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鼠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5426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鼠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小型鼠标。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鼠标是非常重要的使用工具,用户大部分操作都是通过鼠标来完成的。

现在的鼠标都普遍比较大,固定在一个地方使用没有问题,但是需要经常携带外出使用的话就很不方便,现有的方便携带的鼠标仅是将普遍使用的鼠标缩小尺寸而且,尺寸减小后携带方便了,但是使用却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方便携带又方便使用的小型鼠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小型鼠标,包括下盖、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两侧分别设有鼠标左键和鼠标右键,所述鼠标左键和鼠标右键包括容纳手指的按键片,所述按键片为内凹的弧形,所述按键片中间为内凹的弧形的凹陷底部,所述按键片下方设有按压电路板,所述按压电路板连接主电路板。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背面设有凸柱,所述按键片背面中间设有突出柱,所述突出柱端部为按压十字柱位,所述突出柱中间为按键卡扣,所述按键片背面一端设有突出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端部向外延伸形成固定螺栓柱,所述固定螺栓柱与凸柱通过螺丝固定配合,所述上盖背面设有卡入按键卡扣的凸缘。

按键片非常方便的固定在上盖背面,在按键片按压过程中限制按键片的移动位置,不会脱落,按键卡扣长度大于凸缘。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为长条形,所述鼠标左键、滚轮和鼠标右键并排设置在上盖上部,所述上盖鼠标右键右侧长度大于鼠标左键左侧长度,所述按键片长度占上盖宽度的一半以上。

符合小型化的要求,符合用户的常规使用方式,用无名指和/或小拇指按压鼠标右键右侧,固定鼠标,方便操作鼠标。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上部为弧形,所述上盖包括依次连接的顶部、中部和下部,所述按键片长度等于上盖顶部宽度。

按键片长度等于上盖顶部宽度,即上盖的顶部就只有按压片长度那么宽,非常紧凑,方便携带。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圆周端面为滚轮凹槽,所滚轮述凹槽内设有滚轮防滑圈。

滚轮防滑圈方便用户使用,不容易误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下盖周边设有卡接凹槽,所述上盖周边设有卡入卡接凹槽的突出边,所述上盖设有多个第一螺丝孔柱,所述下盖设有与第一螺丝孔柱配合固定的第二螺丝孔柱,所述第一螺丝孔柱侧边设有至少一条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螺丝孔柱侧边设有至少一条第二加强筋。

方便固定上盖和下盖,而且第一螺丝孔柱、第二螺丝孔柱都设有加强筋,加强固定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下盖底面设有防滑垫,所述下盖底面设有与第二螺丝柱连通的螺丝孔,所述防滑垫覆盖所述螺丝孔。

防滑垫加强防滑效果,而且可以覆盖螺丝孔,起到防水防尘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主电路板对应的两个侧边分别设有卡入第二螺丝孔柱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侧边设有开口,所述第二加强筋支撑主控板。

方便固定主电路板,固定孔侧边设有开口方便卡入第二螺丝孔柱,第二加强筋支撑主控板,非常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下盖设有鼠标线弧形出口,所述下盖设有容纳卡接鼠标线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弧形出口连接,所述弧形凹槽两个侧边设有对称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高度大于或等于鼠标线高度。

可以更好的容纳保护鼠标线,夹持板高度大于或等于鼠标线高度,不会压迫鼠标线。

进一步的,上盖侧边设有上盖凹槽,所述上盖凹槽内设有侧板,所述侧边中间设有侧板凹槽,所述侧板凹槽内设有软胶,所述软胶上设有多个防滑凹槽。

上盖侧边设置侧板,侧板设置软胶,防止撞击,保护内部电路,而且方便握取。

本实用新型由于按键片为内凹的弧形,按键片中间为内凹的弧形的凹陷底部,方便用户的手指贴合按键片,手指可以方便的按压按键片,手指按压按键片的底部按压,还可以通过手指侧面按压按键片的侧凹陷侧壁按压,更全面的按压按键片,提高按压成功率,适合不同手指粗细的用户,用户两个手指放在按压片内,拇指按压鼠标侧面或下盖底面,其他手指按在上盖其他部分,如鼠标右键的右边,鼠标做小型的后其他手指起到固定鼠标的作用,不会因鼠标小型化后不方便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小型鼠标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小型鼠标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小型鼠标的按键片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小型鼠标的按键片另一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小型鼠标的上盖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小型鼠标的上盖和按键片结合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小型鼠标的下盖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小型鼠标的下盖另一面示意图。

其中:1、上盖,11、凸柱,12、凸缘,13、突出边,14、第一螺丝孔柱,15、第一加强筋,16、上盖凹槽,2、滚轮,21、滚轮凹槽,22、滚轮防滑圈,3、鼠标左键,4、鼠标右键,5、按键片,51、凹陷底部,52、突出柱,521、按压十字柱位,522、按键卡扣,53、固定部,54、固定螺栓柱,6、下盖,61、卡接凹槽,62、第二螺丝孔柱,63、第二加强筋,64、防滑垫,65、螺丝孔,66、弧形出口,67、弧形凹槽,68、夹持板,69、防滑凹槽,7、按压电路板,8、主电路板,81、固定孔,9、侧板,91、侧板凹槽,92、软胶,93、防滑垫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小型鼠标,包括下盖6、上盖1,所述上盖1上设有滚轮2,所述滚轮2两侧分别设有鼠标左键3和鼠标右键4,所述鼠标左键3和鼠标右键4包括容纳手指的按键片5,所述按键片5为内凹的弧形,所述按键片5中间为内凹的弧形的凹陷底部51,所述按键片5下方设有按压电路板7,所述按压电路板7连接主电路板8。

由于按键片5为内凹的弧形,按键片5中间为内凹的弧形的凹陷底部51,方便用户的手指贴合按键片5,手指可以方便的按压按键片5,手指按压按键片5的底部按压,还可以通过手指侧面按压按键片5的侧凹陷侧壁按压,更全面的按压按键片5,提高按压成功率,适合不同手指粗细的用户,用户两个手指放在按压片内,拇指按压鼠标侧面或下盖6底面,其他手指按在上盖1其他部分,如鼠标右键4的右边,鼠标做小型的后其他手指起到固定鼠标的作用,不会因鼠标小型化后不方便控制。

所述上盖1背面设有凸柱11,所述按键片5背面中间设有突出柱52,所述突出柱52端部为按压十字柱位521,所述突出柱52中间为按键卡扣522,所述按键片5背面一端设有突出的固定部53,所述固定部53端部向外延伸形成固定螺栓柱54,所述固定螺栓柱54与凸柱11通过螺丝固定配合,所述上盖1背面设有卡入按键卡扣522的凸缘12。按键片5非常方便的固定在上盖1背面,在按键片5按压过程中限制按键片5的移动位置,不会脱落,按键卡扣522长度大于凸缘12。

所述上盖1为长条形,所述鼠标左键3、滚轮2和鼠标右键4并排设置在上盖1上部,所述上盖1鼠标右键4右侧长度大于鼠标左键3左侧长度,所述按键片5长度占上盖1宽度的一半以上。符合小型化的要求,符合用户的常规使用方式,用无名指和/或小拇指按压鼠标右键4右侧,固定鼠标,方便操作鼠标。

所述上盖1上部为弧形,所述上盖1包括依次连接的顶部、中部和下部,所述按键片5长度等于上盖1顶部宽度。按键片5长度等于上盖1顶部宽度,即上盖1的顶部就只有按压片长度那么宽,非常紧凑,方便携带。

所述滚轮2圆周端面为滚轮凹槽21,所滚轮2述凹槽内设有滚轮防滑圈22。滚轮防滑圈22方便用户使用,不容易误操作。

所述下盖6周边设有卡接凹槽61,所述上盖1周边设有卡入卡接凹槽61的突出边13,所述上盖1设有多个第一螺丝孔65柱14,所述下盖6设有与第一螺丝孔65柱14配合固定的第二螺丝孔65柱62,所述第一螺丝孔65柱14侧边设有至少一条第一加强筋15,所述第二螺丝孔65柱62侧边设有至少一条第二加强筋63。方便固定上盖1和下盖6,而且第一螺丝孔65柱14、第二螺丝孔65柱62都设有加强筋,加强固定强度。

所述下盖6底面设有防滑垫64,所述下盖6底面设有与第二螺丝柱连通的螺丝孔65,所述防滑垫64覆盖所述螺丝孔65。防滑垫64加强防滑效果,而且可以覆盖螺丝孔65,起到防水防尘的效果。下盖6底面设有防滑垫凹槽93,所述防滑垫64设置在防滑垫凹槽93内,并与防滑垫凹槽93贴合。

所述主电路板8对应的两个侧边分别设有卡入第二螺丝孔65柱62的固定孔81,所述固定孔81侧边设有开口,所述第二加强筋63支撑主控板。方便固定主电路板8,固定孔81侧边设有开口方便卡入第二螺丝孔65柱62,第二加强筋63支撑主控板,非常方便。

所述下盖6设有鼠标线弧形出口66,所述下盖6设有容纳卡接鼠标线的弧形凹槽67,所述弧形凹槽67与弧形出口66连接,所述弧形凹槽67两个侧边设有对称的夹持板68,所述夹持板68高度大于或等于鼠标线高度。可以更好的容纳保护鼠标线,夹持板68高度大于或等于鼠标线高度,不会压迫鼠标线。

上盖1侧边设有上盖凹槽16,所述上盖凹槽16内设有侧板9,所述侧边中间设有侧板凹槽91,所述侧板凹槽91内设有软胶92,所述软胶92上设有多个防滑凹槽69。上盖1侧边设置侧板9,侧板9设置软胶92,防止撞击,保护内部电路,而且方便握取。

所述下盖6周边设有多个加强板。所述按压电路板7包括与鼠标左键3对应的第一按压按键、与鼠标有右键对应的第二按压按键、与滚轮2对应的第三按压按键,

所述小型鼠标还包括透明折射件,所述下盖6中部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四端设有突出折角,所述透明折射件卡入所述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中间设有透光孔。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