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防护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77803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信息安全防护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息安全防护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QQ、微信、陌陌、飞信等新兴社交媒体软件的出现,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社交媒体软件随时随地的接收和发送各类信息,以进行工作、生活的交流。

这种即时通讯类的社交软件在带来了通讯便利的同时,也存在隐私泄露的威胁。

例如,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多数人都需要两个账号,以将工作、生活分开,因此,大多数用户对同一系统下运行两个相互独立的“微信”、“QQ”、“陌陌”等聊天应用的需求非常强烈。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容易被生活号大量的消息所打搅,同时也可能被其他人偷看到用户的数据隐私,对生活号的安全隐私存在威胁,完全无法满足当前信息社会的需求,用户体验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信息安全防护方法,其可以提高用户的隐私安全,提升用户体验。

一种信息安全防护方法,包括:

当侦测到有指纹录入时,将所侦测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进行比较;

当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判断侦测到的指纹为预设的正确密码时,开启预设的应用程序并正确显示接收到的信息;

当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判断侦测到的指纹为预设的防盗密码时,按照对应的预设的防盗处理手段对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进行防盗处理。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进行防盗处理包括对所述预设应用程序执行如下的一种或者多种操作:隐藏已经开启的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图标,对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接收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关闭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当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判断侦测到的指纹既不是正确密码也不是防盗密码时,触发账号锁定功能以及预警机制,将所侦测到的指纹信息发送给预设的终端。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该方法还包括对所述预设应用程序的防盗设置,包括:

获取两个指纹信息;

从上述两个指纹信息中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所述预设应用程序的正确密码以及另一个作为防盗密码;

设置所述防盗密码对应的防盗处理手段;以及

保存所述作为正确密码的指纹信息及作为防盗密码的指纹信息,以及保存所述防盗密码对应的防盗处理手段。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应用程序是支持双开的即时通讯软件。

鉴于以上内容,还有必要提出一种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其可以提高用户的隐私安全,提升用户体验。

一种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包括:

指纹采集模块,用于侦测用户的指纹录入;

匹配模块,用于将所侦测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进行比较;以及

执行模块,用于当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判断侦测到的指纹为预设的正确密码时,开启预设的应用程序并正确显示接收到的信息;及当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判断侦测到的指纹为预设的防盗密码时,按照对应的预设的防盗处理手段对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进行防盗处理。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进行防盗处理包括对所述预设应用程序执行如下的一种或者多种操作:隐藏已经开启的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图标,对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接收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关闭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执行模块还用于当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判断侦测到的指纹既不是正确密码也不是防盗密码时,触发账号锁定功能以及预警机制,将所侦测到的指纹信息发送给预设的终端。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设置模块,用于获取两个指纹信息;从上述两个指纹信息中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所述预设应用程序的正确密码以及另一个作为防盗密码;设置所述防盗密码对应的防盗处理手段;以及保存所述作为正确密码的指纹信息及作为防盗密码的指纹信息,以及保存所述防盗密码对应的防盗处理手段。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应用程序是支持双开的即时通讯软件。

本发明所述信息安全防护方法及系统需要用户录入两个指纹信息,如中指指纹和食指指纹,并定义其中一个指纹为正确密码以及另一个指纹为防盗密码,正确密码用于开启预设的应用程序并正确显示接收到的信息,防盗密码用于当用户在查看所述应用程序的一些隐私消息时,发现附近有其他人或监控摄像头之类设备时使用,以将用户的隐私数据隐藏起来,避免他人的窃取。此外,当检测到输入的是非上述正确密码以及防盗密码的指纹信息时,例如,其他人拿去用户的手机想窃取用户的隐私数据,可以直接触发锁定用户隐私数据的功能,同时将所述指纹信息传输到预设终端,以便提醒用户,因此提高了用户的隐私安全性并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发明信息安全防护方法较佳实施例中防盗设置的方法流程图。

图2所示是本发明信息安全防护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3所示是执行本发明所述信息安全防护系统的终端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是本发明终端装置信息安全防护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终端装置 1

信息安全防护系统 10

指纹采集装置 11

存储设备 12

处理器 13

设置模块 100

指纹采集模块 101

匹配模块 102

执行模块 1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信息安全防护方法可以应用在一个或多个终端装置中。所述终端装置可以是,但不限制于,台式机、一体机、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可以安装应用软件的电子终端。

参考图1所示,是本发明信息安全防护方法较佳实施例中防盗设置的方法流程图。

根据不同的需求,该图所示流程图中的执行顺序可以改变,某些可以省略。

S10,获取两个指纹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指纹可以是用户的同一只手的不同手指的指纹,如右手或者左手的中指指纹和食指指纹,或者也可以是用户的左手食指指纹以及右手的食指指纹等。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S10之前还可以包括,需要用户预先设置终端设备的数字或图案解锁的安全方式,当用户设置完成数字或图案解锁的安全方式,则提示用户将两个手指分别按在指纹采集装置上,以便获取两个指纹信息。

S11,从上述两个指纹信息中选择其中一个作为预设应用程序的正确密码以及将另一个作为防盗密码。例如,选择中指指纹作为正确密码以及选择食指指纹作为防盗密码。

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可以是,例如QQ、微信、陌陌、飞信等即时通讯软件,支付宝、网上银行等支付软件,斗地主、消消乐等游戏类软件,淘宝、美团等购物软件等等。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应用程序是支持双开的应用程序,双开的微信、QQ等。

所述双开是指在终端设备上执行一个应用程序多开实现多账号同时登陆。

S12,设置所述防盗密码对应的防盗处理手段。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盗处理手段指当侦测到所述防盗密码时,对所述预设应用程序执行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一种或者几种:隐藏已经开启的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图标、对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接收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如转换成0、1数字显示或者转换成乱码显示等,关闭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如关闭双开的生活号QQ或者微信,等等。

S13,保存所述作为正确密码的指纹信息及作为防盗密码的指纹信息,以及所述防盗密码对应的防盗处理手段。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正确密码的指纹信息以及所述防盗密码的指纹信息可以保存在一个存储设备的指纹库中,以及所述防盗密码对应的防盗处理手段可以存储于所述存储设备中的一个映射表中。

参考图2所示,是本发明信息安全防护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根据不同的需求,该图所示流程图中的执行顺序可以改变,某些可以省略。

S20,判断是否侦测到指纹录入。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当用户的手指放在终端设备的一个指纹采集装置上,所述指纹采集装置读取到手指的指纹信息时,判断有侦测到指纹录入。

当没有侦测到指纹录入时,重复执行该S20。

当侦测到指纹录入时,执行下述的S21。

S21,将侦测到的指纹与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进行比较。

所述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是指指纹库中存储的预设的应用程序的正确密码对应的指纹信息以及防盗密码对应的指纹信息。

S22,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判断侦测到的指纹是否为预设的正确密码。

当侦测到的指纹为正确密码时,执行S23,开启预设的应用程序并正确显示接收到的信息。例如,开启双开的微信或者QQ等,并正常显示所述双开的微信或者QQ接收到的信息。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在开启双开的微信或者QQ之前,还可以包括对应用双开的设置,即进入一个“设置”界面,点击“应用双开”项,进入到“应用双开”设置界面,选择开启应用双开,如开启双微信、双QQ、双陌陌、双飞信等。

当侦测到的指纹不是正确密码时,继续执行S24,根据上述比较结果,判断侦测到的指纹是否为防盗密码。

当侦测到的指纹为防盗密码时,执行S25,按照对应的预设的防盗处理手段对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进行防盗处理。

例如,对所述预设应用程序执行的如下的一种或者几种操作:隐藏已经开启的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图标,对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接收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如转换成0、1数字显示或者转换成乱码显示等,关闭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如关闭双开的生活号QQ或者微信,等等。

当侦测到的指纹也不是防盗密码时,则确定所述指纹为非法用户的指纹,属于错误密码,执行S26中,触发账号锁定功能以及预警机制,将所侦测到的指纹信息发送给预设的终端。

所述账号锁定功能可以包括将开启的应用程序退出、锁定等。

根据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录入两个指纹信息,如中指指纹和食指指纹,并定义其中一个指纹为正确密码以及另一个指纹为防盗密码,正确密码用于开启预设的应用程序并正确显示接收到的信息,防盗密码用于当用户在查看所述应用程序的一些隐私消息时,发现附近有其他人或监控摄像头之类设备时使用,以将用户的隐私数据隐藏起来,避免他人的窃取。此外,当检测到输入的是非上述正确密码以及防盗密码的指纹信息时,例如,其他人拿去用户的手机想窃取用户的隐私数据,可以直接触发锁定用户隐私数据的功能,同时将所述指纹信息传输到预设终端,以便提醒用户,因此提高了用户的隐私安全性并提升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上述图1以及图2详细介绍了本发明的信息安全防护方法,下面结合第3~4图,分别对实现上述信息安全防护方法的硬件系统架构以及实现所述信息安全防护方法的软件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介绍。

应该了解,所述实施例仅为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范围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

如图3所示,是执行本发明所述信息安全防护系统的终端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装置1可以是,但不限制于台式机、一体机、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可以安装应用软件的电子终端。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装置1包括信息安全防护系统10、指纹采集装置11、存储设备12以及处理器13。应该了解,所述终端装置1也可以包括其他硬件或者软件,而并不限制于上述列举的部件。

本发明所述指纹采集装置11可以是按压式传感器或者滑动式传感器。

所述按压式传感器即传统的邮票型指纹传感器,需要用户的手指平压在该设备上以获取指纹印痕。

所述滑动式传感器需要用户在传感器上滑动或拖动手指,或将手指刷过传感器。当手指在传感器表面上滑动时,会对手指连续进行“快照”,然后,将这些快照“缝合”在一起。

所述存储设备12用于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并在终端装置1运行过程中实现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所述存储设备12可以是终端装置1的外部存储设备和/或内部存储设备。进一步地,所述存储设备12可以是集成电路中没有实物形式的具有存储功能的电路,如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设备)、FIFO(First In First Out,)等。或者,所述存储设备12也可以是具有实物形式的存储设备,如内存条、TF卡(Trans-flash Card)等等。

所述处理器13又称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终端装置1的运算核心(Core)和控制核心(Control Unit)。处理器13的功能主要是解释程序指令以及处理软件中的数据。

所述信息安全防护系统10可以包括多个由程序段所组成的功能模块(详见图4)。所述信息安全防护系统10中的各个程序段的程序代码可以存储于所述存储设备12中,并由所述处理器13所执行,以根据用户的虹膜信息对信息界面中包括的数据进行个性化屏蔽(详见图4中描述)。

参阅图4所示,是本发信息安全防护系统10较佳实施例中的功能模块图。

所述信息安全防护系统10根据其所执行的功能,可以被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本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模块包括:设置模块100、指纹采集模块101、匹配模块102以及执行模块103。

所述设置模块100用于进行预设应用程序的防盗设置,包括:获取两个指纹信息,从上述两个指纹信息中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所述预设应用程序的正确密码以及将另一个作为防盗密码,设置所述防盗密码对应的防盗处理手段,以及保存所述作为正确密码的指纹信息及作为防盗密码的指纹信息,以及保存所述防盗密码对应的防盗处理手段。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正确密码的指纹信息以及所述防盗密码的指纹信息可以保存在存储设备12的指纹库中,以及所述防盗密码对应的防盗处理手段可以存储于所述存储设备12中的一个映射表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指纹可以用户的同一只手的不同手指的指纹,如右手或者左手的中指指纹和食指指纹,或者也可以是用户的左手食指指纹以及右手的食指指纹等。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选择中指指纹作为正确密码以及选择食指指纹作为防盗密码。

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可以是,例如QQ、微信、陌陌、飞信等即时通讯软件,支付宝、网上银行等支付软件,斗地主、消消乐等游戏类软件,淘宝、美团等购物软件等等。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应用程序是支持双开的即时通讯软件,例如,双开的微信、QQ等。

所述双开是指在终端设备1上执行一个应用程序多开实现多账号同时登陆。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盗处理手段指当侦测到所述防盗密码时,对所述预设应用程序执行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一种或者几种:隐藏已经开启的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图标、对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接收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如转换成0、1数字显示或者转换成乱码显示等,关闭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如关闭其中的生活号QQ或者微信,等等。

所述指纹采集模块101用于侦测用户的指纹录入。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当用户的手指放在终端设备1指纹采集装置11上,所述指纹采集装置11读取到手指的指纹信息时,指纹采集模块101侦测到指纹录入。

所述匹配模块102用于将侦测到的指纹与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进行比较,并判断所侦测到的指纹为正确密码、防盗密码还是错误密码。

如上所述,所述存储设备12的指纹库中存储有预设的应用程序的正确密码对应的指纹信息以及防盗密码对应的指纹信息。

所述执行模块103用于当侦测到的指纹为正确密码时,开启预设的应用程序并正确显示接收到的信息,例如,开启双开的微信或者QQ等,并正常显示所述双开的微信或者QQ接收到的信息;当侦测到的指纹为防盗密码时,按照对应的防盗处理手段对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进行防盗处理,例如,对所述预设应用程序执行的如下的一种或者几种操作:隐藏已经开启的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图标、对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接收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如转换成0、1数字显示或者转换成乱码显示等,关闭所述预设的应用程序,如关闭其中的生活号QQ或者微信,等等;以及当侦测到的指纹为错误密码时,触发账号锁定功能以及预警机制,将所侦测到的指纹信息发送给预设的终端,例如,所述账号锁定功能可以包括将开启的应用程序退出、锁定等。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通讯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