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系统与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87189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系统与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智能点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化逐渐渗透人们生活的各个部分,例如智能家居、智能点餐等。对于智能点餐而言,目前现有技术主要是在每张桌面配备智能点餐终端,用户通过操作智能点餐终端进行下单,餐馆服务人员根据智能点餐终端中生成的订单信息向厨房工作人员报备,从而完成智能点餐,并由人工上菜。但是,现有的智能点餐系统需要在每张桌子配置智能点餐终端,增加了成本,并且需要人工上菜,浪费了人力资源,降低了效率;此外,现有的智能点餐系统无法及时得知客户的下单信息,进而无法提前做好准备,一定程度上延迟了上菜时间。

综上所述,现有的智能点餐系统存在成本高、效率低且上菜时间有延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系统与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智能点餐系统存在成本高、效率低且上菜时间有延迟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系统,包括服务器、厨房终端、客户终端以及送餐机器人;

所述客户终端,用于根据客户的下单操作生成下单信息,并将所述下单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下单信息生成订单信息,并将所述订单信息发送至所述厨房终端;其中,所述订单信息包括客户所在桌位号;

所述厨房终端,用于根据所述订单信息生成相应的订单提示信息;

所述送餐机器人,用于获取所述订单信息,并根据所述订单信息将相应菜品送至与所述桌位号对应的桌位,且在送餐完毕时向所述服务器反馈送餐信息,并返回工位处;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送餐信息发送至所述厨房终端;

所述厨房终端,还用于根据所述送餐信息生成相应的送餐提示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系统的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方法,所述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客户终端根据客户的下单操作生成下单信息,并将所述下单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下单信息生成订单信息,并将所述订单信息发送至所述厨房终端;其中,所述订单信息包括客户所在桌位号;

所述厨房终端根据所述订单信息生成相应的订单提示信息;

所述送餐机器人获取所述订单信息,并根据所述订单信息将相应菜品送至与所述桌位号对应的桌位,且在送餐完毕时向所述服务器反馈送餐信息,并返回工位处;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送餐信息发送至所述厨房终端;

所述厨房终端根据所述送餐信息生成相应的送餐提示信息。

在本发明中,通过采用服务器、厨房终端、客户终端以及送餐机器人的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系统,使得客户终端根据客户的下单操作生成下单信息,并将下单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下单信息生成订单信息,并将订单信息发送至厨房终端;其中,订单信息包括客户所在桌位号;厨房终端根据订单信息生成相应的订单提示信息,送餐机器人获取订单信息,并根据订单信息将相应菜品送至与桌位号对应的桌位,且在送餐完毕时向服务器反馈送餐信息,并返回工位处,服务器将送餐信息发送至厨房终端,厨房终端根据送餐信息生成相应的送餐提示信息,其无需给每个桌位配备智能点餐设备,并采用送餐机器人送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且不存在上菜延时,解决了现有的智能点餐系统存在成本高、效率低且上菜时间有延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系统中客户终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系统中厨房终端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系统中送餐机器人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方法中客户终端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的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方法中厨房终端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的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方法中送餐机器人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系统1的模块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系统1包括服务器10、厨房终端20、客户终端30以及送餐机机器人40。

其中,客户终端30,用于根据客户的下单操作生成下单信息,并将下单信息发送至服务器10。

服务器10,用于根据下单信息生成订单信息,并将订单信息发送至厨房终端20;其中,订单信息包括客户所在桌位号。

厨房终端20,用于根据订单信息生成相应的订单提示信息。

送餐机器人40,用于获取订单信息,并根据订单信息将相应菜品送至与桌位号对应的桌位,且在送餐完毕时向服务器10反馈送餐信息,并返回工位处。

服务器10,还用于将送餐信息发送至厨房终端20。

厨房终端20,还用于根据送餐信息生成相应的送餐提示信息。

具体的,如图2所示,客户终端30包括获取模块301、页面进入模块302以及生成模块303。

其中,获取模块301,用于根据扫描到的二维码信息获取商家公众号信息。

页面进入模块302,用于根据客户的触发操作进入与商家公众号信息对应的商家页面;其中,商家页面显示有商品信息。

生成模块303,用于根据客户选中的商品信息以及客户的支付信息生成下单信息,并将下单信息发送至服务器10。

需要说明的是,客户终端30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设备。

具体实施时,客户打开其微信,并扫描桌面上商家的二维码,获取模块301通过客户扫描桌面二维码的操作获取商家的二维码信息,并根据该二维码信息获取商家公众号信息。当获取模块301获取到该商家公众号信息,页面进入模块302对该商家公众号信息进行显示,以便于客户对该商家公众号信息进行核对,当客户核对该商家公众号信息为目标商家的公众号信息时,客户在当前显示界面进行进入商家页面的操作,页面进入模块302根据客户触发的进入商家的操作进入与商家公众号信息对应的商家页面,该商家页面中显示有商家的商品信息,以便于用户选择。当用户选择相应商品并支付后,生成模块303根据客户的选择操作以及支付操作生成下单信息,并将下单信息发送至服务器10。

当服务器10接收到该下单信息后,服务器10根据该下单信息生成订单信息,并将订单信息发送至厨房终端20;其中,该订单信息中包括客户所在桌位号、客户所点菜品的菜名、客户所点菜品的类别、客户所点菜品的序号以及客户的下单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微信点餐相较于传统的点餐APP而言,方便、简单、快捷,并且微信用户普及率高,可增价客户量;此外,无需在每个桌位设置智能点餐设备,通过客户自身携带的移动终端便可实现,减少了硬件成本开销,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厨房终端20包括第一收发模块201、第一处理模块202、第一显示模块203以及语音播报模块204。

其中,第一收发模块201,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订单信息。

第一处理模块202,用于根据订单信息生成订单提示信息。

第一显示模块203,用于对订单信息进行显示。

语音播报模块204,用于根据订单提示信息生成相应的订单语音提示信息。

第一收发模块201,还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送餐信息。

第一处理模块202,还用于根据送餐信息生成送餐提示信息。

第一显示模块203,还用于对送餐信息进行显示。

语音播报模块204,还用于根据送餐提示信息生成相应的送餐语音提示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收发模块201为WiFi无线模块,第一显示模块203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电激光(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等显示设备。

具体实施时,厨房终端20通过WiFi无线模块联网,进而与服务器10通信,接收服务器10发送的订单信息,第一处理模块202根据该订单信息生成订单提示信息,以使得语音播报模块204根据订单提示信息生成订单语音提示信息,进而通过语音定时进行播报提醒,防止厨房工作人员耽误、错过上菜时间,同时,第一显示模块203对订单信息进行轮流显示,例如,第一显示模块203轮流显示那个桌位的客户饭菜还没送达,那个桌位有新的订单等等,以便于厨房工作人员及时查看,不会发生漏掉订单的事件,提高了服务效率。

此外,WiFi无线模块还用于接收服务器10转发的送餐机器人40发送的送餐信息,第一处理模块202根据该送餐信息生成送餐提示信息,以使得语音播报模块204根据送餐提示信息生成送餐语音提示信息,同时第一显示模块203对送餐信息进行轮流显示,以便于厨房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当前订单情况。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该厨房终端20还包括供电模块205,该供电模块205用于为厨房终端20供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系统1中增加厨房终端20,使得厨房终端20可以及时了解餐厅当前的订单量,进而提前做好准备,大大节省了时间,避免延迟上菜时间。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送餐机器人40包括读取模块401、称重模块402、第二处理模块403、驱动模块404以及第二收发模块405。

其中,读取模块401,用于获取订单信息。

称重模块402,用于在送餐前对送餐机器人40持有的菜品容纳设备进行称重,并输出第一称重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403,用于根据订单信息生成第一驱动信息。

驱动模块404,用于根据第一驱动信息驱动送餐机器人40移动至与桌位号对应的桌位。

称重模块402,还用于在送餐后对送餐机器人40持有的菜品容纳设备进行称重,并输出第二称重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403,还用于根据第一称重信息和第二称重信息判断送餐机器人40是否送餐完毕,并在送餐完毕时生成送餐信息,且输出第二驱动信息。

第二收发模块405,用于将送餐信息发送至服务器10。

驱动模块404,还用于根据第二驱动信息驱动送餐机器人40返回工位处。

需要说明的是,读取模块401为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读卡器,称重模块402为称重传感器,驱动模块403为驱动电机,第二收发模块405为WiFi无线模块。

此外,第一称重信息指的是菜品容纳设备的重量和客户所点菜品的重量之和,而第二称重信息指的是当送餐机器人40将客户所点菜品送至客户所在桌位后菜品容纳设备的净重;送餐信息指的是送餐机器人在完成送餐后生成的指示消息,用于表明送餐机器人送餐完毕。

进一步地,第二处理模块403具体用于:

计算第一称重信息和第二称重信息之间的第一差值;

将第一差值与第一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第一差值与第一预设阈值之间的第二差值处于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内,则识别为送餐机器人40送餐完毕。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预设阈值指的是送餐机器人40在没有拿到菜品时称重模块402所获取的菜品容纳设备的标准重量,也可以是预先存储在送餐机器人40中的菜品容纳设备的标准重量;第二预设阈值范围指的是当菜品容纳设备的标准重量和称重模块402在送餐机器人40送餐完毕后所获取的菜品容纳设备的重量之间的误差基准范围,当菜品容纳设备的标准重量和称重模块402在送餐机器人40送餐完毕后所获取的菜品容纳设备的重量之间的误差处于该误差基准范围内,则表明送餐机器人40送餐完毕。

进一步地,该送餐机器人40还包括第二显示模块406,该第二显示模块406用于对送餐信息进行显示;优选的,该第二显示模块406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电激光(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等显示设备。

具体实施时,厨师做好饭菜好,通过RFID写卡器,将客户的菜品序号、客户的桌位号信息写入到RFID卡里,将RFID卡和菜品容纳设备一起交给送餐机器人40,而由于送餐机器人40内有RFID读卡器,其能够将卡里相应信息读取出来,从而将菜品容纳设备送至与客户桌位号信息对应的桌位。称重传感器能够测出菜品容纳设备的重量,在送餐机器人40拿到客户所点的菜品时,会记录下此时菜品容纳设备的重量,如果送餐机器人40成功将菜篮子送到客户手里,此时再次记录下菜品容纳设备的重量,第二处理模块403通过前后重量对比,可知菜品容纳设备的饭菜有没有全部被客户拿走,当确定菜品容纳设备的菜品全被客户拿走后,第二处理模块403生成送餐信息,并通过WiFi无线模块将送餐信息反馈到服务器10,以使服务器10将信息转发给厨房终端20,同时显示屏则会显示菜品已顺利送达,并且送餐机器人40在送完餐后会自动返航回到工位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送餐机器人40送餐,实现了点餐送餐全自动化,并提高了送餐效率,并且完整地提供了一体化的智能点餐送餐系统。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方法的实现流程,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S51:客户终端根据客户的下单操作生成下单信息,并将下单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S52:服务器根据下单信息生成订单信息,并将订单信息发送至厨房终端;其中,订单信息包括客户所在桌位号。

S53:厨房终端根据订单信息生成相应的订单提示信息。

S54:送餐机器人获取订单信息,并根据订单信息将相应菜品送至与桌位号对应的桌位,且在送餐完毕时向服务器反馈送餐信息,并返回工位处。

S55:服务器将送餐信息发送至厨房终端。

S56:厨房终端根据送餐信息生成相应的送餐提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方法是基于图1所示的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系统1实现的,因此,关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方法的具体工作原理,可参考图1中对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系统1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客户终端根据客户的下单操作生成下单信息,并将下单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具体为:

S510:根据扫描到的二维码信息获取商家公众号信息。

S511:根据客户的触发操作进入与商家公众号信息对应的商家页面;其中,商家页面显示有商品信息。

S512:根据客户选中的商品信息以及客户的支付信息生成下单信息,并将下单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客户终端的操作流程是基于图2所示的客户终端30实现的,因此,关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客户终端的实现方法的具体工作原理,可参考图2中对客户终端30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厨房终端根据订单信息生成相应的订单提示信息具体为:

S530: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订单信息。

S531:根据订单信息生成订单提示信息。

S532:对订单信息进行显示。

S533:根据订单提示信息生成相应的订单语音提示信息。

厨房终端根据送餐信息生成相应的送餐提示信息具体为:

S534: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送餐信息。

S535:根据送餐信息生成送餐提示信息。

S536:对送餐信息进行显示。

S537:根据送餐提示信息生成相应的送餐语音提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厨房终端的操作流程是基于图3所示的厨房终端20实现的,因此,关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厨房终端的实现方法的具体工作原理,可参考图3中对厨房终端20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送餐机器人获取订单信息,并根据订单信息将相应菜品送至与桌位号对应的桌位,且在送餐完毕时向服务器反馈送餐信息,并返回工位处具体为:

S540:获取订单信息。

S541:在送餐前对送餐机器人持有的菜品容纳设备进行称重,并输出第一称重信息。

S542:根据订单信息生成第一驱动信息。

S543:根据第一驱动信息驱动送餐机器人移动至与桌位号对应的桌位。

S544:在送餐后对送餐机器人持有的菜品容纳设备进行称重,并输出第二称重信息。

S545:根据第一称重信息和第二称重信息判断送餐机器人是否送餐完毕,并在送餐完毕时生成送餐信息,且输出第二驱动信息。

S546:将送餐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S547:根据第二驱动信息驱动送餐机器人返回工位处。

进一步地,根据第一称重信息和第二称重信息判断送餐机器人是否送餐完毕具体为:

计算第一称重信息和第二称重信息之间的第一差值;

将第一差值与第一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第一差值与第一预设阈值之间的第二差值处于第二预设阈值范围内,则识别为送餐机器人送餐完毕。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送餐机器人的操作流程是基于图4所示的送餐机器人40实现的,因此,关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送餐机器人的实现方法的具体工作原理,可参考图4中对送餐机器人40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中,通过采用服务器、厨房终端、客户终端以及送餐机器人的全自动化智能点餐送餐系统,使得客户终端根据客户的下单操作生成下单信息,并将下单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下单信息生成订单信息,并将订单信息发送至厨房终端;其中,订单信息包括客户所在桌位号;厨房终端根据订单信息生成相应的订单提示信息,送餐机器人获取订单信息,并根据订单信息将相应菜品送至与桌位号对应的桌位,且在送餐完毕时向服务器反馈送餐信息,并返回工位处,服务器将送餐信息发送至厨房终端,厨房终端根据送餐信息生成相应的送餐提示信息,其无需给每个桌位配备智能点餐设备,并采用送餐机器人送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且不存在上菜延时,解决了现有的智能点餐系统存在成本高、效率低且上菜时间有延迟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