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合平台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2796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撮合平台和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撮合平台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占有了重要的地位,人们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足不出户就能购得自己生活所需物品或者预约服务,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相关技术中的电子商务平台,是用户在电子商务平台上选定自己需要的产品,并进行自助式下单付款操作,然后等待商家发货后进入物流系统或者等待商家提供上门服务,在交易的过程中电子商务平台为用户和商家提供了一个交易平台。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现有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只是为用户和商家提供了一个交易平台,用户在有不同的需求时只能通过不同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进行下单,现有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不能为用户和商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同时满足用户和商家的不同需求,使商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用户及时、准确了解自己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情况,便于用户及时对自己的生活做出安排。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撮合平台和系统,以实现能够根据用户的偏好向用户推送信息,并将该信息反馈至商家,从而使满足用户偏好的商品信息及时的传递给用户和商家,更好、更快的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撮合平台,所述撮合平台包括:用户客户端、交易平台和商家客户端;

所述交易平台分别与所述用户客户端和所述商家客户端通信;

所述用户客户端,用于获取用户浏览所述交易平台上的商品信息和下单信息,并接收所述交易平台推送的商品信息和用户在所述交易平台上的商品历史浏览信息和历史下单信息;

所述商家客户端,用于获取商家在所述交易平台提供交易的商品信息,并接收所述交易平台反馈的用户在所述交易平台上的浏览信息和交易信息;

所述交易平台,用于获取用户通过所述用户客户端在所述交易平台上浏览的商品信息和订单信息,以及商家通过所述商家客户端在所述交易平台上发布的商品信息和交易动态信息,并根据用户浏览的商品信息和订单信息向用户和商家分别推送符合用户偏好的商品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交易平台包括:信息获取模块、信息分析管理模块和信息推送模块;

所述信息分析管理模块分别与所述信息获取模块和所述信息推送模块连接;

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通过所述用户客户端在所述交易平台上浏览的商品信息、订单信息和商家通过所述商家客户端在所述交易平台上发布的商品信息和交易动态信息;

所述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用户在所述交易平台上浏览的商品信息、订单信息和商家在所述交易平台上发布的商品信息和交易动态信息进行存储,并根据用户浏览的商品信息和订单信息确定用户偏好的商品类型;

所述信息推送模块,用于根据用户偏好的商品类型,向所述用户和所述商家分别推送符合用户偏好的商品类型的商品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信息推送模块包括:用户偏好信息推送单元;

所述用户所需信息推送单元,用于根据用户偏好的商品类型,将所述商品类型的商品中最受用户欢迎的多个商品的商品信息推送给用户使用的用户客户端,使得所述用户可以通过用户客户端浏览所述交易平台推送的商品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信息推送模块还包括:商家所需信息推送单元;

所述商家所需信息推送单元,用于:

在当前数据统计周期下,统计各商家上架商品的历史浏览次数和下单次数;

根据得到的各商家上架商品的历史浏览次数和下单次数,确定用户在各商家所偏好的商品,并通过所偏好的商品的商品信息确定用户在各商家所偏好的商品类型和商品信息;

向各商家使用的商家客户端推送用户在所述商家所偏好的商品类型和商品信息,使得商家根据用户所偏好的商品类型和商品信息在所述交易平台上进行补货。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信息推送模块,还用于:

获取用户发出的当前订单信息,所述当前订单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和用户当前购买的第一商品的商品信息;

当根据所述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用户还有未配送订单时,获取所述用户的未配送订单,所述未配送订单,包括:用户购买的第二商品的第二商品信息和第二商家信息,所述第二商家信息中记录有第二商家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商品的商品信息,确定出提供所述第一商品的第一商家的第一商家地址;

判断第一商家地址与所述第二商家地址的距离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的距离阈值;

如果是,则将所述第一商品和第二商品的订单信息分配给同一物流站点进行统一配送。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交易平台还包括:物流调度模块;

所述物流调度模块与所述信息管理模块连接;

所述物流调度模块,用于从订单信息中获取商家地址和用户地址,

根据订单信息中记录的商家地址和用户地址,确定物流调度区域;

向所述物流调度区域中的物流站点或者空闲配送员发送物流信息,其中,所述物流信息包括:商家地址和用户地址。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交易平台还包括:物流信息获取模块和物流信息显示模块;

所述物流信息获取模块分别与所述信息管理模块和所述物流信息显示模块连接;

所述物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进入配送物流环节的订单配送位置,并将所述订单配送位置发送至所述信息管理模块;

所述物流信息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物流信息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订单配送位置、订单信息中记录的用户地址和配送员未配送的订单数量,对订单预计送达时间进行计算,并将计算得到的所述订单预计送达时间推送到相应用户的用户客户端中进行显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撮合系统,所述撮合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撮合平台和物流平台;

所述物流平台与所述撮合平台连接;

所述物流平台,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撮合平台的物流信息后,根据用户在所述撮合平台上的订单信息中输入的用户地址和商家地址对订单进行配送。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物流平台包括:定位装置;

所述定位装置,用于实时确定所述配送物流的具体位置,并将所述具体位置实时传送至所述撮合平台。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物流平台还包括:调度信息获取模块;

所述调度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撮合平台发送的物流调度信息,根据所述调度信息中商家地址和用户地址进行物流配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撮合平台和系统,通过设置的用户客户端、商家客户端和交易平台,交易平台可以通过用户客户端及时了解用户偏好并向用户推送符合用户偏好的商品信息,商家通过商家客户端在交易平台上获取用户对商品的浏览和订单信息,便于商家及时做出商品的调整,以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实现通过交易平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撮合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交易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交易平台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撮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附图1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用户客户端; 2-交易平台;

3-商家客户端。

附图2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0-信息获取模块; 21-信息管理模块;

22-信息推送模块。

附图3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3-物流调度模块; 220-用户偏好信息推送单元;

221-商家所需信息推送单元。

附图4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4-撮合平台; 5-物流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相关技术中的电子商务平台,是用户在电子商务平台上选定自己需要的产品,并进行自助式下单付款操作,然后等待商家发货后进入物流系统或者等待商家提供上门服务,在交易的过程中电子商务平台为用户和商家提供了一个交易平台。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现有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只是为用户和商家提供了一个交易平台,用户在有不同的需求时只能通过不同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进行下单,现有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不能为用户和商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同时满足用户和商家的不同需求,使商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用户及时、准确了解自己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情况,便于用户及时对自己的生活做出安排。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撮合平台和系统,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1

为了能够通过交易平台2为用户和商家推送个性化的服务信息,便于用户更好的了解自己偏好商品的信息和商家及时对自己的商品进行部署和安排。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撮合平台,该撮合平台包括:用户客户端1、交易平台2和商家客户端3;

交易平台2分别与用户客户端1和商家客户端3通信;

用户客户端1,用于获取用户浏览交易平台2上的商品信息和下单信息,并接收交易平台2推送的商品信息和用户在交易平台2上的商品历史浏览信息和历史下单信息;

商家客户端3,用于获取商家在交易平台2提供交易的商品信息,并接收交易平台2反馈的用户在交易平台2上的浏览信息和交易信息;

交易平台2,用于获取用户通过用户客户端1在交易平台2上浏览的商品信息和订单信息,以及商家通过商家客户端3在交易平台2上发布的商品信息和交易动态信息,并根据用户浏览的商品信息和订单信息向用户和商家分别推送符合用户偏好的商品信息。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用户通过用户客户端1在交易平台2上搜索需要购买的商品,并进行自助下单,交易平台2记录下用户在交易平台2上对商品的浏览记录和历史订单信息,并通过分析该用户的浏览记录和订单信息为用户提供符合用户偏好的推送信息,以方便客户及时了解自己偏好商品的信息,交易平台2还将用户浏览信息和订单信息中包含商品信息的部分推送给对应商家,便于商家对自己的产品种类和库存进行及时的调整,以更快更准确的为用户提供服务,在其中,交易平台2通过分析用户的浏览记录和历史订单信息为用户制定符合该用户偏好的信息进行推送,为用户进行个性化的定制,并且为商家提供该商家所供应商品被用户的浏览量和购买数量等单品信息,便于商家对自己的商品种类和数量进行安排,以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其中,所述用户客户端1和商家客户端3包括:PC终端、手机终端、平板终端、电视终端和社区自助终端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了能够及时为用户和商家提供符合其偏好和需求的信息,以满足用户和商家不同的个性化的需求。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撮合平台,交易平台2包括:信息获取模块20、信息分析管理模块和信息推送模块22;

信息分析管理模块分别与信息获取模块20和信息推送模块22连接;

信息获取模块20,用于获取用户通过用户客户端1在交易平台2上浏览的商品信息、订单信息和商家通过商家客户端3在交易平台2上发布的商品信息和交易动态信息;

信息管理模块21,用于对信息获取模块20获取的用户在交易平台2上浏览的商品信息、订单信息和商家在交易平台2上发布的商品信息和交易动态信息进行存储,并根据用户浏览的商品信息和订单信息确定用户偏好的商品类型;

信息推送模块22,用于根据用户偏好的商品类型,向用户和商家分别推送符合用户偏好的商品类型的商品信息。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信息获取模块20获取到用户通过用户客户端1在交易平台2上对商品的浏览信息和订单信息后,通过信息管理模块21进行分析和管理,经过对用户的浏览信息和订单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用户的偏好商品,并对商品进行筛选,将符合用户偏好的商品通过信息推送模块22推送给用户,便于用户及时的了解所偏好商品的信息,决定是否购买;信息获取模块20获取到商家的商品信息后,通过信息管理模块21对商家所提供的商品信息进行分类,并且根据用户的搜索及时的提供给用户,同时还向商家客户端3推送用户的浏览信息和订单信息,便于商家及时了解消费动向,对自己的商品进行及时的调整,便于对用户进行更好的服务。

为了能够准确为用户提供符合用户偏好的信息,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撮合平台,信息推送模块22包括:用户偏好信息推送单元220;

用户偏好信息推送单元220,用于根据用户偏好的商品类型,将商品类型的商品中最受用户欢迎的多个商品的商品信息推送给用户使用的用户客户端1,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用户客户端1浏览交易平台2推送的商品信息。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用户偏好信息推送单元220用于根据用户通过用户客户端1在交易平台2上的浏览记录和历史订单信息分析出用户的个人偏好和主要消费的商品类型,根据该分析结果向用户推送符合其个人偏好的商品或者该类型的商品,使用户能够及时了解该商品的商品信息动态,便于用户及时的了解商品信息,如促销商品,优惠商品的信息,价格浮动等,使用户根据信息的变化购买到更加合适的商品。

为了能够让商家及时了解目前用户的消费趋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撮合平台信息推送模块22还包括:商家所需信息推送单元221;

商家所需信息推送单元221,用于:

在当前数据统计周期下,统计各商家上架商品的历史浏览次数和下单次数;

根据得到的各商家上架商品的历史浏览次数和下单次数,确定用户在各商家所偏好的商品,并通过所偏好的商品的商品信息确定用户在各商家所偏好的商品类型和商品信息;

向各商家使用的商家客户端3推送用户在商家所偏好的商品类型和商品信息,使得商家根据用户所偏好的商品类型和商品信息在交易平台2上进行补货。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通过分析统计用户对商家上架商品的浏览次数和下单次数确定商家所上架的商品热销程度,便于商家及时的把握市场的需求种类,并且通过分析对用户所需求的产品的数量进行预估,及时的调整自己供应商品的种类和数量。

为了能够更加的方便用户收货,节约物流资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撮合平台,信息推送模块22,还用于:

获取用户发出的当前订单信息,当前订单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和用户当前购买的第一商品的商品信息;

当根据用户标识确定用户还有未配送订单时,获取用户的未配送订单,未配送订单,包括:用户购买的第二商品的第二商品信息和第二商家信息,第二商家信息中记录有第二商家地址;

根据第一商品的商品信息,确定出提供第一商品的第一商家的第一商家地址;

判断第一商家地址与第二商家地址的距离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的距离阈值;

如果是,则将第一商品和第二商品的订单信息分配给同一物流站点进行统一配送。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在符合预设的距离阈值的范围内属于不同商家的同一用户的未配送订单可以归到同一物流系统中,为用户进行统一的配送,既方便用户进行收货,也节约了物流资源。如,用户在同一条街上的药店购买了药物,当用户再次搜索外卖时,交易平台2首先为用户推送刚才购买药物的药店相隔距离1公里内的外卖店,当用户在该距离购买了外卖后,将该药物和外卖进行统一的物流配送,方便用户收货也节约了物流资源。

为了方便商家快速出货,使用户及时的收到自己购买的物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撮合平台,交易平台2还包括:物流调度模块23;

物流调度模块23与信息管理模块21连接;

物流调度模块23,用于从订单信息中获取商家地址和用户地址,

根据订单信息中记录的商家地址和用户地址,确定物流调度区域;

向物流调度区域中的物流站点或者空闲配送员发送物流信息,其中,物流信息包括:商家地址和用户地址。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在区域性物流中,为了让商家及时的把订单中的商品及时的进入物流进行配送,系统会根据物流人员或者物流站点的情况,其中包括物流人员所在的位置和负责的路线,为物流人员或者物流站点分配该订单信息,如物流人员或者物流站点进行接单,则进入了物流配送环节,及时的为用户进行配送。

为了能够将进入物流环节的订单的物流信息及时的让用户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撮合平台,交易平台2还包括:物流信息获取模块20和物流信息显示模块;

物流信息获取模块20分别与信息管理模块21和物流信息显示模块连接;

物流信息获取模块20,用于实时获取进入配送物流环节的订单配送位置,并将订单配送位置发送至信息管理模块21;

物流信息显示模块,用于根据物流信息获取模块20获取到的订单配送位置、订单信息中记录的用户地址和配送员未配送的订单数量,对订单预计送达时间进行计算,并将计算得到的订单预计送达时间推送到相应用户的用户客户端1中进行显示。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物流信息获取模块20可以及时的获取物流信息,其中包括订单中商品所在的具体地理位置和预计到达的时间,物流信息显示模块将上述获取的物流信息显示给用户和商家,便于用户和商家及时的了解订单的情况,并及时做出安排。

除此之外,该撮合平台还包括:结算模块、订单管理模块财务报表模块和仓储管理模块等,为整个撮合平台中多种商品销售、业务办理和服务的提供的顺利运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撮合平台,通过设置的用户客户端、商家客户端和交易平台,交易平台可以通过用户客户端及时了解用户偏好并向用户推送符合用户偏好的商品信息,商家通过商家客户端在交易平台上获取用户对商品的浏览和订单信息,便于商家及时做出商品的调整,以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实现通过交易平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的需求。

实施例2

为了更好的为用户服务,缩短用户从下单到收货的时间,参见图4,本实施例提供撮合系统,该撮合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1中描述的撮合平台4和物流平台5;

物流平台5与撮合平台4连接;

物流平台5,用于在接收到撮合平台4的物流信息后,根据用户在撮合平台4上的订单信息中输入的用户地址和商家地址对订单进行配送。

其中,物流平台5包括:定位装置;

定位装置,用于实时确定配送物流的具体位置,并将具体位置实时传送至撮合平台4。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每个物流配送人员配备有定位装置,能够实时想撮合平台4上传其所在的具体位置,方便用户及时了解自己所购买商品的物流信息,也方便撮合平台4对物流配送人员进行及时的调度。

为了更加快捷的为用户进行配送,物流平台5还包括:调度信息获取模块;

调度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撮合平台4发送的物流调度信息,根据调度信息中商家地址和用户地址进行物流配送。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调度信息获取模块能够及时的获取撮合平台4的调度信息,并将所获取的信息分配给符合距离阈值的物流人员,对订单商品进行及时的配送。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撮合系统,通过设置撮合平台和物流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符合用户偏好商品信息,并且缩短用户从下单到收货的时间,使用户在撮合平台上购物更加的便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