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读卡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9313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虹膜读卡器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读卡器,特别指一种虹膜读卡器。



背景技术:

当前使用的虹膜识别读卡器,只有一个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而且安装位置相对固定,这样对于身高较高和较矮的使用者来说很难兼顾,总有一部分人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随着虹膜识别技术的发展,扫描虹膜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宽,但同时又出现了需要一个快速找准虹膜位置的问题,使用者很难在第一时间内站到最佳的识别位置,导致识别速度较慢,客户体验不好。而就目前技术而言,虹膜识别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现有的运算单元在比对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某些原因造成验证时间长、比对不出正确结果等体验不佳的情况发生,如果有其他辅助手段配合能提高比对准确率和缩短用时,将是大家所期盼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虹膜读卡器系统,包括虹膜识别运算单元、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其中,还包括辅助光束灯,所述辅助光束灯的光束照射于采集虹膜信息的对象的眼睛。

优选地,辅助光束灯设于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的上方。

优选地,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包括上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和下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分别安装于高低不同的高度,还包括与虹膜识别运算单元连接的切换控制开关,其中切换控制开关连接于上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和下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自动调节镜头装置,所述自动调节镜头装置分别与上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和下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连接。用于增强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进行对焦信息采集的清晰度。

优选地,还包括位置控制云台,所述位置控制云台分别与上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和下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连接。用于调节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的角度以微调信息采集的角度。

优选地,还包括通讯转换装置,通讯转换装置与虹膜识别运算单元连接,用于通过拨码的方式切换输出信号,具有W26/W34两种输出格式。

优选地,还包括射频卡读卡器,射频卡读卡器与虹膜识别运算单元连接。用于进行双重比对,以加快虹膜识别速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虹膜读卡器系统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定位被采集人的眼睛位置,同时还更大程度地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增强用户体验的舒适性,而且应用了射频卡读卡装置也可以进一步加强虹膜比对的速度,本申请相比现有的虹膜读卡器读取比对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而且用户体验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辅助光束灯的虹膜读卡器系统示意图。

图2是虹膜读卡器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这种虹膜读卡器系统,包括虹膜识别运算单元10和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其中,在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的正上方设有辅助光束灯80设于,用于照片到人的眼睛90,以便摄像机能快速捕捉到人眼睛。另外,为了更高效率地达到比对通关的目的,本实施例中,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包括上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31和下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32两套,分别安装于高低不同的高度,同时,还包括切换控制开关20,上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31和下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32通过切换控制开关20与虹膜识别运算单元10连接,可以将上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31设定为常用摄像机,即切换控制开关20连接上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31与虹膜识别运算单元10,需要使用上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31采集信息时无需对切换控制开关20进行操作,而当需要验证身份信息的客人因为身高较低需要使用下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32时,拨动切换控制开关20使下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32与虹膜识别运算单元10连接,同时上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31与虹膜识别运算单元10的连线被切断,进而完成选用低机位摄像机进行采集操作。另外,为了更好地采集虹膜信息,本实施例还包括自动调节镜头装置40,自动调节镜头装置40分别与上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31和下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32连接,用于快速对焦以获得清晰的虹膜信息。由于现在的虹膜采集已经不需要人眼紧贴着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所以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经常需要根据虹膜采集人眼的位置进行微调,以获取合格的虹膜信息,本实施例还包括位置控制云台50,位置控制云台50分别与上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31和下虹膜图像采集摄像机32连接。本实施例还包括通讯转换装置60,通讯转换装置60与虹膜识别运算单元10连接,用于通过拨码的方式切换输出信号,具有W26/W34两种输出格式。

为了解决虹膜识别速度慢、准确率低等问题,本实施例的虹膜读卡器还包括射频卡读卡器70,射频卡读卡器70与虹膜识别运算单元10连接。当信息采集者靠近虹膜读卡器时,射频卡读卡器70将读取其身上携带的信息卡信息,并立即调取该人对应的虹膜信息与即时读取的虹膜信息进行比对,加快虹膜识别速度。

另外,在周围环境光线比较暗时,摄像机可能没有办法快速捕捉到虹膜采集人的眼睛所在,也会导致验证时间过长或验证失败,导致用户体验感不佳。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