诊卡号生成、挂号、就诊、交费,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医院PC端、医用客显屏及用户移动终端,其中,医院PC端可从服务器读取患者的就诊信息,并可以将开好的电子处方,按需要将参数通过服务器发送给客显屏;

服务器包括CPU、存储器和通信单元,其中,存储器中存储有所有用户的身份信息、就诊信息、历史就诊信息、亲友信息、号贩子信息;通信单元用于与客显屏、医院PC端、外部系统(例如,区域医疗平台、市民健康系统)之间收发消息,CPU用于控制生成线上ID号,并控制存储器、通信单元执行其相应功能,交互的功能;

医用客显屏,包括控制器、液晶显示屏、通信模块、摄像头、内置小喇叭、指纹录入仪,其中:控制器用于实现客显屏的控制功能,通信模块负责与服务器之间发送接收数据;液晶显示屏用于将服务器发送来的信息和/或信息生成的二维码显示在屏幕上,供用户扫描关注或现场浏览自己的就诊信息;摄像头,用于扫描移动终端生成的电子二维码,进行挂号,并且还用于进行挂号人面部特征识别;指纹录入仪,用于录入挂号人的指纹信息;喇叭,用于播放提示信息;

移动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可以在其上安装移动终端医疗系统,使用该系统用于挂号、就诊、交费等环节与医用客显屏或医院PC端交互,也可以远程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显屏可以设置在医生办公室和/或门诊挂号、收费处,直接面对面绑定用户,其具有输入输出双向作用:具体方式是服务器发送数据给客显屏,随后生成动态二维码显示在客显屏的屏幕上,使用用户移动终端可以扫描关注下载;另一方面客显屏上的摄像头可以扫描用户终端的二维码卡号,进行挂号、就诊或交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包括:就诊科室、医生,患者就诊卡号、患者姓名、联系电话、处方单号、待结算金额。

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可实现线上就诊卡生成及防号贩子挂号功能,

其中:所述线上就诊卡生成功能的实现包括如下步骤:

S01-医院PC端根据现有实物就诊卡开具电子处方;

S02-并通过服务器将个人就诊信息发送给客显屏,个人就诊信息包括卡号、姓名、手机号、就诊科室、医生、本次处方金额;

S03-客显屏将服务器发送来的个人就诊信息生成二维码信息显示在屏幕上,并用显示或声音的方式提示用户移动终端扫描;

S04-用户移动终端扫描二所述维码后,系统执行判断用户是否已经下载移动终端挂号就诊系统,如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05,否则执行S06;

S05-打开移动终端挂号就诊系统办理相关业务;

S06-下载移动终端挂号就诊系统,并且服务器端生成并发送线上就诊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挂号就诊系统,并与所述系统自动绑定

S07-提示进行身份验证;

S08-将所述线就诊卡号和实物就诊卡号进行绑定,这样系统中的个人信息同时具有线上和线下两个就诊卡号,为线上线下融合及实名制提供了必要条件,随后执行步骤S05;

其中,防号贩子挂号功能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S101:打开移动终端的挂号系统,选择科室、医生、看病日期,输入病情简述等,随后生成二维码;

S102:客显屏扫描移动终端生成二维码,并扫描面部和/或指纹特征,然后将二维码数据及将面部和/或指纹特征数据发送给服务器;

S103:系统端根据二维码数据确定患者的信息并确定该患者在服务器中存储的相关信息的位置;

S104:将所述面部和/或指纹特征数据与所述患者相关信息存储位置存储的面部和/或指纹特征数据进行匹配;

S105:如果确定是患者自己或者是已存储的患者亲友,则确定可以挂号,并执行步骤S112;如果不是病自己或者是已存储的患者亲友,则执行步骤S106:

S106:系统将所述特征数据与号贩子库的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是已存储的号贩子,则执行步骤S114;如果不是已存储的号贩子,则执行步骤S107;

S107:判断与其它患者关联数量,是否大于指定数量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8;如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109;

S108:将该面部、指纹特征数据加入号贩子库数据中,随后执行步骤S111;

S109:将该面部、指纹特征数据加入该患者的亲友库数据中,随后执行步骤S110;

S110:挂号,并通知医生端、客显屏、用户移动终端挂号系统;随后结束;

S111:不能挂号,并通知客显屏、用户移动终端挂号系统;

S112:系统检索与该面部、指纹特征数据关联的其他患者亲友库信息;

S113:从该亲友库删除该面部、指纹特征数据,并通知用户移动终端挂号系统,随后结束。

6.一种用户就诊卡的绑定方法,其采用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01-医院PC端根据现有实物就诊卡开具电子处方;

S02-并通过服务器将个人就诊信息发送给客显屏,个人就诊信息包括卡号、姓名、手机号、就诊科室、医生、本次处方金额;

S03-客显屏将服务器发送来的个人就诊信息生成二维码信息显示在屏幕上,并用显示或声音的方式提示用户移动终端扫描;

S04-用户移动终端扫描二所述维码后,系统执行判断用户是否已经下载移动终端挂号就诊系统,如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05,否则执行S06;

S05-打开移动终端挂号就诊系统办理相关业务;

S06-下载移动终端挂号就诊系统,并且服务器端生成并发送线上就诊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挂号就诊系统,并与所述系统自动绑定,随后提示进行身份验证;

S07-将所述线就诊卡号和失误就诊卡号进行绑定,这样系统中的个人信息同时具有线上和线下两个就诊卡号,为线上线下融合及实名制提供了必要条件,随后执行步骤S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绑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5中的业务包括充值、结算、医院满意度评价、下一步就诊流程到诊、检验报告单;所述步骤S06中的身份验证方式包括如手机号、身份证号、短信、动态码验证。

8.一种与区域市民健康系统的关联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客显屏上生成包含线下就诊卡信息的二维码;

S22:用户移动终端扫码下载移动终端挂号就诊系统;

S23:服务器端生成并发送线上就诊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挂号就诊系统,并与所述系统自动绑定,随后提示进行身份验证;

S24:服务器与卫计委后端进行通信,并判断卫计委后端是否已有该市民的健康档案,如果有,执行步骤S24,如果没有执行步骤S25;

S25:将新产生的个人线上就诊卡号补充到健康系统的个人信息库;

S26:将个人完整信息写到卫计委后端市民健康系统个人信息库。

9.一种挂号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S101:打开移动终端的挂号系统,选择科室、医生、看病日期,输入病情简述等,随后生成二维码;

S102:客显屏扫描移动终端生成二维码,并扫描面部和/或指纹特征,然后将二维码数据及将面部和/或指纹特征数据发送给服务器;

S103:系统端根据二维码数据确定患者的信息并确定该患者在服务器中存储的相关信息的位置;

S104:将所述面部和/或指纹特征数据与所述患者相关信息存储位置存储的面部和/或指纹特征数据进行匹配;

S105:如果确定是患者自己或者是已存储的患者亲友,则确定可以挂号,并执行步骤S112;如果不是病自己或者是已存储的患者亲友,则执行步骤S106:

S106:系统将所述特征数据与号贩子库的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是已存储的号贩子,则执行步骤S114;如果不是已存储的号贩子,则执行步骤S107;

S107:判断与其它患者关联数量,是否大于指定数量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8;如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109;

S108:将该面部、指纹特征数据加入号贩子库数据中,随后执行步骤S111;

S109:将该面部、指纹特征数据加入该患者的亲友库数据中,随后执行步骤S110;

S110:挂号,并通知医生端、客显屏、用户移动终端挂号系统;随后结束;

S111:不能挂号,并通知客显屏、用户移动终端挂号系统;

S112:系统检索与该面部、指纹特征数据关联的其他患者亲友库信息;

S113:从该亲友库删除该面部、指纹特征数据,并通知用户移动终端挂号系统,随后结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步骤S107且判断结果为是与S108之间,增加一个判断步骤S107’,即判断与该面部、指纹数据相关联的多个患者之间是否有关联(例如,他们相互时间是否存在作为亲友信息存在的情况,和/或他们具有其他共同的挂号亲友、和/或他们姓名接近且身份证号地域相关信息相同或者登记联系地址相同),如果存在一定的数量时,则排除该面部、指纹数据为号贩子,随后执行步骤S108;如果完全不存在,或者数量少于预定的值时,则执行步骤S109。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