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叫车方法及叫车系统、服务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738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叫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服务端接收由乘客端发出的叫车请求,并检测所述叫车请求是否被司机接单,若已被接单,则结束流程;若未被接单,则进入步骤B;

B.服务端根据所述叫车请求及当前时刻出车司机的供需情况来计算加价倍率,将所述加价倍率传送至乘客端并获取乘客端发回的对加价倍率的反馈信息,若反馈信息是拒绝加价,则结束流程;若反馈信息是同意加价,则返回步骤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叫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叫车请求中包括定位信息、目的地、出发时间和决策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叫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根据叫车请求及出车司机的供需情况来计算加价倍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服务端获取叫车请求中的租车形式、订单金额、空驶距离、定位点附近可接单的司机数,再根据预先设定的价格规则,计算所述加价倍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叫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获取叫车请求中的租车形式、订单金额、空驶距离、定位点附近可接单的司机数,再根据预先设定的价格规则,计算出加价倍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若所述服务端接收到的叫车请求中包含人工决策请求且所述人工决策请求是预约模式,则进入步骤b,若所述叫车请求中包含人工决策请求且所述人工决策请求是随叫随到模式,则进入步骤c,若所述叫车请求中包含系统决策请求且所述系统决策请求是预约模式,则进入步骤d,若所述叫车请求中包含系统决策请求且所述系统决策请求是随叫随到模式,则进入步骤e;

b.计算基础倍率M=aM1+bM2,

预约模式下,所述产品类型M1的决定因素包括:

出发时段影响因子T,所述出发时段与T值的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

租车形式影响因子P,包括接机、送机、接站、送站、日租和半日租,所述租车形式与P值的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

所述产品类型M1的计算公式:M1=T+P,M1变化范围0~1;

M2:订单金额,所述订单金额与M2值的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M2变化范围0~1;

其中a,b的数值以及M1、M2的阶梯映射关系均由服务端用户预先配置;

根据M的结果决定第几轮开始加价,M值与开始加价轮次K的关系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配置;

计算公式L=(R-K)*d,其中d为轮次增量系数,由服务端用户预先配置,L:轮次增量,R:当前轮次,

根据上述结果计算:加价倍率=(M+L)*O,结束,其中O是运营倍率,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

c.计算基础倍率F=aF1+bF2+cF3,

随叫随到模式下,所述产品类型F1的决定因素包括:

租车形式影响因子P,包括接机、送机、接站、送站、日租和半日租,所述租车形式与P值的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

计算公式:F1=P,F1变化范围0~1;

F2:订单金额,所述订单金额与F2值的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F2变化范围0~1;

F3:随叫随到模式下可接单司机数,所述可接单司机数与F3值的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F3变化范围0~1;

a,b,c的数值以及F1、F2、F3的阶梯映射关系均由服务端用户预先配置;

根据F的结果决定第几轮开始加价,F值与开始加价批次S的关系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配置;

计算公式Q=(R-S)*e,其中e为批次增量系数,由服务端用户预先配置,Q:批次增量,R:当前轮次,

根据上述结果计算:加价倍率=(F+N+Q)*O结束

其中N:随叫随到模式下司机的空驶距离/订单预估距离,O是运营倍率,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

d.计算基础倍率A=aA1+bA2

预约模式下,所述产品类型A1的决定因素包括:

出发时段影响因子T,所述出发时段与T值的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

租车形式影响因子P,包括接机、送机、接站、送站、日租和半日租,所述租车形式与P值的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

计算公式:A1=T+P,A1变化范围0~1;

A2:订单金额,所述订单金额与A2值的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A2变化范围0~1;

其中a,b的数值以及A1、A2的阶梯映射关系均由服务端用户预先配置;

根据A的结果决定第几轮开始加价,A值与开始加价轮次X的关系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配置;

计算公式Z=(R-X)*d,其中d为轮次增量系数,由服务端用户预先配置,Z:轮次增量,R:当前轮次,

根据上述结果计算:加价倍率=(A+Z)*O,结束,其中O是运营倍率,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

e.计算基础倍率B=aB1+bB2

随叫随到模式下,所述产品类型B1的决定因素包括:

租车形式影响因子P,包括接机、送机、接站、送站、日租和半日租,所述租车形式与P值的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

计算公式:B1=P,B1变化范围0~1;

B2:订单金额,所述订单金额与B2值的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B2变化范围0~1;

a,b的数值以及B1、B2的阶梯映射关系均由服务端用户预先配置;

根据B的结果决定第几轮开始加价,B值与开始加价批次Y的关系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配置;

计算公式D=(R-Y)*d,其中d为批次增量系数,由服务端用户预先配置,D:批次增量,R:当前轮次,

根据上述结果计算:加价倍率=(B+N+D)*O结束

其中N:随叫随到模式下司机的空驶距离/订单预估距离,O是运营倍率,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

5.一种服务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乘客端发出的叫车请求;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叫车请求是否被司机接单;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应处理,若已被接单,则结束流程;若未被接单,则根据所述叫车请求及当前时刻出车司机的供需情况来计算加价倍率;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加价倍率发送至乘客端;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乘客端发回的对加价倍率的反馈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进行相应处理,当反馈信息为拒绝加价,则结束流程,若反馈信息是同意加价,则通知检测模块检测乘客端发出的叫车请求是否被司机接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叫车请求中包括定位信息、目的地、出发时间和决策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叫车请求及出车司机的供需情况来计算加价倍率具体为获取叫车请求中的租车形式、订单金额、空驶距离、定位点附近可接单的司机数,再根据预先设定的价格规则,计算出加价倍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获取叫车请求中的租车形式、订单金额、空驶距离、定位点附近可接单的司机数,再根据预先设定的价格规则,计算出加价倍率具体为:

a.服务端判断接收到的叫车请求中包含人工决策请求且是预约模式,则进入步骤b,若叫车请求中包含人工决策请求且是随叫随到模式,则进入步骤c,若叫车请求中包含系统决策请求且是预约模式,则进入步骤d,若叫车请求中包含系统决策请求且是随叫随到模式,则进入步骤e,

b.计算基础倍率M=aM1+bM2,

预约模式下,所述产品类型M1的决定因素包括:

出发时段影响因子T,所述出发时段与T值的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

租车形式影响因子P,包括接机、送机、接站、送站、日租和半日租,所述租车形式与P值的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

计算公式:M1=T+P,M1变化范围0~1;

M2:订单金额,所述订单金额与M2值的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M2变化范围0~1;

其中a,b的数值以及M1、M2的阶梯映射关系均由服务端用户预先配置;

根据M的结果决定第几轮开始加价,M值与开始加价轮次K的关系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配置;

计算公式L=(R-K)*d,其中d为轮次增量系数,由服务端用户预先配置,L:轮次增量,R:当前轮次,

根据上述结果计算:加价倍率=(M+L)*O,结束,其中O是运营倍率,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

c.计算基础倍率F=aF1+bF2+cF3,

随叫随到模式下,所述产品类型F1的决定因素包括:

租车形式影响因子P,包括接机、送机、接站、送站、日租和半日租,所述租车形式与P值的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

计算公式:F1=P,F1变化范围0~1;

F2:订单金额,所述订单金额与F2值的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F2变化范围0~1;

F3:随叫随到模式下可接单司机数,所述可接单司机数与F3值的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F3变化范围0~1;

a,b,c的数值以及F1、F2、F3的阶梯映射关系均由服务端用户预先配置;

根据F的结果决定第几轮开始加价,F值与开始加价批次S的关系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配置;

计算公式Q=(R-S)*e,其中e为批次增量系数,由服务端用户预先配置,Q:批次增量,R:当前轮次,

根据上述结果计算:加价倍率=(F+N+Q)*O结束

其中N:随叫随到模式下司机的空驶距离/订单预估距离,O是运营倍率,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

d.计算基础倍率A=aA1+bA2

预约模式下,所述产品类型A1的决定因素包括:

出发时段影响因子T,所述出发时段与T值的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

租车形式影响因子P,包括接机、送机、接站、送站、日租和半日租,所述租车形式与P值的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

计算公式:A1=T+P,A1变化范围0~1;

A2:订单金额,所述订单金额与A2值的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A2变化范围0~1;

其中a,b的数值以及A1、A2的阶梯映射关系均由服务端用户预先配置;

根据A的结果决定第几轮开始加价,A值与开始加价轮次X的关系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配置;

计算公式Z=(R-X)*d,其中d为轮次增量系数,由服务端用户预先配置,Z:轮次增量,R:当前轮次,

根据上述结果计算:加价倍率=(A+Z)*O,结束,其中O是运营倍率,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

e.计算基础倍率B=aB1+bB2

随叫随到模式下,所述产品类型B1的决定因素包括:

租车形式影响因子P,包括接机、送机、接站、送站、日租和半日租,所述租车形式与P值的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

计算公式:B1=P,B1变化范围0~1;

B2:订单金额,所述订单金额与B2值的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B2变化范围0~1;

a,b的数值以及B1、B2的阶梯映射关系均由服务端用户预先配置;

根据B的结果决定第几轮开始加价,B值与开始加价批次Y的关系映射表由服务端用户预先配置;

计算公式D=(R-Y)*d,其中d为批次增量系数,由服务端用户预先配置,D:批次增量,R:当前轮次,

根据上述结果计算:加价倍率=(B+N+D)*O结束

其中N:随叫随到模式下司机的空驶距离/订单预估距离,O是运营倍率,由服务端用户预先设置。

9.一种叫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服务端、多个乘客端以及多个司机端,

所述乘客端用于实时接收服务端发送的加价倍率,并向服务端返回针对所述加价倍率的反馈信息;

所述司机端用于接收由服务端转发的所述叫车请求并实时接收服务端发送针对所述叫车请求的加价倍率,还用于向服务端返回针对所述叫车请求的反应信息,所述反应信息包括接单或拒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叫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端还用于向服务端发送叫车请求,所述司机端还用于向服务端发送实时定位信息和载客状态。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