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术的整车实物追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7294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基于RFID技术的整车实物追溯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整车实物追溯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业务经营中,由生产厂商制造车辆,经销商(4S店)通常需要通过金融公司贷款来批购车辆,在贷款车辆出售之后再将该贷款车辆的款项还给金融公司,现有的方式是经销商自己上报这些贷款车辆的出售情况,由于经销商终端库存信息的不透明,存在贷款车辆已出售而经销商还未还款情况,导致金融公司相关的分析信息失真,无法规避异动经销商的金融风险。此外,目前对于车辆的点检、管理方式等均是通过人工打理的,容易造成点检信息出差错以及管理数据不到位,导致管理数据与实际数据不一致,在生产厂商、经销商和金融公司之间,车辆流动之后,便无法再获得车辆的管理信息,存在着信息流断链、管理方式不集中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整车实物追溯系统,能够获取经销商实际的车辆盘存信息,适时了解有金融贷款的经销商站点的车辆流转真实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整车实物追溯系统,每个车辆均贴附有RFID标签,且每个所述RFID标签的标识号唯一;该系统包括:第一手持终端、MES系统、至少一第二手持终端、金融盘存系统 和数据中心;

所述第一手持终端采集全部待出厂车辆的车架号码和RFID标签的标识号,并上传至MES系统;所述MES系统对车辆和RFID标签进行绑定并生成绑定信息,以使每个所述RFID标签的标识号分别关联于所贴附的车辆的车架号码,所述MES系统将所述绑定信息上传至所述数据中心;

所述第二手持终端周期性采集经销商盘存站点的所有贷款车辆的RFID标签的标识号,生成标签数据集合,并将标签数据集合上传给所述数据中心;所述数据中心每收到标签数据集合则根据绑定信息和标签数据集合确定车辆盘存信息;所述金融盘存系统预存储有经销商盘存站点上报的车辆存货信息,所述金融盘存系统定期获取所述数据中心的车辆盘存信息,并将最新的车辆盘存信息与所述车辆存货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不一致则生成提示信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手持终端集成有3G无线SIM卡,以在3G信号覆盖区域内连接3G网络;所述第二手持终端具有用以检测3G网络信号强度的网络信号检测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网络信号检测单元在信号强度低于预设阈值时生成存储信号、在信号强度不低于预设阈值时生成发送信号;所述第二手持终端响应于所述存储信号而将所述标签数据集合存储于所述存储单元、响应于所述发送信号而通过3G网络发送所述标签数据集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经销商盘存站点的经销商点检系统,所述第二手持终端将标签数据集合实时地发送给所述经销商点检系统,由所述经销商点检系统将标签数据集合上传给所述数据中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数据中心包括文件服务器、第一调度服务器和第一数据库,所述经销商点检系统包括第二调度服务器和第二数据库;所述经销商点检系统上传数据给所述数据中心,则所述第二调度服务器获取第二数据库中的数据并传输至数据中心的文件服务器上、所述第一调度服务器调取所述文件服务器中的数据文件存储至所述第一数据库;所述数据中心下发数据给所述经销商点检系统,则所述第一调度服务器获取第一数据库中的数 据并保存在文件服务器上,所述第二调度服务器调取所述文件服务器中的数据文件存储至所述第二数据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手持终端集成有用以定位所述第二手持终端的地理位置的3G LBS定位模块和/或GPS定位模块,所述第二手持终端在上传所述标签数据集合的同时上传定位信息,以对采集的标签数据集合定位,从而确定盘存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第三手持终端,用以采集经销商盘存站点的所有贷款车辆的RFID标签的标识号,生成核对标签数据集合,并将核对标签数据集合上传给所述数据中心;所述数据中心每收到核对标签数据集合则根据绑定信息和核对标签数据集合确定车辆核对信息;所述金融盘存系统定期获取所述数据中心的车辆核对信息,并将最新的车辆核对信息与最新的车辆盘存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不一致则生成警示信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手持终端和所述第三手持终端的硬件配置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车辆贴标并进行绑定之后,在车辆流转在生产厂商、经销商之间时被采集标识信息,则经销商实际销售车辆为多少、剩余多少,都可以通过定期盘存车辆采集标识号来确定,由数据中心来掌握车辆信息的数据,金融盘存系统可以共享该数据,从而可以获得经销商实际的车辆存货情况,将其和上报的车辆存货情况相比较便可获知差异,从而可避免异动经销商的金融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基于RFID技术的整车实物追溯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基于RFID技术的整车实物追溯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基于RFID技术的整车实物追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的整车实物追溯系统,所追溯的对象为贴附有RFID标签的车辆,贴标的最佳时机为车辆出厂之前,每个RFID标签的标识号唯一,从而RFID标签可以唯一代表其所贴附的车辆,可以理解,车辆的数目不作为限制。整车实物是指汽车实物本身,目的是为了区别于汽车台账追溯,标签是贴敷于汽车物体本身,不可拆卸、不可转移,有防伪作用,完全代表物品本身,而不是软件里的一个代码。

传统的整车实物追溯系统往往难以推行和持续使用,原因之一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环节来贴标,一般在车辆出库环节或者到达4S店时贴标,这样就把大量的工作压力转移到了本身就非常繁忙和工作比较无序的物流部门,而且是贴标就立即出货,对标签的好坏没有校验也没有补救措施,这样就会导致4S店盘点的结果与实际经常有出入。

本实用新型解决生产线贴标的诸多困难,把贴标工序改在了生产线的风挡预加工环节,把绑定工序放在了报工环节。在风挡预加工环节中,操作人员可以把一块挡风玻璃平放在一个支架上,经过刷漆和清洁之后,从RFID标签盒子里取出一片RFID标签,轻轻贴在风挡左上角,然后摸平贴牢,而此时安装 在风挡下方支架上的RFID读卡器正好读到这枚贴好的标签,操作人员听到滴滴滴的提示音代表标签有效,如果没有声音,则代表标签失效,可立即铲下来重新贴一张。在报工环节,操作通过手持终端扫描车辆的车架VIN号,然后扫描风挡左上角的RFID标签TID号(标识号),数据通过wifi(无线网络)自动上传到报工设备中进行界面显示,可以通过标签读取识别来完成车辆的报工。

一方面把工作分摊到几个工序了,不会引起产线拥堵;另一方面报工环节对贴标环节所贴标签能起到有效的检验作用,贴错、无效的标签绝对不会流向下一个环节;又一方面报工环节采集了车辆RFID标签信息,就代表一辆合格汽车生产完毕,整车的追溯就从这里开始,保证了追溯链条的完整性。

将RFID标签统一贴在挡风玻璃左上角,同时报工设备的工作台也统一移到产线左侧,随车卡和RFID扫描动作都在左侧前车门处操作,大大减少了无效动作、无效走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单工序操作时间由原来的112秒减少到83秒。

当报工工位来不及作业或者操作人员临时离岗时,可用手持终端到已经过去的车辆前去做脱机的补绑定动作和紧急报工动作,以弥补前面的误工,避免错误流到下一个工序,实现紧急报工。

本实用新型可以用wifi无线通讯方式,高效实时,无需人工动作,在服务器上设置可将wifi传输数据转为模拟键盘输入的数据的托盘软件,通过托盘软件可以实现,手持终端采集的数据直接呈现在报工点的MES系统上,就像人工用键盘输入车架VIN码一样,而MES系统并不需要做任何改动。

参看图1,本实施例的整车实物追溯系统包括:第一手持终端1、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执行系统)系统2、至少一第二手持终端3、金融盘存系统5和数据中心4。第一手持终端1和第二手持终端3是能够用来识别RFID标签、具有用于输入车辆信息的输入端口、且能够通过网络传输数据的终端,可以采用现有的手持终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手持终端1可以分配在生产厂商处,第一手持终端1采集全部待出厂车辆100的车架号码和RFID标签的标识号,并上传至MES系统2,MES系统2对车辆100和RFID标签进行绑定并生成绑定信息,绑定信息至少包括相互关联的标识号和车架号码(VIN),以使每个RFID标签的标识号分别关联于所贴附的车辆100的车架号码,MES系统2将绑定信息上传至数据中心4。

经销商会从生产厂商采购车辆,通常会从金融公司贷款之后购得车辆100,经销商在车辆100销售过程中,每卖出一车辆100便会向金融公司还贷该部分车款,因而需要对贷款车辆100的已销售或者存货情况进行监控。

第二手持终端3可以分配在经销商盘存站点处,周期性采集经销商盘存站点的所有贷款车辆的RFID标签的标识号,该周期可以天数来计算,根据采集到的标记号生成标签数据集合,并将标签数据集合上传给数据中心4,也就是全部车辆100的标签信息采集之后统一发送给数据中心4,以此可以减少网络的繁忙。数据中心4每当收到标签数据集合,便会根据原有的绑定信息和新收到的标签数据集合确定当前经销商盘存站点的车辆盘存信息。

金融盘存系统5预存储有经销商盘存站点上报的车辆存货信息,该车辆存货信息的上报是金融公司现在所要求也正执行的方式,金融公司得以掌握有经销商盘存点的车辆存货信息,并且该信息也是在一定的周期内进行更新的,较佳的情况是,车辆存货信息和金融盘存系统5获得的车辆盘存信息同步更新的,但是由于车辆存货信息是上报的,因而车辆存货信息和车辆盘存信息之间是有可能存在差异的。金融盘存系统5定期获取数据中心4的车辆盘存信息,并将最新的车辆盘存信息与车辆存货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不一致则生成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可以提示操作人员,经销商上报的车辆存货信息出现了偏差,从而可以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来核查,以避免异动经销商的金融风险。

为规避金融贷款风险,汽车金融公司贷给4S店的款是以新车为抵押的,当新车销售出去后,4S店收到消费者的购车款后需要第一时间归还这辆车的车辆贷款。传统的贷款车辆盘存方式中,汽车金融公司往往会派很多贷后巡检 人员到全国各个4S店按片区逐个巡检,人工清点4S店的库存车辆与实际上报数据是否相符,是否有应归还而拖欠不归还的问题。而这种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效率极低,成本极高。

本实用新型利用RFID标签有效标识了各个车辆,这样就可以在金融盘存系统的贷款管理系统里发起盘点任务,4S店的任务系统上就会接受到该盘点任务,利用发放给各个4S店的RFID手持终端下载盘点任务,并到停车库去读取车辆的RFID标签,完成盘点车辆实际库存情况的目的。因RFID标签是远距离可感应的,所以4S店工作人员只需要拿着手持终端在停车场走一圈即可,效率很高,而且不出错。既可以避免4S店弄虚作假,又可以不用派人上门,汽车金融公司就可以轻松管理贷款数据,有效控制贷后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手持终端3集成有3G无线SIM卡,以在3G信号覆盖区域内连接3G网络,通过3G网络实现无线数据传输,当然第一手持终端1也可同样集成3G无线SIM卡而实现相同功能。第二手持终端3具有用以检测3G网络信号强度的网络信号检测单元和存储单元,网络信号检测单元检测3G网络信号的强度例如可以根据信号收发的功率大小来判断,功率大则信号强,功率小则信号弱。网络信号检测单元在信号强度低于预设阈值时生成存储信号、在信号强度不低于预设阈值时生成发送信号。第二手持终端3响应于网络信号检测单元输出的存储信号而将标签数据集合存储于存储单元、或者响应于网络信号检测单元输出的发送信号而通过3G网络发送标签数据集合。第二手持终端3将标签数据集合上传给数据中心4,通过根据信号强弱来传输数据,因而两者之间的传输方式为异步传输模式,该传输方式可以有效防止因3G信号弱而引起的数据丢失或者工作无法进行的问题。

进一步的,参看图2,整车实物追溯系统还可包括设置在经销商盘存站点的经销商点检系统6,第二手持终端3将标签数据集合实时地发送给经销商点检系统6,由经销商点检系统5将标签数据集合上传给数据中心4。

数据中心4包括文件服务器、第一调度服务器和第一数据库,经销商点检 系统6包括第二调度服务器和第二数据库。当经销商点检系统6需要上传数据给数据中心4时,则首先通过第二调度服务器获取第二数据库中的数据并传输至数据中心的文件服务器上、而后通过第一调度服务器调取文件服务器中的数据文件存储至第一数据库,完成数据传输。当数据中心4需要下发数据给经销商点检系统6时,则首先通过第一调度服务器获取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并保存在文件服务器上、而后通过第二调度服务器调取文件服务器中的数据文件存储至第二数据库。通过经销商点检系统6和数据中心4之间实现数据同步,保证数据不丢失,在传输错误、失败时还可通过配置重传,以使获得的数据更可靠。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手持终端3集成有用以定位第二手持终端3的地理位置的3G LBS定位模块和/或GPS定位模块,第二手持终端3在上传标签数据集合的同时上传定位信息,以对采集的标签数据集合定位。如此可以在数据中心4形成车辆盘存信息时,同时记录有相应车辆的位置信息,实现车辆的位置跟踪,更容易辨别该车辆实属的经销商盘存站点。

远程盘点是否能达到控制贷后风险,避免4S店弄虚作假的两个必备条件是RFID电子标签必须是不可被转移和复制的,同时车辆盘点必须是在停车库执行。否则4S店就有可能把RFID标签撕下来贴在办公室来应付盘点任务,而对实际到底新车还在不在,有多少辆就完全不清楚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具有3G LBS定位模块和GPS定位模块的RFID手持终端进行车辆盘点,可以实时获知当前盘点到的车辆数据的地理位置信息,同时避免地下车库GPS定位模块定不到位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整车实物追溯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三手持终端(图中未示出),第三手持终端和第二手持终端3的持有方不同,因而采集的信息传输通道和用途均不同第三手持终端采集的信息可用于核对,因而适合由金融公司操作人员持有。第三手持终端用以采集经销商盘存站点的所有贷款车辆的RFID标签的标识号,生成核对标签数据集合,并将核对标签数据集合上传给数据中心4。数据中心4每当收到核对标签数据集合,则根据绑定信息和核对标签数 据集合确定车辆核对信息。金融盘存系统5定期获取数据中心4的车辆核对信息,并将最新的车辆核对信息与最新的车辆盘存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不一致则生成警示信息,以进一步避免信息偏差造成金融风险。核对的信息还可以用于校对标签和车辆之间的关联是否正确,若出现标签损毁而无法识别的情况,则可及时发现并更换标签。

可选的,第二手持终端3和第三手持终端的硬件配置相同,换言之,第三手持终端同样可以是集成有3G无线SIM卡、GPS定位模块等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避免4S店弄虚作假,RFID标签固定设置在车辆的挡风玻璃上,是不可被转移和复制、且能被远距离感应的。

较佳的,RFID标签为七层结构,从上之下依次包括第一PET薄膜层、印刷油墨层、不干胶层、RFID芯片、铝蚀刻的天线、第二PET薄膜层、热熔胶层。更佳的,RFID标签为八层结构,在热熔胶层之下还设有离型纸。

具体来说,第一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上具有UV(光敏)保护膜(可以在第一PET薄膜层的外表面涂布UV材料形成),油墨被印刷在第一PET薄膜层的反面,用于呈现印刷图案,第一PET薄膜层对其起到保护不掉色的作用。第一PET薄膜层和UV、油墨对下层RFID芯片、铝蚀刻的天线,起到防雨水、防日晒、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便于储运和贴标的作用。弱粘性的不干胶层,它用于将印刷后的第一PET薄膜层与下面的易碎的铝蚀刻的天线粘合在一起。RFID芯可以用导电胶固定在铝蚀刻的天线上,通过导电胶形成电连通回路。铝蚀刻的天线优选为易碎的,为达到易碎的目的,蚀刻的铝层非常薄,只有0.03微米厚度,线宽只有0.03毫米,相比印刷天线,精细度非常高,射频性能好,读取距离可达10米以上(用8dbi天线和30dbm的UHF读卡器读取),同时寿命可达10年(印刷天线只有2-3年)。第二PET薄膜层优选为易碎的PET薄膜,铝蚀刻的天线即是蚀刻附着在这层易碎PET薄膜上的,薄膜的厚度只有25微米。因为这层PET薄膜为易碎PET膜,所以附着在这层PET薄膜上的铝天线也会极易破碎。强粘热熔胶层可将标签牢固地 附着在挡风玻璃上,同时还能经受户外车辆-30~85°的高低温。离型纸剥离力在0.1N/25mm,以便于将易碎强粘的RFID标签从离型纸上揭下来,而不破坏标签本身,从而可以进行贴标工作。当易碎强粘的RFID标签贴附到车辆的挡风玻璃上之后,很难从上面取下来,即使取下来,破碎的可能性也极大,因此可以避免被转移和复制。

当这种标签被从离型纸上揭下来时,因为离型纸的轻离型力和PET面材的韧性和强度,标签不易损坏,可快速揭标贴标。当标签被贴在挡风玻璃上后,因为强粘胶水,可将标签牢固的黏贴在挡风玻璃上。如果想把标签从挡风玻璃上撕下来转移标签,只能撕下弱粘胶水粘合的PET面材,而无法撕下PET天线基膜和芯片。若希望将易碎PET天线基膜或者芯片撕下来,由于这层薄膜的易碎特性和强粘胶水作用,也无法将天线揭起来。

进一步的,该RFID标签需要贴在挡风玻璃内侧,且需要从外侧远距离被读取,而挡风玻璃的双层玻璃粘合的特殊结构会引起超高频的RFID标签的射频信号的频率下降、方向偏移,表现为只能近距离读取,且不稳定。在一个实施例中,RFID中的铝蚀刻的天线为UHF铝蚀刻裂缝天线,天线以一个连贯的实地铝面为基础,天线的总长度为3/4波长,长边为辐射段,长边的长度为1/2波长,短边为匹配段,短边的长度为1/4波长,RFID芯片固定在阻抗50欧姆的位置,驻波比小于1.2,谐振频率调整到980Mhz(当贴在挡风玻璃上后,其谐振频率偏移到920MHz),天线宽度4mm,长边与短边之间有一个窄长的细缝。相比于传统的双极子鞭状天线,这种天线具有更强的穿透能力,能量更集中,穿透挡风玻璃后,读取能达到10米以上(而相同情况下,普通的同长度dipole天线透过挡风玻璃只能读到2米多)。

参看图3,本实施例的基于RFID技术的整车实物追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车辆出厂前贴附RFID标签,且每个所述RFID标签的标识号唯一;

S2:第一手持终端采集全部待出厂车辆的车架号码和RFID标签的标识 号,并将车架号码和标识号上传至MES系统;

S3:所述MES系统根据接收的车架号码和标识号对车辆和RFID标签进行绑定并生成绑定信息,以使每个所述RFID标签的标识号分别关联于所贴附的车辆的车架号码;

S4:所述MES系统将所述绑定信息上传至数据中心;

S5:第二手持终端周期性采集经销商盘存站点的所有贷款车辆的RFID标签的标识号,生成标签数据集合,并将标签数据集合上传给所述数据中心;

S6:所述数据中心每收到标签数据集合则根据绑定信息和标签数据集合确定经销商盘存站点的车辆盘存信息;

S7:金融盘存系统定期获取所述数据中心的车辆盘存信息,并将最新的车辆盘存信息与金融盘存系统预存储的经销商盘存站点上报的车辆存货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不一致则生成提示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手持终端上传标签数据集合步骤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二手持终端通过集成的3G无线SIM卡在3G信号覆盖区域内连接3G网络;

所述第二手持终端的网络信号检测单元检测3G网络信号强度,在信号强度低于预设阈值时生成存储信号、在信号强度不低于预设阈值时生成发送信号;

所述第二手持终端响应于所述存储信号而将所述标签数据集合存储于所述存储单元、响应于所述发送信号而通过3G网络发送所述标签数据集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手持终端通过设置在所述经销商盘存站点的经销商点检系统来与所述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互,进一步包括:

所述经销商点检系统上传数据给所述数据中心,则经销商点检系统经销商点检系统的第二调度服务器获取经销商点检系统的第二数据库中的数据并传输至数据中心的文件服务器上、数据中心的第一调度服务器调取所述文件服务器中的数据文件存储至数据中心的第一数据库;

所述数据中心下发数据给所述经销商点检系统,则数据中心的第一调度服务器获取数据中心的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并保存在文件服务器上,所述第二调度服务器调取所述文件服务器中的数据文件存储至所述第二数据库。

关于本实用新型方法部分的内容可以参看前述系统部分的相应描述,在此不再作重复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权利要求,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