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设备智能感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9138发布日期:2018-10-16 21:41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具体是一种电力设备智能感知系统。



背景技术:

在智能电网中,电力终端设备作为实现终端用户与电力系统之间多重互联互通的媒介,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电力设备的安装、管理、监控存在着很多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

例如,在电能表的安装管理过程中,需要人工通过手持设备绑定电能表,而且经常会发生安装人员将电表箱中用户a的电能表装在用户b的表位,或者发生将已安装好的电能表人为擅自更换位置(以下简称“串表”)、擅自拆下并盗取电能表(以下简称“盗表”)等人为移装电能表的情况。在目前的供电系统管理模式下,发生“串表”、“盗表”、“误装”等情况后,电力管理部门无法快速、准确的判断出具体哪个位置的电能表被人为移装,更谈不上及时响应并有效处理“串表”、“盗表”、“误装”问题,这不仅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产生用户纠纷,同时存在很大安全的隐患。

正是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北京泛辰信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发明了一种基于双通道rfid智能感知技术监控电力终端设备被移装的方法,即:应用智能ic卡技术,rfid技术、通信技术等,形成以双通道rfid为核心,通过射频识别技术感知电力终端设备的位置状态,实时监控电力终端设备是否在读写区域范围内。本专利通过加装rfid读写设备和双通道rfid,有效地管理电力终端设备被移装的问题,保证电力设备安全,使之真正符合供电系统中电力设备远程实时监控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电力设备智能感知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设备智能感知系统,包括rfid读写设备和双通道rfid,所述rfid读写设备端口一对一地引出天线,每个天线按照读写设备端口编号预埋到设备箱体内的对应表位处,双通道rfid同引出的感应天线一同焊接到电能表内的pcb板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设备箱体内的对应表位处位于电能表位置的正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rfid读写设备通过采集器和集中器连接后台服务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电表箱与rfid读写设备的对应,读写设备端口、天线与表位的对应和加装在电能表内的双通道rfid与电能表号的对应,自动实现了系统中电表箱内电能表初始uid的绑定,替代现在人工通过手持设备绑定电能表的方式,也省去了外置标签的工序,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弊端,提高了安装工作效率;2、采用的rfid技术满足无源的要求,可在断电的情况下实现rfid读写设备与电子标签间的通讯,克服了断电情况下设备无法监控的困难;同时,电能表的最新用电量等数据信息可以实时通过i2c通道写入rfid芯片,在断电的情况下,用电管理系统也可以通过rfid读写器查询该用户的最新用电量等数据信息,减少人工上门抄表的麻烦;3、通过加装rfid读写设备和双通道rfid,能够实时远程监控电力设备的位置和状态,有效管理“串表”、“盗表”情况,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方框图。

图2为系统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系统绑定示意图。

图4为双通道rfid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电力设备智能感知系统,包括rfid读写设备和双通道rfid,所述rfid读写设备端口一对一地引出天线,每个天线按照读写设备端口编号预埋到设备箱体内的对应表位处,双通道rfid同引出的感应天线一同焊接到电能表内的pcb板上。

设备箱体内的对应表位处位于电能表位置的正下方。rfid读写设备通过采集器和集中器连接后台服务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智能感知技术监控电力终端设备被移装的方法,以电表箱和电能表为例:本专利是由rfid读写设备、双通道rfid组成。其中,rfid读写设备端口一对一地引出天线,每个天线按照读写设备端口编号预埋到设备箱体内(电能表位置对应下方)的对应表位处,如:读写设备1号端口对应表箱1号表位,读写设备2号端口对应表箱2号表位,同时,馈线可根据不同表位标识对应颜色作为区分。双通道rfid同引出的感应天线一同焊接到电能表内的pcb板上,通过rfid读写设备天线读取双通道rfid,实现对该位置电能表的状态监控。

本系统是在现有电力设备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增加rfid读写设备和双通道rfid来实现对“串表”、“盗表”情况的管理。

本专利整体上是由rfid读写设备、双通道rfid配合电能表、电能表箱、采集器等设备组成。各个部件在系统内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2所示。

本专利是在现有电力设备基础上加装rfid读写设备和双通道rfid,其中,如图2所示,rfid读写设备分别有端口1、端口2、端口3和端口4,从这四个,端口一对一的引出载波天线1、天线2、天线3、天线4。这四根天线需按照编号预埋到设备,箱体内的对应表位处,同时馈线可根据不同表位标识对应颜色作为区分,即表位1、表位2、表位3、表位4与天线1、天线2、天线3、天线4是固定对应的。这样一来,rfid读写设备从端口1读取的信息就是天线1从表位1传来的信息,其余端口同理。

由于采用的是短距离rfid识别,读写距离不超过5cm,不会发生例如1号天线读到2号表位标签的串扰现象;同时,rfid读写设备安装于电表箱内,其id号与电表箱的id号一一对应且唯一绑定,这样,rfid设备id号加上天线端口号,就可以唯一对应电能表的位置,电能表的位置号与用户号唯一绑定,通信模块从rfid读写设备读取的信息便是对应电表箱内的全部设备的信息。

信息读取传送过程中,系统绑定示意图如图3所示。

另外,加装的双通道rfid同引出的感应天线一同焊接到对应表位的电能表内的pcb板上。该芯片结合了被动式nfcrfid芯片(兼容iso14443a标准和nfc论坛2型标签标准)和一个i2c接口,来完成能量收集并充当eeprom存储,在i2c和rfid技术的组合下,它可以通过一个无线射频识别rfid阅读器访问,也能通过有线连接的方法实现对双通道rfid数据的访问。

该双通道rfid具有唯一识别的uid序列号,电表主控mcu可以直接将电能表的表号通过i2c通道写入rfid芯片,实现此uid序列号与电力管理系统内备案的电能表号一对一关联绑定,从而关联用户号。rfid读写设备的各个天线与安装好的焊有双通道rfid的电能表一一对应,可实现双通道rfid内信息的读取与传送;电能表的用电量等数据信息也可以通过i2c通道写入rfid芯片,供rfid读写设备读取。双通道rfid的连接示意图如图4所示。

在系统上电时,rfid读写设备通过端口对应的天线来读取相应表位上电能表双通道rfid中的id号,将rfid读写设备端口号与双通道rfid的id号(即表内mcu的id号)进行自动地一对一绑定,并将数据传送到后台系统,这样就完成了电能表安装时与表位的自动绑定,从而替代了现在手持设备绑定电能表与表位的方式,有效防止安装失误导致的串表。

在系统运行时,rfid读写设备通过循环的读取各个表上的双通道rfid即可判断电力设备是否在表箱内规定的位置上。

在系统断电时,本专利采用的rfid技术满足无源的要求,所以仍可以实现rfid读写设备与电能表内双通道rfid间的通讯。

由于天线读取双通道rfid需要限定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如果发生“盗表”情况,双通道rfid脱离天线读取范围,相应表位的天线无法读到电能表上双通道rfid,则被视为电能表被移位,rfid读写设备相应端口会监听未读到双通道rfid,同时启动报警信号,信号将通过集中器传输到后台服务器以通知工作人员检查设备情况。

由于电能表内的双通道rfidid号是唯一识别的,且在上电时系统自动完成了每个表位与电能表初始id号的一对一绑定,如果发生“串表”情况,本系统中相应表位的天线读到的电能表内的双通道rfidid号与系统后台初始id号不一致,便可以及时发现电能表串位。同样,以上信息会实时传到后台服务器以通知工作人员检查设备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某住宅小区的终端设备是以楼层为单位的四表位表箱,即同一楼层的四户业主共用一个电表箱,电表箱内分别安装有#101、#102、#103、#104四个电能表。在目前的供电系统管理模式下,如发生擅自更换#101电能表位置、擅自拆下并盗取#101电能表以及安装人员误操作#101电能表等人为移装电能表等情况后,电力管理部门无法快速、准确的判断出具体哪个位置的电能表被人为移装,也无法及时有效地为#101业主处理问题,由此造成业主不能安全、合理、合法的用电。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本专利发明的加装rfid读写设备和双通道rfid的方法,即可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电能表的位置和状态,智能判断电力设备内各个位置的电能表是否发生“盗表”、“串表”情况,从而可以将相关信息传到后台通知工作人员去检查设备情况,来实现对“串表”、“盗表”情况的管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