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从存储设备备份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备份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8605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直接从存储设备备份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备份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据备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接从存储设备备份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备份设备。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数据备份系统包括:备份服务器1和设置在备份服务器1中的用于存放备份数据的存储设备(图中未标识),数据备份方法是:备份服务器1通过业务服务器2及光纤连接设备3读取存储设备4中的业务数据并将其读取到的业务数据保存到备份服务器1中的存储设备中,并为该业务数据创建检索信息以便于备份数据的管理,进而实现对数据的安全保护。其中,业务服务器2上运行有业务软件,该业务软件产生的业务数据存储到存储设备4中,也即保存到存储设备4中,并为其创建检索信息用于备份数据的管理。

但是,这种数据备份方法中,备份服务器1的数据读取方式与业务服务器2的操作系统及业务系统使用的软件平台有关,例如,若备份服务器1要备份oracle数据库,就需要通过oracle数据库的备份接口来读取数据,若备份服务器1要备份ms-sql数据库,就需要通过ms-sql数据库的备份接口来读取业数据,若备份服务器1要备份exchange邮件系统,就需要通过exchange软件的备份接口来读取数据。

因此,上述数据备份方法比较复杂,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软件平台需要使用不同的备份接口实现,导致对使用者的要求高,不仅要求使用者熟悉备份系统,还要求使用者熟悉操作系统及各种软件平台的管理,同时,还需要不断跟随新的软件平台不断更新与之匹配的备份系统,给使用带来很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接从存储设备备份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备份设备,克服因备份服务器与业务服务器上运行的操作系统、软件平台相关性产生的弊端,直接从业务服务器的存储设备中读取数据进行数据备份,彻底简化数据的备份方式,使得针对不同的业务服务器操作系统及软件平台只需要使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数据备份。

于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接从存储设备备份数据的方法,包括:将具有备份管理及san存储功能的备份设备与用于存储业务服务器数据的存储设备的连接,使备份设备直接从所述存储设备提取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在备份设备上:

建立备份空间管理,将备份设备的硬盘配置成用于保存所述存储设备数据的存储池,当存储池空间不足时,扩展存储池,当存储池空间使用率达到阈值时,删除最早的备份数据;

建立存储设备的管理,定义需要备份的存储设备并可提取存储设备信息,同时创建扫描识别,可扫描存储设备中已经配置的数据卷并可提取数据卷信息;

建立数据备份管理,创建备份作业、创建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备份作业执行时向所述存储设备发出备份指令,提取所述存储设备中的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的备份空间。

其中,所述建立备份空间管理还包括:提取并判断备份设备的硬盘使用状态,若硬盘为新硬盘,则将新硬盘配置成存储池候选盘,若硬盘为已经是存储池成员盘,则更新存储池信息。

所述建立数据备份管理还包括:自动备份和自动备份清理,所述自动备份包括:扫描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信息,判断是否达到备份周期,若是,则读取存储设备数据,将读取的数据保存到备份设备的备份空间并登记备份信息;所述自动备份清理包括:扫描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信息,判断备份空间是否达到阈值,若是,则删除早期的数据备份,若不是,则继续判断是否超过保留数量,若是,则删除早期的数据备份。

所述创建备份作业,包括:输入备份作业名称、用于存放备份数据的存储池名称、需要备份的数据卷,在存储池中创建与数据卷对应的备份卷,并分配给存储设备进行识别,创建备份关系并定义为一致性备份组,登记所创建的备份作业信息;所述创建备份作业、创建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包括:选择备份作业,确定备份作业执行的间隔周期以及数据备份保留的份数,登记所创建的策略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直接从存储设备备份数据的实现系统,包括用于存储业务服务器数据的存储设备和具有备份管理及san存储功能的备份设备,备份设备与所述存储设备连接,并从所述存储设备上提取数据保存到备份设备上,所述备份设备包括:备份空间管理单元、存储设备管理单元和数据备份管理单元,所述备份空间管理单元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保存所述存储设备数据的备份设备硬盘所在的单元;

配置单元,用于将存储单元配置成存储池并判断存储池空间是否充足及存储池空间使用率是否达到阈值;

扩展单元,用于当存储池空间不足时扩展存储池;

删除单元,用于当存储池空间使用率达到阈值时删除最早备份数据;

所述存储设备管理单元包括:

存储设备信息提取单元,用于定义需要备份的存储设备并可提取存储设备信息;

数据卷提取单元,用于创建扫描识别、可扫描存储设备中已经配置的数据卷并提取数据卷信息;

所述数据备份管理单元包括:

创建单元,用于创建备份作业、创建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

处理单元,用于当备份作业执行时向所述存储设备发出备份指令,提取所述存储设备中的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

所述数据备份管理单元还包括:自动备份单元和自动备份清理单元,所述自动备份单元根据备份数据的执行及保留策略信息,判断是否达到备份周期,若是,则读取存储设备数据,将读取的数据保存到备份设备的备份空间并登记备份信息;所述自动备份清理单元用于根据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信息来判断需要处理的备份组,判断备份空间是否达到阈值,若是,则删除早期的数据备份,若不是,则继续判断是否超过保留数量,若是,则删除早期的数据备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备份管理及san存储功能的备份设备,与用于存储业务服务器数据的存储设备连接时,可从所述存储设备上提取数据并保存到该备份设备上,该备份设备包括:备份空间管理单元、存储设备管理单元和数据备份管理单元,所述备份空间管理单元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保存所述存储设备数据的备份设备硬盘所在的单元;

配置单元,用于将存储单元配置成存储池并判断存储池空间是否充足及存储池空间使用率是否达到阈值;

扩展单元,用于当存储池空间不足时扩展存储池;

删除单元,用于当存储池空间使用率达到阈值时删除最早备份数据;

所述存储设备管理单元包括:

存储设备信息提取单元,用于定义需要备份的存储设备并可提取存储设备信息;

数据卷提取单元,用于创建扫描识别、可扫描存储设备中已经配置的数据卷并提取数据卷信息;

所述数据备份管理单元包括:

创建单元,用于创建备份作业、创建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

处理单元,用于当备份作业执行时向所述存储设备发出备份指令,提取所述存储设备中的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

其中,所述备份空间管理单元还包括更新单元,配置单元提取并判断备份设备的硬盘使用状态,若硬盘为新硬盘,则将新硬盘配置成存储池候选盘,若硬盘为已经是存储池成员盘,则通过更新单元更新存储池信息。

所述数据备份管理单元还包括:自动备份单元和自动备份清理单元,所述自动备份单元用于根据备份数据的执行及保留策略,判断是非达到备份周期,若是,则读取存储设备数据,将读取的数据保存到备份设备的备份空间并登记备份信息;所述自动备份清理单元用于根据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信息来判断需要处理的备份组,判断备份空间是否达到阈值,若是,则删除早期的数据备份,若不是,则继续判断是否超过保留数量,若是,则删除早期的数据备份。

本发明所述直接从存储设备备份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备份设备,通过将具有备份管理及san存储功能的备份设备与存储设备连接,使备份设备直接从存储设备提取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中的方式,使得备份设备可以直接从存储设备中提取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备份服务器与业务服务器上运行的操作系统、软件平台相关性产生的弊端,彻底简化了数据的备份方式,达到了针对不同的业务服务器操作系统及软件平台只需要使用同一种方法即可进行数据备份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备份数据的实现系统结构及数据走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备份数据的实现系统结构及数据走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备份数据的实现系统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建立备份空间存储池管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建立存储设备管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建立数据备份管理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接从存储设备备份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一种具有备份管理及san存储功能的备份设备。本实施例中直接从存储设备备份数据的方法与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数据备份方法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所述方法不再通过业务服务器获取要备份的数据,而是如图2所示,备份设备6直接从存储设备4中提取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6中,使得备份设备与业务服务器上运行的操作系统、软件平台不存在相关性,克服现有技术中因备份服务器与业务服务器上运行的操作系统、软件平台相关性产生的弊端,彻底简化了数据的备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接从存储设备备份数据的实现系统,该实现系统包括:包括用于存储业务服务器数据的存储设备4和具有备份管理及san存储功能的备份设备6,备份设备6与所述存储设备4连接,备份设备6从存储设备4上提取数据保存到备份设备6上。

备份设备6包括:备份空间管理单元61、存储设备管理单元62和数据备份管理单元63。

备份空间管理单元61,包括:

存储单元611,用于保存所述存储设备数据的备份设备硬盘所在的单元;

配置单元612,用于将存储单元配置成存储池并判断存储池空间是否充足及存储池空间使用率是否达到阈值;

扩展单元613,用于当存储池空间不足时扩展存储池;

删除单元614,用于当存储池空间使用率达到阈值时删除最早备份数据。

存储设备管理单元62,包括:

存储设备信息提取单元621,用于定义需要备份的存储设备并可提取存储设备信息;

数据卷提取单元622,用于创建扫描识别、可扫描存储设备中已经配置的数据卷并提取数据卷信息。

数据备份管理单元63,包括:

创建单元631,用于创建备份作业、创建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

处理单元632,用于当备份作业执行时向所述存储设备4发出备份指令,提取所述存储设备中的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4。

进一步,为了及时识别扩展增加的新硬盘,备份空间管理单元61还可以包括:更新单元615,配置单元612提取并判断备份设备的硬盘使用状态,若硬盘为新硬盘,则将新硬盘配置成存储池候选盘,若硬盘为已经是存储池成员盘,则通过更新单元615更新存储池信息。

为了便于自动备份数据及自动清理早期备份数据,数据备份管理单元63还包括:自动备份单元633和自动备份清理单元634,所述自动备份单元633根据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信息,判断是否达到备份周期,若是,则读取存储设备数据,将读取的数据保存到备份设备的备份空间并登记备份信息;所述自动备份清理单元634用于根据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信息来判断需要处理的备份组,判断备份空间是否达到阈值,若是,则删除早期的数据备份,若不是,则继续判断是否超过保留数量,若是,则删除早期的数据备份。

与上述直接从存储设备备份数据的实现系统相对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直接从存储设备备份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使用自行开发的软件将一台x86服务器建成具有备份管理及san存储功能的备份设备6,并建立该备份设备6与需要进行数据备份的业务服务器存储设备4的连接;备份设备6从所述存储设备提取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本实施例中备份设备6使用磁盘作为备份数据的存放介质。

这里,san(storagearea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是一种专门为存储建立的独立于tcp/ip网络之外的专用网络。目前一般的san提供2gb/s到4gb/s的传输数率,同时san网络独立于数据网络存在,存取速度快。

如图4-6所示,在备份设备上,建立如下管理:

建立备份空间管理,将备份设备的硬盘配置成用于保存所述存储设备数据的存储池,当存储池空间不足时,扩展存储池,当存储池空间使用率达到阈值时,删除最早备份的数据;

建立存储设备的管理,定义需要备份的存储设备并可提取存储设备信息,同时创建扫描识别,可扫描存储设备中已经配置的数据卷并可提取数据卷信息;

建立数据备份管理,创建备份作业、创建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备份作业执行时向所述存储设备发出备份指令,提取所述存储设备中的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的备份空间。

所述建立备份空间管理、建立存储设备的管理、建立数据备份管理的方法不存在步骤的先后,只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即可。

具体的,如图4所示,在建立备份空间管理时,还可以包括:

提取并判断备份设备的硬盘使用状态,若硬盘为新硬盘,则将新硬盘配置成存储池候选盘,若硬盘为已经是存储池成员盘,则更新存储池信息。

将备份设备的硬盘配置成用于保存所述存储设备数据的存储池,包括:输入存储池名称,选择新硬盘,将该新硬盘创建成存储池并登记信息。

所述扩展存储池,包括:选择存储池、选择新硬盘,将该新硬盘加入到存储池中并登记信息。

如图5所示,在建立存储设备的管理时,定义需要备份的存储设备包括:输入存储设备名称、ip地址、用户名和秘密,连接存储设备,并提取存储设备的存储信息,如序列号、fc(fiberchannel,光纤通道技术)端口等,并登记。创建扫描识别包括:扫描存储卷,选择存储设备,连接存储提取数据卷信息,例如id、数据卷名称、数据卷大小等,并登记信息。

如图6所示,在建立数据备份管理时,所述创建备份作业,包括:输入备份作业名称、用于存放备份数据的存储池名称、需要备份的数据卷,在存储池中创建与数据卷对应的备份卷,并分配给存储设备进行识别,创建备份关系并定义为一致性备份组,登记所创建的备份作业信息。

在建立数据备份管理时,所述创建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包括:选择备份作业,确定备份作业执行的间隔周期以及数据备份保留的份数,登记所创建的策略信息。

进一步,在建立数据备份管理时,还可以包括:

自动备份,根据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判断是否达到备份周期,若是,则读取存储设备数据,将读取的数据保存到备份设备的备份空间并登记备份信息;

自动备份清理,根据数据备份的执行及保留策略信息来判断需要处理的备份组,判断备份空间是否达到阈值,若是,则删除早期的数据备份,若不是,则继续判断是否超过保留数量,若是,则删除早期的数据备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备份设备为x86服务器,所述存储池的备份介质、与建立的设备空间管理、存储设备管理和数据备份管理设置在相同的设备上或者不同的设备上。例如:可以将备份管理软件与备份介质分开在不同的硬件设备上,备份介质也可以不使用x86服务器,而采用其它具备存储特性的设备类型。

使用上述直接从存储设备备份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备份设备6,用于存储业务服务器业务数据的备份数据,业务服务器业务数据存储在存储设备4中。

如图3所示,备份设备6与所述存储设备4连接,备份设备6从存储设备4上提取数据保存到备份设备6上。备份设备6包括:备份空间管理单元61、存储设备管理单元62和数据备份管理单元63。

其中,备份空间管理单元61、存储设备管理单元62和数据备份管理单元63与上述实现系统中的描述一致,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本实施例所述直接从存储设备备份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备份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备份设备在进行数据备份时,对业务服务器的业务系统性能影响轻微;

2.本实施例的数据备份,直接从存储设备上备份数据,彻底简化了数据备份方法,实现了使用同一种方法及其实现备份可以进行不同操作系统、不同软件平台下的不同数据的实时备份;

3.大幅度降低了备份设备的难度,仅要求使用者熟悉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及备份设备即可;

4.无需跟随软件平台的更新更新备份设备。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直接从存储设备备份数据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备份设备,通过将具有备份管理及san存储功能的备份设备与存储设备连接,使备份设备直接从存储设备提取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中的方式,使得备份设备可以直接从存储设备中提取数据并保存到备份设备,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备份服务器与业务服务器上运行的操作系统、软件平台相关性产生的弊端,彻底简化了数据的备份方式,达到了针对不同的业务服务器操作系统及软件平台只需要使用同一种方法即可进行数据备份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