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会议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1289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云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会议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会议室指供开会用的房间,通常包含有一张大会议桌而预定作为会议之用的房间。目前许多学校都设有会议室,但现在学校会议室的管理仍采用手工化管理,各楼层的会议室空闲、预定情况不能及时得知,均出现过会议室在同一时间内都有老师安排会议与课程,产生撞期或者通知与会人员不到位,以致与会人员不知道,不清楚要参加哪些会议的情况,对会议室的管理不规范,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影响学生或教师们的正常学习及工作,故而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会议管理系统,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会议管理系统,具备规范会议室的使用及预定管理,避免资源的冲突等优点,解决了现在学校会议室的管理仍采用手工化管理,各楼层的会议室空闲、预定情况不能及时得知,均出现过会议室在同一时间内都有老师安排会议与课程,产生撞期或者通知与会人员不到位,以致与会人员不知道,不清楚要参加哪些会议的情况,对会议室的管理不规范,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影响学生或教师们的正常学习及工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规范会议室的使用及预定管理,避免资源的冲突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会议管理系统,包括用户智能终端和位于信息室内的单片机,所述用户智能终端与局域网路一双向信号连接,所述局域网路一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云平台管理控制模块和云平台的输入端信号连接,并且云平台管理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云平台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云平台的输出端与局域网络一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所述单片机分别与局域网络二和局域网络三双向信号连接,单片机分别与计时器、计数器和存储器双向电连接,并且单片机的输入端通过触电开关与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局域网络二与云平台管理控制模块双向信号连接,局域网络三与红外设备双向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用户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

优选的,所述局域网路一包括wifi、GPRS和以太网。

优选的,所述局域网络二和局域网络三均为以太网。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采用80C51单片机,80C51单片机采用40引脚双列直插式DIP、内有128个RAM单元及4K的ROM、并有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两个外中断、两个定时计数中断及一个串行中断和4个8位并行输入口。

优选的,所述红外设备由安装在会议室中的红外传感器和给予红外传感器供电的电源组成。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会议管理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会议管理系统,通过云平台的综合管理调控,将用户所要发布的信息转发给不同的使用者,方便使用者查看,使会议室的管理趋于信息化,可实现会场预约,通知与会人员参加时间,记录会议纪要的一站式可视功能。

2、该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会议管理系统,通过红外设备可以实时的监测会议室是否存在空期,以便于操作者了解会议室的情况,方便安排会议或排挡。

3、该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会议管理系统,无需安装,通过PC、平板或者手机的浏览器就可进行访问,支持服务端操作系统为CentOS7,操作系统上需要部署Tomcat6.0、Redis2.8、OpenOffice4、swftools0.8、ffmpeg1.2、Oracle 11g等软件。

4、该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会议管理系统,规范了会议室的使用及预定管理,避免资源的冲突,用户只需要通过系统平台就可以随时了解每个会议室的当前状态和预定情况,大大的提高了会议室的使用率,节省了会议组织者的时间,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保证学生或教师们的正常学习及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会议管理系统,包括用户智能终端和位于信息室内的单片机,用户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单片机采用80C51单片机,80C51单片机采用40引脚双列直插式DIP、内有128个RAM单元及4K的ROM、并有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两个外中断、两个定时计数中断及一个串行中断和4个8位并行输入口,用户智能终端与局域网路一双向信号连接,局域网路一包括wifi、GPRS和以太网,局域网路一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数据采集器可以采集用户智能终端发出的信息,数据采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云平台管理控制模块和云平台的输入端信号连接,并且云平台管理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云平台的输入端信号连接,云平台的输出端与局域网络一的输入端信号连接,通过云平台的综合管理调控,将用户所要发布的信息转发给不同的使用者,方便使用者查看,使会议室的管理趋于信息化,可实现会场预约,通知与会人员参加时间,记录会议纪要的一站式可视功能。

单片机分别与局域网络二和局域网络三双向信号连接,单片机分别与计时器、计数器和存储器双向电连接,存储器可以将使用情况的信息记录起来,计数器和计时器可以统计会议室使用的情况,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并且单片机的输入端通过触电开关与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源为整个系统提供电源,局域网络二与云平台管理控制模块双向信号连接,局域网络三与红外设备双向信号连接,局域网络二和局域网络三均为以太网,红外设备由安装在会议室中的红外传感器和给予红外传感器供电的电源组成,通过红外设备可以实时的监测会议室是否存在空期,以便于操作者了解会议室的情况,方便安排会议或排挡。

该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会议管理系统,无需安装,通过PC、平板或者手机的浏览器就可进行访问,支持服务端操作系统为CentOS7,操作系统上需要部署Tomcat6.0、Redis2.8、OpenOffice4、swftools0.8、ffmpeg1.2、Oracle 11g等软件,规范了会议室的使用及预定管理,避免资源的冲突,用户只需要通过系统平台就可以随时了解每个会议室的当前状态和预定情况,大大的提高了会议室的使用率,节省了会议组织者的时间,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保证学生或教师们的正常学习及工作。

用户操作:

一、申请会议:

1)用户通过申请主会议界面,填写会议主题,选择会议地点;

2)填写会议主题,选择会议地点,此时系统会列出管理员设定的可以供选择的会议室;

3)选取会议时间;

4)添加参与人员;

5)选取与会人员的名单;

6)填写详细的会议内容,点击发布会议,点击保存并关闭,回到主界面。

二、我的会议:

1)打开我的会议的主界面;

2)用户可以点击小图标进行选取,点击橙色小手上面有交叉,代表“我不参加”会议;

3)点击绿色小手表示“我要参加”;

4) 点击编辑按钮,可对会议进行各项内容的编辑或增加会议内容纪要,以方便日后自己查询与翻看;

5) 点击编辑,跳转到会议内容编辑界面;

6) 点击红色垃圾筒标志,将此次会议所有信息与内容丢进垃圾筒。

三、全部会议:

打开全部会议的主界面,用户可以在这里查询到自己全部的会议情况,包括:未开会议、已开会议和正在进行中的会议情况,还可以查询到上一周、本周及下一周的会议内容。

四、会议管理:

打开会议管理的主界面,用户可以在平台上查看到全部的会议主题、申请人、申请时间和开始时间。

五、管理员面板:

1)打开会议地点管理主界,显示所有可以使用的会议地点;

2)点击“操作”可对会议室的状态,排序进行编辑;

3)如有新的会议地点添加,按“添加会议地点”,就可以对会议室名称、排序编号和会议室状态进行编辑。

综上所述,该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会议管理系统,通过云平台的综合管理调控,将用户所要发布的信息转发给不同的使用者,方便使用者查看,使会议室的管理趋于信息化,可实现会场预约,通知与会人员参加时间,记录会议纪要的一站式可视功能。

通过红外设备可以实时的监测会议室是否存在空期,以便于操作者了解会议室的情况,方便安排会议或排挡。

该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会议管理系统,无需安装,通过PC、平板或者手机的浏览器就可进行访问,支持服务端操作系统为CentOS7,操作系统上需要部署Tomcat6.0、Redis2.8、OpenOffice4、swftools0.8、ffmpeg1.2、Oracle 11g等软件;规范了会议室的使用及预定管理,避免资源的冲突,用户只需要通过系统平台就可以随时了解每个会议室的当前状态和预定情况,大大的提高了会议室的使用率,节省了会议组织者的时间,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保证学生或教师们的正常学习及工作,解决了现在学校会议室的管理仍采用手工化管理,各楼层的会议室空闲、预定情况不能及时得知,均出现过会议室在同一时间内都有老师安排会议与课程,产生撞期或者通知与会人员不到位,以致与会人员不知道,不清楚要参加哪些会议的情况,对会议室的管理不规范,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影响学生或教师们的正常学习及工作的问题。

本系统中涉及到的相关模块均为硬件系统模块或者为现有技术中计算机软件程序或协议与硬件相结合的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所涉及到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协议的本身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其不是本系统的改进之处;本系统的改进为各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或连接关系,即为对系统的整体的构造进行改进,以解决本系统所要解决的相应技术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