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sex业务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分类机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7409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Essex业务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分类机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的是成本归类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essex业务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分类机制。



背景技术: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分类机制(后文中简称“机制”)是一个为不同业务部门提供快速、标准化以及可扩展的成本分类的体系。当前流行的成本归类方法仅包含两个类别,即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在支出发生时帮助完成对成本的分类。

固定成本这一成本类型并不随提供的产品/服务的边际递增而发生变化;相反,则会随着每单位产品/服务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可变成本是与产品/业务量的大小直接相关的。这种简单的分类方法就引发了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比如如何对同时包含固定及可变成本的业务线,或者非比例性成本增加的产品/业务进行成本分类。尽管在分类流程上存在种种局限,这种成本分类标准在最终对成本分析和探索成本合理化,特别是辨析出具有最快速或者最成效显著的成本削减机会方面仍然起着主要作用。

然而,一些机构还没有采取结构化的方式(在流程和工具上),特别是针对在类似上述复杂情形的对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获取、记录、分析和汇报。因此,机构如果要理想地完成复杂成本结构的分析,一般需要对现有的财务系统和各部门工作流程进行重大改革。

因此,目前迫切需求的是一种新的成本归类方法,该方法不会对客户的整体运营和商业活动产生影响,尤其不会对财务部门的基本工作规则产生影响,但是可以快速而又系统性的调整对历史成本和预计成本的成本分类,从而有助于作出与成本有关的战略决策。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了一种essex业务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分类机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essex业务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分类机制,以简单、稳健并且可扩展的方式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归类,而不会影响到现有的业务流程和业务工具。这样就有助于判断出机构的成本基数,发掘出实现成本合理化的潜在机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essex业务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分类机制,其包括以下步骤:1、按最基础级别成本的类型/条目(部门)解构成本;2、将最基础级别的成本条目划分到定义的各个含不同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比例的成本类别中;3、对每项成本类别定义其含有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百分比;4、进行最终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计算。

所述的步骤1中的成本分类主要分为固定成本、部分固定成本、部分可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所述的步骤3中的每个成本类别下按照固定/灵活的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分布百分比进行成本拆分。

所述的步骤4的成本计算以系统化的方法进行,在无需更改财务记录系统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应用到客户当前的成本分类体系,以及各业务部门的日常工作流程,具体为:进行矩阵相乘以获得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最终总金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实现对机构的成本作出快速、可伸缩且几乎不对机构工作方式产生较大影响的重新计算的同时,主要最终能够有助于分析机构成本结构,并发现缩减开支的机会。特别是在与essex的另一项专利性工具“价目可视化”结合使用后,可以为业务成本提供更高层次的成本透明度,从而帮助机构管理层更加随时、有效的对成本进行监管和掌控。

2、决策者可以更加准确地得到长期成本变化的结论,并作出相应的对策。例如,如果针对每增加一个客户的可变成本有所降低,机构是否应该考虑大规模的增加客户量。其他例子包括,从成本的角度考虑是否应该采用可替代方案,以及在固定成本过高时识别出降低各业务部门之间共享服务成本的机会,这些都可以证明采用这种更加准确、灵活性更高并且速度更快的成本分类机制的必要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整个业务部门的成本分布比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部门的人士费用的分布比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essex业务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分类机制,其包括以下步骤:1、按最基础级别成本的类型/条目(部门)解构成本;2、将最基础级别的成本条目划分到定义的各个含不同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比例的成本类别中;3、对每项成本类别定义其含有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百分比;4、进行最终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计算。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essex业务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分类机制的流程表如下: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关键理念在于将业务线成本分为4个,而非2个类别,即固定成本、部分固定成本、部分可变成本和可变成本。然后,向每个类别/成本的固定与可变部分制定一个比例。最后,把所有具有固定成本属性的成本部分相加成为新的固定成本,类似的,也计算出新的可变成本。这种成本计算以系统化的方法进行,在无需更改财务记录系统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应用到客户当前的成本分类体系,以及各业务部门的日常工作流程。在完成成本分类后,便可以使用每个业务部门以及费用条目下最新分类的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来比较分析缩减费用的潜力。

根据在业务上对客户各部门工作内容的深入理解、以往的经验、对客户一手资料以及客户所在行业等其他资料的研究,机制将会把各个业务线划分到前述的4个类别中。为了更简单有效地进行对部分可变成本以及对部分固定成本的分类,该机制采用了20%与80%的比例。例如,在部分可变成本类别中,机制采用了20%为固定成本属性,另外80%为可变成本属性的标准。虽然机制中应用了20%-80%的比例来定义部分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别,通过使用简单的输入模块,这个比列可以灵活地根据业务线和支出产生方式而变化。

当通过对不同成本条目选定合理的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分布比例后,这些数值将通过一个矩阵模块应用到原始的成本报表中,并提供该机构的新的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总计。同时,该机制具有可伸缩性,不仅仅因为它的矩阵模块是根据机构业务属性和业务线多少量身建立,同时还因为该矩阵模块可以深掘到更细分的成本类别划分。最后,由于这是应用到原始数据的新一层的分析,该规则不会彻底改变基本的业务运营机制,在财务记录规则方面尤为如此。

实施例1:对客户的一个部门,原来估算的总成本分布为37%固定成本,63%为可变正本。在采用了我方的机制后,对最终的总可变成本与总成本进行了重新计算,获得的新固定部分占总成本的76%,其余的24%则是可变成本。重新计算后的总成本分布更为贴近实际。如此大的成本定性变化直接导致了部门降低成本的策略导向发生改变。并且催生了新的商业分析方向。出于说明目的,在这里挑选了一项成本构成来说明该机制的工作原理。

1.成本来源分析和成本类型分类如下表所示:

2.指派到主要固定成本(mf)和主要可变成本(mv)的矩阵

本实施例中指派的分配情况如下:

主要固定:80%固定成本和20%可变成本

主要可变:20%固定成本和80%可变成本

人事费用的分布矩阵为:

3.计算员工构成中最终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总额

*=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