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6759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也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享受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用户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来听音乐、玩游戏等等,以减轻现代快节奏生活所带来的压力。

通常情况下,移动终端都具备显示单元,通过显示单元可以输出各种显示内容,例如:输出接收到的信息(例如:短信、彩信、邮件、即时通信信息等等)、输出网络访问内容(例如:博客内容、论坛帖子、网络搜索结果等等),现有技术中,在用户查看显示单元所显示的内容时,用户周围的其他用户也可以查看到对应内容,故而存在着现有技术中的显示单元进行内容显示的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移动终端的显示单元处于显示状态;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防偷窥模式;

如果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防偷窥模式,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可视角度位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与第二预设角度范围不同,所述第二预设角度范围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非防偷窥模式下的可视角度。

可选的,在所述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可视角度位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出查看所述显示内容的预设用户;

检测获得所述预设用户观看所述显示单元的观看视角;

基于所述观看视角控制所述可视角度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确定出查看所述显示内容的预设用户,包括:

确定出查看所述显示内容的用户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距离值;

基于所述距离值确定出距离所述移动终端最近的用户为所述预设用户。

可选的,所述确定出查看所述显示内容的预设用户,包括:

确定出查看所述显示内容的用户的第一身体特征;

将各个用户的所述第一身体特征与预存的所述预设用户的预设身体特征进行匹配;

确定出与所述预设身体特征匹配成功的所述第一身体特征所对应的用户作为所述预设用户。

可选的,所述身体特征包括:虹膜特征、眼球特征、脸部特征中的至少一种身体特征。

可选的,所述检测获得预设用户观看所述显示单元的观看视角,包括:

确定出所述预设用户的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

基于所述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确定出所述观看视角。

可选的,所述确定出所述预设用户的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包括:

通过摄像头采集获得所述移动终端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与所述预设用户的预设身体部位特征进行配,从而确定出所述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或者,

通过超声波检测获得所述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或者,

如果所述预设身体部位为所述预设用户的虹膜,通过虹膜追踪技术检测获得所述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

可选的,所述检测获得预设用户观看所述显示单元的观看视角,包括:

通过眼球追踪技术确定出所述预设用户的所述观看视角。

可选的,在所述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可视角度位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预设用户的所述观看视角是否由第一观看视角调整为第二观看视角;

若是,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可视角度由于所述第一观看视角对应的第一预设角度范围调整为与所述第二观看视角对应的第三预设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为设定的固定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可视角度位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包括:

通过控制设置于所述显示单元内部的光栅的偏转角度来控制所述可视视角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或者,

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结构和设置于所述显示结构底部的突起结构,通过改变所述突起结构的突起高度从而调整所述显示结构的排列方式,以使所述可视视角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显示单元表面设置有防窥膜,所述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可视角度位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包括:

通过控制所述防窥膜处于所述开启状态,进而控制所述可视角度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防偷窥模式,包括:

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产生的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防偷窥模式的预设操作;如果检测到所述预设操作,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防偷窥模式;或者,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内容是否为预设内容,如果所述显示内容为所述预设内容,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防偷窥模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移动终端的显示单元处于显示状态;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防偷窥模式;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防偷窥模式,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可视角度位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与第二预设角度范围不同,所述第二预设角度范围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非防偷窥模式下的可视角度。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出查看所述显示内容的预设用户;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获得所述预设用户观看所述显示单元的观看视角;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观看视角控制所述可视角度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出查看所述显示内容的用户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距离值;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距离值确定出距离所述移动终端最近的用户为所述预设用户。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出查看所述显示内容的用户的第一身体特征;

匹配单元,用于将各个用户的所述第一身体特征与预存的所述预设用户的预设身体特征进行匹配;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出与所述预设身体特征匹配成功的所述第一身体特征所对应的用户作为所述预设用户。

可选的,所述身体特征包括:虹膜特征、眼球特征、脸部特征中的至少一种身体特征。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出所述预设用户的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确定出所述观看视角。

可选的,所述第五确定单元,用于:

通过摄像头采集获得所述移动终端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与所述预设用户的预设身体部位特征进行配,从而确定出所述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或者,

通过超声波检测获得所述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或者,

如果所述预设身体部位为所述预设用户的虹膜,通过虹膜追踪技术检测获得所述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用于:

通过眼球追踪技术确定出所述预设用户的所述观看视角。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预设用户的所述观看视角是否由第一观看视角调整为第二观看视角;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可视角度由于所述第一观看视角对应的第一预设角度范围调整为与所述第二观看视角对应的第三预设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为设定的固定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

通过控制设置于所述显示单元内部的光栅的偏转角度来控制所述可视视角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或者,

在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结构和设置于所述显示结构底部的突起结构时,通过改变所述突起结构的突起高度从而调整所述显示结构的排列方式,以使所述可视视角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显示单元表面设置有防窥膜,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

通过控制所述防窥膜处于所述开启状态,进而控制所述可视角度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

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产生的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防偷窥模式的预设操作;如果检测到所述预设操作,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防偷窥模式;或者,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内容是否为预设内容,如果所述显示内容为所述预设内容,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防偷窥模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移动终端的内容;

处理器,连接于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控制移动终端的显示单元处于显示状态;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防偷窥模式;如果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防偷窥模式,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可视角度位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与第二预设角度范围不同,所述第二预设角度范围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非防偷窥模式下的可视角度。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确定出查看所述显示内容的预设用户;

检测获得所述预设用户观看所述显示单元的观看视角;

基于所述观看视角控制所述可视角度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确定出查看所述显示内容的用户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距离值;

基于所述距离值确定出距离所述移动终端最近的用户为所述预设用户。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

确定出查看所述显示内容的用户的第一身体特征;

将各个用户的所述第一身体特征与预存的所述预设用户的预设身体特征进行匹配;

确定出与所述预设身体特征匹配成功的所述第一身体特征所对应的用户作为所述预设用户。

可选的,所述身体特征包括:虹膜特征、眼球特征、脸部特征中的至少一种身体特征。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

确定出所述预设用户的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

基于所述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确定出所述观看视角。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摄像头,连接于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摄像头采集获得所述移动终端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与所述预设用户的预设身体部位特征进行配,从而确定出所述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或者,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超声波检测获得所述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或者,

所述处理器,用于如果所述预设身体部位为所述预设用户的虹膜,通过虹膜追踪技术检测获得所述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

通过眼球追踪技术确定出所述预设用户的所述观看视角。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

判断所述预设用户的所述观看视角是否由第一观看视角调整为第二观看视角;

若是,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可视角度由于所述第一观看视角对应的第一预设角度范围调整为与所述第二观看视角对应的第三预设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为设定的固定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光栅,设置于所述显示单元内部;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控制所述光栅的偏转角度来控制所述可视视角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或者,

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结构和设置于所述显示结构底部的突起结构;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改变所述突起结构的突起高度从而调整所述显示结构的排列方式,以使所述可视视角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防窥膜,设置于所述显示单元表面;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控制所述防窥膜处于所述开启状态,进而控制所述可视角度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

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产生的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防偷窥模式的预设操作;如果检测到所述预设操作,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防偷窥模式;或者,

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内容是否为预设内容,如果所述显示内容为所述预设内容,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防偷窥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控制显示单元处于显示状态之后,可以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防偷窥模式,如果移动终端处于防偷窥模式的话,则对显示单元的可视角度调整为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以使其有别于非防偷窥模式下的第二预设角度范围,从而使在非防窥模式下能够看到该显示内容的部分用户无法查看,以达到了提高显示单元所输出的显示内容的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显示单元进行内容显示的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请参考图1,包括:

步骤S101:控制移动终端的显示单元处于显示状态;

步骤S102: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防偷窥模式;

步骤S103:如果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防偷窥模式,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可视角度位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与第二预设角度范围不同,所述第二预设角度范围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非防偷窥模式下的可视角度。

举例来说,该方案应用于具备显示功能的移动终端中,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等。

步骤S101中,可以通过控制显示单元处于解锁状态,从而控制显示单元处于显示状态,在该显示状态下,显示单元可以显示任意内容,例如:显示各种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显示信息接收界面、显示信息交互界面等等。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在多种应用场景下控制移动终端进入防偷窥模式,从而步骤S102中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防偷窥模式的方式也不同,下面列举其中的两种进行介绍,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所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防偷窥模式,包括: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产生的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防偷窥模式的预设操作;如果检测到所述预设操作,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防偷窥模式。

举例来说,也就是可以预先设置好通过预设操作控制移动终端进入防偷窥模式,从而在显示单元显示任意内容的情况下都可以控制移动终端进入防偷窥模式,该预设操作可以由系统预先设置,也可以由移动终端的用户预先设置,该预设操作例如为:点击预设操作的操作、产生预设手势的操作、产生预设语音控制指令的操作等等,如果检测到预设操作,则移动终端控制移动终端进入防偷窥模式。基于该方案,在任何应用场景下都可以控制移动终端进入防偷窥模式,从而控制移动终端进入防偷窥模式更加灵活。

第二种,所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防偷窥模式,包括: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内容是否为预设内容,如果所述显示内容为所述预设内容,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防偷窥模式。

举例来说,该预设内容可以包括多种内容,例如:①通过预设APP所产生的内容,预设APP例如为:即时通讯软件、通讯录等等,其中,用户在通过即时通讯软件与其他用户聊天时,其产生的聊天内容往往不希望被其他用户看到,故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控制移动终端处于防偷窥模式;②在预设时间段所产生的内容,预设时间段例如为:上班时间段(例如:9:00~17:00、9:30~17:30等等)、上下班途中所对应的时间段(例如:8:00~9:00、17:00~18:00等等),在预设时间段用户周围往往存在其他用户,为了防止被其他用户查看到移动终端的显示内容,则可以控制移动终端进入防偷窥模式;③在预设地点所产生的内容,预设地点例如为公共场所(例如:交通工具、商场等等),在预设地点往往用户周围会存在很多陌生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移动终端的显示内容被陌生人所查看,故而可以控制移动终端进入防偷窥模式等等。

其中,可以由用户预先设置好预设内容的规则,从而移动终端处于显示状态时,可以自动检测其输出的显示内容是否为预设内容,如果为预设内容,则控制移动终端进入防偷窥模式,基于该方案不需要手动控制移动终端进行防偷窥模式,其控制效率更高,也能够防止用户忘记控制移动终端进入防偷窥模式,导致的隐私泄露。

步骤S103中,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可以为基于多种方式确定的角度范围,下面列举其中的两种进行介绍,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为设定的固定角度范围。

其中,在移动终端处于非隐私保护模式时,其所对应的第二预设角度范围例如为:左右各80°、85°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以垂直于显示单元为0°,在与该0°之间的夹角位于80°(或者85°)以内的观看视角可以查看到显示单元的显示内容;而在移动终端处于隐私保护模式时,可以控制该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为一固定角度范围且小于第二预设角度范围,例如:左右各45°、50°等等,从而在与该0°之间的夹角位于45°(或者50°等等)以内的观看视角可以查看到显示单元的显示内容,以使正对移动终端的用户才能查看到显示内容。

第二种,在所述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可视角度位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出查看所述显示内容的预设用户;检测获得所述预设用户观看所述显示单元的观看视角;基于所述观看视角控制所述可视角度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出预设用户,下面列举其中的两种进行介绍,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两种情况。

(1)所述确定出查看所述显示内容的预设用户,包括:确定出查看所述显示内容的用户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距离值;基于所述距离值确定出距离所述移动终端最近的用户为所述预设用户。

举例来说,在查看移动终端的各个用户中,通常移动终端的用户(也即:预设用户)是位于移动终端正前方查看移动终端的,故而其与移动终端的距离最近,因此可以先确定出移动终端周围的至少一个用户,然后通过距离传感器逐一检测各个用户与移动终端的距离值,最终确定出距离值最短的用户为预设用户。

(2)所述确定出查看所述显示内容的预设用户,包括:确定出查看所述显示内容的用户的第一身体特征;将各个用户的所述第一身体特征与预存的所述预设用户的预设身体特征进行匹配;确定出与所述预设身体特征匹配成功的所述第一身体特征所对应的用户作为所述预设用户。

举例来说,可以预先采集好预设用户的身体特征,例如:预设用户的虹膜特征、眼球特征、脸部特征中的至少一种身体特征,进而在防偷窥模式下,可以采集查看显示内容的各个用户的第一身体特征,然后将其逐一与预设身体特征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说明对应用户与预设用户为同一人,否则,说明对应用户与预设用户并非同一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确定出预设用户之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出预设用户的观看视角,下面列举其中的两种进行介绍,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所述检测获得预设用户观看所述显示单元的观看视角,包括:确定出所述预设用户的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基于所述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确定出所述观看视角。

举例来说,该预设身体部位例如为:眼睛、虹膜、眼球等等,通过预设用户的预设身体部位所在区域,就可以大致推断出预设用户的眼睛所在区域,进而通过眼睛所在区域确定出预设用户的观看视角。例如:可以确定出显示单元的中心点以及眼睛所在位置的直线,然后将该直线与显示单元之间的夹角作为预设用户的观看视角,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原则确定出该观看视角,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确定出预设用户的观看视角之后,就可以通过观看视角确定出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例如:如果观看视角为0°(还是以垂直于显示单元方向为0°为例),则可以确定出第一可视角度范围为左右45°,如果观看视角为与显示单元的左平面的夹角为70°,则可以确定出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为:左65°~右25°等等,当然,还可以基于其他原则确定出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其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出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下面列举中的三种进行介绍,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三种情况。

确定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的方式①:通过摄像头采集获得所述移动终端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与所述预设用户的预设身体部位特征进行配,从而确定出所述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

举例来说,假设预设身体部位为预设用户的眼睛,则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摄像头采集获得移动总段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图像数据,然后该图像数据与预设用户的眼睛特征进行匹配,判断该图像数据中是否存在某一区域与预设用户的眼睛特征匹配,如果存在的话,则确定对应区域为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又或者,在采集获得移动终端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图像数据之后,可以先从中确定出眼睛所在区域,然后判断各个眼睛所在区域的图像片段是否与预设用户的眼睛特征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说明对应眼睛所在区域为预设身体部位所在区域等等。针对其他身体部位,其判断方式与眼睛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确定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的方式②:通过超声波检测获得所述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

举例来说,该预设身体部位例如为用户的眼部所在区域,通常用户本人使用移动终端时,移动终端是正对着用户的脸部的,因此可以通过超声波检测获得移动终端与用户的脸部中间的距离值,例如:预设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时,移动终端正上方的超生测距模块发出测距脉冲,由于预设用户正在使用该移动终端,因此可以由发射超声脉冲到第一次收到回波之间的时间差计算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预设用户脸部正中之间的距离。而无论实成年人还是小孩,其双眼间距离都是差不多的,因此在确定出移动终端与预设用户的脸部中间的距离之后,就可以大概估计出预设用户的双眼所在区域,通过双眼所在区域则可以确定出该预设用户的观看视角。

确定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的方式③:如果所述预设身体部位为所述预设用户的虹膜,通过虹膜追踪技术检测获得所述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

举例来说,可以预先存储预设用户的虹膜特征,从而在检测预设身体部位(也即:虹膜)所在区域时,可以将波前的影像摄取后,将眼球虹膜的影像做分析,由于每个人的虹膜就如指纹般,其表面样式皆是独一无二的,因此移动终端的虹膜定位系统将所得的虹膜影像与预设用户的虹膜影像分析比较后,取得相符的虹膜定位点即为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

第二种,所述检测获得预设用户观看所述显示单元的观看视角,包括:通过眼球追踪技术确定出所述预设用户的所述观看视角。

举例来说,当人的眼睛看向不同方向时,眼部会有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会产生可以提取的特征,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图像捕捉或扫描提取这些特征,从而实时追踪眼睛的变化,以确定出预设用户的观看视角,基于该方案能够确定出更加精确的观看视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所述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可视角度位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预设用户的所述观看视角是否由第一观看视角调整为第二观看视角;若是,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可视角度由所述第一观看视角对应的第一预设角度范围调整为与所述第二观看视角对应的第二预设角度范围。

其中,可以通过前面所介绍的方案来判断用户的观看视角是否发生变化,如果用户的观看视角发生变化,则说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已经不适合预设用户查看显示单元的显示内容,故而可以将其基于预设用户的第二观看视角进行调整,使其符合预设用户当前观看的需求。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103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控制显示单元的可视角度位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下面列举其中的四种进行介绍,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在显示单元上设置单像素透镜,单像素透镜指的是显示单元上的每一个像素都是一个凸透镜,光源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所有的光都是平行出射凸透镜,从而实现对可视角度的调整。

第二种,可以在显示单元上设置一层防窥膜,所述防窥膜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护膜层、第一胶层、硬化层、第一主膜层、百叶窗层、第二主膜层、第二胶层和剥离层,所述百叶窗层的上表面、下表面之间连接有电极。百叶窗层包括多个百叶窗单元,百叶窗单元外填充有光固化树脂单元,每个百叶窗单元由第一TC透明导电层、EL离子导体层、EC电致变色层、CE离子储存层和第二TC透明导电层依次叠成。其中,第一TC透明导电层、第二TC透明导电层分别通过电极线与所述电极连接。所述电极连接于百叶窗单元的TC透明导电层上,百叶窗层由电致变色材料制成,在电极通电的情况下,其可视角度位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具有防偷窥功能;在电极断电的情况下,其可视角度位于第二预设角度范围,不具有防偷窥功能。

通过上述方案,不需要改变显示单元的结构,而只需要在显示单元表面增加一层防窥膜,故而其适用范围更广,也能够降低成本。

第三种,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结构和设置于所述显示结构底部的突起结构,通过改变所述突起结构的突起高度从而调整所述显示结构的排列方式,以使所述可视视角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

举例来说,该突起结构例如为屋脊状突起结构(Protrusion,实质上是屋脊状的电极)、该显示结构例如为液晶分子,突起结构与显示结构设置于玻璃电极之间,,显示单元的结构中除了上述的基本结构、玻璃电极之外还设置滤光片、偏光板、玻璃基板、驱动电路等。可以将步进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例如:至少一根玻璃管)连接至显示单元,其中,玻璃管的第一端与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玻璃管的第二端穿设于显示单元而与突起结构连接,玻璃管的第一端可以与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如粘和或焊接的方式),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支持通过第一端驱动玻璃管进行活动使玻璃管的第二端在两个玻璃电极之间形成不同的位置,由于突起结构是与玻璃管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的,玻璃管的第二端在玻璃电极之间形成不同的位置时,使突起结构形成H1/H2不同的高度,进而实现对突起结构的高度进行调整。其中,基于突起结构的突起高度不同,导致显示结构的排列方式也不同,从而使入射所述显示单元的光线的出射光线的偏转角度因对应发生改变以形成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可以预先设置好在防偷窥模式下用户的观看视角与预设角度范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预设角度范围与突起高度的第二对应关系,先通过预设用户的观看视角在第一对应关系中确定出预设角度范围,然后通过预设角度范围在第二对应关系中确定出突起高度,最后将突起高度传送至步进电机,通过步进电机带动玻璃管的运动,以对突起结构的突起高度进行控制,从而对显示单元的可视角度进行控制。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基于用户的可视角度不同,对第一预设角度范围进行调整,使其更符合用户的使用需求。

第四种,所述显示单元内部设置有光栅,所述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可视角度位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包括:通过控制所述光栅的偏转角度来控制所述可视视角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

举例来说,基于光栅的偏转角度不同,从而导致预设角度范围也不同,因此可以预先设置好用户的观看视角与可视视角的第一对应关系、以及预设角度范围与偏转角度的第三对应关系,从而在确定出预设用户的第一观看视角之后,通过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出对应的第一预设角度范围,然后通过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在第三对应关系中确定出光栅的偏转角度,然后控制光栅进行偏转,以使显示单元的可视视角位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

第二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控制装置,请参考图2,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20,用于控制移动终端的显示单元处于显示状态;

第一判断模块21,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防偷窥模式;

第二控制模块22,用于如果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防偷窥模式,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可视角度位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与第二预设角度范围不同,所述第二预设角度范围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非防偷窥模式下的可视角度。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出查看所述显示内容的预设用户;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获得所述预设用户观看所述显示单元的观看视角;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2,用于基于所述观看视角控制所述可视角度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出查看所述显示内容的用户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距离值;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距离值确定出距离所述移动终端最近的用户为所述预设用户。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包括:第三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出查看所述显示内容的用户的第一身体特征;匹配单元,用于将各个用户的所述第一身体特征与预存的所述预设用户的预设身体特征进行匹配;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出与所述预设身体特征匹配成功的所述第一身体特征所对应的用户作为所述预设用户。

可选的,所述身体特征包括:虹膜特征、眼球特征、脸部特征中的至少一种身体特征。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五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出所述预设用户的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确定出所述观看视角。

可选的,所述第五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摄像头采集获得所述移动终端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与所述预设用户的预设身体部位特征进行配,从而确定出所述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或者,通过超声波检测获得所述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或者,如果所述预设身体部位为所述预设用户的虹膜,通过虹膜追踪技术检测获得所述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用于:通过眼球追踪技术确定出所述预设用户的所述观看视角。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预设用户的所述观看视角是否由第一观看视角调整为第二观看视角;第三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可视角度由于所述第一观看视角对应的第一预设角度范围调整为与所述第二观看视角对应的第三预设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为设定的固定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2,用于:通过控制设置于所述显示单元内部的光栅的偏转角度来控制所述可视视角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或者,在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结构和设置于所述显示结构底部的突起结构时,通过改变所述突起结构的突起高度从而调整所述显示结构的排列方式,以使所述可视视角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显示单元表面设置有防窥膜,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2,用于:通过控制所述防窥膜处于所述开启状态,进而控制所述可视角度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第一判断模块21,用于: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产生的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防偷窥模式的预设操作;如果检测到所述预设操作,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防偷窥模式;或者,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内容是否为预设内容,如果所述显示内容为所述预设内容,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防偷窥模式。

由于本发明第二方面所介绍的装置,为实施本发明第一方面所介绍的显示控制方法所采用的装置,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所介绍的显示控制方法,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装置的具体结构及变形,故而在此不再赘述,凡是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所介绍的显示控制方法所采用的装置,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欲保护的范围。

第三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请参考图3,包括:

显示单元30,用于显示所述移动终端的内容;处理器31,连接于所述显示单元30,用于控制移动终端的显示单元30处于显示状态;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防偷窥模式;如果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防偷窥模式,控制所述显示单元30的可视角度位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与第二预设角度范围不同,所述第二预设角度范围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非防偷窥模式下的可视角度。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31,还用于:确定出查看所述显示内容的预设用户;检测获得所述预设用户观看所述显示单元30的观看视角;基于所述观看视角控制所述可视角度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31,还用于:确定出查看所述显示内容的用户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距离值;基于所述距离值确定出距离所述移动终端最近的用户为所述预设用户。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31,用于:确定出查看所述显示内容的用户的第一身体特征;将各个用户的所述第一身体特征与预存的所述预设用户的预设身体特征进行匹配;确定出与所述预设身体特征匹配成功的所述第一身体特征所对应的用户作为所述预设用户。

可选的,所述身体特征包括:虹膜特征、眼球特征、脸部特征中的至少一种身体特征。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31,用于:确定出所述预设用户的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基于所述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确定出所述观看视角。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摄像头,连接于所述处理器31;所述处理器31,用于:通过摄像头采集获得所述移动终端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图像数据,将所述图像数据与所述预设用户的预设身体部位特征进行配,从而确定出所述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或者,所述处理器31,用于通过超声波检测获得所述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或者,所述处理器31,用于如果所述预设身体部位为所述预设用户的虹膜,通过虹膜追踪技术检测获得所述预设身体部位所在的区域。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31,用于:通过眼球追踪技术确定出所述预设用户的所述观看视角。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31,用于:判断所述预设用户的所述观看视角是否由第一观看视角调整为第二观看视角;若是,控制所述显示单元30的可视角度由于所述第一观看视角对应的第一预设角度范围调整为与所述第二观看视角对应的第三预设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为设定的固定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光栅,设置于所述显示单元30内部;所述处理器31,用于通过控制所述光栅的偏转角度来控制所述可视视角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或者,所述显示单元30包括:显示结构和设置于所述显示结构底部的突起结构;所述处理器31,用于通过改变所述突起结构的突起高度从而调整所述显示结构的排列方式,以使所述可视视角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防窥膜,设置于所述显示单元30表面;所述处理器31,用于通过控制所述防窥膜处于所述开启状态,进而控制所述可视角度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范围。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31,用于: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产生的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防偷窥模式的预设操作;如果检测到所述预设操作,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防偷窥模式;或者,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内容是否为预设内容,如果所述显示内容为所述预设内容,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防偷窥模式。

由于本发明第三方面所介绍的电子设备,为实施本发明第一方面所介绍的显示控制方法所采用的电子设备,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所介绍的显示控制方法,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电子设备的具体结构及变形,故而在此不再赘述,凡是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所介绍的显示控制方法所采用的电子设备,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欲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控制显示单元处于显示状态之后,可以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防偷窥模式,如果移动终端处于防偷窥模式的话,则对显示单元的可视角度调整为第一预设角度范围,以使其有别于非防偷窥模式下的第二预设角度范围,从而使在非防窥模式下能够看到该显示内容的部分用户无法查看,以达到了提高显示单元所输出的显示内容的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移动终端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