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转借书架和转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586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智能转借书架和转借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转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智能转借书架和转借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图书馆提供图书转借服务,即读者可以在借书后转借给另外的读者。但是,现在的图书馆转借模式需要在读者约好后,面对面实现转借,常常由于换书或者转借的读者间时间并不统一,几天也无法碰面。很多读者希望保护自己隐私,不希望见面交换图书。图书交换模式的单一影响了很多读者的交换体验,尤其是高端读者。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转借书架和转借系统,可以使用户不见面就实现物品的转借,提高用户交换体验。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智能转借书架,所述书架本体上设有多个排列整齐的存储箱,用于存放转借物品;每个所述存储箱设有一个箱门,所述箱门处安装有电控锁,用于控制相应箱门的打开与闭合;所述书架本体内设有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锁控板,所述锁控板与所述电控锁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控锁的打开与闭合;所述书架本体的表面设有触摸屏,用于显示用户操作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触摸屏设置于所述书架本体的左上角,所述触摸屏的下侧和右侧分别为两列所述存储箱。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书架本体内设有触摸屏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操作信息控制所述触摸屏显示操作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触摸屏还用于显示二维码标识,用于验证用户终端的身份信息。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转借系统,包括智能转借书架、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

所述第一服务器,与所述智能转借书架相连接,用于发送预约信息或被预约信息给所述智能转借书架,并向用户终端发送提醒信息;

所述第二服务器,与所述智能转借书架相连接,用于发送存储箱状态信息给所述智能转借书架;

所述智能转借书架,分别与所述第一服务器和所述第二服务器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存储箱状态信息打开所述智能转借书架的箱门。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智能转借书架还用于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信息,以获取所述预约信息或所述被预约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

第三服务器,与所述智能转借书架相连接,用于向所述智能转借书架发送用户权限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智能转借书架还用于向所述第三服务器发送第三请求信息,以获取所述用户权限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智能转借书架还用于判断所述用户权限信息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显示所述预约信息或所述被预约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提醒信息包括物品放入信息和物品取出信息,其中,所述物品放入信息包括用户身份信息、物品信息、箱门编号,所述物品取出信息包括所述物品信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转借书架和转借系统,转借系统包括智能转借书架、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第一服务器,与智能转借书架相连接,用于发送预约信息或被预约信息给智能转借书架,并向用户终端发送提醒信息;第二服务器,与智能转借书架相连接,用于发送存储箱状态信息给智能转借书架;智能转借书架,分别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相连接,用于根据存储箱状态信息打开智能转借书架的箱门。第一用户将被预约物品放入子柜后,第一服务器向第二用户发送提醒信息,以提醒取出该物品,从而通可以使用户不见面就实现物品的转借,提高用户交换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转借书架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借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借方法信令图。

图标:

1-书架本体;2-触摸屏;3-存储箱;10-智能转借书架;20-第一服务器;30-第二服务器;40-第三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目前很多图书馆提供图书转借服务,即读者可以在借书后转借给另外的读者。但是,现在的图书馆转借模式需要在读者约好后,面对面实现转借,常常由于换书或者转借的读者间时间并不统一,几天也无法碰面。很多读者希望保护自己隐私,不希望见面交换图书。图书交换模式的单一影响了很多读者的交换体验,尤其是高端读者。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转借书架和转借系统,可以使用户不见面就实现物品的转借,提高用户交换体验。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智能转借书架和转借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转借书架的正视图。

参照图1,智能转借书架包括书架本体1,书架本体上设有多个排列整齐的存储箱3,用于存放转借物品;每个存储箱设有一箱门,箱门处安装有电控锁,用于控制相应箱门的打开与闭合;书架本体内设有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相连的锁控板,锁控板与电控锁相连接,用于控制电控锁的打开与闭合;柜体的表面设有触摸屏2,用于显示用户操作信息。

这里,书架本体的形状可以设置为立方体。

具体地,电控锁可以对电控锁开启或关闭状态进行监测,如果电控锁关闭,则会发送关闭信号给控制器;同样,若电控锁开启,则会发送开启信号给控制器。其中,控制器可以采用微控制器处理芯片,能够对锁控板进行控制,锁控板可以根据控制器发送的开锁信号,控制电磁锁开启。

进一步地,触摸屏设置于书架本体的左上角,触摸屏的下侧和右侧分别为两列存储箱。

进一步地,书架本体内设有触摸屏控制器,用于根据用户操作信息控制触摸屏显示操作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屏还用于显示二维码标识,用于验证用户终端的身份信息。

具体地,用户终端可以为手机,用户通过手机扫描触摸屏上的二维码进行身份信息验证,当用户A拿着被用户B预约的物品到达智能转借书架,点击“我要存书”,扫描二维码后显示所有准备传递的物品,用户A点击需要的物品后存储箱自动打开箱门,从而放入物品。用户B到达智能转借书架,点击“我要取书”,扫描二维码后显示所有用户A给他存入的物品列表,点击后自动打开存储箱的箱门,从而取出上述物品,实现物品的转借。这里,用户A和用户B可以是图书馆的读者,转借物品可以是图书馆的图书,从而使读者不见面实现图书的转借,提高读者交换体验。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2,包括智能转借书架10、第一服务器20和第二服务器30;

具体地,智能转借书架10分别与第一服务器20、第二服务器30和第三服务器40相连接。

第一服务器,与智能转借书架相连接,用于发送预约信息或被预约信息给智能转借书架,并向用户终端发送提醒信息;

具体地,第一服务器为图书馆彩云服务器,预约信息为用户向其他用户预约的物品信息,被预约信息为用户被其他用户预约的物品信息,其中,用户可以是图书馆的读者,物品信息可以是图书馆的图书信息,但物品信息不限于图书信息,还可以是期刊信息等。

第二服务器,与智能转借书架相连接,用于发送存储箱状态信息给智能转借书架;

具体地,第二服务器为转借书架服务器,智能转借书架向转借书架服务器发送请求信息,以使转借书架服务器发送空的存储箱信息给智能转借书架,从而控制相应的存储箱柜打开箱门。

智能转借柜,分别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相连接,用于根据存储箱状态信息打开智能转借书架的箱门。

具体地,智能转借书架控制相应的存储箱打开箱门后,如果检测到存储箱内有物品放入或有物品被取出,则发送存储箱内状态变化信息给第一服务器,从而使第一服务器向预约用户的终端和被预约用户的终端发送物品放入信息或物品取出信息,以通知被预约用户和预约用户物品已放入或物品已取出,从而提醒预约用户取出物品,从而使被预约用户和预约用户不见面就完成物品的转借,提高物品转借效率和用户交换体验。

这里,提醒信息包括物品放入信息和物品取出信息,其中,物品放入信息包括用户身份信息、物品信息、箱门编号,物品取出信息包括物品信息。所有转借柜的存取操作均会给被预约用户发送相应的确认信息,以保证存取物品的信息一致性,同时会给预约用户发送信息提示操作人的状态,以提醒预约用户按时取出物品。

进一步地,智能转借书架还用于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信息,以获取预约信息或被预约信息。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服务器,与智能转借书架相连接,用于向智能转借书架发送用户权限信息。

具体地,第三服务器为用户业务服务器。

进一步地,智能转借书架还用于向第三服务器发送第三请求信息,以获取所述用户权限信息。

这里,第三请求信息包括二维码验证信息,用户权限信息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用户通过用户终端扫描智能转借柜上显示的二维码,进行身份验证,智能转借书架将验证信息发送给第三服务器,从而获得用户的身份信息。

进一步地,智能转借书架还用于判断用户权限信息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显示预约信息或被预约信息。

具体地,如果用户的身份信息验证成功,则显示用户的预约信息或被预约信息。例如用户A点击智能转借柜上显示的的“我要存书”,然后通过手机等用户终端扫描智能转借书架上显示的二维码,进行身份信息验证,如果身份信息验证成功,则显示被预约的图书信息,类似的,用户B点击智能转借书架上显示的“我要取书”,然后通过手机等用户终端扫描智能转借书架上显示的二维码,进行身份信息验证,如果身份信息验证成功,则显示预约的图书信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转借书架和转借系统,转借系统包括智能转借书架、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第一服务器,与智能转借书架相连接,用于发送预约信息或被预约信息给智能转借书架,并向用户终端发送提醒信息;第二服务器,与智能转借书架相连接,用于发送存储箱状态信息给智能转借书架;智能转借书架,分别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相连接,用于根据存储箱状态信息打开智能转借书架的箱门。第一用户将被预约物品放入子柜后,第一服务器向第二用户发送提醒信息,以提醒取出该物品,从而通可以使用户不见面就实现物品的转借,提高用户交换体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借方法流程图。

参照图3,执行主体为智能转借书架,转借方法包括:

步骤S101,接收第一服务器发送的预约信息或被预约信息;

进一步地,还包括:

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信息,以使所述第一服务器根据第一请求信息得到所述预约信息或被预约信息。

步骤S102,根据预约信息或被预约信息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第二请求信息,以使第二服务器根据第二请求信息得到存储箱状态信息;

步骤S103,接收第二服务器发送的存储箱状态信息;

步骤S104,根据存储箱状态信息打开存储箱的箱门,并检测存储箱内的状态,如果存储箱内的状态发生变化,则向第一服务器发送存储箱内状态变化信息,以使第一服务器向用户终端发送提醒信息。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1之后,在步骤S102之前,还包括:

步骤S301,向第三服务器发送第三请求信息,以使第三服务器根据第三请求信息得到用户权限信息;

步骤S302,接收第三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用户权限信息;

步骤S303,判断用户权限信息是否正确;

步骤S304,如果正确,则显示预约信息或被预约信息。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借方法信令图。

参照图4,转借方法包括:

步骤S201,智能转借书架发送第一请求信息给第一服务器;

步骤S202,第一服务器根据第一请求信息得到预约信息或被预约信息;

步骤S203,智能转借书架接收第一服务器发送的预约信息或被预约信息;

步骤S204,智能转借书架发送第三请求信息给第三服务器;

步骤S205,第三服务器根据第三请求信息得到用户权限信息;

步骤S206,智能转借书架接收第三服务器发送的用户权限信息;

步骤S207,智能转借书架判断所述用户权限信息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显示预约信息或被预约信息;

步骤S208,智能转借书架根据预约信息或被预约信息发送第二请求信息给第二服务器;

步骤S209,第二服务器根据第二请求信息得到存储箱状态信息;

步骤S210,智能转借书架接收第二服务器发送的存储箱状态信息;

步骤S211,智能转借书架根据存储箱状态信息打开存储箱的箱门,并检测存储箱内的状态;

步骤S212,如果存储箱内的状态发生变化,智能转借书架则向第一服务器发送存储箱内状态变化信息;

步骤S213,第一服务器根据存储箱内状态变化信息向用户终端发送提醒信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转借书架的转借方法和系统,包括接收第一服务器发送的预约信息或被预约信息;根据预约信息或被预约信息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第二请求信息,以使第二服务器根据第二请求信息得到存储箱状态信息;接收第二服务器发送的存储箱状态信息;根据存储箱状态信息打开存储箱的箱门,并检测存储箱内的状态,如果存储箱内的状态发生变化,则向第一服务器发送存储箱内状态变化信息,以使第一服务器向用户终端发送提醒信息,从而可以通过智能转借书架实现物品的转借,提高转借效率和用户交换体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